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律有沒有規定不準殺狗和販賣狗
狗是公民的私有財產,殺狗只有在主人允許的條件下才能對其處理,否則就是侵害他人財產,應承受一定得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也就是說,物權法實行了對所有權的一體保護,不僅保護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而且特別強調了保護私人所有權。物權就是財產權,是人權的組成部分,尊重個人的物權,就是尊重人權的基礎,就是尊重人權。沒有對物權的保護,對人權的保障就是不完善的。
Ⅱ 如何看待流浪動物有攻擊性的問題
加拿大:
在加拿大養寵物要到市政廳登記注冊,領取牌照。一般一歲內的貓狗注冊費為10加元(1加元約合人民幣5.6元),超過一歲的注冊費為15至25加元;已絕育的寵物注冊費為15加元,未做絕育的25加元。注冊後,主人可拿到有關寵物的資料和規定。一般情況,除性情兇猛的寵物必須辦理保險外,一般寵物必須每年注射疫苗。出家門須帶鏈條合糞便袋。警察如發現主人違規未除糞便等,將會處以80加元的罰款。在寵物數量上,加拿大也有明確規定,如住公寓樓的可養兩條,住別墅可養三條。此外,寵物主人不得隨意遺棄、虐待寵物,否則將會被訴之法庭。
加拿大的寵物服務是一流的。每個城市都有為數不少的寵物食品及用品商店、學校、美容院、旅館、收容所、俱樂部等。收容所了的寵物都是長期無主的,但都是健康的,並接受了重新調教。人們到收容所了領養寵物,也要進行登記,並加入俱樂部。
加拿大的任何城市很少能見到流浪狗,絕大多數公共場所見不到狗屎之類的污物,這源於政府的有效管理。
法國
法蘭西可謂寵物的天堂,人們愛犬如伴侶、如家人。
在法國,寵物狗和寵物貓都必須登記、建檔、辦理健康卡。和人一樣,犬也有身份號碼,並由獸醫紋在犬身上。一旦犬意外跑丟或發生意外,有關部門可通過電腦儲存的資料通知主人。
在於寵物狗相關的法規中,僅對於入牛頭獒等15種具有攻擊性的犬種(被列為「一類狗」)的要求要嚴格,限制比一般的寵物狗要多。養「一類狗」的主人須為18歲以上成年人,無犯罪記錄,且須到市政府登記,上民事責任險。按規定,寵物狗的主人要帶狗注射疫苗,平時牽著狗在大街小巷遛彎兒,及時收起排泄物。如果發現丟失的寵物狗或寵物貓,市政府要聯系主人認領,並張貼布告,提供收容處的地址、電話和接待時間等信息。
德國
德國議會通過的《動物保護法》規定:每個與動物打交道的人必須仁慈地對待動物,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相應的物質條件。認領或購買小動物時,要求考察認領者的思想基本知識和家庭條件。
動物保護法》強調,必須把人以外的動物列入道德關懷的范圍之內,凡是人為造成痛苦的,都要追究法律責任。法律規定,一般傷害動物將處以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最高將判處有期徒刑3年。棄犬者將處摺合人民幣23萬元的巨額罰款,嚴重虐待犬只者最高可判兩年徒刑。
德國的寵物店不準販賣犬只。《犬只飼養法》對於每隻狗休息、運動空間以及犬舍建材、規格、溫濕度、光線等等均有嚴格規定。德國的動物收容所由公益團體設立,能得到政府資助。
在德國,想擁有狗的人通常回到收容所去收養,領養這須通過考核(包括領養動機、喂養經驗、家居空間、經濟狀況等),還須簽署接受志願者隨時追蹤的法律文件。
由此可見,提高飼養門檻,加強懲罰力度是有效方法之一。
義大利
都靈市一會的一部法規規定,狗主人可以騎自行車遛狗,「但其速度不能使狗太勞累」;如果狗主人連續三天不遛狗,將被處以最高達650美元的罰款。
義大利《動物保護法》規定,虐待或遺棄寵物者,可被判1年監禁或10000歐元的罰款。
日本
日本上世紀初就曾出台《關於愛護及管理動物的的法律》,1999年又進行了修改。該法在基本原則中闡明了制定法律的目的:「所有人要認識到動物是有生命的,不僅希望不要肆意虐待,而且要致力於建成人與動物共生的環境,在充分了解動物習性的基礎上,採取適當的方式對待動物。」處罰條款規定,濫殺合任意傷害動物要處1年以下徒刑,同時處以100萬日元的罰款,虐待和遺棄動物罰款30萬日元。
