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國有土地使用權強制執行

國有土地使用權強制執行

發布時間:2021-08-01 09:24:49

㈠ 法院能強制執行國有土地嗎

法院可以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交納出讓金後轉為建設用地了。

㈡ 國有劃撥土地可以被強制執行嗎

———由湖南拍賣劃撥土地一案引發的法律思考戴勇堅【案情介紹】 長沙××集團公司為湖南××鞋業有限公司向中國××銀行300萬美元借款合同提供保證擔保,因××鞋業有限公司無力全部償還貸款義務,而引發擔保糾紛。此案原告經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長沙××集團公司向中國××銀行承擔返還貸款的連帶保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生效後,中國××銀行向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其後,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下達民事裁定書拍賣長沙××集團公司所擁有的三塊國有劃撥工業用地,其中一塊為空地,另外兩塊土地上附有廠房。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委託湖南省××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上述土地和房產進行評估,評估確定該房產和地產的總價值為1800萬元。評估後,湖南省××拍賣行舉行拍賣會,將上述土地拍賣給長沙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拍賣成交價為1100萬元。長沙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持拍賣成交書、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向長沙市國土、房產部門發出的協助執行通知書,到國土、房產部門辦理過戶手續,國土、房產主管部門以該土地為劃撥用地,不能直接拍賣轉讓,不同意辦理出讓手續。在長沙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後,以及各方的壓力之下,國土管理部門與長沙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辦理了過戶手續。 本案發生後,被執行人長沙××集團公司對於判決書判令其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並無異議,並表示將積極籌措資金履行保證責任。但2003年長沙××集團公司已經被劃入國家兼並破產計劃,用於安置企業職工的資金缺口尚有3400萬元,長沙市政府計劃將該國有企業所使用的劃撥土地出讓,將出讓金用於職工安置補償。因此本案的執行裁決是否正確,被執行的土地應當如何正確地處理直接關繫到該公司眾多職工的安置狀況,影響到社會穩定。為此,被執行人在委託本所之前咨詢了許多專業人士,得到的答復都是法院的執行裁決書無誤,而且作為執行標的國有劃撥土地已經辦理了產權過戶,更是回天無力。 在司法執行階段,法院經常直接拍賣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大多數人也對此習以為常,認為作為司法機構的法院的執行行為當然正確無誤,即便有異議,也鑒於法院司法權的權威而只能保持沉默。當被執行人找到本律師事務所時,筆者憑直覺對法院的執行行為的合法性產生質疑,為此,筆者查閱大量資料,對現行有效的法律作了細致的分析,並深入相關的理論研究,並與有關政府國土部門進行溝通。在此,筆者就法院能否強制直接拍賣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問題從理論和實務上粗淺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劃撥土地能否直接成為法院強制執行的標的 (一)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概念與特徵 所謂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其使用,或者將國有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土地使用者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即是劃撥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使用權與出讓土地使用權相比,具有以下特徵: 首先,取得方式不同。劃撥土地使用權是通過行政劃撥的方式取得的,這種方式屬於行政方式;出讓方式是通過合同方式,它創設了可流轉的民事財產權或物權。 其次,是否支付對價不同。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是無償的,而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是有償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規定的使用者應當繳納的「補償、安置等費用」並非土地使用權的對價,而只是對原先的土地使用者的損失和重新安置的補償。 再次,劃撥土地使用權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而出讓土地使用權都是有明確的期限限制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第2款規定:「依照本法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最後,使用權的性質不同。出讓土地使用權可進入市場,屬於民法上可交易的財產范疇;而劃撥土地不能直接進入市場,是一種不可交易的財產。不可交易即意味著使用權人只能自己使用,而不能處分。不可交易的土地使用權實質上失去了財產的本質屬性。 (二)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性質 在過去高度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均無一例外地採取無償劃撥的形式,同時為了確保土地所有制的穩固性,1982年憲法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排除了土地使用權作為商品進入市場的可能性。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出讓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成為最主要的土地使用權來源方式,並且出讓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而劃撥土地的范圍逐漸縮小,一般理論界認為只能是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軍事機關、公共設施等公共用地採取劃撥方式,經營性用地不應當使用劃撥用地。「以用地項目的目的是否具有公益性確定是否可以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只有用地目的具有公益性,相應的用地主體才可以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反之則一律應當通過有償出讓方式才能取得土地使用權。只有這樣進行規范,才能體現土地劃撥使用的目的主要是從社會公眾利益角度出發的,這樣才能建立起真正健康有效的土地使用權市場。」但是,由於歷史原因,國有企業目前仍然佔有大量的國有劃撥用地,本案中涉及的劃撥土地就是由國有企業佔有使用,但這種國有企業使用的劃撥用地正逐漸以劃撥土地變為出讓土地的形式進入土地流通市場。 關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性質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即權能說和地上權說。權能說認為,依劃撥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與依出讓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兩種不同的權利。土地使用權劃撥實質上是國家通過社會成員行使其佔有、使用土地的權能,而不是將土地使用權作為一項財產讓與他人。因此,事實上不存在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分離,二者合二為一,土地使用者取得權利(嚴格來講是行使權能)是無償的,不定期的;但這種權利不是屬於使用者的一項獨立的財產權利。 地上權說認為,從法律規范的目的上看,劃撥土地使用權基本上屬於傳統民法中的地上權。劃撥只是土地使用權設立的方式不同,並不意味著因劃撥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是一個獨立的財產權利。行政手段也可以作為民事權利的取得方法,因劃撥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也要進行不動產設立登記,其權利人也有獨立地在其土地上使用、收益和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因而,因劃撥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同樣是一個獨立的財產權利。

