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票據法 抗辯權問題
比如說:A是現在實際持票人,而A所持有的票據是B轉讓給A的。B取得的票據是因為與C有貿易行為而取得的,在這里,B/C之間,屬於有直接債券債務關系的人,C,就是票據債務人。
C不能因為B沒有履行約定的義務,而對A進行抗辯。
B. 根據《票據法》的規定,匯票債務人可以對持票人行使抗辯權的事由有下列哪些
客觀題根據《票據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於匯票債務人可以對持票人行使抗辯權的事由是()。
A、匯票債務人與出票人之間存在合同糾紛
B、匯票債務人與持票人前手之間存在抵銷關系
C、匯票背書不連續
D、出票人存入匯票債務人的資金不夠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票據債務人行使抗辯權的事由。根據規定,背書不連續的情況下,屬於形式上的不連續,此時票據債務人是可以行使抗辯權的。選項ABD均屬於不得行使抗辯權的情形。
下列情形中,屬於對物抗辯的理由有( )。
A、背書不連續
B、票據被偽造
C、票據債務人無行為能力
D、直接後手交付的貨物存在質量問題
答案:ABC
解析:選項D屬於「對人抗辯」。
根據有關規定,下列各項中,匯票債務人可以對持票人行使抗辯權的事由是( )。
A、背書不連續
B、出票人存入匯票債務人的資金不足
C、匯票債務人與出票人之間存在合同糾紛
D、匯票債務人與持票人的前手存在抵銷關系
答案:A
解析:(1)根據《票據法》規定,背書應當連續,背書不連續的,票據債務人可以對任何持票人提出抗辯;(2)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出票人之間的抗辯事由對抗持票人,也不得以自己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的抗辯事由對抗持票人
C. 請問對物抗辯和對人抗辯的區別是什麼呢
1、抗辯內容抄不同。
對物抗辯主要是對票據本身內容發生的抗辯。對人抗辯是對特定債權人行使的抗辯的抗辯或主觀的抗辯」,是相對的抗辯。
2、抗辯類型不同。
對物抗辯一般包括票據行為不成立、票據未到期、票據載明的權利已經消滅或票據上有有偽造、變造情形繼而所產生的一類抗辯。對人抗辯一般包括債權人欠缺實質受領票據的能力、票據債權人惡意取得票據、票據債權人欠缺形式上受領票據的能力等,是相對的抗辯。
3、抗辯面對的債權人不同。
對物抗辯可以對抗所有的票據持有人,對人抗辯只能對特定的持票人進行抗辯。
D. 行使票據抗辯權的條件有哪些
(一)任何票據債務人的對物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根據《若干規定》第16條的規定,筆者認為,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任何票據債務人可以對任何持票人行使抗辯權; 1、票據欠缺法定必要記載事項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 根據《票據法》的規定,因票據欠缺法定必要記載事項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而無效的票據主要有下列三種: (1)票據欠缺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票據法》第22條、第76條、第85條分別規定了匯票、本票、支票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票據缺少任何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的,當然無效。 (2)票據金額記載不合法。《票據法》第8條規定,票據金額以中文大寫和數碼同時記載,兩者必須一致,兩者不一致的,票據無效。 (3)在票據上作不合法更改。《票據法》第9條規定,票據金額、日期、收款人名稱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據無效。更改票據是指原記載人改變原有記載事項,它不同於偽造或變造票據。《票據法》允許更改的已有記載事項,可以更改,禁止更改的,絕不可更改,否則,將導致票據無效。 