英國
英國現行的《動物保護法》是1911年通過的,之後陸續出台了很多專項法律,在保證動物不受虐待方面規定的非常細致。法律鼓勵動物飼養者以最好的措施對待動物,沒有達到法律規定的,將遭到起訴。出發包括:罰款或監禁;虐待動物的人將禁止飼養任何動物;即使是因主人不慎造成寵物走勢,也要繳納25英鎊罰款。
俄羅斯
俄羅斯《民法典》第231條規定動物是物權的客體,並不意味著權利人能隨心所欲地支配和役使動物。第137條規定:「在行使權利時,不允許以違背人道原則的態度殘酷地對待動物。在動物受害賠償的問題上,要注重動物的生命價值,不能單純地以動物市場價值來界定賠償標准。」
美國
美國至少有75個動物福利組織為流浪動物及被虐待動物提供照顧與領養的服務。
美國各州的法律一致規定,在美國狗不能用散養的辦法飼養,必須關在庭院中和房間里,狗主人或者監護人離開狗或讓狗獨自在家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0個小時。狗主及家人外出旅行可以將狗放在托狗所,由托狗所代為飼養和管理。馴養性情暴躁和有攻擊性的狗還要受到《惡犬法案》管理,根據該法,狗主必須在庭院明顯處豎立標牌,提醒過往行人注意;在公共場所,主人必須每時每刻都要為其戴上約束皮帶和防止咬人的口套,一旦被發現違規,執法部門有權將狗充公或者直接殺死,並且要視情節輕重追查狗主的刑事責任,在狗沒有傷到人的情況下,狗主仍有可能被判處90天以內的監禁,同時,法律還要求飼養這類狗的主人購買10萬美元的保險,以備在不幸被狗咬傷時能支付賠償費。美國還有「三吠規定」,如果一隻狗在半夜犬吠影響鄰居,吠三聲之內可以容忍,超出三聲則構成對鄰居的侵犯。可見,有政府撥款的社區服務機構來管理和收容流浪動物,不但使動物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也使城市環境得到了改善。
Ⅲ 無主犬流浪犬怎樣處置更好
後者屬於脫離佔有,主人再次找到小狗是可以要回去的,但是理論上要支付別人幫你養狗期間所花費的支出(eg:狗糧、看病費、~~~),叫無因管理之債。如果新主人不願意還,這就糾結啦,物權佔有推定,除非你能證明這狗就是你的啊~~~比較難舉證~~~如果你能舉證,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新主人能證明這狗是在正當市場上買的,還有小票(發票)呢~你能證明這狗是你的也沒用啦,算是舊物權竭盡,新物權產生啦~誰叫你丟狗噠
Ⅳ 急求流浪狗的定義
個人認為;
從民法上無主物的認定規則;流浪狗應認定為原物權人(狗的主人)自動的,有意的拋棄拋棄物權(對狗的所有權)的狗;從此區別與野生的和暫時對夠失去佔有的狗;
城監的這種行為,應該是不合適的;
Ⅳ 有關《物權法》的出台,能保護我們的寵物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我國《物權法》和《憲法》都規回定了對私有答財產的保護,對動物也不例外。但是,法律對作為主體的私有財產的的動物保護的先決條件是,你得先證明這是你的動物。為此,你應該在有關部門辦理各種證明該動物是你的財產的手續,一旦發生爭議,只要你能拿出相關手續來證明該動物是你的財產,你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否則,將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
第二,法律在賦予權利的同時,也給予了相應的限制。限制就是權利的行使不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一旦你的動物給社會造成了麻煩或損害他人的利益,你就得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三,法律特別重點保護公民的住宅權。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無論你擁部擁有動物所有權,擁有該動物合不合法,打狗隊和警察都不能沒有搜查證撬你的開家門的鎖去搜查動物。
