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竇德盛的人物特寫
竇德盛出生陝西咸陽,隔壁就是咸陽文廟(現如今的咸陽博物館),那裡常年擺放著中國最早的刻有銘文的青銅器和刻有秦始皇發布改革文字命令的秦詔版,從幼年起就耳濡目染。加之父輩從小對在書畫學習上要求很嚴,很小便開始研習和臨摹這些篆書。後來竇德盛特別專注於拓片、篆帖和青銅器銘文的收集。文革爆發,紅衛兵在咸陽文廟鳳凰台等地方燒書,竇德盛看到了好多名帖名畫,便偷偷地留下一些篆帖和石章。有一次,去一百多里外的周原博物館,竇德盛把身上五斤半糧票和六元錢全部拿出換了一張夢寐以求的西周晚期名拓—散氏盤。當時特別興奮,蹬著車子就往回跑,可偏偏把鏈子蹬斷了,只好推著走。冬天的晚上,周原非常冷,加上沒有錢吃飯,真是飢寒交迫,後來求農村飼養室的老大爺留他住了一夜。
竇德盛平日就喜歡穿唐裝,以前年輕的時候也穿西裝打領帶穿皮鞋,後來因為自己是搞大篆文字研究的,這種古老的傳統文化,如果自己穿西裝打領帶感覺不搭調,就穿唐裝了。這對於中國文化來說,也算是一種代表符號。 竇德盛平日就是在大班台上進行創作的,累了就在剛才他坐的那張沙發椅上休息一會,他每天工作的時間都在8個小時左右,在別人都是養老的年紀了,他還是筆耕不綴。 竇德盛有對自己研習的篆書情有獨鍾的摯愛,有平和的心態,同時還具有一個花甲之年的長者的勤奮。
為祝賀2008年北京奧運會體育圖標發布,受中國書協委託,竇德盛特意用大篆筆意書寫了奧運會的35個標識,不僅體現了篆書標識鮮明的運動特徵,而且形象生動的賦予北京奧運標識古意盎然的美感和豐富的人文內涵。他的作品為奧運體育圖標官方標准——「篆書之美」圖標提供了依據,得到了北京奧組委領導的肯定和重視,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接見了竇德盛,積極評價了他為北京奧運會無私奉獻的精神,是不可多得的優秀書法家之一。
Ⅱ 虢仲公臣簋拓片銘文
公臣簋,出土於1975年2月陝西岐山縣董家村,通高21.5、口徑20、腹深11厘米,重4.3公斤。
鼓腹弇口,獸首銜環耳,圈足下有三個獸面附足,蓋面隆起,上有圈狀捉手,蓋沿和器沿飾竊曲紋,腹部飾瓦紋。
公臣簋內銘文為:虢中令(仲命)公臣:「(司朕)百工,易女(錫汝)馬乘、(鍾)五、金,用事。」公臣(拜稽)首,(敢揚)天尹不(丕)顯休。用乍(作)(尊簋),公臣(其)萬年永寶茲休。
Ⅲ 商鞅方升銘文拓片是哪個時期的
商鞅方升是戰國時期秦國銅制量器,現在藏於上海博物館
Ⅳ 神鬼傳奇 夢魔銘文拓片任務怎麼做
有底稿就行
Ⅳ 誰有清晰的越王劍銘文的拓片圖
你是要收藏嗎 越王劍銘文的拓片我么有 馬德昭老師的拓片我有一張 是他的孤品
Ⅵ .上古奴隸制國家一般都經歷哪幾個發展類型
在統治形式上,由於生產力水平不同,生產資料佔有制不同,奴隸制國家的統治形式也不盡相同。東方的奴隸制國家實行君主制,全部的國家權力在形式上屬於世襲的君主。希臘的雅典則實行「直接民主制」,主要由奴隸主和自由民參加的「公民大會」選舉和抽簽產生公職人員。古羅馬和斯巴達實行貴族制,貴族組成的元老院(古羅馬)和長老會議(斯巴達)掌握重要權力。但無論是君主制、貴族制,還是所謂的民主制,其實質都是奴隸主對奴隸的階級專政。
Ⅶ 銘文拓片 缺失的文字
D 周代的文字刻在青銅鼎上。也叫金文。
Ⅷ 毛公鼎銘文及拓片圖
毛公鼎為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器物。清道光末年於陝西岐山出土的重器。為皇皇鉅制,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其內容是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並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 ,結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其銘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銅器銘文最長者。全銘文辭精妙而完整,古奧艱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例如文章的第一段:
王若曰:「父歆,丕顯文武,皇天引厭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懷不廷方亡不覲於文武耿光。唯天將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屬謹大命,肆皇天亡,臨保我有周,丕鞏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將曷吉?跡跡四方,大從丕靜。嗚呼!懼作小子溷湛於艱,永鞏先王」。
你可以在這個網頁看到銘文全文、拓片和摹本:
http://www.blog126.cn/bbs/viewthread.php?tid=5292
Ⅸ 西周青銅器銘文拓片對應數字
新出西周青銅器銘文拓片 西周青銅器銘文拓片 [轉] 新出西周青銅器銘文拓片 : 西周青銅器銘文拓片 青銅器銘文,亦稱金文、鍾鼎文,是指古代(夏、商、西周、春秋)青銅器上的文字,一般是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