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最全的百科全書(書面的!非電子版!)
《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
《不列顛網路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又稱《大英網路全書》,簡稱EB),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權威的網路全書,是世界三大網路全書(美國網路全書、不列顛網路全書、科利爾網路全書)之一。不列顛網路全書誕生於18世紀蘇格蘭啟蒙運動(Scottish Enlightenment)的氛圍中。第一個版本的大英網路在1768年開始編撰,歷時三年,於1771年完成共三冊的不列顛網路全書。
在1901年美國出版商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買下EB的版權後,出版與編輯工作逐步轉移到美國;現在我們熟知的大英網路全書公司已是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美國公司。1929年,隨著第14版的問世,大英網路更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邀集近14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位學者專家參與撰述,大量收錄歐洲以外地區的資料,完成全部二十四冊的第十四版,確立了它在網路全書界中最崇高、最具權威的地位。
[編輯本段]歷史
《大英網路全書》是蘇格蘭啟蒙運動的產物,當地的書商和印刷工人科林·麥克法卡爾(Colin Macfarquhar)和雕刻家安德魯·貝爾(Andrew Bell)決定以「紳士協會」的名義發表一套工具書。他們聘請了當時28歲的威廉·斯梅利,讓他以200英鎊為報酬編輯一部三卷、共100章的《大英網路全書》。第一卷是1768年12月出版的,售價六便士。1771年三卷通通完成,共2391頁,包括160幅銅板雕刻,全部出售量為3000套。三卷的篇幅差不多,分為A-B、C-L和M-Z。
由於第一版相當成功,因此他們決定出版一部更大的第二版。斯梅利拒絕繼續編輯,因此麥克法卡爾本人任編輯。第二版共10卷,8595頁,從1777年至1784年出版。
不過1788年至1797年出版的第三版真正達到了網路全書的標准。這一版開始的編輯是麥克法卡爾,麥克法卡爾死後由喬治·格雷戈擔任編輯。它共18卷,加上兩個補充卷,16,000多頁。這一版中也包括格雷戈聘請的專家和學者特別為《大英網路全書》撰寫的文章。這一版奠定了《大英網路全書》後來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書之一的基礎。
至第10版為止《大英網路全書》的重要文章往往比現代的網路全書長得多,也學術得多。19世紀里《大英網路全書》的文章往往包含著作者最新的成就。
一般認為法國的《網路全書,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一般被看作是《大英網路全書》的榜樣。不過《大英網路全書》要保守得多。後來的版本往往奉獻給正在統治的國王或女王。
從第四版到第六版中有許多知名的蘇格蘭和英格蘭學者寫的文章:威廉·黑茲利特、約翰·斯圖爾特·密爾、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大衛·李嘉圖、沃爾特·司各特等。托馬斯·楊在他關於埃及的文章中附加了他翻譯的羅塞塔石碑上的埃及象形文。
1820年代末愛丁堡的布萊克兄弟的出版社收購了《大英網路全書》的權利,他們出版了第七和第八版。第九版也被稱為學者版,它是從1875年至1889年出版的,其中包括了眾多著名作者寫的、非常深奧的學術文章。有人稱它為英語網路全書歷史上的頂峰。當時有英國人認為該書的權威性「僅次於上帝」。
1895年布萊克出版社移到倫敦,1901年《大英網路全書》被賣給了《泰晤士報》的報社。第十版共11卷,還包括地圖和目錄卷,實際上是第九版的一個補充版。從1897年至1922年美國人胡帕(Horace Everett Hooper)任主編。從1909年的第11版開始劍橋大學幫助編輯出版。
從1910年至1911年出版的第11版基本上被重寫,它被看作是《大英網路全書》的經典版,同時它也反映了其新出版商的新的目標。為了吸收讀者和促進銷售量這一版的文章即保存了其學術嚴謹,也提高了其可閱讀性,它的文章不像過去那麼長,但是依然非常徹底。這個版本現在已經被納入公有領域。這個版本也是第一個所有卷同時出版的版本,而不是一卷繼一卷出版的。其所有內容可以在這里觀賞。
此後《大英網路全書》的出版權和商標被賣給了喜爾斯百貨商店並移到了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第12和13版均以三卷補充卷的形式出版,它們必須與第11版一起使用。1929年出版的第14版又一次顯示了《大英網路全書》的變化。它的卷數減少,文章更短了,來讓更多用戶得以使用它作為工具書。但也有人批評它刪除了其中不利於天主教教會的內容[1]。
1941年喜爾斯百貨商店將其權利贈送給了芝加哥大學。威廉·班頓從1943年開始任主編,一直到他1973年逝世,此後他妻子到1974年逝世任主編。
1996年1月瑞士億萬富翁雅各布·薩弗瑞買下了《大英網路全書》的權利。
[編輯本段]國際中文版
在中國,1980年不列顛網路全書出版社與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合作,並在1986年出版了中文版的10卷本《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Concis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90年增補了第11卷。1994年4月又推出了全新的《不列顛網路全書》(國際中文版)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ition.共20卷,收入條目81600條,圖片15300幅,4350餘萬字。
[編輯本段]電子網路版問世
不列顛網路全書在電子出版核心媒體發展上面也不落人後。在1989年出版第一個多媒體網路Compton』s Multimedia Encyclopedia。1994年公司推出大英網路全球網路版(Britannica Online),成為網路上的第一部網路全書。如今,雖然出版的媒介已改變,但大英網路全書的使命仍與1768年創立時一樣:成為全球參考書、教育與學習的領導者!
