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朱宇知識產權

朱宇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21-08-02 06:34:00

『壹』 上海建宇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建宇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3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企業管理咨詢,投資咨詢,商務咨詢,財務咨詢(不得從事代理記賬)(咨詢類項目除經紀),實業投資,投資管理,項目投資,計算機系統服務,企業登記代理服務,會務服務,展覽展示服務(除展銷),知識產權代理(除專利代理),電子商務(不得從事增值電信、金融業務),市場信息咨詢與調查(不得從事社會調查、社會調研、民意調查、民意測驗),企業形象策劃,房地產經紀,市場營銷策劃,文化藝術交流策劃,圖文設計製作,從事信息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工藝禮品、電子產品、電力設備、機械設備、通訊設備、機電設備的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朱宇
成立時間:2014-12-31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200145922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閔行區顧戴路3039號第8幢4層416室

『貳』 眾知名作家為何集體公開譴責《姑蘇晚報》並要求蘇州市委嚴肅處理總編詹剛

這個,我們是路人·

『叄』 誰能告訴我:粵衛水字[2017]第S3066號批文的相關信息嗎

中共錦州市委組織部公告
(錦組公示字〔2017〕第1號)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現將擬任領導職務人選公示如下:
刁彥,男,1963年10月生,1985年8月參加工作,198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現任錦州市公路管理處副處長、黨委委員,擬任錦州市公路管理處黨委書記。
王宏,女,1963年4月生,1986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學士學位,現任錦州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擬提名為錦州市人大民族僑務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人選。
王新,女,1971年6月生,1992年8月參加工作,200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學士學位,現任錦州市審計局投資審計二處處長,擬任錦州市審計局黨組成員、總審計師。
王偉東,男,1968年9月生,1991年8月參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學士學位,現任錦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紀委書記、黨委委員,擬任錦州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局長。
王智慧,男,1966年3月生,1983年11月參加工作,198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學學歷,現任錦州市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擬提名為錦州市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人選。
左義勝,男,1964年12月生,1987年8月參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省委黨校大學學歷,現任國家鐵路罐車容積計量站錦州分站副站長,擬任國家鐵路罐車容積計量站錦州分站站長。
朱宇,男,1960年12月生,1980年1月參加工作,1991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省刊授黨校大專學歷,現任錦州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擬任遼寧(錦州)光伏研究院院長(兼)。
劉萍,女,1963年7月生,1988年8月參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學士學位,現任遼寧醫巫閭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擬任遼寧醫巫閭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劉大明,男,1961年4月生,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學學歷,現任中共錦州市古塔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擬任中共錦州市古塔區委副書記。
劉遠武,男,1974年6月生,1991年12月參加工作,199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大學學歷,學士學位,現任錦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組聯部主任,擬任錦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劉希翎,女,1964年4月生,1986年8月參加工作,199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大學學歷,現任錦州市民政局副局長、黨委委員,擬任中共錦州市委老幹部局局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兼),錦州老幹部大學教務長(兼)。
齊志山,男,1965年5月生,1987年8月參加工作,199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學學歷,現任黑山縣農村經濟發展局局長、黨委書記,擬任中共黑山縣委常委。
李偉,男,1960年2月生,1979年11月參加工作,198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學學歷,現任錦州市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第二服務管理中心副主任、黨委委員,擬任錦州市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第三服務管理中心主任。
李建軍,男,1965年8月生,1983年10月參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學學歷,現任錦州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選舉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擬提名為錦州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人選。
李海利,男,1964年1月生,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錦州漁港監督處主任科員,擬任錦州市漁政管理處處長。
李盛文,男,1965年5月生,1987年8月參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學士學位,中學高級教師,現任錦州市錦州中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擬任錦州市衛生學校黨委委員、校長。
辛志,男,1968年5月生,1989年10月參加工作,199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學士學位,現任中共錦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書記(兼),擬任中共錦州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廳主任。
張凱,男,1961年11月生,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學歷,現任錦州市職工文化中心(錦州市工人文化宮)副主任,擬任錦州市職工文化中心(錦州市工人文化宮)主任。
張宇翔,男,1970年8月生,1994年7月參加工作,199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學士學位,現任中共錦州市委辦公廳副主任,擬任錦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
趙長海,男,1960年9月生,1978年12月參加工作,1981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大學學歷,現任錦州市審計局財政審計處處長,擬任錦州市審計局黨組成員,市經濟責任審計辦公室主任。
姜輝,男,1962年8月生,1981年12月參加工作,199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現任錦州市規劃管理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正縣級),擬任錦州市規劃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顧立實,女,1976年6月生,1995年9月參加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省委黨校大學學歷,現任錦州市凌河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書記(兼),擬提名為錦州市凌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人選。
夏學軍,男,1968年8月生,1990年8月參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學士學位,現任錦州市經濟合作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正縣級),擬任錦州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錦州商會)黨組書記、會長。
黃浩,男,1971年5月生,1990年3月參加工作,199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學學歷,現任錦州市林業局主任科員,擬任錦州市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主任。
常志江,男,1963年5月生,1985年8月參加工作,198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學士學位,中學高級教師,現任錦州市錦州中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擬任錦州市鐵路高中黨委書記。

