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為什麼林地使用權不能流轉

為什麼林地使用權不能流轉

發布時間:2021-08-01 23:19:25

『壹』 林權地能否交易

根據國家林業局《集體林權流轉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
1. 流出方有權處分的林地承包經營權、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和林木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
公益林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公益林區劃界定機關批准。
上述森林、林地內的野生動物、礦藏、埋藏物、水域不得流轉。

下列集體林地、林木不得流轉:
(一)山林權屬不清或者有爭議的;
(二)無林權證的;
(三)被司法機關查封、凍結的;
(四)已經抵押的;
(五)屬於國防林的;
(六)劃入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的;
(七)法律、法規禁止流轉的其他林地、林木。

根據上述規定:如果林權屬於商品林,且權屬清晰,可通過正規交易機構進行公開交易。

『貳』 林地是否可以流轉,流轉後能否改變土地性質

林地也可以流轉,但流轉後不能改變林地性質。

『叄』 中央明確規定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和所有權不能流轉,為何

農民對土地總是懷有很深的感情,圍繞土地改革方面的熱點問題,農民朋友也非常關注,如今,土地方面的政策變化再次有了新消息。

承包方可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

據人民網和經濟日報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繼續審議。草案擬明確對土地經營權流轉的保護,國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關於承包期延長,此前有意見提出,現行農村土地承包法對耕地、林地、草地的承包期都作了規定,但草案只對耕地承包期屆滿後再延長三十年作了規定,建議對林地、草地承包期屆滿後延期的問題也作出規定。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建議增加規定:「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後依照前款規定相應延長。」

『肆』 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的流轉有哪些限制條件

對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的有償轉讓,《森林法》、《土地承包法》等內規定了幾個容限制:(1)用途限制,即轉讓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後不得改變林地的用途,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防止森林資源因轉讓而減少。(2)經營限制,即轉讓雙方都必須遵守關於森林、林木採伐管理制度,防止在轉讓過程中森林資源受到破壞。(3)期限限制,流轉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proinsight-br>

『伍』 林權流轉的存在問題

(一)林權流轉缺乏科學的指導。林權制度改革並不是要求所有的林權都必須流轉,要看現有的管理方式是不是適應林業發展需要。我縣林權流轉呈現全面開花,普遍推行,大有不轉不行一股風的趨勢,一是個別地方不注重實際,盲目流轉,大多數林地不存在大面積造林育林,僅依靠現有森林管護便能出效益,原有的鄉村監管、村民自管自用模式對森林的發展和管護起著重要作用,這部份林地不一定要流轉。只有在管護較差、需要造林育林的地方才可以流轉;二是個別地方流轉不注重長效,只顧眼前利益,有的村組幹部不是為了長遠發展,而是為了眼前有點收益,甚至個人好處而流轉;三是有的人認為只有流轉才便於管理,流轉是林業發展的唯一出路。因而出現了村村效仿,組組必轉現象。
(二)林權流轉程序不規范。依據《四川省林權流轉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我縣個別地方林權流轉中有以下問題:一是流轉前未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審核雙方資格;二是沒有公開依法進行拍賣、招標;三是沒有提前30天張榜公布;四是沒有召開群眾大會,沒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即使簽了一些名字也是組長到戶去簽的;五是沒有進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
(三)林權流轉有損農現象。大多數生活在山區的群眾法律意識淡薄,對林權流轉中的法律知識了解甚少,對森林資源價值缺乏科學的估算,別人怎麼說他們就怎麼辦,只要有那麼千兒八百元收入都認為不錯了,不看長遠利益。比如高穴、清水等片區有的村民組森林面積六、七百畝,流轉40年,每畝每年就1元多承包費,承包費高的每畝每年也不過幾元至十幾元一畝,林權流轉是何等的低廉,集體森林資源嚴重流失。
(四)林權流轉監管不到位。在林權流轉過程中,各級監管力度不夠,無人問津,職責缺位,有的人就藉此低價收購林權,個別林業職工也參與其中,給一些謀取不義之財的人提供了方便,嚴重損害群眾利益。
(五)林權流轉機制不健全。個別地方林權流轉呈無序狀態,當地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沒有主動介入,想怎麼流轉就怎麼流轉,想流轉給誰就給誰。流轉中大部份承包人看的是現有森林好與差,流轉後,靠與林業部門的關系大肆採伐林木賺取錢財,沒有投入的打算,沒有管護的具體措施,沒有造林育林的發展規劃,有可能出現借機毀林砍伐現象,給林業發展造成損失。

『陸』 國家現行法律法規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流轉作了哪些規定

《森林法》規定,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權,用材林、內經濟林、薪炭林的採伐跡容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的使用權可依法轉讓。除此之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不得轉讓。目前國家尚未制定具體的流轉辦法,有的省份制定了地方性法規,可按照地方性法規進行流轉。 國家尊重森林經營者的經營目標,保障森林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但在林木採伐上有具體的法律和政策規定。按照《森林法》的規定,特種用途林中的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嚴禁採伐;除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外,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按照《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申請採伐林木者,需向當地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提交包括採伐的目的、地點、林種、林況、面積、蓄積、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內容的申請文件,由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按照法定的發證許可權,在批準的採伐限額和年度木材生產計劃內審核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

『柒』 您好 關於林權證流轉問題。

村委會就是「村民委員會」的簡稱,難道他沒有召開村民會議徵求意見?
按照合理合情的方法,應該是召開村民大會,凡手裡有林權證的村民一致表態才可以通過相關事宜。
只要一戶不同意,這一戶的林權就不可以侵犯。

『捌』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定林地所有是否可以出讓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定的林地所有權是不能隨意出讓的。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規定,我國森林林地、林木權屬為4種權力:林地所有權、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林地木使用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條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塗除外。」所以,我國林地的所有權屬於國家和集體所有。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根據憲法規定,我國林地實行徵用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規定:「需要佔用或者徵收、徵用林地的,」「用地單位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經審核同意後,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預交森林植被恢復費,領取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用地單位憑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佔用或者徵收、徵用林地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受理建設用地申請。」

三、國家對佔用或者徵收林地的審批許可權進行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佔用或者徵收、徵用防護林林地或者特種用途林林地面積10公頃以上的,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林地及其採伐跡地面積35公頃以上的,其他林地面積70公頃以上的,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審核;佔用或者徵收、徵用林地面積低於上述規定數量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佔用或者徵收、徵用重點林區的林地的,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另外,歸家還規定了佔用或者徵收林地的審批程序。

四、我國城市建設、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對於佔用林地的,都是採取徵用辦法。除了林地所有權不允許買賣出讓外,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林地木使用權是可以流轉出讓的。

『玖』 林地流轉和林權流轉有什麼區別

林權流轉的涵義在廣義上是指林地、森林使用權流轉以及林木所有權流轉;狹義上是指林地、森林使用權的流轉。林木所有權的流轉雖然也是林權流轉的類型之一,但是從林權政策規范意義上來看,林木所有權流轉的政策意義不是太大,因為林木所有權的流轉規范可以依照《民法通則》以及《合同法》相關規定遵照執行。之所以說林權流轉在政策意義上規定為林地、森林使用權流轉意義更大,是因為林權流轉的積極意義不僅使林權流轉使得市場資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林地和森林在體現其私法意義上之經濟價值以外,更重要的是體現公法意義上的生態價值。
可見林權流轉不僅包括林地使用權的流轉,還包括林木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流轉。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林地使用權不能流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