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使用"三毛"這種稱呼,而不是其漫畫形象,該使用行為侵犯著作權嗎
不會的。著作權保護的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名字稱呼不屬於該范疇。比如說,三毛是台灣的作家筆名,同時也是漫畫家張樂平創作的作品中的人物。
❷ 三毛漫畫的介紹
《三毛漫畫》是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漫畫。
❸ 三毛漫畫的內容簡介
《三毛漫畫(經典版)(套裝共4冊)》採用套裝的形式,《三毛漫畫(經典版)(套裝共4冊)》共四本書,分別為《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三毛解放記》和《三毛新生記》,所選內容都是三毛漫畫中的經典。《三毛漫畫(經典版)(套裝共4冊)》為黑白單色版,原汁原味,是三毛漫畫的「禮品裝」,也是三毛漫畫的愛好者及收藏者的首選。
❹ 三毛著作權繼承人的訴訟行為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您好:
給您查了相關的材料和評論,希望對您有所幫助:http://china.findlaw.cn/info/case/zscqal/6585_4.html
這里載入文章末位比較有意義的話:
「商標權和著作權是兩種不同的知識產權,分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來予以保護。在實踐中,不同的知識產權往往會發生沖突,而解決「權利沖突」的基本原則為「權利在先」原則,也就是那一種權利產生在先,就對在先者給予保護,而權利產生在後者視為侵權。著作權是由作品的完成而依法產生的一種專有權利,這種專有權利有別於其他民事權利的特徵之一是具有獨占性和壟斷性,一件受保護的作品只有著作權人才能佔有、控制和使用,非著作權人不能將他人的作品作為商標來使用,也不能將該作品去申請商標注冊。
綜合上述,本案三毛集團公司根本無權將「三毛」作品申請商標注冊或擅自對「三毛」作品進行修改後去申請商標注冊,因為它將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去申請的過程中本身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其實質是一種侵犯他人著作權的違法行為,故一、二審人民法院作出三毛集團公司停止在產品、企業形象上使用「三毛」漫畫形象及賠償著作權人張樂平的繼承人馮雛音等人民幣10萬元的民事判決,無論從實踐或理論來看,均是於情相合,於理相通,於法有據的。「
望 採納,謝謝。
❺ 版權認證與商標注冊的區別
商標主要針對的是依附在產品上的標志 或者區別於他人的品牌標識
版權指的是作品的著作權,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商標有圖案, 登記了版權 就證明這個商標是由你設計的 你擁有這個圖案的創作權。
版權的定義及保護期限
版權又稱著作權,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者對其所創作的作品享有的權利
版權保護的時間:
自然人:作者的有生之年加死亡後50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作品首次發表後50年,截止於作品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版權登記條件
凡是富有美感的LOGO或外觀設計圖都可以成功登記版權!
交叉保護(Multi-cross Protection), 一般情況下指就一個LOGO既申請商標注冊,又登記版權,從而該LOGO同時獲得商標法與版權法的雙重保護。
版權登記性價比高
版權只需登記一次就可獲得保護,保護時間長達作者死亡後的50年,期間不需續費也不需續展。
申請時間快,兩個多月可以拿到證書,彌補商標申請時間緩慢的不足;
彌補客戶沒有進行全類注冊的空白,多類做不成,可以做版權;
增加客戶知識產權持有量;
可以通過版權進行維權,自保的同時也可以主動去控告對方侵權
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先生在長期的創作生涯中創造了一個大腦袋、圓鼻子、頭上僅有三根頭發的「三毛」形象,對此張樂平享有版權。被告江蘇三毛集團公司未經許可在其產品、廣告、企業標記上廣泛使用「三毛」形象。此外,被告還在1995年11月至1996年2月間,就34類商品向國家商標局提出了含有「三毛」漫畫形象的商標申請。至案發時,已被核准31類。法院經過審理認定,被告未經許可在商業標記中使用「三毛」漫畫形象,侵犯了他人的在先權利——版權。隨後國家商標局以「注冊不當」撤銷了被告在31類商品上注冊的「三毛」商標。
❻ 商標注冊和版權登記最主要的區別是在哪裡它們各有什麼好處
商標主要針對的是依附在產品上的標志 或者區別於他人的品牌標識
版權指的是作品的著作權,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商標有圖案, 登記了版權 就證明這個商標是由你設計的 你擁有這個圖案的創作權。
版權的定義及保護期限
版權又稱著作權,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者對其所創作的作品享有的權利
版權保護的時間:
自然人:作者的有生之年加死亡後50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作品首次發表後50年,截止於作品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版權登記條件
凡是富有美感的LOGO或外觀設計圖都可以成功登記版權!