『肆』 上海最好的律師在哪

上海市中煬律師事務所的 朱宇堅 主任律師啊!訴訟和非訴案件都是他的專長!有問題都很熱心咨詢,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伍』 眾知名作家為何集體公開譴責《姑蘇晚報》並要求蘇州市委嚴肅處理總編詹剛

為了錢啊...唉...(忽視這話吧)

10月25日上午,知名作家陳冠任、華宸、孟慶春、陳楓、李虹燕、黑色暴雨、陳重伊、高低、彭建冬、馮光宏、楊英健、草根男、陳朝暉等齊聚北京某賓館,召集媒體召開發布會,強烈譴責蘇州市委主管的《姑蘇晚報》長期侵權連載暢銷書作家陳冠任的《戰將——中國人民解放軍傳奇將領紀實》一書。該晚報侵權長達20多萬字,時間長達幾個月之久,其情節之惡劣符合《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第條。
有趣的是,今年4月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江蘇省省長助理徐南平、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朱宇來蘇州調研考察,5月中旬《姑蘇晚報》就開始公開侵權長篇連載《戰將》一書,版面達到半版之多。該報總編詹剛無視國家一再保護知識產權的嚴厲態度,也無視賀化副局長要求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一面刊登「國家知識產權局領導來蘇調研」的新聞,一面刊登侵權暢銷書,這是何其大膽和何其囂張。
在侵權發生之後,著名暢銷書作家陳冠任寫信要求《姑蘇晚報》就侵權行為進行處理。該報總編詹剛採取避而不見的方式迴避,連起碼的認錯態度都沒有,只派一姓毛的人發簡訊聯系,不是誠懇來認錯,來處理侵權問題,而是一再要求再刊登作家的作品「進行合作」,被拒絕後就沒有音訊。
基於詹剛和《姑蘇晚報》的惡劣態度,在京的部分作家及其粉絲非常氣憤,集體聚會,發出《強烈譴責<姑蘇晚報>侵犯著作權並要求處理責任人詹剛公開信》。該公開信認為在當前文化改革和發展的大環境中,像《姑蘇晚報》總編詹剛這樣無視國家一再保護知識產權的嚴厲高壓,惡劣侵犯著名作家著作權且沒有悔改態度,是極其不正常的,是對國家保護知識產權要求的挑釁,也與蘇州繼續申辦全國文明城市極其不相符合。為了凈化文化大環境,知名作家陳冠任、華宸、孟慶春、陳楓、李虹燕、黑色暴雨、陳重伊、高低、彭建冬、馮光宏、楊英健、草根男、陳朝暉等聯名強烈要求該報主管單位中共蘇州市委與蘇州市委宣傳部、蘇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蘇州知識產權局依照《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就侵犯著作權一事做出嚴肅處理,對侵權負責人詹剛和相關責任人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

『陸』 朱宇的人物履歷

歷任江蘇省計算所工程師、江蘇省科委高新處處長、江蘇省科技廳科技條件與機構處處長、江蘇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江蘇省科技廳黨組成員。