不列顛網路全書,歷經兩百多年修訂、再版的發展與完善,已形成英文印刷版裝訂32卷,電子版本和在線版本也已推出。1994年正式發布的《大英網路全書網路版》(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 ),網路版除包括印本內容外,還包括最新的修改和大量印本中沒有的文章,可檢索詞條達到98,000個。收錄了322幅手繪線條圖、9,811幅照片、193 幅國旗、337幅地圖、204 段動畫影像、714張表格等豐富內容。
[編輯本段]知識分布
生命科學
古生物、生物與生物學、藻類、植物、無脊椎動物、哺乳動物、鳥類、魚類、爬蟲類與兩生類、解剖、解剖與生理、醫學、環境、農林漁牧、食品、人物小傳
自然科學
物理、化學、天文、數學、地球科學、礦物與燃料、度量、人物小傳
社會科學
人類學、考古學、社會、經濟、政治、軍事、教育、法律、心理、組織機構、人物小傳
工程技術
通訊、交通、電子與計算機、太空科技、軍事科技、工程、機械與工具、人物小傳
歷史
古代史、美洲史、歐洲史、亞洲史、大洋洲史、非洲史、中國與台灣地區史、史學與歷史事件、人物小傳
地理
地理區、國家、行政區及其它、城市與鄉鎮、中國與台灣地區、地形、山脈、水系與湖泊、海洋、島嶼、公園與保護區、探險、人物小傳
哲學與宗教
哲學觀念與流派、宗教、聖經、玄學、經籍、人物小傳
人文藝術
建築、繪畫與書法、雕塑、攝影、工藝、藝術流派、語言、文學與創作、寓言與神話、音樂、舞蹈、戲劇、大眾傳播、文化機構、人物小傳
運動與休閑娛樂
運動、游戲、休閑娛樂、民俗與節日、人物小傳
[編輯本段]競爭
今天《大英網路全書》最大的競爭者是網路上的資訊。許多人更喜歡使用搜索引擎如Google、雅虎、網路等來搜索他們需要的資訊,不過這樣的資訊往往是零亂的,而《大英網路全書》則可以從一個來源提供眾多組織嚴謹的信息。
其它網路上的競爭者包括維基網路。大英網路全書與維基網路之間質量上的比較很困難。2005年12月14日《自然》對兩個網路全書間41篇科學內容的文章進行比較並認為維基網路含有162個錯誤,大英網路全書含有123個錯誤。大英網路全書指責《自然》的比較犯了嚴重錯誤,首先它說屬於大英網路全書的文章不全部取自大英網路全書。其中兩篇文章取自大英網路全書的年書,而不是大英網路全書本身,另兩篇取自《康普頓網路全書》。另有一篇來源不明。此外有些是大英網路全書中數篇文章結合在一起的內容。有些被《自然》說成是錯誤的實際上並非是內容錯誤(比如拼寫錯誤)。《自然》堅持它的比較結果,否認這個比較有錯。
與其它印刷版的網路全書的比較也很困難。比如1994年Kenneth Kister的一個比較認為《大英網路全書》位於大多數其它網路全書之上,但不如《大美網路全書》、《世界圖書網路全書》和《康普頓網路全書》。
[編輯本段]目前版本
大英網路全書的目前版本有四千多名作者,其中包括著名的學者如米爾頓·弗里德曼、米高·E·德巴基、卡爾·薩根等。在莫迪默·阿德勒的指導下目前1974年首版的第15版不像過去那樣按照字母排列,而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部一卷的結構性的目錄。第二部分是一部12卷的比較短的文章(大多數一至五段)。第三部分是一部17卷的長文章,這些長文章的長度可以從數頁達300多頁。短文章中包括許多指向長文章或其它短文章的注釋。長文章包括國家、科學學科等等,提供詳細的信息。它們往往分許多章節,這些章節本身就足以在其它網路全書中構成獨立的文章了。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使得知識系統化,闡明各個內容之間的關系。1985年又增加了兩卷目錄。至今為止出版的印刷版是這個第15版的不斷更新。在過去三年中46%的內容被更新。2007年出版的更新版是目前最新的。
2008年的DVD版包括5,674萬多詞,101,230篇文章,其中包括73,148篇大英網路全書的文章,以及《大英學生網路全書》15,738篇文章、《大英基本網路全書》2,523篇文章,和1993~2006年鑒以及過去版本的文章。DVD中還包括輔助內容如地圖、錄像、錄音、動畫和網上鏈接等。它還提供詞典等工具。 台灣遠流出版社目前有售2007版本的CD-ROM。
