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DCA在管理模式中代表什麼
PDCA(Plan-Do-Check-Act的簡稱)循環式品質管理,針對品質工作按規劃、執行、查核與行動來進行活動,以確保可靠度目標之達成,並進而促使品質持續改善。
1、規劃
(Plan):產品可靠度目標預測與訂定、可靠度計劃研擬與確定、可靠度組織與分工。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並制定相關的計劃和確定必要的程序。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在今後的過程中更好的衡量實現的結果和目標的差距以便更好的進一步修正。
2、執行
(Do):可靠度作業激勵、命令與實施。執行上一步所指定的計劃和程序,收集必要的資訊來為下一步進行修正和改善提供依據。
3、查核
(Check):產品可靠度評定與評估、可靠度作業管制與稽核。研究上一步收集到的信息,和預期設計進行比較(於計劃階段的目標進行對比)。並提出修改方案,包括執行後的改善和計劃的完善使得計劃的可執行性提高。
用列表和數據圖可以很好的顯示出來執行結果和預計結果的差距,這些差別是下一步行動中的必要數據。
4、行動
(Act):各種可靠度工作之作業單位間協調、可靠度改善對策訂定、改善行動執行與跟催。這一步是尋找相當的方法來縮減計劃目標和執行的過程中的結果的差距。並且使得下一次計劃變得更加完美。一般是通過對問題的根本原因的研究,但是相當的問題找到根本原因的時間會很長,這往往會使得項目沒有任何進展。
所以一般會暫時採取短期符合目標要求的修改,與此同時創立新的項目來改進執行過程。其中很多時候會提出更詳細的計劃要求,使得下一個重新執行時的計劃步驟更容易執行、更詳細。
其實Act於英文涵義上另有修正案的意思,所以有的時候很多人更加趨向於使用修正(Adjust)來解釋PDCA的A。這樣的話更能體現出A的改善的含義,而且很多的修正並不是這一次循環中進行的執行,而是下一次循環的D環節進行執行。
由來
PDCA是由於愛德華茲·戴明博士而出名的。很多人認為戴明博士是現代產品品質控制的始祖。但是他在著作里總是把這個循環稱為「休哈特循環」。晚些時候,戴明修改了PDCA,他把這個循環修改成了PDSA用study(研究、學習)替代了檢查(check),他認為這樣更好表達第三步是來研究而不是檢查。
PDCA這個概念最初是在一個科學基礎上建立的,從培根的學說中延伸出來的。(《新工具論》1620)科學的過程大概可以總結為《假說-實踐-進步》(hypothesis-experiment-evaluation)。
休哈特形容製造業是:控制下的-數據控制下的一個三步驟的過程來規范製造業。休哈特認為一切可以收集到的數據都要拿來為貨物的生產需要服務。這些數據可以用來減少人為誤差從而提高生產的品質。顯然這個過程是一個基於實踐和進步的行動。
戴明在上世紀50年代在日本的演說中強調日本使用的精簡版的PDCA可以擴展為今天的PDSA;尤其是study研究這一步最重要;而且使用這個詞更比休哈特使用check檢查的意思更接近解。
『貳』 PDCA管理模式是什麼
PDCA翻譯成中文就是:P=計劃、D=執行、C=檢查、A=總結,PDCA管理模式就是通過這四個步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前進,達到預期目標。
『叄』 什麼是pdca管理模式
PDCA管理模式 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是PDCA循環的方法。這個方法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W.E.Deming)首先提出並運用到質量管理工作上的,所以又稱戴明循環,我們有時稱之為戴明(PDCA)管理模式。
一 、PDCA循環的內容。PDCA循環包括四個階段八個步驟。它的含義是,進行質量管理工作必須按照這四個階段八個步驟去做。a)四個階段:即策劃(Planning)、實施(Do)、檢查(Cheek)、處置或改進(Action)。第一階段是策劃階段,即P階段。通過調查、設計和試驗制定技術經濟指標、質量目標、管理目標以及達到這些目標的具體措施和方法。第二階段是實施階段,即D階段。要按照所制定的計劃和措施去付諸實施。第三階段是檢查階段,即C階段。要對照計劃,檢查執行情況和效果,及時發現計劃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問題。第四階段是處置或改進階段,即A階段。要根據檢查的結果採取措施,把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形成標准;對於失敗的教訓,也要認真地總結,以防日後再出現。對於一次循環中解決不好或者還沒有解決的問題,要轉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繼續解決。PDCA循環,象一個車輪,不停地向前轉動,同時不斷地解決產品質量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而使產品質量不斷得到提高。b)八個步驟:是四個階段中主要內容的具體化。第一步,調查現狀;第二步,分析原因;第三步,找出主要原因;第四步,制定計劃和活動措施;以上四個步驟是策劃(P)階段的具體化,第五步,即實施(D)階段,按預定的計劃認真執行;第六步,即檢查(C)階段,調查了解採取對策後的實際效果;第七步,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總結;第八步,是把本次循環沒有解決的遺留問題,轉入下一次PDCA循環中去。以上第七、第八兩步是處理(A)階段的具體化。
二、堅持運用PDCA循環進行工作。PDCA循環的四個階段,體現著科學認識論的一種具有管理手段和一套科學的工作程序。它不僅在質量管理工作中可以運用,兩樣也適合於其他各項管理工作。PDCA模式可簡述如下: P——策劃:根據顧客的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和過程; D——實施:實施過程; C——檢查:根據方針、目標和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監督和測量,並報告結果; A——處置:採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業績。
『肆』 PDCA的含義
PDCA循環管理又叫戴明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