『柒』 上海最有名的律師是誰上海哪個律師打官司最好

具體要看你辦理那類法律事務
專業、認真、負責任的律師就是好律師
有名的律師業務繁忙,哪有時間做案子,都是其手下的小律師做案子
有名的律師也不一定擅長您的案子

『捌』 張小軍的學術成果

代表性著作
2003《福建杉洋村落碑銘》香港:華南研究出版社1991《社會場論》北京:團結出版社。
代表性論文
2002<從象徵生產到制度實現——陽村土改中劃階級的象徵資本再生產>,載《清華社會學評論》,2002年第一卷,第一期。
2001〈象徵資本的再生產〉,《社會學研究》2001年第三期。
2001〈民族志的回顧與反思〉,文思理著,張小軍譯,《清華社會學評論》,2002年第一卷,第一期。
2000〈佛寺與宗祠:泉州開元寺的歷史個案研究〉,載《傳統與變遷——華南的認同和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
1999〈文化的經營:福建陽村李氏宗祠「復興」的研究〉,載《經營文化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即將出版)。
1999〈宗族結構關系的再思考〉,載《中國家庭及其倫理》,台灣:《漢學研究》雜志出版。
1998〈理解中國鄉村內卷化的機制〉,香港:《二十一世紀》1998年2月號(總第45期),P150-159。
1998〈田野影像的民族志--宗族「復興」中的歷史重構〉,香港:《香港人類學》總第11期。
1998〈天後北傳與歷史再造--北方天後廟的田野考察〉,博士後研究論文,載《天後廟與媽祖崇拜》(論文集,正在編輯出版)。
1996〈女性與宗族〉,香港:《二十一世紀》1996年10月號(總第37期),頁150-59。
1995〈儒家何在?--華南人類學田野考察〉,香港:《二十一世紀》1995年6月號(總第29期),P149-157。
1994〈民間信仰復興與地方文化重構〉,香港:《香港人類學》,第七期,頁13-19。
1992DragonBoatFestival(VideoTape《端午節》錄象片).Co-directedwithZhuangKongshao,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西雅圖:美國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2〈社會場的吸引進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二期,頁106-111。
1991〈蒿洋民間宗教與信仰一瞥〉,濟南:《民俗研究》,第3期,頁60-63。
1991〈東西方文化的興衰與自組織社會學研究〉,成都:《社會科學研究》,第6期,頁68-70。
1991〈中國現實文化選擇中的知識分子〉,《青年思想家》,第一期,頁77-81。
1989〈北方一個漢族村落的社會文化變遷〉,(與庄孔韶)《漢民族研究》(第一輯),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9〈本土方法學芻議〉,北京:《社會學與社會調查》,第五期。
1988〈人格現代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五期,頁102-108。1987〈社會系統認識論的幾個問題〉,鄭州:《大學文科園地》(鄭州大學文科學報),第二期。
1987〈城鄉社區的三種融合模式〉,上海:《社會科學》1987年第十一期。1986〈社會學中的系統哲學〉,上海:《社會科學》1986年第十二期。
近年主要學術發表(2000年以來)
1、主要論文
(1)English:
2012 Lineage and Family, Chinese Society –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edited by Li Peili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Pagodatree」: Cultural Informator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Xu Jing,Cognitive Scienc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Washington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2006 Water,Deity and Power: A case study of water temples in Shanxi province。SEAA Conference,July 2006.
2005 Gongde Temples and Fujian Local Religion since Song Dynasty. IAHR Conference, March,2005.
2004 Land Reform in Yang Village: Reproction of Symbolic Capital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Class Status. Modern China 30(1):1-48, Jan.2004. (SSCI)
2004 Symbolic Land Rights in Its Cultural Economic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Yang Village, Fujia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winter, 2004, pp41-54.
2002 Ancestral Hall and Buddhist Gongde Temple.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Vol.34, No.3, pp28-48. (SSCI)
(2)中文(部分):
2012 人類學研究的文化範式——「波粒二象性」視野中的文化與社會,《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CSSCI)《社會學》2012.9(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發) (CSSCI)
2012 為何他鄉成故鄉?——大槐樹傳說之集體記憶的民族主義建構。載《中國人類學》,2012年第1期。