網上版目前有15.2萬多篇文章,它每月不斷更新,還包括鏈向《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的新文章的外部鏈接。訂閱費為每年34.95美元。學校和圖書館獲得特惠價,而這也是大英網路全書的重要顧客。
[編輯本段]版本歷史
第1版 1768年–1771年 3卷 威廉·斯梅利
第2版 1777年–1784年 10卷 詹姆斯·提特勒
第3版 1788年–1797年 補充卷1801年 18卷 + 2補充卷 科林·麥克法卡爾和喬治·格雷戈
第4版 1801年–1809年 20卷 詹姆斯·米拉
第5版 1815年 20卷 詹姆斯·米拉和托馬斯·波納
第6版 1820年–1823年 補充卷1815年–1824年 20卷 + 6補充卷 1查爾斯·麥克萊倫和麥克維·奈皮爾
第7版 1830年–1842年 21卷 麥克維·奈皮爾
第8版 1853年–1860年 22卷 托馬斯·斯圖亞特·特萊爾
第9版 1875年–1889年 25卷 托馬斯·斯賓瑟·拜恩斯
第10版 1902年–1903年 第9版 + 11卷補充 唐納德·沃萊斯等
第11版 1910年–1911年 29卷 休·奇斯霍爾姆
第12版 1921年–1922年 第11版 + 3卷補充 休·奇斯霍爾姆
第13版 1926年 第11版 + 3卷補充 詹姆斯·路易斯·加爾溫
第14版 1929年–1973年 24卷 詹姆斯·路易斯·加爾溫等
第15版 1974年–1984年 30卷 莫迪默·阿德勒等
第15版 1985年– 32卷
② 有沒有不用網路的手機百科全書
我不知道 那一定內存超大
③ 百科全書是什麼
網路全書是一種一種大型參考書,是概要記述人類一切知識門類或某一知識門類的工具書 。
網路全書收各科專門名詞、術語,分列條目,詳細解說,比較完備的介紹文化科學知識。有包羅萬象的綜合性的網路全書,也有專科性的網路全書,如醫學網路全書、工程技術網路全書等,有助於人們獲取知識,提升自我。
(3)沒版權的百科全書擴展閱讀:
綜合性網路全書選收各時代已有的各門類知識。前期多採取分類編排法,而分類體系則依編纂者而不同。16~17世紀受詞典編纂法影響,出現按字母順序編排的網路全書,德國的《布羅克豪斯網路全書》和《大英網路全書》是綜合性網路全書兩種格局的代表。
前者始終嚴守一種將知識整體分解為十分狹小的條目的體制;後者新版的「便捷參見索引」(簡編)也帶有某些布羅克豪斯型的因素,但全書以大條目的「詳編」為主體。
④ 中國有沒有(不是網路百科)現實中的百科全書呢
有的,可以到新華書店去找一下。
⑤ 有沒有什麼好的百科全書
如果買中文的,推薦買 中國大網路
如果買英文的,推薦下面三種
encyclopedia britannic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encyclopedia americana
總之不要買翻譯版的,比如一樓說的海南出版社的那套世界網路全書
就是world book encyclopedia 的中文改編版,不如買原版
⑥ 有沒有百科全書性質的書
皇覽、永樂大典、四庫全書
互聯網版:維基網路、網路
網路全書是概要記述人類一切知識門類或某一知識門類的工具書。網路全書在規模和內容上均超過其他類型的工具書。
中國編撰網路全書性質的類書有近2,000年的歷史,不同於現代西方的網路全書,類書基本上是重要文獻的選輯,分類編排,主要是供仕途舉子采綴參考而編,有的還帶有某些辭書成分。中國第一部著名的類書是西元220年由魏文帝主持編撰的《皇覽》,南宋學者王應麟(1223~1292)於1267年編撰的《玉海》,是一部重要的網路著作,1738年曾重印,共240卷。明初編成的《永樂大典》,可能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網路全書,全書22,937卷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網路上出現了維基網路、網路等網站都是一種時代進步和技術的發展的表現。
⑦ 世界地理百科全書,中國地理百科全書的版權分別大概要多少錢
估計版權不限,不過出版這種書,一要本身極具權威性和科學性,二要承擔起社會責任,不能胡編亂造,不能犯政治錯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否則不但沒有讀者,還會惹得一身麻煩。
⑧ 有沒有電子書版的百科全書
你要的是什麼網路全書??
