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劇本著作權案例

劇本著作權案例

發布時間:2021-07-31 03:13:07

⑴ 劇本版權保護的內容都有哪些

一、什麼是劇本?劇本是一種文學形式,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專根據屬劇本進行演出。與劇本類似的詞彙還包括腳本、劇作等等。它以代言體方式為主,表現故事情節的文學樣式。劇本是舞台表演或拍戲的必要工具之一,是劇中人物進行對話的參考語言。二、什麼是版權?版權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三、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類型有哪些?可以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包括小說、詩詞、散文、論文、速記記錄、數字游戲等文字作品;講課、演說、佈道等口語作品;配詞或未配詞的音樂作品;戲劇或音樂戲劇作品;啞劇和舞蹈藝術作品、繪畫、書法、版畫、雕塑、雕刻等美術作品;實用美術作品;建築藝術作品;攝影藝術作品;電影作品;與地理、地形、建築 、科學技術有關的示意圖 、地圖、 設計圖、草圖和立體作品。

⑵ 電影劇本著作權問題

首先,該劇本的著作權應歸林某所有。根據著作權法規定,林某第一次將小說改編成劇本,行專使的是著作權人的屬改編權。而第二次,根據劇本修改內容,則屬於著作權人的修改權。此時,導演未經林某同意,請王某、張某修改原劇本的內容侵犯了著作權人的修改權。並且,未經著作權人林某的同意,使用了王某、張某的修改稿,因此對林某的修改權造成了侵犯。盡管使用了張某、王某的修改稿,林某仍然為本劇本的著作權人。

其次,根據法律規定,譜曲的著作權也歸林某所有。其是否可以許可第三人使用該曲應當看林某與電影製片廠簽的協議。看一下林某許可電影製片廠的使用此曲是不是獨占排他的許可。如果是,林某不得再將此曲許可他人使用。但是本案中說,林某許可他人使用的是經過改動後的,那就要看林某改動的程度及范圍的大小而定。

⑶ 改編話劇劇本怎麼處理版權問題

1 根據合理使用原則
免費表演已發表作品 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 也未向演員支版付報權酬 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 不向其支付費用 但必須註明作者 作品名 以尊重著作權
2 網上的沒有出版的作品 因為你也找不到權利人 那你就註明作者作品名等 如果還是在校內免費演出的話 不會涉及版權的糾紛
3 作者去世 著作權依然存在50年 你應該向其繼承人支付 但基於合理使用原則的使用的話 不必支付費用

⑷ 《神探狄仁傑》第一部劇本著作權確權糾紛案

一、案例概述:
代理律師:李志勇、楊柳
委託人:原告——東陽榮煊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審理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級:一、二審
裁判結果:支持原告訴訟請求。

二、關鍵詞及理論問題:
受委託創作作品的著作歸屬

三、案例背景資料:
2002年5月10日,太原電視台電視劇藝術中心第七創作室(簡稱第七創作室)與錢某簽署了一份《協議書》。該協議主要內容有:錢某為第七工作室創作以唐代人物狄仁傑斷案為題材的25集電視連續劇劇本《武則於四大奇案》(暫定名),劇本著作權歸第七創作室所有。
2011年10月,太原電視台出具證明陳述:第七創作室系張文玲掛靠太原電視台電視劇藝術中心成立的創作機構,該機構資金完全由張文玲個人投入,一切責任也由張文玲個人承擔。
2002年12月11日,第七創作室與C公司簽訂《劇本版權轉讓協議書》,約定劇本《武則天四大奇案》全部版權(包括著作權、改編權、拍攝權以及開發製作其他任何衍生產品的版權)歸C公司所有。2006年12月5日,C公司與東陽榮煊公司簽訂《劇本版權轉讓協議書》,約定劇本《武則天四大奇案》全部版權(包括著作權、改編權、拍攝權以及開發製作其他任何衍生產品的版權)歸東陽榮煊公司所有。
2011年1月27日,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部《劇名變更證明》,證明《武則天四大奇案》為原文藝中心影視部參與監制、使用中央電視台影視部製作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的曾用名。
2004年,中央電視台影視部、某傳媒股份有限公司、C公司聯合拍攝完成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並在全國范圍內公開上映。

四、爭議焦點及法律問題:
1.劇本轉讓合同對劇本確權案件的影響
2.委託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3.經常居住地的確認