2012 文治復興與禮法變革——祠堂之制和祖先之禮的個案研究。《清華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CSSCI)《社會學》2012.7(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發)(CSSCI),上海《高校文科學術文摘》2012.3全文轉發。《社會學報》2012.2全文轉發。
2012 歷史人類學與中國研究,《人類學講堂》(第一輯),潘蛟主編,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2 宗族與中國社會,《人類學講堂》(第二輯)潘蛟主編,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2 讓文化擁有自由——法國布列塔尼文化遺產保護考察隨筆〈社會學家茶座〉2012年6期。
2010 「被族群」:麗江古城的文化保護困境。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9.2.
2009 中國12村貧困調查——曉銳村,張小軍、馬亞萍、朱宇晶。載《中國12村貧困調查》(甘肅、內蒙卷),張小軍、馬春華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9 中國12村貧困調查——乾分村,張小軍、馬亞萍、朱宇晶。載《中國12村貧困調查》(甘肅、內蒙卷),張小軍、馬春華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9 人類發展理念下的貧困問題反思,載《中國12村貧困調查》(理論卷),王曉毅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9 咸與權:歷史上自貢鹽業的市場分析,《清華大學學報》2009第二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2009年第6期轉載)
2009 實踐史:一個歷史人類學的研究視角——以民間信仰研究為例,載《誰的信仰,誰的空間?》,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電影《色·戒》鑒賞的文化實踐,載《異文化與多元媒體》,喬健主編,台北:世新大學出版中心。
2008 宗族與家族,載《社會學與中國社會》,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8 文化生態與文化環保,載《綠葉——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專輯》,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編。《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12期轉摘。
2007 復合產權:一個實質論和資本體系的視角——山西介休洪山泉的歷史水權個案研究,《社會學研究》,2007年第4期。
2007 愛的實踐:艾滋病防治中的社會性別主流化。與許晶合作,載張小軍主編《文化的挑戰——文化全球化和社會發展的本土思考》,香港:中國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2007 秩序剝奪與城市底邊階級的形成,喬健主編《底邊階級與邊緣社會》,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7 歷史人類學:一個跨學科和去學科的視野。《清華歷史講堂初編》,三聯書店2007年。
2007 遺存還是遺產?——簡論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遺產」困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產權改制與城市底邊階級的形成——兼論科斯逆定理與產權定理。台灣第七屆(2003-2006)大學講座計劃「底邊階級的傳統與現代」會議論文(2006.5.台北)。
2006 跨學科與去學科:人類學的三個視角,《光明日報》(理論版)2006年3月28日第12版。
2006 認知人類學淺談,《光明日報》(理論版)2006年11月。
2006 社會圍繞「現代化」和經濟中軸安排的弊端,《中國與世界觀察》,2006年第1期。
2006 人類發展和遺產保護事業中的鄉村旅遊。世界旅遊組織:《「鄉村旅遊國際論壇」論文集》。
2006 《陝山地區水資源與民間社會調查資料集》補遺七則,張小軍、卜永堅、丁荷聲,《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第42期。
2005 《城市貧困的制度思維〉,張小軍、裴曉梅,《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
2004 《象徵地權與文化經濟——福建陽村的歷史地權個案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2003 《歷史的人類學化和人類學的歷史化》,《歷史人類學學刊》1(1):1-28。
2003 《陽村土改中的象徵資本再生產》,《中國鄉村研究》,總第二輯,商務印書館。
2003 《導言》,李孝聰、鄧小南、筱君(張小軍),載黃竹三、馮俊傑編著,《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輯錄》,中華書局。
2003 《民族志方法論的互補性》,《文化人類學理論新視野》(論文集),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
2002 《宗族化中的功德寺院》,《台灣宗教研究》第二卷,第一期。
2002 《陽村的境社與宗族》,《民俗曲藝》(宗教與地方社會專輯II),總第138期。
2002 《雙重部門與影子國家——平昌源神廟水碑文的田野考察》,《擴展中的公共空間——中國第三部門研究年鑒200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宗族與地方老人政治》,《當代中國農村與鄉村治理》,肖唐鏢等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
2000 《傳統文化生產中的象徵性實踐》,《清華社會學評論》2001年,第一期。
2001 《象徵資本的再生產——從陽村宗族論民國基層社會》,《社會學研究》,2001年第三期。
