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保護怎麼實現

物權保護怎麼實現

發布時間:2021-08-01 23:35:29

Ⅰ 《物權法》是如何對物權進行保護的

《物權法》32條規定,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回裁、訴訟等途徑答解決。 第33條規定,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34條規定,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第35條規定,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第36條規定,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37條規定,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侵害物權,除承擔民事責任外,違反行政管理規定的,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Ⅱ 如何進行物權保護

我國物權法中物權保護方法為:(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專(四)返還財屬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賠償損失;(八)支付違約金;(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賠禮道歉。

Ⅲ 根據物權法規定,物權的保護方式有哪幾種

1、因物權的歸屬和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2、被無權佔有人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不能返還原物或者返還原物後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3、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損毀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或恢復原狀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4、妨礙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

5、有可能危及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消除危險。

6、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上述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並適用。

(3)物權保護怎麼實現擴展閱讀

物權取得

一、取得原因

1、法律行為.這是物權取得的最常見的原因,如買賣、互易、贈與、遺贈以及通過物的所有人與其他人的設定行為為他人設定抵押權、質權等他物權.

2、由於法律行為以外的原因而取得物權,主要有:

(1)因取得時效取得物權;

(2)因公用徵收或沒收而取得物權;

(3)因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取得所有權;

(4)因附合、混合或加工取得物權;

(5)因繼承取得物權;

(6)因法律的規定而取得物權;

(7)孳息的所有權取得。

二、物權消滅的原因

1、法律行為.這又包括拋棄合同以及撤銷權的行使.拋棄就是單方消滅物權的行為;合同則是雙方約定物權存續期限或物權消滅的意思表示;行使撤銷權來消滅物權主要是在合同規定中,行使撤銷合同的權利,從而使用權合同規定的物權歸於消滅.

2、由於法律行為以外的原因而消滅物權,主要有:標的物的滅失;物權的法定期限的屆滿;還有因兩主體之間的關系而產生的某種他物權,兩主體混同後,此種物權即歸於消滅.

Ⅳ 什麼是物權保護

物權保護通俗的說就是如何保護物權,方法為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等。

Ⅳ 求問物權受到侵害可以採取哪些方式進行保護

物權受到侵害的,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等途徑解決,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物權的保護應當採取如下方式:
1.因物權的歸屬和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2.被無權佔有人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不能返還原物或者返還原物後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3.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損毀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或恢復原狀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4.妨礙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
5.有可能危及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消除危險。
6.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上述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並適用。

Ⅵ 物權的保護的民事方法有哪些

樓上說得太多了,實際上只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賠償損失

Ⅶ 物權的保護方法有哪些呢

‍‍物權的保護方式主要有:確認權利;請求返還原物;判處妨內害或消除危險;請求損害賠償;修理、容重做、更換或恢復原狀。《物權法》第三章物權的保護、第三十二條、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第三十三條、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第三十四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第三十五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

