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視劇照演員是否享有肖像權
一、影視劇照可否成為演員的肖像 肖像是採用攝影、繪畫及其他造型藝術手段反映(再現)自然人包括五官在內的外觀形象的作品,肖像還是自然人人格利益的體現。影視劇照中的演員形象也表現了演員的個性特徵,即使是同一個角色,不同的演員塑造的藝術形象也有所不同,因此必然承載著演員的人格利益。 由此可知,如果影視劇照能夠反映影視演員本人的外觀特徵,能夠足以使他人辨認出主要表現的是哪位演員,則應認定該劇照具有肖像的特徵,在法律上應視為該演員的肖像。 二、影視劇照所涉肖像權的含義及其內容 肖像權,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利。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包括精神利益和物質利益兩部分。 肖像權的主要內容包括肖像製作權、維護肖像完整權和肖像使用權三方面。肖像使用權意指自然人有權決定是否使用、如何使用、由何人使用、為何使用肖像等問題。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他人不得使用其肖像,有權使用肖像的人也不得違反肖像權人的授權使用其肖像。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使用其肖像,或者有權使用肖像的人超越授權使用肖像的行為,都被認定為是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影視劇照由於符合肖像的法律特徵,自然其中的演員對此享有肖像權。如果只是因為是影視劇照,不是生活照就不保護演員對此的肖像權,顯然是不合法理的。 三、影視劇照中演員肖像權與影視劇製作方著作權的沖突 雖然影視演員對於其生活照與影視劇照都可享有肖像權,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影視演員在同意參加影視劇的演出時,除非有特別約定,其對整部作品是無法主張肖像權的。演員的同意出演,意味著其對製作方製作、使用其肖像的授權,是演員對自己肖像權使用權的出讓。實際上,這一行為本身也正是演員對肖像權行使的表現。這種肖像使用權的出讓與轉讓只發生在演員與製作方之間,且只能是部分地、有限地轉讓。 但是,並非演員對影視劇照絕對不能行使肖像權。通過分析可看出,戲劇尤其是影視角色的扮演者在不妨害製作方著作權、導演和美工師的角色造型權時,可以享有對影視劇照的肖像權。這不僅是因為表現演員突出形象的影視劇照具備肖像的法律特徵,符合肖像的法學定義,還因為作為一種獨立於影視劇之外的靜止影像,更突出了演員的外在形象特點,演員本人的人格利益體現亦更加明顯。從引導社會的價值取向的功能來看,此時保護演員的肖像權較之保護著作權,具有更大意義。 同時,還應看到影視劇照實際上是一個多種權利的復合體。因此,即使是作為著作權人的影視劇製作方,在使用影視劇照時也有一個合理使用的問題,超出這一合理范圍,就可構成侵權。如果允許製作方無限制使用或有權許可商家隨意地、營業性地使用影視劇照,那麼恐怕就會有製作方為牟取不當利益大量出售影視劇照使用權。因此,明確演員享有對影視劇照的肖像權,也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
Ⅱ 小說出版之後,作者還有沒有權力將原著改編成影視劇作品出版商有沒有權力干涉或參與分成
看版權你有沒有轉讓。沒有的話,他們都沒權利干涉。因為這會是你的著作權
Ⅲ 電視劇從頭到尾是如何製作的
一、 首先,應看你朋友的公司是否具備電視劇製作、發行資格——注冊資金300萬以上,擁有省廣電局(廳)核發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國家廣電總局統一印製)。
二、選到好劇本後,持《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和表述劇目主題思想、主要人物、時代背景、故事情節等內容的故事大綱,到省廣電局(廳)申報電視劇題材規劃立項。
三、製片方(你朋友的公司)與編劇、導演、攝像、主演等主創人員簽定合作意向書(可以有水分,日後可以更改)。持申請報告、《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申領登記表》、題材規劃立項批准文件復印件、編劇授權書到省廣電局(廳)申領《電視劇製作許可證(乙種)》(限於攝制該劇、有效期180天)。
四、融資……至於怎麼拉,跟談廣告幾乎一樣;所不同的是,企業參股投資可以得到電視劇發行的分紅。
五、建組、選演員……
六、確定拍攝地,拍攝……
七、後期製作。
八、發行。
關於發行,有的公司碰到好劇本後就找專業發行公司談發行,簽定發行合同,有的發行公司提前將部分款打入製片方帳號。
電視劇的發行,只要有《發行許可證》就可以發行。一般的製片公司都辦理了《發行許可證》。
製片公司自己發行的多,由發行商的發行的很少。
電視劇發行的流程,實際就是節目市場營銷的整個過程:
1、市場細分選擇目標市場
2、電視劇定位
3、營銷組合
a.產品戰略
b.價格戰略
c.分銷渠道
d.促銷:廣告宣傳、營業推廣、公共關系、人員推銷
電視劇的發行流程
一、電視劇的兩種發行方式:
電視劇製片公司有兩種電視劇的發行方式:自主發行和委託發行。委託發行又有兩種操作模式:賣斷和代理。自主發行是絕大多數電視劇製片公司第一選擇,這樣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委託發行常見於小規模的製片公司或剛起步的製片公司,製作的電視劇在市場上多屬於二、三檔。