2000 《佛寺與宗祠:泉州開元寺的歷史個案研究》,載《傳統與變遷——華南的認同和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0 《銀翅:中國本土的現象學?》,《清華社會學評論》,2000年創刊號。
2、著作:
2004 《藍田》。北京:三聯書店(國際書號:ISBN7-108-01969-8/K·416)
2003 《福建杉洋村落碑銘》。張小軍、余理民,香港:華南研究出版社(國際書號:ISBN 962- 5273-6-3)
3、主編:
2009 《中國12村貧困調查》(甘肅、內蒙卷),張小軍、馬春華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9 《中國12村貧困調查》(江西、雲南卷),張小軍、譚深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7 《文化的挑戰——文化全球化和社會發展的本土思考》,張小軍主編,香港:中國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2007 《能力與貧困——中國城市貧困的個案研究》,張小軍、裴曉梅主編,香港社會科學出版有限公司。
2002 《歷史與社會》(第七冊)。張小軍主編。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試驗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 7-107-16201-2/G·9291
2001 《清華社會學評論》,2001年第一期。執行主編。北京友誼圖書出版公司。
2001 《傳統與變遷——華南的認同和文化》,陳志明、張小軍編,北京文津出版社。
4、學術隨筆和翻譯
2010 中山先生論房地產,《社會學家茶座》2010年第5期。
2009 大湖人家,《社會學家茶座〉2009年第1期。
2008 統一與多樣化,載《這個世界,我們的——中歐思想者越洋對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8 印加文明和生態悲劇,《社會學家茶座》,2008年第6期。
2008 南美第一古跡——馬丘比丘,《社會學家茶座》,2008年第5期。
2008 利馬印象,《社會學家茶座》,2008年第4期。
2007 二分陷阱與中國本土思想,《社會學家茶座》,2007年第1期。
2006 誰在侵蝕中國文化的靈魂?《環球時報》第1180期,2006年6月13日第13版。
2004 《反抗還是共謀——阿米巴效應和人類變形蟲》,《社會學家茶座》,2004年第三期。
2003 《未畫句號的〈人類責任憲章〉》,《回顧與前瞻:建立一個協力盡責和多元的世界的對話》,歐洲梅耶人類進步基金會。
2000 《從王安石變法看官民關系》,《社會學家茶座》2002年第一期。
2001 《民族志的回顧與思考》,文思理著,張小軍譯,《清華社會學評論》,2001年第一期。
2000 《劃:話,化——江西人類學田野考察隨筆》,《二十一世紀》,2000年6月號。
近年主要研究項目課題(2000年以來):
2010-2012 清華大學自主科研項目:美沙酮療法戒毒的社會學和生理學綜合評估指標研究,負責人;
2009-2010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科技部2008ZX1000103):《我國艾滋病流行規律、疫情評估和預測方法研究》子項目:中國艾滋病傳播模式、干預力度和感染率定量關聯模型的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9 世界宣明會:雲南永勝扶貧綜合項目專項評估,項目負責人;
2008 世界宣明會:陝西商洛扶貧綜合項目中期評估,項目負責人;
2007-2008 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貴州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項目——社會影響評估項目,技術負責人;
2007 世界宣明會:甘肅臨夏扶貧綜合項目中期評估項目,項目負責人;
2007 清華大學艾滋病防治政策研究中心項目:中國艾滋病社會影響態勢指數體系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6 衛生部:第四輪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社會性別主流化研究報告——貴州省,項目負責人;
2005-2007 清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項目:「在人類發展理論下反思全球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課題負責人;
2005-2006 世界銀行和中國社科院合作研究項目:「走出貧困:中國貧困的定性研究」,甘肅子項目負責人;
2005 DFID:中英艾滋病項目:四川涼山州政策支持項目,項目負責人;
2003-2005 國家社科基金辦公室: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重慶、沈陽及蘭州四城市貧困人口生活形態研究,課題負責人;
2004-2006 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和兒童失學問題的系統性研究,課題負責人;
2004 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與北京社科院社會發展資源中心項目:「社會發展的理論」,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2-2003 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項目:甘肅臨夏義務教育項目評估,項目負責人;
2001-2004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北京市城市貧困人口的性別、家庭和下崗因素研究,課題負責人;
2002 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項目:甘肅貧困地區失學問題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0-2002 法國遠東學院:中、法合作研究項目:水利與民間組織,山西介休子課題負責人。

閱讀全文

與朱宇知識產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