。。。。。。。。。。。
大英網路全書:
1.這里是bt下載,有4000多M
http://www.tiantianbt.com/bt_1_download/7454.htm
2.這里是軟體下載有3.8G,推薦下這個
http://www.ipodfans.com.cn/macsoft/html/108/2824.html
誕生於1768年的Encyclopædia Britannica(中文譯名不列顛網路全書,又稱大英網路全書),歷經兩百多年修訂和再版,發展成當今享有盛譽的32冊網路巨著。不列顛網路全書由世界各國、各學術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包括眾多諾貝爾獎得主)為其撰寫條目。該書囊括了對人類知識各重要學科的詳盡介紹,和對歷史及當代重要人物、事件的詳實敘述,其學術性和權威性為世人所公認。
大英網路全書公司1994年推出了Britannica Online (不列顛網路全書網路版),是網際網路上的第一部網路全書。世界各地的用戶都可通過網路查詢不列顛網路全書的全文。大英網路全書公司以其強大的內容編輯實力及資料庫檢索技術,成為全球工具書領域的領航者。目前,不列顛網路全書網路版已被世界各地的高等院校、中、小學、圖書館及政府機構等普遍應用於教學和研究中,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電子參考工具之一。
除印刷版的全部內容外,不列顛網路全書網路版還收錄了最新的修訂和大量印刷版中沒有的文字,可檢索詞條達到100,000多條,並收錄了24000多幅圖例、2600多幅地圖、1400多段多媒體動畫音像等豐富內容。大英網路全書公司還精心挑選了120,000個以上的優秀網站鏈接,從而拓寬了您的知識獲取渠道。可以說,不列顛網路全書網路版是您必備的學習和研究工具
網路全書
目錄·概述
·歷史
·體例
·編排方式
·條目
·附1:「網路全書」在字典中的解釋
·附2:常見的網路版網路全書
概述
網路全書
encyclopaedia(也作encyclopedia)
概要記述人類一切知識門類或某一知識門類的工具書 。網路全書在規模和內容上均超過其他類型的工具書。網路全書的主要作用是供人們查檢必要的知識和事實資料,其完備性在於它幾乎包容了各種工具書的成分,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識。常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大學」。高質量的網路全書的編纂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曾編寫過全面講述當時學問的講義,被西方奉為「網路全書之父」,中國漢初的《爾雅》,是中國網路全書性質著作的淵源。中文「網路全書」一詞是20世紀初才出現的。近現代網路全書的奠基者是法國學者D.狄德羅,以他為首的法國網路全書派於1751~1772年編纂出版了《網路全書,或科學、藝術和手工藝分類字典》。18~20世紀,英、德、法、意、蘇、日等國相繼編纂出版了一批權威性的網路全書,如《不列顛網路全書》、 《美國網路全書》、《蘇聯大網路全書》、《世界大網路事典》等。西方現代網路全書大多按字順編排,突出工具書的檢索功能,並採用小條目主義的編纂思想。注重網路全書教育功能的則採用大條目主義。修訂的方式有再版制、補卷制、出版年鑒和連續修訂制4種。中國古代的類書是一種網路全書式的資料匯編,偏重古文史。 自1978年起開始編輯出版的《中國大網路全書》,總計74卷,歷時15年,於1993年8月全部出齊。
網路全書是對人類過去積累的全部知識或某一類知識的書面摘要。
現又指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文化科學知識的大型工具書,收錄各種專門名詞和術語,按詞典刑事分條編排,解說詳細。
「網路全書」通常是指一大套書。這個詞在西方最早出自希臘語(εγκύκλιος)(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ία(paideia)。「enkyklios」意為「循環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則指「教育」。含義是「普通教育,從字面上說就是一個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應該學習的藝術和科學知識」。在抄錄過程中謬傳為新拉丁語詞 「encyclopaedia」,隨後又進入英語,最先記載於1531年。在新拉丁語中該詞被選中作為一本覆蓋各科知識的參考著作的書名。在英國最早見於1644年。