五、我方代理意見:
律師點評:本案實際涉及以下幾個法律問題;
1.受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歸屬
《著作權法》第17條:「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第七創作室與錢某簽署的《協議書》中明確約定,劇本版權歸第七創作室所有。
第七創作室與C公司簽署《劇本版權轉讓協議書》,C公司又與原告簽署《劇本版權轉讓協議書》,上述轉讓協議均合法有效,因此原告是電視劇劇本《武則天四大奇案》的著作權人。該劇在發行放映階段,由於市場營銷的需要改名為《神探狄仁傑》,即《神探狄仁傑》(第一部)。
鑒於《神探狄仁傑》(第一部)良好的播出效果,2004年及2006年,原告分別合法受讓了與《神探狄仁傑》(第一部)之人物及故事情節均具備連續性的作品即《神探狄仁傑》(第二部)及《神探狄仁傑》(第三部)劇本的著作權,成為《神探狄仁傑》(第二部)及《神探狄仁傑》(第三部)劇本的合法著作權人。
2.案件管轄權
根據錢某提供的無錫影視基地出具的證明材料,只能表明其在該基地從事過電視拍攝工作,沒有具體的、相對穩定的居住處所,不能證明其在該處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由於電視劇拍攝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短期性和和流動性,很難確定錢某一直在此處工作居住。

六、法院判決
【(2011)朝民初字第16570號】確認劇本《神探狄仁傑》(第一部)的著作權歸東陽榮煊影視公司所有。
錢某不服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原審法院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正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執行律師——李志勇



⑸ 關於劇本著作權的問題

我認為,首先你是劇本的著作權所有人,你的修改權、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永遠都回不會滅失,只有你答授權製作方,他們才有修改的權利,署名權是怎麼樣都不應該被製作方剝奪的。
之所以這樣關注著作權人的歸屬,其實就是利益分配的問題,在簽訂合約時,自己出讓多一些經濟利益就是了。

以上愚見,請自斟酌。

⑹ 知識產權法,著作權法案例分析 急求!

1、劇本系普通職務作品,著作權歸作者某甲所有,劇本的保護期自2005年5月5日至2055年12月31日。電影的完成體現了法人意志,所以電影的著作權歸A影視公司所有。電影的保護期自2006年6月6日至2056年12月31日。
2、某甲可以同意B電視台和乙的請求,因為B電視台是要拍成電視劇,而乙是翻譯劇本,他們都與A影視公司的使用方式不同,所以某甲可以同意其它人以不同於A影視公司的方式使用其作品
3、B電視台不構成侵權,時事新聞不是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由於電視劇系電視台在合法使用劇本的基礎上創作的新作品,電視台擁有該電視劇的著作權,播放花絮是正當行使著作權的行為。

⑺ 電影劇本沒有申請著作權被人盜用了怎麼辦

尋找相應的賠償收集證據
1、著作權自著作權作品產生之日起就自動產生並受法律保護;
2、他人盜用你的著作權作品,已經侵犯了你的著作權;
3、搜集有關能夠證明你的作品產生時間的證據,起訴侵犯著作權的侵權人,要求其停止損害並承擔賠償責任。