PDCA循環基本簡介 一、何謂管理 1、設定計劃,並為達到此計劃之一切活動的全體。 2、管理循環——整個管理活動可以用PDCA循環表示。 PDCA循環又叫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於1930年構想,後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來,並加以廣泛宣傳和運用於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中。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 二、管理活動分類 1、管理活動--維持、改善 2、維持是遵照標准從事工作並針對結果的異常狀態,採取措施使其恢復正常(安定)狀態,使實力能穩定地發揮出來,此為管理活動的基本,若是異常現象不斷地發生,幹部整天忙著處理,是不太可能有什麼大改善的。 3、改善是打破現狀、創造變化、提高實力、將目標放在較現在水準高的地方,擬定達成計劃並確實執行,當然要隨時掌握實施結果,若有反效果或無法達成目標情形,則須再深入檢討,採取處置措施。 4、不管是維持活動或改善活動,皆須轉動PDCA管理循環,而且能自主性地轉動PDCA從穩定中求發展,如此單位的Q.C.D.M.S的實力能不斷地提高,個人的管理能力也能不斷地進步。
PDCA循環分析說明
PDCA循環是能使任何一項活動有效進行的一種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特別是在質量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P、D、C、A四個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義如下:
① P(Plan)——計劃。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計劃的制定; ② D(DO)——執行。執行就是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③ C(Check)——檢查。就是要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④A(Action)——行動(或處理)。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予以標准化,或制定作業指導書,便於以後工作時遵循;對於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以免重現。對於沒有解決的問題,應提給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行動)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 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運轉,離不開管理循環的轉動,這就是說,改進與解決質量問題,趕超先進水平的各項工作,都要運用PDCA循環的科學程序。不論提高產品質量,還是減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標,即質量提高到什麼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個計劃;這個計劃不僅包括目標,而且也包括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採取的措施;計劃制定之後,就要按照計劃進行檢查,看是否實現了預期效果,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通過檢查找出問題和原因;最後就要進行處理,將經驗和教訓制訂成標准、形成制度。 PDCA循環作為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運轉的基該方法,其實施需要搜集大量數據資料,並綜合運用各種管理技術和方法。
『伍』 PDCA的定義是什麼
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修正)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
PDCA最早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來的,所以又稱為「戴明環」。 他是美國的一位質量專家,當年他在美國提出這個質量管理體系以後,沒有受到重用,就跑到日本去了,所以日本所有的質量管理都是戴明博士開頭的。
PDCA四個英文字母及其在PDCA循環中所代表的含義如下:
1、 P(Plan)--計劃 ——確定方針和目標,確定活動計劃。
2、 D(Do)--執行——實地去做,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3、 C(Check)--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注意效果,找出問題。
4、 A(Action)--行動——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適當推廣、標准化;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以免重現,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
每一件事情先做計劃,計劃完了以後去實施,實施的過程中進行檢查,檢查結果以後,再把檢查的結果進行改進,進行實施,進行改善,這樣把沒有改善的問題又放到下一個循環裡面去,就形成一個一個的PDCA循環。
(5)簡述PDCA的知識產權管理模式的含義擴展閱讀
PDCA循環的特點:
1、周而復始
PDCA循環的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完結,而是周而復始地進行。一個循環結束了,解決了一部分問題,可能還有問題沒有解決,或者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再進行下一個PDCA循環,依此類推。
2、大環帶小環
類似行星輪系,一個公司或組織的整體運行的體系與其內部各子體系的關系,是大環帶小環的有機邏輯組合體。