2、人民法院作出的除權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97條規定,公示催告期滿,無利害關系人申報的,人民法院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作出除權判決,宣告票據無效。票據經人民法院以除權判決宣告無效後,票據權利已經法院除去,持票人已無權向票據債務人請求付款。任何票據債務人可以除權判決為抗辯事由而對抗任何持票人,即使善意受讓人也不例外。 3、票據債權已消滅。 票據債權因付款、提存而消滅的,票據債務入可以以此為由進行抗辯。票據為交回證券,即債權人應在票據付款人付款時在票據上記載收訖並交回票據,債權人所享債權因票據債務人的付款和債權人的受領而消滅。因此,如債權人再次行使付款請求權,則票據債務人自然可以予以拒絕。在票據債務入已將票面金額提存的情況下,票據債權因提存而消滅,任何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行使票據權利時,票據債務人均可以已提存為由,行使抗辯權。 (二)特定票據債務人的對物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票據有效,但某一票據行為不合法的,受其不利影響的直接當事人依法不負票據責任,並可以以此作為抗辯事由,對抗任何持票人,不是該不合法行為直接相對人的其他票據債務人,不得主張這種抗辯權。這里所稱的特定票據債務人,就是指有效票據上某一不合法行為的直接相對人。根據《票據法》及《若干規定》第16條的規定,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超過票據權利時效的。《票據法》第17條對票據的時效作了具體規定。持票人因時效期間屆滿而喪失其票據權利時,不能使票據債務人負履行義務,任何持票人持這種票據主張權利的,被請求的可以以此為抗辯事由進行抗辯。具體而言,付款請求權時效屆滿的,被請求的付款人可對任何持票人行使對物抗辯權,追索權因時效期間屆滿的,背書人不受追索。需注意的是,此時持票人雖不享有票據權利,但根據《票據法》第18條的規定,持票人仍享有「請求出票人或者承兌人返還其與未支付的票據金額相當的利益的權利」。即持票人享有利益返還請求權。 2、以背書方式取得票據但背書不連續的。 根據《票據法》第31條的規定,以背書轉讓的匯票,背書應當連續。持票人以背書的連續,證明其匯票權利:非經背書轉讓,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匯票的,依法舉證,證明其匯票權利。因此,若持票人所持匯票的背書不連續,且不能舉證其通過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匯票,則匯票債務人有權對所有的此類持票人主張抗辯權。對於本票和支票而言,同樣也是如此。 3、無權代理和越權代理。 根據《票據法》第5條第2款的規定,無權代理和超越代理許可權所為的票據行為,其法律後果由行為者承擔。無權代理的被代理人或超越代理許可權的被代理人因未在票據上簽字,故不應負票據責任,被代理人可以據此向任何持票人抗辯(當然,被代理人對代理人在授權范圍內所為的票據行為應承擔票據責任)。 4、在票據上簽章的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票據法》第6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票據上簽章的,其簽章無效。據此,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此為抗辯事由,對抗任何持票人。 5、票據上的簽章系偽造或變造的。 根據《票據法》第14條及《若干規定》第67條的規定,在票據上偽造簽章的,因其簽章系偽造,被偽造簽章的人因事實上並未在票據上簽章,故不應負票據責任,被偽造簽章的人據此可以對抗任何持票人。票據被變造的,在票據變造前簽章的人,對變造後的票據文義不負責任,可以對抗任何持票人。 6、票據權利行使和保全手續欠缺。 持票人向付款人請求承兌或付款遭拒絕的,應採取保全措施,辦理保全手續,請求拒絕人出具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無法得到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的,應請求其他有關部門出具有效證明,據此向背書前手、保證人、出票人等票據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根據票據法第65條規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權而欠缺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或其他有效證明的,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被追索人可以以其追索權因保全手續欠缺而消滅為事由進行抗辯。