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高人民檢察院處長跟省會反貪局長誰的官職大
都是處級幹部,從行政級別上看是一樣大。
從官職看,各自分管負責各自領域內的職務工作。
Ⅱ 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要領導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曹建明
曹建明,男,漢族,1955年9月生,江蘇南通人,197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2年12月參加工作,華東政法學院國際法系國際法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教授。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首席大檢察官。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八屆中央委員。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胡澤君
胡澤君,女,漢族,1955年3月生,重慶人,1974年4月參加工作,1976年2月入黨,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中國法律思想史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副教授。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一級大檢察官。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八屆中央委員。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邱學強
邱學強,男,漢族,1957年8月生,山東莘縣人,1975年7月參加工作,198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在職研究生班法學理論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一級大檢察官。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孫謙
孫謙,男,1959年12月出生,吉林伊通人,黑龍江牡丹江出生。吉林大學法律系畢業,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檢察官。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姜建初
姜建初,男,漢族,1953年8月生,山東乳山人。1970年12月參加工作,蘭州大學法律系民法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檢察官。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常韌
張常韌,男,漢族,1953年12月生,黑龍江賓縣人,1969年9月參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在職研究生班法學理論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檢察官。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柯漢民
柯漢民,男,漢族,一九五五年十月生,湖北省大冶市人,一九八二年八月參加工作,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法學學士學位。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檢察官。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如林
李如林,男,漢族,河南泌陽人,1972年12月參加工作,197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法學理論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檢察官。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中紀委駐高檢院紀檢組組長:許衛國
許衛國,男,漢族,1955年3月生,遼寧蓋州人,1974年8月參加工作,197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現任中央紀委駐最高人民檢察院紀檢組組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張德利
張德利,男,漢族,1954年11月生,北京市人,1970年10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法學專業,中共黨員。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檢察官。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陳連福
陳連福,男,漢族,1953年3月生,吉林梅河口人,大學本科學歷,經濟法專業,1971年10月參加工作,1971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檢察官。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兼反貪污賄賂總局局長:盧希
盧希,女,漢族,1959年10月生,籍貫河北,198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10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兼反貪污賄賂總局局長,二級大檢察官。
Ⅲ 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局有幾位副局長
三位。
副局長: 王利民、楊書文、 詹復亮。
Ⅳ 最高院最高檢關於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4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31次會議、2004年11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屆檢察委員會第28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4〕19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04年11月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31次會議、2004年11月11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屆檢察委員會第28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12月22日起施行。
二○○四年十二月八日
為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活動,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就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第二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三條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二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一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十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五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第四條假冒他人專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假冒專利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二)給專利權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假冒兩項以上他人專利,非法經營數額在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五條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所列侵犯著作權行為之一,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嚴重情節」,應當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復製品數量合計在一千張(份)以上的;
(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
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所列侵犯著作權行為之一,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應當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復製品數量合計在五千張(份)以上的;
(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情形。
第六條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的行為,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七條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屬於「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應當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二百五十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造成特別嚴重後果」,應當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八條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相同的商標」,是指與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完全相同,或者與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在視覺上基本無差別、足以對公眾產生誤導的商標。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使用」,是指將注冊商標或者假冒的注冊商標用於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產品說明書、商品交易文書,或者將注冊商標或者假冒的注冊商標用於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等行為。
第九條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銷售金額」,是指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後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明知」:
(一)知道自己銷售的商品上的注冊商標被塗改、調換或者覆蓋的;
(二)因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受到過行政處罰或者承擔過民事責任、又銷售同一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
(三)偽造、塗改商標注冊人授權文件或者知道該文件被偽造、塗改的;
(四)其他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情形。
第十條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的「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一)未經許可,在其製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專利號的;
(二)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專利技術的;
(三)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專利技術的;
(四)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的。
第十一條以刊登收費廣告等方式直接或者間接收取費用的情形,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以營利為目的」。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是指沒有得到著作權人授權或者偽造、塗改著作權人授權許可文件或者超出授權許可范圍的情形。
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他人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行為,應當視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復制發行」。
第十二條本解釋所稱「非法經營數額」,是指行為人在實施侵犯知識產權行為過程中,製造、儲存、運輸、銷售侵權產品的價值。已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實際銷售的價格計算。製造、儲存、運輸和未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標價或者已經查清的侵權產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侵權產品沒有標價或者無法查清其實際銷售價格的,按照被侵權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
多次實施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未經行政處理或者刑事處罰的,非法經營數額、違法所得數額或者銷售金額累計計算。
本解釋第三條所規定的「件」,是指標有完整商標圖樣的一份標識。
第十三條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該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定罪處罰。
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明知是他人的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實行數罪並罰。
第十四條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犯著作權犯罪,又銷售該侵權復製品,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的規定,以侵犯著作權罪定罪處罰。
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犯著作權犯罪,又銷售明知是他人的侵權復製品,構成犯罪的,應當實行數罪並罰。
第十五條單位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行為,按照本解釋規定的相應個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的三倍定罪量刑。
第十六條明知他人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運輸、儲存、代理進出口等便利條件、幫助的,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共犯論處。
第十七條以前發布的有關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自本解釋施行後不再適用。
Ⅳ 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局長是誰
陳連福,男,漢族,1953年出生,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曾任梅河口市檢察院檢察長、吉林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後調任最高檢,2008年10月被任命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2009年10月12日被任命並正式接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總局局長至今。
Ⅵ 原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幹部郭永強履歷
最高人民檢察院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147號
電話:(010)65209114
Ⅶ 最高人民檢察院控告檢查廳主辦人是誰
最高人民檢察院控告檢察廳負責對全國檢察機關控告和舉報工作的指導;受理公民的報案、舉報和控告;對舉報線索進行分流,對檢察機關管轄的性質不明、難以歸口處理的舉報案件線索進行初查;綜合反映控告和舉報情況;研究、制定控告和舉報工作細則、規定。下設辦公室、舉報工作處、來信辦理處、來訪接待室。
廳長:王小新 副廳長:王高生 孫立泉
http://www.spp.gov.cn/site2006/2006-02-25/00050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