Ⅵ 路上抓狗的人犯法的嗎
在我國 狗應該視為一種財產 如果是流浪狗 根據物權法規定 適用先佔 當然歸後面勾狗的人 如果是個人家裡的狗 達到一定數額就構成搶奪罪 要受到刑事處罰
Ⅶ 什麼是遺失物和遺棄物還有遺忘物
很多人容易混淆遺失物,遺棄物和遺忘物的區別。其實三者之間在法律上的解釋有點大同小異。其中遺失物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慎丟失的物品。而遺棄物就是我們丟棄認為沒有價值的東西。那麼遺失物和遺棄物還有遺忘物三者之間有什麼異同呢?大家可以通過下文來做過詳細了解。
什麼是遺失物
遺失物是一個特定的法學術語,是指動產的所有人、佔有人因主觀上疏忽或自然原因致失落它處而失去控制的物品。遺失物須滿足下列條件:
1、須為動產。不動產如土地即使時間久遠致邊界不清也不構成遺失物。除一般動產外,有價證券、銀行存摺及各種證書等也屬於動產范疇。
2、須無人佔有。遺失物在拾得前必須不為任何人佔有。判斷佔有是否喪失,應依社會一般觀念,根據具體情況,考察原佔有人是否具有事實上控制該物的可能性。僅一時喪失對物的佔有,並不能構成遺失。因此,佔有的物品偶然進入他人地內、建築物內,均不能構成遺失物。在自己房屋遺失的物品,不能視為遺失物。並且佔有喪失必須具有確定性。無人佔有是一種客觀狀態,與遺失人的主觀認識無關,因此即使失主知悉遺失物的下落,仍不妨礙遺失物的成立。
3、須非無主物。遺失物佔有的喪失非基於所有人之意。
什麼是遺棄物
1、遺棄物,在民法中的定義就是無主物。
2、遺棄物,因為所有權人對所有權的拋棄而變成無主物。如張三將他的土豪金扔了,那手機就是無主物了。又如李四將他家的寵物狗扔了,那寵物狗就變成了流浪狗,就是無主物了。
什麼是遺忘物
法律定義:非基於物權權利人的本意脫離權利人的佔有。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物權法》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三者有什麼異同
遺忘物、遺失物、遺棄物是法律上的三個不同概念,正確理解和區分它們,對我們在處理這類案件時具有重要的意義。所謂遺忘物,是指基於財產所有人或持有人的意思,暫放於某一地方後忘記帶走而未完全失去控制的動產。所謂遺失物,是指不基於物主的意思而偶然失去但又未完全失去控制的動產。所謂遺棄物,是指基於財產所有人意思而拋棄的動產。如垃圾、工廠廢渣、廢水等。
它們的共同點是:
(1)都是一種動產。遺忘物、遺失物和遺棄物因都是財產所有人或持有人對物體數量、體積及其價值高低不同程度上的松馳,所以只有動產,才能被遺忘、遺失或遺棄。不動產因其不能移動,或移動後會改變性質,故不能成為此類財物。
(2)都是意念上形成的後果。財產所有人或持有人對遺忘物、遺棄物的松馳,以及時遺棄物的放任、拋棄,都是由意念形成的。當意念出現「空白點」時,財產所有人就有可能對財產松馳,反之,當意念認為該項財產已成為廢物時,財產所有人就會在意念驅使下拋棄。
單憑字面上的解釋,大家對遺失物和遺棄物應該有一定的認識。而遺忘物大家可能不是了解很多,上文也提及了,遺忘物的所有權人其實是沒有發生改變的。要想了解遺失物和遺棄物還有遺忘物三者之間的異同關系,大家可以多關註上文的信息。
網頁鏈接
Ⅷ 物權法是否保護主人合法犬(私有財產)的權益
物權法保護的是對復物的權利,這里的制物是一個抽象概念,也包括動物,甚至某些權利。
在這個概念上,犬與其他東西一樣,別人不能侵犯或者盜竊你的犬與別人不能侵犯或者盜竊你的筆記本電腦是一樣的。
補充:
1、要有養犬證,這是合法養犬的證明;
2、要不違反小區的鄉規民約,或者業主大會制訂的小區的和約,如果沒有和約對養犬作出限制,就是可以的。
Ⅸ 對於狗擾民到底有哪個部門會管
可以報警抄處理。如果是襲住小區可以和物業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