需注意的是,根據《若干規定》第19條的規定,此時,票據出票人不享有這種抗辯權。 (三)任何票據債務人的對人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根據《票據法》第12條及《若干規定》第15條的規定,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 1、持票人有惡意。《票據法》第12條規定:「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手段取得票據,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於惡意取得票據的,不得享有票據權利。」據此,任何票據債務人對惡意取得票據的持票人可以以此為由進行抗辯。但在這種情形下,舉證責任應由誰承擔?按照舉證責任的一般規則,應由誰主張誰舉證,但根據《若干規定》第9條的規定,在票據債務人根據《票據法》第12條以惡意取得為由對持票人進行抗辯時,此時持票人應當對持票的合法性負舉證責任。若持票人的持票合法性得不到證明,則票據債務人的抗辯權成立。 2、持票人有重大過失。所謂重大過失,是指只要稍加註意就可以知道原持票人不是真正的權利人即正當持票人。根據第12條第2款的規定,持票人因重大過失取得不合法票據的,不得享有票據權利。據此,任何票據債務人可以以此為抗辯事由,拒絕向有重大過失的持票人履行票據義務。 (四)特定票據債務人的對人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根據《票據法》第13條及《若干規定》第15條規定,主要有下列情形: 1、持票人與票據債務人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並且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票據債務人可行使抗辯權。票據雖為無因證券,但在直接當事人之間,原因關系與票據關系仍然牽連,基於原因關系可以形成票據關系中直接當事人之間的抗辯。 2、持票人明知票據債務人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存在抗辯事由而取得票據的。如甲簽發一張匯票給乙作為買賣合同約定的貨款,後因買賣合同解除,此時甲可以拒付貨款,乙應歸還甲簽發的匯票。但丙知情而從乙處受領票據,則在丙向甲請求付款時,甲可以根據《票據法》第13條的規定,對丙行使抗辯權,拒付貨款,此抗辯權也稱為「知情抗辯權」。 3、持票人未付對價或者相當對價。一般說來,票據的取得應當給付對價,但是因稅收、繼承、贈與取得票據的除外。《票據法》第11條第1款規定:「因稅收、繼承、贈與可以依法無償取得的,不受給付對價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據權利不得優於其前手的權利。」據此,持票人如果沒有給付對價而取得票據,則在票據權利上不得優於其前手。在抗辯問題上,同樣也不得優於其前手。票據債務人對持票人的前手所能行使的抗辯,也能夠對未付對價或者相當對價的持票人行使,票據債務人對持票人的前手的抗辯事由也是對未付對價或者相當對價的持票人的抗辯事由。此種抗辯,也稱為「無對價抗辯」。
E. 什麼叫做抗辯權票據債權人
所謂「抗辯權」,是指票據債務人依據一定的合法理由而對抗票據持有人,拒絕履行票據責任的權利。
票據債務人的抗辯權是:
(1)「對物抗辯」,又稱「絕對抗辯」,是指票據債務人可以對抗所有的票據持有人。此種抗辯的事由,是指票據自身發生缺陷或票據行為發生缺陷。比如:票據上缺少必須記載的法定事項,或者背書不連續,或者票據權利的時效屆滿,或者是偽造的票據等,有這些情形之一的,票據債務人可以據此拒絕履行票據責任。
(2)「對人抗辯」,又稱「相對抗辯」,是指票據債務人只能對特定的持票人進行抗辯。此種抗辯的事由,出於在形成票據關系的基礎關系中,持票人未按照交易合同履行其義務而有違約行為,票據關繫上的債務人可以依據在基礎關繫上的債權人的地位,而啟動抗辯權.