3、階梯式上升
PDCA循環不是停留在一個水平上的循環,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過程。
4、統計的工具
PDCA循環應用了科學的統計觀念和處理方法。作為推動工作、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稱為「四個階段」、「八個步驟」。
『陸』 PDCA循環的含義是什麼
PDCA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柒』 PDCA的含義
PDCA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過程理論。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費根堡姆和質量管理專家朱蘭提出了「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概念,認為「全面質量管理是為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並考慮到充分滿足客戶要求的條件下進行生產和提供服務,把企業各部門在研製質量、維持質量和提高質量的活動中構成為一體的一種有效體系」。60年代初,美國一些企業根據行為管理科學的理論,在企業的質量管理中開展了依靠職工「自我控制」的「無缺陷運動」(Zero Defects),日本在工業企業中開展質量管理小組(Q.C.Circle/Quality Control Circle)活動行,使全面質量管理活動迅速發展起來。
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況為四句話十八字,即,一個過程,四個階段,八個步驟,數理統計方法。
一個過程,即企業管理是一個過程。企業在不同時間內,應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務。企業的每項生產經營活動,都有一個產四個階段,根據管理是一個過程的理論,美國的戴明博士把它運用到質量管理中來,總結出「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四階段的循環方式,簡稱PDCA循環,又稱「戴明循環」(由美國管理學博士戴明提出)。
為了解決和改進質量問題,PDCA循環中的四個階段還可以具體劃分為八個步驟。1)計劃階段: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質量問題;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原因或影響因素;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計劃,制定措施。2)執行階段:執行計劃,落實措施。3)檢查階段:檢查計劃的實施情況。4)處理階段:總結經驗,鞏固成績,工作結果標准化;提出尚未解決的問題,轉入下一個循環。
『捌』 PDCA的含義是什麼
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調整)的第一個字母,其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PDCA循環又叫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Shewhart)於1930年構想,後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來,並加以廣泛宣傳和運用於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中。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
『玖』 質量管理中pDcA循環的含義是什麼
PDCA循環管理又叫戴明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PDCA的含義如下: P( 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查;A(Act)--行動,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 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適當推廣、標准化 ;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里。以上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的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樣階梯式上升的。
PDCA循環基本簡介
一、何謂管理
1、設定計劃,並為達到此計劃之一切活動的全體。
2、管理循環——整個管理活動可以用PDCA循環表示。 PDCA循環又叫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於1930年構想,後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來,並加以廣泛宣傳和運用於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中。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
二、管理活動分類
1、管理活動--維持、改善
2、維持是遵照標准從事工作並針對結果的異常狀態,採取措施使其恢復正常(安定)狀態,使實力能穩定地發揮出來,此為管理活動的基本,若是異常現象不斷地發生,幹部整天忙著處理,是不太可能有什麼大改善的。
3、改善是打破現狀、創造變化、提高實力、將目標放在較現在水準高的地方,擬定達成計劃並確實執行,當然要隨時掌握實施結果,若有反效果或無法達成目標情形,則須再深入檢討,採取處置措施。
4、不管是維持活動或改善活動,皆須轉動PDCA管理循環,而且能自主性地轉動PDCA從穩定中求發展,如此單位的Q.C.D.M.S的實力能不斷地提高,個人的管理能力也能不斷地進步。
『拾』 什麼是PDCA循環的管理模式
P-plan 計劃,D-do 做,C-check 檢查,A-act 行動(引申為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