㈢ 法院強制執行回自己的土地使用權要繳稅嗎

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法條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
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屬到場;被執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到場。拒不到場的,不影響執行。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單位或者房屋、土地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派人參加。執行員應當將強制執行情況記入筆錄,由在場人簽名或者蓋章。

強制遷出房屋被搬出的財物,由人民法院派人運至指定處所,交給被執行人。被執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因拒絕接收而造成的損失,由被執行人承擔。

㈣ 土地使用權可以強制執行嗎

被執行人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人民法院在保留被執行人生產、生活所必須之外,對其部分承包土地的經營收益權(收益權),可以進行強制執行的,以經營收益權(收益權)抵償義務人應履行的債務。
債務人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作為執行標的進行執行的理由如下:
一、盡管目前我國的執行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對執行標的范圍沒有具體、明確界定和說明,但總體上還是劃了個框框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意見》第254條規定:「強制執行的標的應該是財物和行為」,這就是說,只要是財物和行為,除法律有禁止性規定的以外,都可以作為強制執行的標的。財物泛指財產,包括物權和債權,從民法理論上講,物權和債權是構成財產權的兩大基石。財產是民事強制執行的標的,這一點無可非議的,對被執行人的財產及財產權益進行強制執行,以滿足債權人實現債權體現了權利義務對等與司法公正原則。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公民、集體對於集體所有的土地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土地進行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農村土地的所有者是集體,承包方不是土地的所有權人,不能對其承包經營的土地行使處分權,只能行使佔有、使用、收益權,這種承包經營權屬於物權法上所指的他物權、用益物權,是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者享有的這種物權,可以產生收益,轉換為財產,作為強制執行的標的。
二、現實生活中,一些被執行人對人民法院的執行不是採取積極配合的態度,而是推、拖、躲、懶,以各種方式對抗執行,有的為了逃避執行,怠於行使權利,有商不經、有桑不織,有田不耕,有勞不為,致使人民法院無法執行。這樣,一方面損害了權利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放任了逃避債務、對抗執行的義務人,更主要是破壞了法律的嚴肅性,動搖了社會對法制的信心。對於這些人,只能是直接剝奪他們在承包土地上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對其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強制執行,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權利人的權利,使義務人對其應履行的義務避而不及,逃之不掉,張顯法律的公平與正義。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9條規定「國家保護集體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0條第2款規定「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這些規定都不是對執行標的限制和禁止,不屬於強制執行禁止性規范,人民法院依法進行的強制執行行為,並沒侵犯,更沒有突破法律禁限。
四、人民法院執行土地承包經營權,實質上是執行承包土地上的收益(或者說收益權),不是執行土地本身,土地的性質不改變,土地的用途不改變,土地的所有者、承包者的主體資格不改變,只是為了防止義務人怠於行使對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損害權利人利益,從而將義務人對承包土地的勞作、管理、收獲的權利通過法律程序移轉給權利人,以抵償義務人應履行的義務的一種強制執行方法。

㈤ 請問法院以物抵債,將甲方國有土地使用權強制執行給乙方,乙方需要在多長時間內辦理完過戶手續請賜教。

有執行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即可辦理,盡量早一些去辦理,有啥問題執行法官還會幫你協調,時間長了,可能他就不負責該執行案或調走了。

㈥ 對方是開發商有土地使用權他被強制執行請問可以執行他的土地嗎

土地使用權都是批準的,沒有執行土地使用權的,執行土地也不符合法律術語

㈦ 以經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的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嗎

所有權是國家或集體的,不是被執行人的。被執行人的土地使用權可以有條件地(保證被執行人基本生活條件)列為可執行財產范圍。

㈧ 土地使用權被法院強制執行回收,地上房屋所有人如何維護利益。

某甲將劃撥土地交給乙使用(有政府批文),乙每年付給甲50萬元補償費,由專丙為乙在此地建6層樓房屬,後因乙欠丙工程款,將四、五層抵給丙(法院判決),並辦理過戶。現因乙欠甲數年補償費未交,乙已通過仲裁機構仲裁,將土地使用權收回,並進入強制執行階段,法院已將該樓一至三層清空,門窗及衛生間等設施拆除,且將該樓庭院地轉掘毀、大門及門衛室拆除,現不知甲方接下來有何動作,是否會將此樓拆除另行招商(此地位置佳、面積大),如拆除丙將如何維護自身利益。

閱讀全文

與國有土地使用權強制執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