Ⅷ 請問物權的保護方法有哪些

比如我們要求無權佔有人返還我們丟失的手錶時,如果手錶被他摔壞或者手錶又被他不小心丟失而且再也找尋不到了,那麼返還原物的請求權恐怕就不能發揮太大作用了。這時要靠侵權損害賠償的幫助。也許日常生活中我們最熟悉的還是告侵害人侵權。此外,如果侵權人的行為構成犯罪,如盜竊罪、搶劫罪和侵佔罪等等,那麼為了懲罰他的不法行為,就不僅僅是讓他承擔民事責任那麼簡單了,還有更嚴厲的刑罰等待著他。這些都是物權請求權之外的保護物權的方法,它們與物權請求權一起,扞衛著人們的財產權利。具體來說,這些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1.恢復原狀請求權。根據《物權法》第36條的規定,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這就叫做恢復原狀請求權。這種權利的前提是所有人的財產還有可能修復或者有替代的一模一樣的產品可供更換。如無權佔有人不小心把撿到的手錶摔壞了,所有人可以要求他修理以恢復到手錶原來的狀態;如從商店購買的彩電圖像不清晰,可以要求商店換一台新的。在這個過程中,是無權佔有人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付出一定的金錢或勞力,以恢復標的物的原有價值,其實是與金錢損害損害賠償異曲同工的。雖然說一個物在價值上可以通過修理恢復原狀,可修理後的物與原來的物不可能是同一個物,多多少少會有所變化。所以說恢復原狀的請求權不是一種物權請求權,而只是侵權請求權的一種。
2.金錢損害賠償請求權。根據《物權法》第37條的規定,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損害賠償應該是最常見的一種民事責任方式。如無權佔有人不小心把撿到的手錶摔壞了,不能修理或者所有人認為修理後對他也沒有多大價值了,他就可以請求無權佔有人賠償他一定數量的金錢。金錢損害賠償請求權既可以作為單獨的一項請求權,又可以與其他請求權並用,而且並用的情況比較多。比如加害人修復所有人的財產後,仍不能彌補所有人損失的,所有人還可以再要求賠償損害。恢復原狀請求權和金錢損害賠償請求權都屬於侵權請求權,它們與物權請求權的不同之處將在下面一個問題中講述。
3.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我們知道,物權請求權和侵權請求權行使的結果是使侵犯我們財產的人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可有時候只讓他承擔民事責任還是不夠的,不能起到有效的懲罰作用,也不能對社會上其他潛在的不法分子形成足夠的威懾。這對候需要國家出面來追究其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苛以一定的刑罰,以更好的保護人民的財產權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中專門有一章規定了侵犯財產罪,包括搶劫、盜竊、侵佔、詐騙等等,適用於以各種手段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而且情節較為嚴重的犯罪分子。通過剝奪其自由,或苛之以罰金,或沒收其財產,使犯罪分子受到懲罰和教育,也能更有效的保護人們的財產。
可見,通過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的結合,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結合,編織了一個保護人們財產權利的大網,使人們能夠安居樂業,整個社會也井然有序,《物權法》保護人民財產的最終目的也能得以順利實現。

Ⅸ 談談民法是怎麼實現對民事權益的保護

現在中國已經形成一個以民法通則為基本法,由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擔保法、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民事單行法構成的民事法律體系。
目前中國的民事權利體系由人格權、身份權、繼承權、物權、債權和知識產權組成。人格權是自然人基於人格尊嚴對自己的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譽等人格利益所享有的民事權利。民法通則對其有集中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單行法也有相關規定。身份權是基於婚姻家庭關系產生的民事權利,主要規定在婚姻法和收養法中。繼承權是繼承法規定的取得遺產的權利。物權是直接支配有形財產的權利,具體包括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用益物權以及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這些擔保物權。目前中國民法對物權的規定分散在民法通則、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擔保法等法律中。債權以合同法規定的合同權利和違約責任為主。知識產權主要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分別由著作權法、專利法和商標法具體規定。這些民事權利將憲法對公民人格尊嚴和合法財產權受保護的規定落實為對平等主體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保護。
就保護人身權利而言,以人格權為例,規定了一般人格權和具體人格權,是指自然人對人格平等人格獨立人格自由人格尊嚴的一般人格利益予以支配,並排持他人的權利。具體人格權主要有身體權、生命權、健康權、自由權、隱私權、姓名權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具體以隱私權為例,法律將隱私上升為一種權利,十足十一種進步,並規定精神受到傷害可申請精神損害賠償。
就財產權而言,以物權為例。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物權保護的六種方式:確認權利;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損害賠償。這六種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並適用。物權保護的途徑可以分為公力救濟途徑和私力救濟途徑,所謂公力救濟,"謂私權受到侵害者,對於國家有保護請求權我國《物權法》規定,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私力救濟又稱為自力保護、自力救濟,是保護民事權利的基本方式,即權利人運用自己力量來保護權利,物權保護同樣也有此種方式。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Ⅹ 物權的民法保護方法有哪些

物權的民法保護方法主要有一下幾種:
1、返還原物 2、確認物權 3、排除妨害 4、消除危險 5、恢復原狀 6、賠償損失

閱讀全文

與物權保護怎麼實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