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標侵權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的區別
商標侵權行為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
(一)有違法行為存在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即發生了行為人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擅自在相同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了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妨礙商標注冊人行使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商標違法行為的存在是侵權行為構成的前提條件。
(二)有損害事實發生損害事實在商標侵權行為中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條件。至於損害事實,可以是物質損害,也可以是非物質損害。物質損害是造成商標注冊人在經濟利益上的減少、消滅。非物質損害是因侵犯商標專用權而致使權利人的商品信譽、企業形象被損毀、貶低。非物質的損害是無形的,並且當時是無法計算的,但終歸導致權利人財產利益的減損。在實踐中,對物質損害的認定應由被侵權人舉證,而對於非物質損害的認定,舉證卻是非常難的,因此無需被侵權人舉證。只要有違法行為的存在,便認定為有非物質損害,被侵權人即可要求停止侵害。
(三)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損害事實不同,形成的因果關系也不同。侵犯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造成了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則違反行為與損害事實形成因果關系。例如某種假冒名牌的酒,質量很差,消費者飲用後,會誤認為某種名牌酒的質量下降了。這就是侵權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如果損害事實的發生是因為其他原因所致,則不構成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四)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新《商標法》將原法第38條第(2)項「銷售明知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明知」刪除,即取消了認定此行為侵權的主觀構成要件,確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就是說無論侵權人主觀上故意或過失,都應承擔法律責任。
2. 商品包裝該如何避免侵犯著作權
自己創作才行,用別人的都需要許可。字體也是有版權的注意別亂用內
阿布淘寶唯一版權局下屬容公司代理版權,100%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證書+100%放心使用做項目;【登記一次保護50年】登記後沒有任何後續費用(我們負責材料審核整理的都是有上萬件登記經驗材料人員) ;1:找不負責任代理容易出現補正一補證可能一年時間還通過不了耽誤您時間還耽誤您做項目 ,得不償失;2:我們代理著作權基本不會出現補證現象,及時出現一分鍾就能想出解決方案。根本不會出現耽誤時間 ;3:找不負責任代理如果材料整理不好,出現別公司信息將來查出來證書作廢很可能被法院起訴。而您登記材料就變成害您證據。而且做項目就需要查詢很容易查出來的4:我們整理材料對您不利情況都是不會出現的。5:如果登記著作權請務必找專業負責有經驗代理單位
價格最低的全行業
3. 商標侵權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的區別
您好,版權協議,是一種著作權合同。是指著作權人與欲獲得著作權使用、轉讓版、質押等權權利之人達成的以著作權使用、轉讓、質押等為內容的合意。版權協議是對與版權權使用、轉讓、質押等活動相關聯的一系列合同的總稱。版權協議可以根據合同目的和內容的不同而分為著作權使用合同(主要包括出版合同、表演合同、視聽作品製作合同等)、著作權轉讓合同、著作權質押合同等。著作權合同是典型的以私權的使用、以著作權合同的性質是民事合同。同時,著作權合同具有一般民事合同所具有的締結於平等主體之間的特性。應載明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通常包括: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或名稱;作品名稱;許可使用的方式;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和非專有使用權;付酬標准和給付方法;合同履行時間;違約責任;合同糾紛解決的方式;簽約日期;雙方當事人認為需要約定的其它內容和在合同上簽名.蓋章。著作權轉讓合同除具備合同的一般條款外。應特別載明所轉讓的財產權利的內容。
4. 濫用著作權權力典型案例
按照你說的,被告使用的包裝袋是有合法的版權的,而且版權不屬於原告,那麼我認為並不侵權呀
5. 此案是仿冒包裝裝潢還是商標侵權
什麼案件來?可參考《商源標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判斷,
以下行為構成商標侵權:
1. 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2.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
3.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6. 產品被投訴外觀專利侵權
我有一個產品被人投訴外觀專利侵權,如果我也去申請一個這個產品的外觀專利,專可以申訴嗎?能屬通過嗎?你現在才申請已經晚了再說,產品已經在市場上銷售,有銷售記錄,你申請已經遲了!只要你有銷售記錄證明,早過他的專利申請時間,就可以推翻他的外觀專利有效性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第三款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不得與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該合法權利指商標權、著作權、企業名稱權、肖像權、知名商品特有包裝或者裝潢使用權。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二項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三款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二)項規定的原有范圍,包括專利申請日前已有的生產規模以及利用已有的生產設備或者根據已有的生產准備可以達到的生產規模。汽車用品以後估計會規則化,連個鎖匙扣有寶馬LOGO,但沒寶馬公司授權都視為侵權
7. 已經下架的產品包裝被訴著作權侵權,賠償金怎麼計算
您好,我國著作權侵權賠償有三種計算方法:1、以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為依據;2、以侵版權人的違法所得為依據權;3、法定賠償。
相關法律: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8. 產品包裝盒上圖案著作權歸屬問題
著作權的歸屬問題在著作權法中有著有明確規定,創作作品的公民就是作者,而著作權屬於作者。作者是著作權人享有相關權利。而產品包裝盒圖案著作權的問題應該根據著作權的規定,法律中明確規定著作權包含的種類,其中第三條規定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都屬於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可以進行著作權的申請。對於圖案同樣可以申請專利權。產品圖案的審計圖可以作為著作權的作品。
然而專利法又明確規定了外觀設計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但是外觀專利的申請有著嚴格的鑒定范圍;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於現有設計。而專利的申請人對外觀專利有專利權的使用。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為准,簡要說明可以用於解釋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對於專利人的規定在專利法第六條做出了明確的解釋。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十一條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第三條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第六條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二十三條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於現有設計;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外觀設計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第六條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六十條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九條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為准,簡要說明可以用於解釋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