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不享有著作權或署名權的人

不享有著作權或署名權的人

發布時間:2021-07-30 17:48:35

⑴ 署名權和著作權的問題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署名權就是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署名權是著作權的一回部分。

著作答權,又稱為版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著作財產權是無體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慧所產生之權利,故屬智慧財產權是知識產權之一種。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在中國實行自願登記原則。

⑵ 未成年人不享有著作權對嗎

不對,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著作權法》第二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未成年人只要完成法律意義上的作品,就享有著作權,同時還享有署名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
如能提供更為詳細的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⑶ 署名作者、隱名作者,誰應當享有著作權

署名作者、隱名作者,誰應當享有著作權?合作作品的構成條件有二: 署名作者、隱名作者,誰應當享有著作權?署名或不署名、署筆名都是作者行使著作權的一種方式,不署名並不等於作者就不享有著作權,不能把署名權與作者身份權等同。作者身份權是作者署名權的核心、基礎,是作者行使署名權及其他權利的前提,也是作者的其他權利受到侵犯時,他賴以要求保護的法律依據。而署名權只是作者的一項重要的精神權利,作者行使署名權的實質是作者身份權的內容之一,即決定是否公開作者身份的具體體現。作者欲公開其作者身份,則署真名或公眾所周知的筆名;作者欲隱蔽其作者身份,則署不為人知的假名或不署名,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作者身份為實質,署名權為表象,作者身份權為內容,署名權為形式,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表現內容。署名作者、隱名作者,誰應當享有著作權對於署名作品、單一作者的隱名作品以及合作作者全部隱名的作品,其作者身份權都是比較容易確定的,但對於在一部合作作品中,有的作者署名,有的作者不署名,對於不署名作者即隱名作者的身份權的確認就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如2002年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審理的《書法大師沙孟海的前半生》和《翰墨人生》著作權糾紛案,從該書的創作過程來看,署名作者劉某和傳記主人公沙孟海先生均是該書的作者,但是在正式出版時,劉某署了名,另一作者沙孟海由於種種原因未署名,成為該書的隱名作者,這樣,在不知情的人看來,該書似乎是劉某一人所著,往往容易忽略隱名作者所享有的著作權。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隱名作者的作者身份權的保護就成為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合作作品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基於共同創作的合意,共同創作的行為而完成的作品。

⑷ 不屬於著作權的人身權利的是 a發表權,b署名權c修改權,d演繹權

你好,D演繹權。人身權還有保護作品完整權。

作品著作權登記、軟體著作權登記等問題,您還可以詢問我們:

⑸ 知識產權的中是否可以只署名但不享有實質權利

您好,署名權作為著作人身權的一項權利,我國著作權法的第十條第(二)版項規定,權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署名權主體是作者,但作者不等同於創作作者的自然人。根據中國著作權法的第11條、第17條的規定,作者有三種情形:第一,創作作品的自然人;第二,被視為作者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第三,由委託合同明確約定而取得作者身份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單位。

著作權人可以將著作財產權轉讓給他人,但是著作人身權一般認為不可轉讓,因此,署名權是著作權人的固有權利。

⑹ 哪些作品不享有署名權

哪些作品不享有署名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六條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從這條可以看出,屬於民間的文學藝術作品,由於歷史原因,其作者已經追溯不了的,一般是不享有署名權的,其著作權一般歸國家或者特定區域民族群體所有。

⑺ 署名權和著作權有什麼區別呢

署名權和著作權有什麼區別呢?署名權是著作人身權中的一項。署名權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署名權和著作權有什麼區別其一:主體不同從狹義上看,版權是指出版者權,其主體是出版者。在中國,出版業被當作意識形態的重要領地長期為國家專營,由國有的出版機構(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具體運作。所以,在我國版權的主體只能是國有出版機構,自然人不能成為版權的主體。而著作權的主體是作品的作者。客觀上,只有自然人是作品的唯一事實作者,自然人以外的其他社會組織和民事主體;只能在特定情況下才能被視為法定作者。其二,客體不同出版者權的客體為書刊及音像出版物。而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著作權法保護的只是作品,而非作品的載體,因為作品載體可以有許多種,而作品本身只能是一個。第三,形成機制不同版權是一種從屬於著作權的派生權利,出版者版權只能由著作權人授予而產生。而著作權是基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產生的權利。在我國,作品一經創作產生,只要具備了作品的屬性,即自動依法產生著作權。第四,內容不同以我國為例,出版者對其出版作品享有的版權,包括專有出版權、版本權、出版作品的形式和內容的修改權、刪除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財產權包括復制權(出版權、發行權、復制權、演繹權、翻譯權、演繹權)、傳播權(表演權、播放權、展示權、朗誦權)等權利。第五,期限不同在我國,出版者對作者授權出版的作品享有一定時限的專有出版權。時限長短由出版人與著作權人協商簽約產生,並規定合同有效期限不超過10年。著作人身權的保護一般不受限制,其中某些內容具有一身專屬性的權利理應受到永久的保護。對於著作財產權,各國都規定了一定的時間界限,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去世後50年,截止於作者去世後第50年的12月31日止。

⑻ 的設計作品,我能享有其著作權與署名權嗎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可以分為兩種情況:1、、職務作品的著作權由單位享有,作者享有署名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可以給予作者獎勵:(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計算機軟體、地圖等職務作品;(2)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的職務作品。2、著作權由作者享有,單位享有優先使用作品的權利職務發明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除上述情況的職務作品著作權歸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所有外,一般職務作品的著作權仍歸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2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但如果在作品完成2年內,單位在其業務范圍內不使用的,作者可以要求單位同意由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其作品,單位沒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在作品完成2年內,經單位同意,作者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獲報酬,由作者與單位按約定的比例分配。作品完成的2年期限,自作者向單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計算。

閱讀全文

與不享有著作權或署名權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