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使用證上的使用權面積房產證上的面積嗎
土地使用證上的使用面積表示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面積,房屋所有權證上的建築面積表示的是所擁有的房屋所有權建築面積,當然不一樣。
假設100平米的土地上建有100平米第個層面的10層高的樓房,每層一戶人家,那麼每戶人家所佔有的房屋所有權建築面積都為100平米,而土地使用權面積為10戶人家共有100平米,因此每戶人家就只有10平米土地使用權面積了。
Ⅱ 為什麼我買的二手房房產證上 寫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70年
你好,所有的房子房產證上都寫著國有建設土地使用權,是70年,所以你的房子也不例外的,謝謝
Ⅲ 房產證上面的使用權面積什麼意思
使用權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住宅買賣中即套內面積減去套內牆體面積是屋中的凈使用面積,有效面積是建築面積減去房屋混凝土、磚砌體結構等結構構件所佔面積,這包含廚房、衛生間所佔面積。所以房子真正能使用面積的小於建築面積。
(3)房產證上面積寫國有建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房屋使用權交易形式:
(1)持房屋使用權上市交易一方當事人應當是公有住房合法承租人。
(2)房屋使用權交易,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協議。協議簽訂後,當事人雙方持下列①-④項相關材料到房屋所在地直管公房經營管理單位辦理房屋使用權互換、轉讓、轉租手續。
(3)房屋使用權互換、有償轉讓、交換住房產權前,公房承租人須結清房屋租金和其他與該房屋有關的應由承租人交納的各項費用;以房屋使用權交換住房產權的,住房產權人亦應結清應當交納的物業管理費等與該房屋管理有關的各項費用。
(4)房屋使用權互換、有償轉讓、交換住房產權後,該房產權性質不變,新的承租人應當與出租人重新簽訂公有住房租賃合同。
(5)通過房屋使用權互換、有償轉讓和交換住房產權方式取得房屋使用權的新承租人,可以將房屋使用權再次上市交易。
(6)公房承租人將其所承租的公房轉租給他人使用的,應當向原出租人進行備案。轉租人繼續享有並承擔原租賃合同規定的承租人的權利和義務,受轉租人享有並承擔轉租合同規定的承租人的權利和義務,但原出租人與轉租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轉租期間,原租賃合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轉租合同也隨之變更、解除或者終止。
(7)和居戶公房承租人將其擁有的房屋使用權上市交易的,在同等條件下,合居另一方有優先權。合居戶公房承租人將其擁有的房屋使用權上市交易,不得侵犯合居另一方對共用部位和設備設施的正常使用權。
Ⅳ 房產證上顯示土地性質「國有土地建設使用權」什麼意思
房產證上土地國有是指開發商是通過交納土地出讓金的方式取得國有土地的使用權回,而答這種土地一般是住宅用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 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都專項用於耕地開發。
Ⅳ 房產證上的權屬性質是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是什麼意思
房產證上土地國有是指開發商是通過交納土地出讓金的方式取得國有土地的使用權,而這種土地一般是住宅用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
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都專項用於耕地開發。
(5)房產證上面積寫國有建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哪些
1、土地使用權出讓是國家以土地所有人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期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土地使用權出讓有拍賣、招標和協議三種方式。
2、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如出售、交換、贈與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構成土地使用權流轉的一級市場,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構成土地使用權流轉的二級市場。
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轉讓,目前情況比較復雜,在法律中並無系統的規定,各地的做法也不一致。從原則上講,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建設。因此,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轉讓,目前一般是指不改變農用地性質的承包和轉包。
通過土地劃撥及建設用地程序取得的使用權是無限期的,通過土地使用權出讓取得使用權的,按照土地的用途不同,使用權的年限也不同。
3、土地使用權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作為出租人將土地使用權隨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租賃給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為。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租。
Ⅵ 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和土地證上的使用權面積
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水平面積的總和。包括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使用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和生活使用的凈面積。
使用權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住宅買賣中即套內面積減去套內牆體面積是屋中的凈使用面積,有效面積是建築面積減去房屋混凝土、磚砌體結構等結構構件所佔面積,這包含廚房、衛生間所佔面積。所以房子真正能使用面積的小於建築面積。
分攤面積指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公攤建築面積、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套(單元)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6)房產證上面積寫國有建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個人住房實際使用面積的計算規則:
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躍層式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煙囪、通風道、管井等均不應計入套內使用面積;內牆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計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積計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及其附件定義: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建築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有效面積=建築面積-結構面積。
Ⅶ 關於房產證上的土地使用權面積
房屋使用面積系指房屋戶內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按房屋的內牆版面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權
房屋套內建築面積由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外牆的一半)、套內陽檯面積三部分組成。
公攤面積指整棟樓內的樓梯、外牆等公共部位,有整棟樓公攤,分攤系數一樣,分攤面積是按照房屋面積大小乘以系數得出,套內面積越大公攤就多,套內面積小公攤就少
房產證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
你的123.46是你的套內面積,
117.6是指房屋使用面積,後邊的分攤面積是117.6平方米,是錯誤的,
123.46是指房屋套內面積,
140.72是房管局預測面積,房子沒蓋好預測計算出來
140.48是房管局實測面積,指房屋建好後,房管局人員去現場實測,,
實測與預測面積誤差處於實測面積如果小於3%,多退少補,如果大於3%,多出的部分免費送給你們,少於3%的話,雙倍給你們多出的面積房款,你們合同上都有的,
Ⅷ 房產證上面的面積和國有土地使用證上面的面積是不是一樣
1、一般不一樣
2、房產證上的面積會小於土地使用權上的面積
Ⅸ 房產證寫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是什麼意思
房產證上土地國有是指開發商是通過交納土地出讓金的方式取得國有土地的使專用權,而這種土地一般屬是住宅用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 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都專項用於耕地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