票據法中的債權人是依據票據關系可以享有票據權利的人。他不享有抗辯權
F. 票據債務人的抗辯權是什麼意思
所謂票據抗辯權是指票據債務人對一般票據債權人或特定票據債權人的債權請求,提出一定的合法事由,以拒絕履行其票據債務的行為的權利。這里的一定合法事由稱為抗辯原因,債務人享有的拒絕債權人行使權利的權利,叫做抗辯權。
票據抗辯權具有兩個特徵:第一,票據抗辯權只能針對票據請求權來行使,第二,票據抗辯權的法律效力在於阻卻票據請求權的效力,從而使得票據債務人能夠拒絕履行票據債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13條第二項規定:「票據債務人可以對不履行約定義務的與自己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的持票人,進行抗辯。」
G. 對物抗辯的主要內容
根據抗辯對物的抗辯權人范圍的不同,分為三種:任何票據債務人都可以對抗任何持票人的抗辯、特定票據債務人可以對抗任何持票人的抗辯以及特定的票據債務人可以對抗特定的持票人的抗辯。 任何票據債務人都可以對抗任何持票人的抗辯:
票據因符合法定形式要件而產生效力,票據的流通性和文義性決定了它非常強調形式主義。票據的流通性是以信用和安全為前提的,在無法也不必對票據產生的原因進行調查的情況下,票據的記載內容就成為決定票據義務的唯一根據,以及票據信用和安全的標志。因此,當票據上欠缺某類必要記載事項或者因某類記載事項的記載,導致票據債務並未發生時,票據債務人就可以提出相應的抗辯。並且因這一事由具有極強的對抗性,成為任何票據債務人都可以對抗任何持票人的抗辯。此類抗辯事由一般包括欠缺法定必要記載事項的或不符合法定格式的抗辯;以背書方式取得但背書不連續的抗辯;票據尚未到期或提示付款地與票據記載的付款地不符的抗辯;票據債權消滅記載的抗辯;票據失效的抗辯以及票據權利因時效完成而消滅的抗辯六種。 特定票據債務人可以對抗任何持票人的抗辯:
票據行為具有嚴格的形式性要求。票據作為一種文義證券和要式證券,票據行為人只有在票據上完成簽章並交付票據以後,才承擔相應的票據責任。如果票據行為人的簽章存在問題,致使票據義務賴以成立的實質性要件欠缺,就會產生效力瑕疵的對物的抗辯;另外,票據權利存在要求嚴格的保全手續,在保全手續欠缺的情況下,也會導致票據權利消滅而引發抗辯。此類抗辯大致包括票據偽造的抗辯、票據變造的抗辯、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簽章的抗辯、無權代理或越權代理的抗辯、保全手續欠缺的抗辯等五種。 特定的票據債務人可以對抗特定的持票人的抗辯:
此類抗辯雖然效力較前兩類抗辯弱,但由於是因行為人在票據上的記載事項而發生的,是基於票據這一「物」本身的記載而發生的抗辯,所以也是對物的抗辯的一種。這類抗辯主要是票據上有「不得轉讓」記載的抗辯。根據我國《票據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出票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票據不得轉讓。如果收款人以外的其他人持有此類存在該記載事項的票據向出票人或承兌人請求履行票據義務,出票人或承兌人就可以向該持票人提出抗辯。由於此類抗辯只能是由出票人或承兌人提出,也只能向除票據所載收款人以外的其他持票人提出,所以,屬於特定的票據債務人可以對抗特定的持票人的抗辯。
另外,根據我國《票據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背書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其後手再背書轉讓的,原背書人對後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保證責任。當票據上有此類記載事項時,其後手的被背書人如果請求該背書人履行追索義務,該背書人就可以提出抗辯,拒絕向持票人履行票據義務。由於背書人記載的「不得轉讓」並不使票據喪失流通性,僅僅是該背書人對其直接後手之後的持票人不承擔保證付款的責任,其他票據行為人仍應依其票據記載負擔相應的票據責任,所以,此種抗辯是特定的票據債務人可以對抗特定的持票人的抗辯。
H. 票據抗辯權的類型分析
一、票據抗辯及票據抗辯權
票據抗辯是指票據權利人(持票人、被背書人)行使其票據權利時,票據債務人(出票人、付款人、承兌人、背書人)依據票據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提出某種合法的事由而予以拒絕,以阻止票據權利人行使票據權利的行為。簡言之,即票據債務人依法對票據債權人拒絕履行義務的行為。票據抗辯權是指票據債務人依照票據法享有的,因法定事由而可以對抗持票人,拒絕履行票據債務的權利。
票據抗辯權是與票據權利對立存在的一種權利,它的權利人,是票據債務人,持票人無此種權利;它的作用,是對抗持票人,拒絕履行債務:它的行使,以票據法規定的抗辯事由的存在為要件。
二、票據抗辯權的種類及行使條件