⑻ 求一篇關於侵犯著作權的案例及分析

首先你要清楚什麼要件才算侵犯著作權。
侵犯著作權的構成條件
著作權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情節嚴重的行為。我國《著作權法》第15條、第16條規定了15種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行為,但是根據本條規定,只有下列四種侵權行為可以構成本罪: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行為。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即指未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著作權人一般指作者,也可能是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根據《著作權法》規定,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享有著作權;演繹作品著作權由演繹人享有,合作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如其中的作品可以單獨或分割使用的,其作者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的導演、編劇、作詞、作曲、攝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其他權利由製片者享有,如果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其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任何未經上述人員同意而使用其作品的,均屬於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行為。
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復制是指以印刷、復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多份的行為;發行是指為滿足公眾合理需求,通過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眾提供一定數量的作品復印件。根據本條規定,復制與發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整體行為,應同時具備才構成本罪,如果僅僅具備其中一個方面的則不符合本罪行為特徵。當然不同行為人事先通謀而分別實施復制、發行的,屬於共同犯罪,仍然可以構成本罪。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行為
出版是指把作品編輯加工後,經過復制向公眾發行的行為。出版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復制發行。出版者出版圖書,一般需要經著作權人授權而取得對作品的專有出版權。專有出版權是指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的作品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地點以原版、修訂版方式製作成圖書並予以發行的獨占權利。它是一種與著作權有關的重要權益,同樣具有排他性,他人不得行使,否則構成侵權。
3、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行為
這是一種侵犯錄音錄像製作者著作鄰接權的行為。錄音錄像製作者即製作錄音錄像製品的人,由於他們不僅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付出了相當的獨創性勞動,對其製作的音像製品也依法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並獲得報酬的權利,他人未經許可復制發行其音像製品的,當然是對其權利的侵犯。
4、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行為
這是一種借他人之名非法牟利的行為。它不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 (主要是署名權),而且必然會影響他人美術作品的銷售,從而間接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同時這種行為還欺騙了社會公眾,對我國文化市場秩序具有相當的危害,因此應予以懲治。
值得探討的是,本條把「製作」與「出售」以頓號分開作並列規定是否意味著有其中之一行為即可構成本罪?我們認為,結合構成本罪的前面三種行為方式,此處應理解為「製作並出售」或「為出售而製作」才構成本罪,這樣其與「復制發行」和「出版」一樣作為本罪在客觀方面的行為表現之一才有其合理性。從主觀上看,也只有既製作並出售或為出售而製作才能表明行為人具有營利的目的。
根據本條規定,上述四種情形還必須是違法所得的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才構成本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樁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嚴重情節」:因侵犯著作權曾經兩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責任或者民事責任,又侵犯著作權的;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十萬元以上,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支十萬元以上的;造成其他嚴重後果或者具有其他嚴重。

⑼ 某出版社未經許可出版了電影劇本侵害了誰的著作權

您好!
根據《著作權法》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電影劇本屬於文學作品,即便未經歷導演演員等二度創作被最終攝制為電影 ,亦可獨立出版發行、以文字形式體現其文學價值。而劇本在拍攝過程中必然發生調整與更改,經歷演員表演、導演調度、攝影、剪輯等等的二度創作,所以當劇本被拍攝為電影成片後,成片劇本(再度還原為文字劇本)與原先的劇本是有差異的,成片和成片劇本版權都屬於全體製作人員——也就是製片公司。至於原劇本是否可以作為文字作品獨立使用,需要作者與製作方在訂立轉讓合同時註明。
因此若是出版社未經許可便出版電影劇本,便侵犯了原作者和製片公司的著作權。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⑽ 劇本的著作權歸誰

劇本是誰創作的,作者是誰,那知識產權就屬於誰。
法人或者是機構組織編寫創作,能夠代表劇本創作意志,並且能承擔所寫內容的一切法律責任,那該劇本的著作權就屬於法人或者是機構組織。
如果以上相關的證明都沒有,那劇本上所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是機構組織擁有該劇本的著作權。
改編、翻譯過的劇本或者是注釋、整理過的劇本而產生了新的知識內容,新的知識作品,那該劇本的著作權屬於將作品進行改編、翻譯的法人、公民、組織機構或者是重新注釋、整理過該作品的法人、公民、組織機構。
由兩個人同時創作,並同時完成的作品,該作品能夠代表兩人的合作創作意志,並且兩人對該作品所寫內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那該劇本作品的知識產權屬於合作創作的兩個人共同擁有的成果
由多個人進行創作完成的劇本作品,著作權屬於合作創作的人員、法人或者是組織機構,或者可以將劇本的知識產權分割使用,即該劇本當中的內容是誰寫的,那劇本當中這一部分由公民所寫的內容,其單獨享有著作權。
劇本是整理匯編而創作產生的,那該劇本的著作權是屬於對劇本進行匯編的創作人員享有。
影視劇本或者是類似於攝影、記錄、拍攝等製作手段進行創作而產生的劇本作品,那該劇本的著作權屬於製片人享有。
電影劇本或者是類似於電影拍攝的作品,當中的部分內容、音樂或者是其它能夠體現創作意志的知識產品,那該部分的知識產權可以由單獨進行創造的人員享有。
公民、法人或者是組織機構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創作產出的職務作品,除了所屬的法人或者是其他可以享有該作品的人員外,其著作權應該屬於職務作品的製作作者享有。
延伸閱讀:
著作權的取得和產生需要哪些條件
《著作權法》對著作權的歸屬有哪些規定?
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包括哪些

閱讀全文

與劇本著作權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