1、實力強的製片公司多自主發行,小型製片公司通常採用委託發行方式
如果對不同產量製片公司所採用的電視劇發行方式進一步分析可看出電視劇製作能力強的公司,通常發行能力也強,「自主發行」電視劇的比例很高。年產電視劇200集以上的大型製片公司全部採用"自主發行"的方式發行自產電視劇。
2、在委託發行中,大多數製片公司採取賣斷方式
新建的公司或小型製片公司,缺乏發行實力,所以他們通常願意賣斷,或者委託發行。目前大多數製片公司採取賣斷的方式,發行公司分帳代理的代理費比例通常為15%-30%,通常有保底。
二、電視劇的兩次發行:
電視劇的發行包括兩次發行,其中以第一次發行為市場主體。第一次發行主要是社會製片公司向中央電視台或省級台或省會台供片,對於社會製片公司而言,第一次發行就完成了全部收益。第二次發行則是省級台、省會台向下游的城市電視台供片,將其已購買的播映權進行收益最大化,但第二次發行在電視劇發行主額中所佔比例很小。
1、省級台與省會台是第一次發行的主要市場
盡管在電視劇的第一次發行市場有三個買家:央視、省級台和城市台,但是絕大多數製片公司的發行策略是「全國發行,分省銷售」,省級台和省會台是其主要的銷售對象。
2、省會台外的地市電視台是二次發行的主要對象
二次發行是電視台對已購的電視劇在播映許可權和時間的范圍內進行銷售,是地方電視台的一項收入來源.但是數量不大。
二次發行的主體有的是電視台,有的是頻道,取決於頻道在電視台的獨立地位。一般來說,購買全省播映權的省級、省會級電視台可以向其它地市級電視台出售播映權。
二次發行有兩種情況.一是在播出前發行,另一種是播出後發行,一般來說,省級電視台先向地市台發行,待他們播出後,省台再播。
3、聯合購買,不容忽視的聚合力量
就單個電視台的購買能力來說,央視大於省台,省台大於市台,往往城市台拿不到優秀劇的播出權。在激烈的競爭狀態下,省台和城市台的聯購聯播情況比較普遍。
全國城市台協作體
全國范圍內的競爭主要是全國城市協作體與央視之間對優秀劇的競爭。全國城市電視台協作體為廣電總局下屬機構,擁有二百多家城市電視台會員,擁有化零為整的頻道資源優勢。
2002年全國有線台聯合購買了《還珠格格II》的播映權,同年被媒體炒作得沸沸揚揚的《射鵰英雄傳》首播權被全國30多家城市電視台聯合購買,各個參與聯播的電視台廣告收入都比較可觀。2003年播出的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雲南電視台影視頻道等聯合攝制的《十三格格》也是由城市台協作體買斷操作的。
省內聯合購買
在一個省內普遍存在著城市台聯合購買的情況:以省會台為龍頭的城市台經常會聯合購買一部劇的省內播映權,在操作方式上多是二次發行。
三、電視劇的四級發行市場:
按照發行商選擇電視劇發行到各地區的比例分類,可以分為四個級別的市場。
一級市場:廣東、山東、遼寧和浙江,有70%以上的發行商選擇這四個省發行電視劇;
二級市場:湖南、四川、吉林、河北、江蘇、山西、北京、重慶、上海、安徽、黑龍江、湖北、福建、河南、陝西、廣西、江西、貴州,有60%發行商將電視劇發行到這十八個地區;
三級市場:非主流市場,天津、海南、寧夏、新疆、內蒙古、雲南、甘肅,不足60%的發行商發行到以上七個地區;
四級市場:西藏和青海,選擇此地發行的公司只有一半以下。
Ⅳ 為什麼國內會拍不出像《權力的游戲》這樣的史詩級電視劇呢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只能說現在中國缺的不是資本,而是其他的東西。我們都知道,《權力的游戲》本身的“IP”就是世界級的,目前中國享譽全球的“IP”數量不多,除了《三體》,恐怕能想到的只有《四大名著》。所以沒有好的“IP”、尤其是像《權力的游戲》這樣的史詩級的“IP”,是中國現階段影視作品沒有辦法實現突破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Ⅳ 廣播電台轉播網上廣播劇是否違反了著作權法
是,違反了著作權。
著作權侵權行為有以下幾點: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1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13.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4.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5.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16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1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18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從以上第八點可以看出,未經許可傳播他人的影像作品,涉嫌侵犯著作權。
Ⅵ 劇本的著作權問題
首先要申請一個劇本的版權保護,這是歸屬權是你自己所有,被人不能內用你的 用了的話就是侵權,容這樣能保護你的版權。
如果你想讓被人用自己取的報酬,那麼有兩種辦法。1:版權授權許可,這時你把你的版權權力授權給他人使用,歸屬權還是你自己,他人只有使用權;2:版權轉讓,這時你把版權權力轉讓給他人,你自己沒有了版權的歸屬權和使用權,相當也你把版權賣給他人。
這2種辦法都可以讓你i取的報酬,前提是你要想申請一個版權保護起來你的作品。
Ⅶ 電影編劇的權力大嗎
電影編劇的權力大嗎?