根據票據抗辯權的效力和抗辯對象的不同,票據抗辯權可分為對物抗辯權和對人抗辯權。對物抗辯權是指票據行為不合法或者票據權利不存在,可對任何持票人行使的抗辯權。對人抗辯權是指票據債務人因特定持票人的票據權利無合法基礎,所享有的可對抗其請求而不履行債務的權利。其中,對物抗辯權具體可分為「任何票據債務人的對物抗辯權」和「特定債務人的對物抗辯權」兩種;對人抗辯權可分為「任何票據債務人的對人抗辯權」和「特定債務人的對人抗辯權」兩種。因此,就票據抗辯權而言,其可細分為四種。
(一)任何票據債務人的對物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根據《若干規定》第16條的規定,筆者認為,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任何票據債務人可以對任何持票人行使抗辯權;
1、票據欠缺法定必要記載事項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
根據《票據法》的規定,因票據欠缺法定必要記載事項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而無效的票據主要有下列三種:
(1)票據欠缺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票據法》第22條、第76條、第85條分別規定了匯票、本票、支票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票據缺少任何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的,當然無效。
(2)票據金額記載不合法。《票據法》第8條規定,票據金額以中文大寫和數碼同時記載,兩者必須一致,兩者不一致的,票據無效。
(3)在票據上作不合法更改。《票據法》第9條規定,票據金額、日期、收款人名稱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據無效。更改票據是指原記載人改變原有記載事項,它不同於偽造或變造票據。《票據法》允許更改的已有記載事項,可以更改,禁止更改的,絕不可更改,否則,將導致票據無效。
2、人民法院作出的除權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97條規定,公示催告期滿,無利害關系人申報的,人民法院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作出除權判決,宣告票據無效。票據經人民法院以除權判決宣告無效後,票據權利已經法院除去,持票人已無權向票據債務人請求付款。任何票據債務人可以除權判決為抗辯事由而對抗任何持票人,即使善意受讓人也不例外。
3、票據債權已消滅。
票據債權因付款、提存而消滅的,票據債務入可以以此為由進行抗辯。票據為交回證券,即債權人應在票據付款人付款時在票據上記載收訖並交回票據,債權人所享債權因票據債務人的付款和債權人的受領而消滅。因此,如債權人再次行使付款請求權,則票據債務人自然可以予以拒絕。在票據債務入已將票面金額提存的情況下,票據債權因提存而消滅,任何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行使票據權利時,票據債務人均可以已提存為由,行使抗辯權。
(二)特定票據債務人的對物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票據有效,但某一票據行為不合法的,受其不利影響的直接當事人依法不負票據責任,並可以以此作為抗辯事由,對抗任何持票人,不是該不合法行為直接相對人的其他票據債務人,不得主張這種抗辯權。這里所稱的特定票據債務人,就是指有效票據上某一不合法行為的直接相對人。根據《票據法》及《若干規定》第16條的規定,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超過票據權利時效的。《票據法》第17條對票據的時效作了具體規定。持票人因時效期間屆滿而喪失其票據權利時,不能使票據債務人負履行義務,任何持票人持這種票據主張權利的,被請求的可以以此為抗辯事由進行抗辯。具體而言,付款請求權時效屆滿的,被請求的付款人可對任何持票人行使對物抗辯權,追索權因時效期間屆滿的,背書人不受追索。需注意的是,此時持票人雖不享有票據權利,但根據《票據法》第18條的規定,持票人仍享有「請求出票人或者承兌人返還其與未支付的票據金額相當的利益的權利」。即持票人享有利益返還請求權。
2、以背書方式取得票據但背書不連續的。
根據《票據法》第31條的規定,以背書轉讓的匯票,背書應當連續。持票人以背書的連續,證明其匯票權利:非經背書轉讓,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匯票的,依法舉證,證明其匯票權利。因此,若持票人所持匯票的背書不連續,且不能舉證其通過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匯票,則匯票債務人有權對所有的此類持票人主張抗辯權。對於本票和支票而言,同樣也是如此。
3、無權代理和越權代理。
