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助,關於著作權法的第三次修改
提問者應該是一題二問,所涉及問題應當是2014年6月6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專室關於公布《中屬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國務院法制辦)更詳細地請具體以國務院法制辦說明為准。
現在僅就關於網路著作權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國務院法制辦)說明有,供以參考:
將廣播權修改為播放權,適用於非互動式傳播作品,以解決實踐中網路的定時播放和直播等問題,將信息網路傳播權適用於互動式傳播作品;
為適應數字網路環境下海量使用作品的需要,為解決特定情況下,著作權人查找無果但仍需使用作品的實際,增加相關規定,允許使用者在向有關機構申請並提存使用費後以數字化形式使用作品。
為明確實踐中網路服務提供商的民事法律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增加網路服務提供商民事責任的規定。
等等,更詳細地請具體以國務院法制辦說明為准。
2. 第三次著作權法修訂完成了嗎
提問者應該是一題二問,所涉及問題應當是2014年6月6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公版布《中華人民權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國務院法制辦)更詳細地請具體以國務院法制辦說明為准。
現在僅就關於網路著作權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國務院法制辦)說明有,供以參考:
將廣播權修改為播放權,適用於非互動式傳播作品,以解決實踐中網路的定時播放和直播等問題,將信息網路傳播權適用於互動式傳播作品;
為適應數字網路環境下海量使用作品的需要,為解決特定情況下,著作權人查找無果但仍需使用作品的實際,增加相關規定,允許使用者在向有關機構申請並提存使用費後以數字化形式使用作品。
為明確實踐中網路服務提供商的民事法律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增加網路服務提供商民事責任的規定。
等等,更詳細地請具體以國務院法制辦說明為准。
3. 對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的意見
你是要收集網友們的意見還是要這篇意見的文章?
4. 第三次修改的《著作權法》什麼時候開始正式實行呢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抄第襲三稿目前已基本完成,國家版權局正在為草案起草立法說明。根據計劃,修改草案將於今年年底前上報國務院,若獲通過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若獲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才能公布實施。因此,新的著作權法修改工作還未完成。
5. 著作權法的修訂工作
我國著作權法的第三次修訂已經啟動。法律規范是一種陳述系統,立法技術不僅體現於實質權利義務分配的合理性,也體現於規范陳述的布局與設計。在立法設計中,體系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指導理念,因為法律規范是在整體上發揮作用的。立法不能只關注孤立的條文,必須關照一部法的內部所有條文形成的合力,以及不同法律規范之間共同作用的合力。
我國立法所依託的經驗來源主要包括社會意見徵集和外國立法及國際條約,社會意見反饋通常體現為孤立的建議性條文,對外國立法及國際條約的研究通常也只限於直接相關的條文對照(即立法例的引用)。這兩種來源都是片面的、非體系化的。因此,如果欠缺體系觀,全面地徵集社會意見、廣泛地借鑒國際經驗,都未必能保證立法的質量。 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工作已經於2012年3月31日正式展開。
2012年3月31日,國家版權局於官網發布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2012年6月26日下午,古籍整理作品版權保護——《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座談會在景名園賓館舉行。國家版權局著作權法修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版權局法規司司長王自強稱,《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將於本月底或下月初公布,「88個條款只有7個條款沒有修改。」 對於古籍整理作品的版權保護,王自強稱古籍整理作品版權保護並無特殊性,在座的古籍類出版社代表則希望能加強古籍整理作品版權的保護。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修改草案
2012年,3月31日,國家版權局在官方網站公布了《著作權法》修改草案,並徵求公眾意見。侵犯著作權的賠償標准從原來的50萬元上限提高到100萬元,並明確了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功能。 著作權賠償標准上限提高一倍
現行的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可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而此次公布的《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七十二條規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和通常的權利交易費用均難以確定,並且經著作權或者相關權登記、專有許可合同或者轉讓合同登記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對於兩次以上故意侵犯著作權或者相關權的,應當根據前兩款賠償數額的一至三倍確定賠償數額。」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表示,法定賠償額提高是一大突破,由於網路侵權盜版比較嚴重,比如,資源分享網站、電子商務網站等侵權獲得的收益很高,而權利人幾乎無法得到賠償,依現行法律,法定賠償50萬元根本不能撼動侵權盜版企業。法定賠償提高到100萬元,會對網路侵權盜版產生一定的震懾作用。 行政管理部門增加查封扣押權