美劇編輯權力大!
要理解這個問題,需要知道美國的電視網路類型和商業運作模式。
網路類型(Networks)
和大多數發達國家一樣,美國大體上有兩種TV Network:
1. Commercial Network - 靠廣告養活自己的頻道組
2. Cable Network - 不帶廣告的,靠觀眾交錢養活自己的頻道組
在過去的10年間,美國的電視媒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基本的情況是,Commercial Network目前出於戰斗的下風,節目質量相對一般,廣告插播太多,觀眾雖多,但逐年急速遞減。主要的原因是,觀眾都有錢了,可以花一點錢買無廣告的Cable TV,加上網路流媒體的強大,為什麼要遭受廣告的影響?Cable/Satellie TV已經成為主流。
在Cable Network中,因為觀眾是付費觀看的,頻道對電視劇的要求極高,競爭也很激烈。而對於電視劇來說,持續的好故事是絕對的核心,其他外在的像演員,cinematography等,和電影相比都退居其次。(此處省去一千字)。而好故事,則是必須需要有相當才乾的編劇來寫的。
所以美國現在的商業情況是,Cable Networks對好故事的需求 = 對有才乾的編劇的需求 = 如果你是一個優秀的編劇,你會占絕對的上風,而且權力很大。去理解這權力能到什麼程度,你需要理解電視的商業運作模式。
TV Network 商業運作模式
電影在開拍之前,劇本基本上是必須寫好的。大部分劇本是由一個編劇原創的。電影公司每年會從成百上千個劇本里選出幾個到10幾個能拍的。一個好萊塢特別優秀的電影編劇,劇本被拿去拍的幾率大概是8-10本裡面有一本。
而電視劇完全不同。在電視劇開拍之前,劇本是不需要寫的。需要有人去pitch一個idea,然後idea好了之後的下一步,是去找編劇團隊。在正常情況下,一部電視劇每年需要12集,每集45分鍾的話,那麼這個團隊會至少需要6-8個人,大部分好劇甚至有10多個,20多個。裡面最有才的一個兩個,是需要指揮整個團隊的。不然這電視劇寫出來肯定不行。
假定指揮寫作團隊的是一個編劇 - 這個編劇行話叫做Show Runner - 第一,他的收入會比其他編劇高。第二,他的話語權會相當高。因為整個劇的製作基本上全靠他了。
高到什麼程度呢,引用一個Robert Mckee提過例子:編劇都有經紀人。經紀人在接到Cable Network的邀請他手上的一線編劇去給他們做Show Runner的時候,經紀人基本上就是雙腳翹在桌子上說,第一,超高薪。第二,我的編劇必須要做Procer,也就是說我們要分紅,我們要說了算,不然不幹。(經紀人是拿提成的)
然後Cable TV就開出條件:一般來講一個編劇能拿到收益的10%,而很多電視劇結束的時候,你看到謝幕中有4,5個Co-Procer的時候,你就知道,他們裡面至少有兩三個是編劇。目前,大部分一線編劇都不願意寫電影了,寫TV既能滿足他們的創作需求,又能賺更多的錢。
能賺多少錢?一個Season下來,一個好的Show Runner可以拿到 $10,000,000以上。這是只播一次的情況。好的電視劇是會被重播的。不像演員只有片酬,每次重播編劇都能拿Royalty(版權?),而且數額也相當客觀。一線編劇辛苦一年寫的電視劇賺的錢,要遠遠超過大多數一線電影演員。
在美國Cable TV Network,編劇就是製片人。
Ⅷ 有哪些不錯的美劇
不錯的美劇推薦:《摩登家庭》、《行屍走肉》、《絕命毒師》、《權力的游戲》、《使女的故事》。
1、《摩登家庭》
是一部以偽紀錄片形式敘述與拍攝的情景喜劇,由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朱麗·鮑溫出品。該劇講述了三對各有不同的美國家庭:一對普通父母與三個孩子、一對同性戀夫夫從越南領養了養女組成三口之家,一個60歲的老頭迎娶了位熱辣的哥倫比亞異國美女,美女還帶著個11歲的胖兒子。最奇妙的是,其實他們是一個大家庭。
5、《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是由瑪格麗特·阿特伍德、Bruce Miller和艾琳·柴肯聯合編劇,Reed Morano和麥克·巴克執導,伊麗莎白·莫斯和約瑟夫·費因斯領銜主演科幻劇情類電視劇。《使女的故事》改編自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小說,講述了一個反烏托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