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區配套用房和物業管理用房有什麼區別
1、用途不同。
社區配套用房,其用途主要是為社區住戶提供飲食、娛樂、購物、文化、交流等方便的服務。物業管理用房,其用途就是物業管理、服務,及社區公共設備設施用房,比如物業辦公室、小區配電室、水泵房等。
2、產權不同。
社區配套用房,雖然是為社區居民服務的,但是其仍然具備獨立的房產資格。社區配套用房也有業主,也有房產證,可以上市交易。物業管理用房沒有獨立產權,屬於公共場所,其產權歸屬小區的全體業主共有,物業公司在提供小區物業服務期間,擁有無償使用物業管理用房的許可權,物業公司一旦撤離小區,應無條件退出所使用房屋。
3、規劃要求不同
社區配套用房,在小區開發規劃時就有,但沒有強制的面積要求,除教育、衛生設施為強制用途以外,規劃中並不對社區配套用房的具體用途做規定。社區配套用房在售出(或租賃)之後,由業主或使用人來具體安排其用途。只要符合政策要求,業主可以用於餐飲、美容美發、文化娛樂等等方面。
物業配套用房必須用於物業服務使用。除物業辦公室和宿舍值班區域以外,其餘的設備設施用房必須按照規劃用途建設和使用。水泵房就只能用於安裝水泵設備,配電室也只能用於放置配電櫃,電梯機房必須用於安裝電梯。
拓展資料:
社區用房又稱社區公共用房,是社區居民休閑娛樂以及尋求公共服務的地方。
社區有維護社區公共用房合法權益的權力,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擅自將其出租、出賣或收繳,如因工作需要確需改變用途的,需由街道辦事處提出意見報請地區民政部門批准。地區民政部門和街道辦事處對社區公共用房的使用情況負有監管責任,如發現被損害現象,有權責令其停止損害。
(資料來源:網路:社區用房、網路:物業管理用房)
⑵ 物業管理用房包括哪些房屋有沒有具體的法律界定
要看你所在的省市有沒有具體的法律界定。我國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你可以看一下深圳特區的相關規定作為參考。
深圳經濟特區住宅區物業管理條例
第二十一條 開發建設單位應在管委會成立之日起二個月內,按《條例》規定向管委會提供住宅區物業管理用房。
物業管理用房的計算公式為:管理用房面積(平方米)=人均管理用房規劃指標×住宅區房屋總套數調戶均人口數。
前款有關測算系數以市政府有關部門最新公布的數據為准。
⑶ 請問物業用房權屬歸誰。
你好,《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屬於業主。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第七十三條:「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小區內的全體業主對物業管理用房依法享有所有權,業主對小區內物業管理用房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物業服務企業對物業管理用房只是享有使用權,而且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如果要改變用途則必須經過小區業主大會的同意。
望採納!
⑷ 物業管理用房需要辦理產權嗎
物業管理用房屬於管理區域的公共配套性質,其產權屬於全體業主,房地產管理用房是指按照房地產開發建設中的有關規定建設的房屋,由開發建設單位按照建設成本價轉讓給購房的業主集體,並作為物業管理辦公室的房屋使用,工作人員在工具和材料的職責和儲存。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條的規定,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
第三十四條業主委員會應當與業主大會選定的物業服務企業簽訂書面物業服務合同,物業服務合同應當約定物業管理事項、服務質量、服務費用、雙方權利義務、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物業管理用房、合同期限、違約責任等。
第三十七條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歸業主所有,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
(4)物業管理用房有獨占使用權嗎擴展閱讀:
《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物業服務合同解除時,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物業管理用房和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資料交還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合同解除時,經業主大會選定新的物業服務企業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做好交接工作。
第六十二條物業服務企業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業主大會同意,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用途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有收入的,用於物業管理區,共用設施設備的維護和修理,其餘部分按業主會議決定使用。
⑸ 物業管理用房規定
1、《 物業管理條例》第37條規定:
「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屬於業主。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
本條第1款規定由建設單位所配置的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屬於業主,而不屬於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這一規定使得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疑問得以明確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業主對物業管理用房所享有的所有權不是民法上的單一所有權,而是一種建築物的區分所有權;不是為某一業主單獨所有而是由全體業主共有。
本條第2款是對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規定,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是特定的,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的,可以使用物業管理用房,但無權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在特定情況下,有些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物業管理用房確有空餘,如不改變用途,實屬資源浪費,則經業主大會同意並辦理相應手續後,也可以改變用途。
2、《物業管理條例》第63條規定: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5)物業管理用房有獨占使用權嗎擴展閱讀:
物業管理用房,是指房地產開發建設中按照有關規定建設的,由開發建設單位以建造成本價一並轉讓給購房業主集體,用作物業管理辦公、工作人員值班以及存放工具材料的用房。
物業管理用房在實踐中包括物業辦公用房、物業清潔用房、物業儲藏用房、業主委員會活動用房等。
⑹ 物業管理用房究竟是屬於物業管理公司的還是業主的
現實問題
某小區的物業管理公司決定將物業管理用房分割出兩間作為「門面房」出租,租金作為該物業管理公司的「創收」,年終進行公司內部分紅。在得知該情況後,該小區的業主委員會聘請了律師向該物業管理公司發送了一封律師函,內容稱,該小區的物業管理用房是屬於全體業主的,如該物業管理公司擅自出租部分管理用房,則該小區的業主將根據法律的規定立即與該物業管理公司解除物業服務合同。那麼,物業公司是否有權利處置物業管理用房呢?
律師解答
物業管理用房一般包括物業辦公用房、物業清潔用房、物業儲藏用房以及業主委員會活動用房等。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屬於業主。在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的情況下,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除非經過業主大會同意,並依法到有關部門辦理相應的手續的情況下,才能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
法條鏈接
《物業管理條例》
第三十七條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屬於業主。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
⑺ 物業管理用房屬於什麼性質
物業管理用房屬於管理區域公共配套性質,其產權屬於全體業主所有。物業管理用房是房地產開發建設中按照有關規定建設的,由開發建設單位以建造成本價一並轉讓給購房業主集體,用作物業管理辦公、工作人員值班以及存放工具材料的用房。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
第三十四條 業主委員會應當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訂立書面的物業服務合同。物業服務合同應當對物業管理事項、服務質量、服務費用、雙方的權利義務、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與使用、物業管理用房、合同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進行約定。
第三十七條 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屬於業主。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
(7)物業管理用房有獨占使用權嗎擴展閱讀:
《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 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物業管理用房和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資料交還給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業主大會選聘了新的物業服務企業的,物業服務企業之間應當做好交接工作。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⑻ 物業管理用房是什麼,物業管理用房可否擅自出租
不能,物業管理用房是屬於專一功能的用房,不能改變用途。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綜上所述,即使物業管理用房有空餘的面積,未經業主大會同意,依然不能改變用途,業主委員會對於物業公司私自出租物業管理用房的行為,可以直接上報至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一般是建設局)。
⑼ 物業用房與物業管理服務用房有區別嗎
物業管理用房配置的規定: (1)建築面積十萬平方米以下的按照不少於總建築面積千分之四配置,但最少不低於五十平方米; (2)建築面積超過十萬平方米的,超過部分按照千分之二配置; (3)建設單位提供的物業管理用房應當為地面以上能夠使用的房屋,並具備水、電等基本使用功能; (4)物業管理用房歸全體業主所有。
⑽ 物業管理用房權屬歸誰所有對使用,維修有何要求
物業管理用房權屬歸業主共有,使用上不得改變用途,不能用作經營
物業管理條例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