根據《票據法》第5條第2款的規定,無權代理和超越代理許可權所為的票據行為,其法律後果由行為者承擔。無權代理的被代理人或超越代理許可權的被代理人因未在票據上簽字,故不應負票據責任,被代理人可以據此向任何持票人抗辯(當然,被代理人對代理人在授權范圍內所為的票據行為應承擔票據責任)。
4、在票據上簽章的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票據法》第6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票據上簽章的,其簽章無效。據此,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此為抗辯事由,對抗任何持票人。
5、票據上的簽章系偽造或變造的。
根據《票據法》第14條及《若干規定》第67條的規定,在票據上偽造簽章的,因其簽章系偽造,被偽造簽章的人因事實上並未在票據上簽章,故不應負票據責任,被偽造簽章的人據此可以對抗任何持票人。票據被變造的,在票據變造前簽章的人,對變造後的票據文義不負責任,可以對抗任何持票人。
6、票據權利行使和保全手續欠缺。
持票人向付款人請求承兌或付款遭拒絕的,應採取保全措施,辦理保全手續,請求拒絕人出具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無法得到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的,應請求其他有關部門出具有效證明,據此向背書前手、保證人、出票人等票據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根據票據法第65條規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權而欠缺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或其他有效證明的,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被追索人可以以其追索權因保全手續欠缺而消滅為事由進行抗辯。需注意的是,根據《若干規定》第19條的規定,此時,票據出票人不享有這種抗辯權。
(三)任何票據債務人的對人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根據《票據法》第12條及《若干規定》第15條的規定,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
1、持票人有惡意。《票據法》第12條規定:「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手段取得票據,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於惡意取得票據的,不得享有票據權利。」據此,任何票據債務人對惡意取得票據的持票人可以以此為由進行抗辯。但在這種情形下,舉證責任應由誰承擔?按照舉證責任的一般規則,應由誰主張誰舉證,但根據《若干規定》第9條的規定,在票據債務人根據《票據法》第12條以惡意取得為由對持票人進行抗辯時,此時持票人應當對持票的合法性負舉證責任。若持票人的持票合法性得不到證明,則票據債務人的抗辯權成立。
2、持票人有重大過失。所謂重大過失,是指只要稍加註意就可以知道原持票人不是真正的權利人即正當持票人。根據第12條第2款的規定,持票人因重大過失取得不合法票據的,不得享有票據權利。據此,任何票據債務人可以以此為抗辯事由,拒絕向有重大過失的持票人履行票據義務。
(四)特定票據債務人的對人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根據《票據法》第13條及《若干規定》第15條規定,主要有下列情形:
1、持票人與票據債務人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並且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票據債務人可行使抗辯權。票據雖為無因證券,但在直接當事人之間,原因關系與票據關系仍然牽連,基於原因關系可以形成票據關系中直接當事人之間的抗辯。
2、持票人明知票據債務人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存在抗辯事由而取得票據的。如甲簽發一張匯票給乙作為買賣合同約定的貨款,後因買賣合同解除,此時甲可以拒付貨款,乙應歸還甲簽發的匯票。但丙知情而從乙處受領票據,則在丙向甲請求付款時,甲可以根據《票據法》第13條的規定,對丙行使抗辯權,拒付貨款,此抗辯權也稱為「知情抗辯權」。