除此以外,《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還增加了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執法手段的規定,特別是增加了查封扣押權。這主要體現在第七十五條,「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對與著作權或者相關權有關的涉嫌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情況;對當事人涉嫌違法行為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查閱、復制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檢查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產品,對於涉嫌侵犯著作權或者相關權的產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增加了延伸性集體管理內容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還增加了關於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延伸性集體管理的內容。《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六十條規定,「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取得權利人授權並能在全國范圍代表權利人利益的,可以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代表全體權利人行使著作權或者相關權,權利人書面聲明不得集體管理的除外。」第六十一條規定,「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授權使用收費標准由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公告實施,有異議的,由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門委員會裁定,裁定為最終結果,裁定期間收費標准不停止執行。」 「實用藝術作品」被納入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首次將「實用藝術作品」納入了著作權保護范圍,第三條(九)稱,「實用藝術作品,是指具有實際用途的藝術作品;」第二十七條規定,「實用藝術作品,其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的保護期為首次發表後二十五年。」 除此以外,《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還對「孤兒作品」(指作者身份不明或者雖然作者身份明確但查找無果的作品。)的使用作了原則規定,對於此類作品,使用者可以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並提存使用費後使用作品。 延伸性集體管理是否合理?
出版人彭倫對於「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延伸性集體管理」表示了質疑,「這一延伸,所有作者都被組織強制代表了!」「原來作者還不能自由指定一家機構來代理其版權呢。」
對此,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表示彭倫有誤解,「集體管理不是代理,是信託關系,管理會員的復制權、網路傳播權等作者自己難以行使的權利,目的是使權利人利益最大化。第六十條的關鍵是提醒著作權人要有版權意識,如果不想讓別人管理,比如微博、博客文章、報刊文章,只需在發表時公開聲明即可。比如,彭倫的著作被侵權,但他希望自己單獨維權,只要和文著協表明此意,即可單獨維權——法律不會要求所有人都被延伸集體管理。」
對於有人擔心自己的權利「被代表」,張洪波表示,這完全是多餘。草案的出發點主要是解決海量作品授權和眾多作者無法行使著作權也希望有組織幫助處理問題。因此,延伸性集體管理可以解決眾多作者版權無人管理,使用者與眾多作者無法對接實現平衡利益關系的問題。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不是簡單的大包大攬,放開量授權和收錢,不是在破壞市場經濟回歸計劃經濟。另外,也要相信政府管理和監管作用。 作者
端木賜香(河南安陽師范學院歷史系副教授,本報曾報道她勝了著作權官司,但卻虧了350元。):
能按修改意見稿運行,就不錯了。事實上,之前的賠償與懲罰太輕。一者權利人在起訴過程中,付出代價太多;二者中國稿費很低,按稿費賠償,著作權人得不償失! 律師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王正涵:草案第二十七條,實用藝術作品,其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的保護期為首次發表後二十五年。——這個確實是新規定。關鍵在於實用藝術作品與美術作品、外觀設計專利等如何甄別?特別是工業外觀設計,如汽車外觀設計等。 出版人
俞曉群(海豚出版社社長):著作權集體管理的部分內容,能夠有效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解決一些著作權人找不到的問題,這是個好辦法,對大家都有利。
7. 《著作權法》三草的全文哪裡找得到
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草案第一、第二稿都公開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公布了草案的版全部文本及說明。但第三權稿沒有公開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只在專家范圍內進行修改。因此無法公開找到第三稿全文。為此,只能在國家版權局等能找到。
8. 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正案什麼時間通過的
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正案,徵求意見到2012年4月30日截止,尚未審議,沒法預計通過時專間.