據《大不列顛網路全書》介紹,世界上最大的網路全書是《永樂大典》。
《中國大網路全書·新聞出版》卷定義為:「概要介紹人類一切門類知識或某一門類知識的工具書。供查檢所需知識和事實資料之用。但也具有擴大讀者知識視野、幫助系統求知的作用。它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時代科學文化發展的標志。」
《簡明社會科學辭典》定義為「按辭典形式編排,系統概述人類各個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識的大型工具書。分綜合性與專業性兩類。綜合性網路全書收集各知識領域的名詞、熟語、地名、事件、人物、著作等等,無所不包,是知識的寶庫。但不收錄詞語,故不同於語文辭典。」
網路全書可以是綜合性的,包含所有領域的相關內容(例如,《大不列顛網路全書》就是一部著名的綜合性網路全書)。也可以是專科的網路全書(例如醫學或哲學網路全書)。也有一些從某種特定文化或國家觀點來討論廣泛議題的網路全書,例如蘇聯大網路全書。
歷史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曾編寫過全面講述當時學問的講義,被西方奉為「網路全書之父」,中國漢朝初年的《爾雅》,是中國網路全書性質著作的淵源。
中國古代的類書是一種網路全書式的資料匯編。也有學者認為中國明朝的《永樂大典》是最早的接近現代意義上的網路全書。
中國的網路全書是20世紀初由西方引進的書體。民國時的著名學者李煜瀛是最早進行西方網路全書研究,將這一書體介紹到中國並產生廣泛影響的。關於網路全書的名稱,他在《世界學典書例答問》中說:「四十年前煜首譯『encyclopedia』為『網路類典』,後中國因受《四庫全書》命名的影響,改譯為『網路全書』。近二世紀專科的encyclopedia出版頗多,在中文有『中國文學網路全書』等。文學本網路中之一科,固然其中亦可析為多科,然於一科之名下,復系以『網路』二字,終覺不甚妥當。且『全書』二字,在中文易與『四庫全書』之叢書式的全書相混,不足表示其為另一書體,故煜後又改譯為『學典』。『學典』,即拉丁文『encyclopedia』(英法文略同),有『所講的學術環繞在內』之意。後凡包括一切學術在內一呈顯知識世界且多系按辭典次序排列的書,每用此詞以構成其書名,於是此詞成為書體之一種。」
早期的網路全書作品
狄德羅等人的《網路全書》網路全書型的作品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少見,但直到16世紀的西方,才開始出現「網路全書」這個名詞。最早將「網路全書」用於書名的,是德國人斯卡利斯(Paul Scalich)。
古代的許多作家(像亞里士多德等)都曾經試圖全面地記錄人類的所有知識。但是,約翰·哈里斯才認為是第一個創立了現代意義上的網路全書。《大不列顛網路全書》最早時卻十分樸素:從1768年到1771年只出版了三卷。恐怕最著名的早期網路全書要數法國的《網路全書,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由達蘭貝爾和狄德羅編寫,並於1772年完成,共28卷,71, 818條條目,2,885張插圖。
體例
在古代,類似網路全書的著作可以由一個人全部編輯完成。但是到了現代,由於知識大爆炸,一個人或幾個人已經不可能完成一部規模浩大的網路全書的編纂工作。這樣就需要制定體例,確定編纂的准則,以解決眾多編纂者之間的矛盾
網路全書的體例包括許多方面。包括條目名稱設計、條目編寫提綱、撰稿人書寫格式、配圖要求、外文書寫和翻譯規則、成書格式等。其中《蘇聯網路全書》是現有網路全書中體例最為詳盡的一部,其第三版的編寫體例周詳而細致,十分全面,總共摺合漢字有20萬字上下。例如醫學大類下分疾病條目、病理學條目、治療方法條目、葯物類條目、葯劑類條目、醫療器械條目、療養地條目、醫療機械條目、醫學職業條目等。
網路全書與其他工具書的區別
網路全書不同於詞典等其他的工具書。詞典等是對詞語條目進行釋義,而網路全書是對條目作知識的介紹。因此網路全書比其他工具書使用更多的圖像來輔助知識的介紹。而且網路全書對條目的闡釋也比其他工具書詳細,經常需要分成許多的小標題。
