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預扣預繳個稅和綜合 納稅匯算問題
預扣預繳,如果本人告之單位(出版社)協助扣繳全部已知收入。
1月應納稅所得(7500-五險一金)+(6500*80%)-5000
2月應納稅所得(7500-五險一金)*2+(6500*80%)*2-5000*2
.....
12月應納稅所得(7500-五險一金)*12+(6500*80%)*12-5000*12
如果不需單位協助,單位只需計算工資收入7500元的個稅即可,明年員工自行進行匯算清繳。
2. 2021年起個稅預扣預繳有新辦法,與之前有什麼不同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新公告,從2021年1月1日起,簡便優化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納稅方法
此公告對於年收入低於六萬元,每個月工資波動性較大的納稅人,是有好處的,避免納稅人預扣預繳個稅後,後面還要再辦理年底的匯算清繳,申請退稅等操作,這就是本次公告的重大意義。
3. 應預扣預繳稅額2019年應該怎麼計算有沒有快速計算的方法
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如果覺得計算麻煩,可以在「神武3手游」公眾號後台回復關鍵詞「新個稅」獲取2019個人所得稅計算器
4. 2019新個稅的應預扣預繳稅額如何算
根據稅法及相關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累計預扣法,簡單來說就是將您在本單位年初以來的全部工薪收入,減去年初以來的全部可以扣除項目金額,如減除費用(也就是大家說的「起征點」)、「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等,減出來的余額對照相應預扣率表(與綜合所得年度稅率表相同)計算年初以來應預繳的全部稅款,再減去之前月份已經預繳的稅款,就能計算出本月應該預繳的稅款。
在實際計算稅款時,單位辦稅人員將本月的收入、專項扣除等金額錄入稅務機關提供的免費軟體後,可以直接計算出本月應該預繳的稅款。之所以採用這種預扣稅款方法,主要是考慮到稅改後工資薪金所得計入綜合所得,按年計稅、稅款多退少補,如果還按照稅改前的方法預繳稅款,將有不少工薪納稅人年終需要補稅或者退稅。而採用累計預扣法,將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對大部分只有一處工薪所得的納稅人,納稅年度終了時預扣預繳的稅款基本上等於年度應納稅款,年終將無須再辦理匯算清繳申報;同時,即使納稅人需要補稅或者退稅,金額也相對較小,不會佔用納稅人過多資金。
5. 2021年個稅預扣預繳出新規,你知道有哪些辦法
累計收入低於6萬元的納稅人,暫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月份和當年的後續月份,將被扣繳預繳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應該如何理解和掌握新的扣繳預付款政策,對於符合公告要求的納稅人,當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當期本年度的個人所得稅時,累計費用扣除額從一月開始,直接以當年計算6萬元。
代扣代繳人核實情況後,可以按照本《公告》規定的方法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需要根據前一年的扣繳申報單確定符合《公告》要求的納稅人,然後執行本公告,必須從“當年一月的扣繳申報單”開始,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在“申報表”的“上一年度每個月申報,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相應納稅人的備注欄中填寫,這可能就是2021年個稅預扣預繳的新規相關決定。
6. 2019新個稅的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怎麼計算
根據稅法及相關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累計預扣法,簡單來說就是將您在本單位年初以來的全部工薪收入,減去年初以來的全部可以扣除項目金額,如減除費用(也就是大家說的「起征點」)、「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等,減出來的余額對照相應預扣率表(與綜合所得年度稅率表相同)計算年初以來應預繳的全部稅款,再減去之前月份已經預繳的稅款,就能計算出本月應該預繳的稅款。
在實際計算稅款時,單位辦稅人員將本月的收入、專項扣除等金額錄入稅務機關提供的免費軟體後,可以直接計算出本月應該預繳的稅款。之所以採用這種預扣稅款方法,主要是考慮到稅改後工資薪金所得計入綜合所得,按年計稅、稅款多退少補,如果還按照稅改前的方法預繳稅款,將有不少工薪納稅人年終需要補稅或者退稅。而採用累計預扣法,將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對大部分只有一處工薪所得的納稅人,納稅年度終了時預扣預繳的稅款基本上等於年度應納稅款,年終將無須再辦理匯算清繳申報;同時,即使納稅人需要補稅或者退稅,金額也相對較小,不會佔用納稅人過多資金。
7. 新稅實施後應預扣預繳稅額如何算
新稅實施後按新的扣稅標准5000元以上起征個稅可以扣除房貸,子女,父母的撫養費等,你到網上查一下就清楚了。
8. 預扣預繳個稅的計算公式
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示例說明:
王麗2019年每月工資均為3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扣除為4500元,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額度2000元,假設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對應預扣率表可以得出,王麗前三個月應當按照以下方法計算預扣預繳稅額。
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555元;
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
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
上述計算結果表明,由於2月份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為37000元,已適用10%的稅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應預扣預繳稅款有所增加。
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按以下方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見附件1)。
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於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