著作權1990年9月7日第七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第一次修正時間,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
第二次修正時間, 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
第三次修正案徵求意見時間.2012年3月31日至2012年4月30日.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三次修改草案的內容
商標法自頒布實施以來已進行過兩次修改,但目前仍有一些內容不能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針對當前社會反映比較突出的三類問題,商標法第三次修改均給予積極回應:一是進一步方便申請人注冊,二是進一步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三是進一步加大對商標侵權的處罰力度。
商標注冊申請進一步便捷
長期以來,商標注冊申請程序復雜、周期較長是社會普遍反映的問題。自2008年以來,工商總局商標局組織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將商標注冊審查周期由36個月縮短到了目前的10個月之內,達到國際水平。但在進一步簡化程序、縮短周期上,仍有潛力可挖。
據張建華介紹,商標法第三次修改有望從以下四個方面進一步方便商標申請人注冊:
一是增加可注冊商標要素。經濟飛速發展使商標形式不斷創新,從傳統的平面文字、圖形商標,到三維立體、顏色商標,甚至出現了聲音、氣味、動態商標。我國商標法也在第二次修改時增添了立體商標這一新內容。這次商標法修改,有望使聲音、單一顏色等獲准注冊成為商標並得到法律保護。
二是明確「一標多類」的申請方式。現行商標法規定,商標注冊申請人在不同類別的商品上申請注冊同一商標的,應當按商品分類表分別提出注冊申請。修改後的商標法有望允許申請人以一份申請書就多個類別的商品申請注冊同一商標。
三是增加審查意見書制度。目前,商標申請人提交的文件資料即使有小的瑕疵也有可能被駁回,不得不再次提出申請。修改後的商標法有望以審查意見書的方式允許申請對文件資料瑕疵加以修正,從而避免多次申請。
四是完善商標注冊異議制度。現行商標法規定,對初步審定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任何人均可提出異議,公告期滿無異議的才予核准注冊。修改後的商標法有望進一步限定提出異議的主體和理由,即不是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均可提出異議,從而解決異議程序被濫用的問題。
扼制惡意搶注、「傍名牌」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商標對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惡意搶注、「傍名牌」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往往會嚴重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必要通過完善法制加以扼制。
商標惡意申請是指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以攫取或不正當利用他人商標商譽,損害他人在先權利,或侵奪公共資源為目的進行的商標注冊申請行為。惡意申請泛濫,不僅損害了商標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浪費了商標標識資源。
據張建華介紹,商標法第三次修改十分關注這一問題,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有望專門增加有針對性的規制條款,禁止惡意搶注已在先取得並使用的商標。
馳名商標制度是對易被假冒侵權的商標的一種保護,在認定上一直堅持「個案認定、被動保護」的原則。然而,近年來一些地方和企業有意通過宣傳將馳名商標賦予特定含義,使之與「著名商標」「大品牌」「優質產品」等同起來。
據張建華介紹,商標法第三次修改有望進一步明確「個案認定、被動保護」的原則,如禁止在廣告宣傳中使用「馳名商標」等。
此外,針對近年來「傍名牌」現象屢禁不止的問題,商標法第三次修改有望禁止將注冊商標用作企業名稱字型大小等。
加大對商標侵權行為處罰力度
前兩次商標法修訂均涉及保護商標專用權內容,這次也不例外。解決對商標侵權行為處罰力度不夠的問題,被列為商標法第三次修訂的主要目的和內容之一。
據張建華介紹,商標法第三次修訂有望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大對商標侵權的處罰力度,加強對商標專用權的保護:
一是增加應承擔法律責任的侵權種類。如未經許可將他人商標作為企業字型大小或商品名稱、幫助他人實施商標侵權等,有望被納入商標侵權行為。
二是提高法定侵權賠償數額。侵權行為的賠償上限有望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
三是加大對重復侵權的處罰力度。如對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的,予以從重處罰。
四是減輕被侵權人的舉證負擔。商標法第三次修訂有望明文規定,必要時可責令侵權人提供相關賬目、資料等。
參考資料: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
資料鏈接: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13-11/25/content_1823283.htm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三次修改草案
資料鏈接:http://ke..com/link?url=MT2eo16R409_cVu8ry-
10. 您好,請問您了解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是否已經結束,什麼時候出台
您好,根據立法法,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還沒有結束,只是2014年7月5日國務院法制辦對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權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向社會徵求意見結束。接下來還要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委員長會議認為法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
根據一般法律修改周期,如果快的話也得2016年或更久。
如遇到法律問題,請以現行法律法規辦理。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