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的繼受

物權的繼受

發布時間:2021-08-02 05:18:57

A. 法院判決的繼承案件取得的物權屬於什麼取得是原始取得,還是繼受取得啊!

法院判決的繼承案件取得的物權,還是通過繼承取得的物權。通過繼承取得物權,是專繼受取得。繼受取得,又稱「屬傳來取得」,通過一定法律行為從原所有人那裡受讓所有權的所有權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買賣、互易、贈與、繼承、遺贈、消費借貸等。
原始取得指直接依據法律的規定,非依他人既存的權利和意志而取得物權,如孳息、徵用、沒收、罰款、罰金、先佔、拾得、發現、添附、時效取得、善意取得等等。

B. 繼受取得所有權的方式(區別於原始取得)

一、所有權的原始取得:

所有權原始取得的主要方式:生產;先佔;添附;拾得遺失物;埋藏物;善意取得等。

二、所有權的繼受取得:

所有權繼受取得的主要方式:買賣;互易;贈與;繼承;遺贈等。

詳細分類:

財產所有權的合法取得方式可分為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兩種。

1、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最初取得財產的所有權或不依賴於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財產的所有權。

原始取得的根據主要包括:

①勞動生產
指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勞動生產活動獲取勞動產品,以及通過擴大再生產取得其所創造的勞動產品。

②收益
指民事主體通過合法途徑取得的物質利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等收益 。�

③添附
民事主體把不同所有人的財產或勞動成果合並在一起,從而形成另一種新形態的財產,如果要恢復原狀在事實上不可能或者在經濟上不合理,在此情況下,則要確認該新財產的歸屬問題。�

添附主要有混合、附合和加工三種方式。

混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互相滲合,難以分開並形成新財產。

附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密切結合在一起而形成新財產,雖未達到混合程度,但非經拆毀不能達到原來的狀態。

加工,是指一方使用他人財產加工改造為具有更高價值的新的財產。

在上述情況下,關於新的財產所有權的歸屬,應由當事人協商處理,或歸一方所有,或歸當事人共有。如果不能達成協議,應歸給新財產添附價值量的一方所有,但他要向原所有人給付適當的經濟補償。如果取得新財產所有權的一方的添附行為出於惡意,即明知是他人的財產而進行加工,或有其他故意或過失行為,則原所有人除有權向他請求經濟補償外,還有權要求 他賠償因添附所造成的損失。�

④沒收
國家根據法律、法規採取強制措施或強制手段,剝奪官僚資本、反革命分子或違法犯罪分子的財產歸國家所有。�

⑤遺失物
遺失物是指他人不慎丟失的動產。所以,遺失物並不是無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拋棄的或因為他人的侵害而丟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和合法佔有人不慎丟失的動產。根據《民法通則》第 79條,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同樣,拾得漂流物或失散的飼養動物,也應歸還失主。�

⑥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隱藏物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隱藏物,是指埋藏和隱藏於他物之中,其所有權歸屬不明的動產,此類物應歸屬於國家所有,在該物上繳國家以後,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獎勵。
��
2、繼受取得:

繼受取得,又稱傳來取得,是指通過某種法律行為從原所有人那裡取得對某項財產的所有權。這種方式是以原所有人對該項財產的所有權作為取得的前提條件的。

繼受取得的根據主要包括:

①買賣合同
民事主體雙方達成協議,出賣人一方將出賣財產交給買受人一方所有,買受人接受此項財產並支付價款。通過買賣,由買受人取得了原屬出賣人的財產所有權。

②贈與、互易
贈與人自願將其財產無償轉移給受贈人,一方以金錢之外的某種財產與他方的財產相互交換,也可導致所有權的移轉。

③繼承遺產
繼承人按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取得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④接受遺贈
自然人、集體組織或者國家作為受遺贈人,按照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遺贈的指定,取得遺贈的財產。

⑤其他合法原因�
因其他合法原因,也可以取得或形成財產所有權,如參加合作經濟組織的成員通過合股集資的方式組成合法經濟組織,形成新的所有權形式。

C. 物權法中繼受取得中互易是什麼意思

行為人以貨幣之外的財物相互交換

D. 根據物權法原理,下列行為中屬於財產所有權繼受取得的根據是

你要搞清楚繼受取得是從權利人處取得,而原始取得,你就和之前的權利人木有關版系。善意取得後,原權權利人是不能向你主張權利的。比方講,取得物上有個抵押權,你善意取得了所有權,那麼原抵押權人不能對你行使抵押權。繼承就不一樣了,你繼承財產的同時,債務也繼承了。拾得遺失物和發現埋藏物的規則基本一致,你拾得埋藏物,經過法定期間,取得所有權後,那個原所有權人就不能來找你啦。理解否?