3、持票人未付對價或者相當對價。一般說來,票據的取得應當給付對價,但是因稅收、繼承、贈與取得票據的除外。《票據法》第11條第1款規定:「因稅收、繼承、贈與可以依法無償取得的,不受給付對價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據權利不得優於其前手的權利。」據此,持票人如果沒有給付對價而取得票據,則在票據權利上不得優於其前手。在抗辯問題上,同樣也不得優於其前手。票據債務人對持票人的前手所能行使的抗辯,也能夠對未付對價或者相當對價的持票人行使,票據債務人對持票人的前手的抗辯事由也是對未付對價或者相當對價的持票人的抗辯事由。此種抗辯,也稱為「無對價抗辯」。
三、票據抗辯權的限制
票據債務人享有抗辯權,但票據抗辯權並非沒有限制。票據抗辯許可權制的目的,在於保護票據流通中的善意受讓人,維護票據的安全性、便捷性。依據《票據法》第13條第1款的規定,票據債務人的抗辯權受下列條件的限制:
1、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出票人之間的抗辯事由,對抗《票據法》善意持票人。如甲為支付乙的貨款而簽發一張匯票給乙,並由丙作為甲的付款人,丙向乙承兌後,甲始終不向丙提供資金,乙在匯票到期日向丙請求付款時,丙則不得以甲未供給資金而拒絕付款。
2、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的抗辯事由,對抗善意持票人。如甲乙雙方約定一筆買賣,甲為購買方,約定乙於合同簽定後1個月交貨,合同簽訂後甲為支付貨款簽發一張本票給乙,不料乙一個月後不交貨,反而將本票轉讓給不知情的丙,丙於到期日向甲請求付款時,甲作為票據債務人,不得以乙未交貨這一抗辯事由對抗善意持票人丙的付款請求權。
I. 票據抗辯分為哪幾種
票據抗辯根據抗辯所依據事由的不同,可以分為對物的抗辯和對人的抗辯兩類。
(一)物的抗辯
物的抗辯,又稱為絕對的抗辯或客觀的抗辯,是指基於票據或者票據上記載的債務人而發生的抗辯,該抗辯不因持票人的變更而受到影響。
對物的抗辯包括以下兩類:
1、任何債務人均可對任何債權人的主張行使的抗辯。
2、特定的票據債務人對任何債權人的主張行使的抗辯。
(二)人的抗辯
人的抗辯又稱為絕對的抗辯或客觀的抗辯,是指基於持票人自身或者票據債務人對特定的持票人之間的關系而產生的抗辯。
1、票據上的一切債務人可以對特定的債權人行使的抗辯。
2、只有特定票據債務人可以向特定的票據債權人行使的抗辯。
(9)票據法對物抗辯權擴展閱讀:
票據抗辯權適用的情形
1、票據債務人依照票據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的規定,對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1)與票據債務人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並且不履行約定義務的;
(2)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據,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於惡意取得票據的;
(3)明知票據債務人與出票人或者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存在抗辯事由而取得票據的;
(4)因重大過失取得票據的;
(5)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據權利的。
2、票據債務人依照票據法第九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二條和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對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1)欠缺法定必要記載事項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的;
(2)超過票據權利時效的;
(3)人民法院作出的除權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
(4)以背書方式取得但背書不連續的;
(5)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據權利的。
J. 什麼叫做抗辯權票據債務人的抗辯權是
所謂票據抗辯權是指票據債務人對一般票據債權人或特定票據債權人的債權請求,提出內一容定的合法事由,以拒絕履行其票據債務的行為的權利。這里的一定合法事由稱為抗辯原因,債務人享有的拒絕債權人行使權利的權利,叫做抗辯權。
票據抗辯權具有兩個特徵:第一,票據抗辯權只能針對票據請求權來行使,第二,票據抗辯權的法律效力在於阻卻票據請求權的效力,從而使得票據債務人能夠拒絕履行票據債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13條第二項規定:「票據債務人可以對不履行約定義務的與自己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的持票人,進行抗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