網路全書的種類
大網路全書(20卷以上)
小網路全書
網路詞典
綜合性網路全書:主要以非專業讀者為對象
專業性網路全書
編排方式
西方現代網路全書大多按字母順序編排。注重檢索功能的話,一般採用小條目的編纂思想。注重網路全書教育功能的則採用大條目的方式。修訂的方式有再版制、補卷制、出版年鑒和連續修訂制4種 。
網路全書中常見的一些編排方式:
字順編排
分類編排
大類編排,條目按字順編排
條目
網路全書的條目包括標題、正文內容和圖表等。在網路全書的編纂中,條目的命名非常重要。好的命名應該便於檢索,有學者認為條目應該都是獨立的主題,應以方便讀者的檢索為准則。另外,條目的主題應該是客觀形成的,而不是人為擬定的。例如海灣戰爭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狗的神話」則是人為擬定的主題。
條目的命名應該清晰明確,不能含糊不清。例如新型武器,很難界定「新型」的劃分。
網路全書條目的選擇有一些共通性的原則:
獨立主體原則:主體應該是相對獨立的,就像我們去一個公司辦事,我們先想到的是公司的名稱、地址,而不是其中的某個部門。
客觀形成原則:這個主題應該是人們在了解,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客觀形成,為人所熟知,而不是人為擬定的。如創世神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神話題材類型,但是狗的神話就是一個人為概括的主題。因此缺少公認的規范性和確定性。
單一主題原則:如時間和空間是兩個主題,應該分設。
准確性原則:條目的名稱應該准確的表明條目的主題。
通用性原則:應該使用規范的或約定俗成的名稱
名詞性原則:條目名稱應該是名詞性的,靜止的。如「解放海南島」應該改成「海南島戰役」。
簡要性原則:如使用唐詩,而不用唐代詩歌。
非研究原則:網路全書不是研究論文
非應用原則:網路全書不是為了指導具體的應用
(註:以上內容主要參考文獻2)
網路全書的分類結構以及不斷更新的特點使它非常適合在線或斷線的電腦格式。最近幾年,大多數主要的網路全書都已經在不同程度上電子化。基於磁碟(特別是CD-ROM)的出版物擁有攜帶方便、成本低廉的優點。同時,電子網路全書還可以包含各種傳統媒體無法承載的多媒體格式,例如動畫、音像或視像。概念有關聯的文章之間的相互動態鏈接也是一個重要的優勢。在線的網路全書則擁有動態的優點:新的信息幾乎可以立即被呈現,而不用等到下一次的出版。
參見:維基網路,網路
附1:「網路全書」在字典中的解釋
一種大型參考書,採用詞典的形式編排,收各科專門名詞、術語,分列條目,詳細解說,比較完備的介紹文化科學知識。由包羅萬象的綜合性的網路全書,也有專科性的網路全書,如醫學網路全書、工程技術網路全書等。
附2:常見的網路版網路全書
名稱 地址
大英網路全書 http://www.britannica.com/
哥倫比亞網路全書 http://www.bartleby.com/65/
網路全書網 http://www.encyclopedia.com/
自由辭典 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
加拿大網路全書 http://www.thecanadianencyclopedia.com/
微軟網路全書 http://encarta.msn.com/
維基網路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en/wiki/Main_Page
中文
中國大網路全書在線 http://www.cndbk.com.cn/
中華網路全書 http://living.pccu.e.tw/chinese/index.asp
智慧藏網路全書 http://www.wordpedia.com/
知識在線 http://www.db66.com/
中文維基網路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zh/wiki
⑨ 有沒有什麼離線的百科全書軟體,現在都不想用百度搜索了,全是垃圾廣告很多沒用的東西。
網路搜索現在都是些垃圾廣告,沒法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