E. 所有權的繼受取得屬於民事法律行為,而因財產繼承關系產生的法律事實卻是事件,所有權的繼受取得不是包括

你的思維還要再細些就理解這個問題了。其實你在說的是兩個事情,一件是致使繼承發生的事情,即被繼承人死亡這個事情,在法律上劃分為事件,因為被繼承人死亡多數情況下屬於不受主體意識控制的情況(自殺、安樂死除外,因為自殺、安樂死在我國法律上為非法行為),另一件是致使物權的轉移發生的事情,即繼承。

F. 求解答,物權法中的繼受取得和原始取得是啥

原始取得,是非因他人既存的權利而是基於法律規定直接取得的所有權。先佔回、生產、附合、加工、答添附、法院判決、公用徵收、沒收、罰款、房屋的建造、圍海造田、樹木的栽種、罰沒物的法定歸屬等都是原始取得。

繼受取得,是基於他人既存的權利而取得所有權。如買賣合同、贈與合同、互易合同等屬於繼受取得。

簡單來講就是要看,獲得的這個所有權是從他人那取得的,還是自己就享有的。是從他人那來的,就是繼受取得;是基於法律規定就享有的,是原始取得。

G. 繼受取得的包含內容

1、移轉的繼受取得,指原物權人將物權完善地移轉給新物權人。主要的原因有買賣、互易、贈與、遺贈、繼承等;
2、創設的繼受取得,指所有權人為他人創設所有權以外的物權。又分為民事與行政兩類方法。民事的如所有權人通過與他人訂立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抵押合同,設立他物權,行政的主要指主管機關通過劃撥或特許為法人、自然人創設土地使用權、采礦權、取水權等他物權;
3、特定繼受取得,指對特定標的物的取得;
4、概括繼受取得,指對他人權利義務全部繼受的取得。

H. 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的區別

一、物權的取得不同

1、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而是依據法律直接取得物權。

2、繼受取得是指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取得物權。

二、包含內容不同

1、原始取得:勞動生產、收益、添附。

2、繼受取得:移轉的繼受取得,創設的繼受取得,特定繼受取得,概括繼受取得。

(8)物權的繼受擴展閱讀

中國的原始取得主要形式包括:勞動生產、收益、孳息、添附、無主財產、拾得無主物、失散的飼養動物、先佔、善意取得、沒收、徵收、稅收。

繼受取得依據:

1、買賣合同:民事主體雙方達成協議,出賣人一方將出賣財產交給買受人一方所有,買受人接受此項財產並支付價款。通過買賣,由買受人取得了原屬出賣人的財產所有權。

2、 贈與、互易:贈與人自願將其財產無償轉移給受贈人,一方以金錢之外的某種財產與他方的財產相互交換,也可導致所有權的移轉。

3、繼承遺產:繼承人按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取得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4、接受遺贈:自然人、集體組織或者國家作為受遺贈人,按照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遺贈的指定,取得遺贈的財產。

5 、其他合法原因:因其他合法原因,也可以取得或形成財產所有權,如參加合作經濟組織的成員通過合股集資的方式組成合法經濟組織,形成新的所有權形式。

I. 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都是繼受取得嗎

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都是繼受取得.繼受取得,又稱「傳來取得」。「原始取得」的對稱。通過一定法律行為或其他法律事實,從原所有人那裡受讓所有權的所有權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買賣、互易、贈與、繼承、遺贈、消費借貸等。在繼受取得中,所有權移轉時間因標的物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動產所有權從登記時起移轉,動產所有權從交付或移轉佔有時移轉。土地使用權等他物權和知識產權也可以通過繼受取得方式取得。
繼受取得包括內容:
1、移轉的繼受取得,指原物權人將物權完善地移轉給新物權人。主要的原因有買賣、互易、贈與、遺贈、繼承等;
2、創設的繼受取得,指所有權人為他人創設所有權以外的物權。又分為民事與行政兩類方法。民事的如所有權人通過與他人訂立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抵押合同,設立他物權,行政的主要指主管機關通過劃撥或特許為法人、自然人創設土地使用權、采礦權、取水權等他物權;
3、特定繼受取得,指對特定標的物的取得;
4、概括繼受取得,指對他人權利義務全部繼受的取得。

J. 物權法30條取得房屋產權是原始取得,還是繼受取得

物權的抄取得有原始取得與繼襲受取得之分,前者是指不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而是依據法律直接取得物權,如因先佔、取得時效取得一物的所有權;後者是指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取得物權,如因買賣、贈與取得物的所有權。繼受取得又可分為創設與移轉兩種方式。房屋所有人在自己的房屋上為他人設定抵押權就是創設,出賣、贈與則是移轉。
這兩種取得方式的根本區別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原始取得是基於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繼受取得必須要有原始所有人和受領人的意思表示,即雙方合意。
繼受取得一般通過事件的發生或民事法律行為的實施而取得物權。繼受取得正常和有效的行使往往需要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權和原所有人轉讓所有權的意志為依據,從權能的行使來看往往受制於原所有人。
原始取得也稱最初取得,依這種方式取得的所有權是獨立的,或者是原來無所有權,或者與原所有人的所有權和意志無關。法律|敎育網編輯整理一般認為,前者包括勞動生產、收取孳息、沒收財產、先佔、拾得遺失物或發現埋藏物在沒有所有人的歸屬、添附以及善意取得等;後者包括徵收等行為。

閱讀全文

與物權的繼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