交叉保護(Multi-cross Protection), 一般情況下指就一個LOGO既申請商標注冊,又登記版權,從而該LOGO同時獲得商標法與版權法的雙重保護。
版權登記性價比高
版權只需登記一次就可獲得保護,保護時間長達作者死亡後的50年,期間不需續費也不需續展。
申請時間快,兩個多月可以拿到證書,彌補商標申請時間緩慢的不足;
彌補客戶沒有進行全類注冊的空白,多類做不成,可以做版權;
增加客戶知識產權持有量;
可以通過版權進行維權,自保的同時也可以主動去控告對方侵權
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先生在長期的創作生涯中創造了一個大腦袋、圓鼻子、頭上僅有三根頭發的「三毛」形象,對此張樂平享有版權。被告江蘇三毛集團公司未經許可在其產品、廣告、企業標記上廣泛使用「三毛」形象。此外,被告還在1995年11月至1996年2月間,就34類商品向國家商標局提出了含有「三毛」漫畫形象的商標申請。至案發時,已被核准31類。法院經過審理認定,被告未經許可在商業標記中使用「三毛」漫畫形象,侵犯了他人的在先權利——版權。隨後國家商標局以「注冊不當」撤銷了被告在31類商品上注冊的「三毛」商標。
❼ 張樂平創作的漫畫人物「三毛」,一家服裝廠將三毛的漫畫形象作為商標使用在自己生產的服裝上,
靠 CUFE 法學院的吧... 一會找著答案告訴我一聲 謝謝
❽ 三毛流浪記 漫畫的作者
張樂平,海鹽人,畢生從事漫畫創作,畫筆生涯達60個春秋。他所創作的三毛形象,婦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譽為「三毛之父」。 三毛之父張樂平,是中國當代最傑出的漫畫家之一。1910年11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海鹽縣海塘鄉黃庵頭村。父親是位鄉村教師。母親擅長刺綉、剪紙,是張樂平最早的美術啟蒙者。1923年,在小學老師的指導下,少年張樂平創作了平生第一張漫畫《一豕負五千元》,諷刺軍閥曹錕賄選,在當地名噪一時。1927年在家鄉反對軍閥迎接北伐軍宣傳隊作畫。1929年開始,向上海各報紙投稿。30年代初期,經常在《時代漫畫》等刊物上發表漫畫作品,逐漸成為上海漫畫界較有影響的一員。 1935年春夏之交,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漫畫形象在上海誕生,其奇特的造型立即引起廣大讀者的注意。 1937年抗戰爆發,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青年張樂平與上海一些漫畫同仁組成了「抗戰漫畫宣傳隊」,任副領隊,帶隊輾轉蘇、鄂、湘、徽、浙、贛、閩、粵、桂諸地,沿途以繪畫形式向民眾宣傳抗日。1940年,張樂平在上饒戰區擔任漫畫宣傳隊隊長,並出任《前線日報》副刊「星期漫畫」主編。第二年,又在金華參加進步畫刊《刀與筆》的籌備與編輯工作。張樂平在東南地區一帶堅持漫畫宣傳工作直到抗戰勝利。 1945年,張樂平從廣東重返上海,開始新的漫畫創作生涯。1946年,《三毛從軍記》在上海《申報》發表,引起轟動。第二年,另一部傳世之作《三毛流浪記》在《大公報》連載,激起社會強烈反響。這一時期,張樂平的漫畫作品大膽地反映了深刻的社會矛盾。1949年 4月,在宋慶齡的支持下,張樂平舉辦了三毛原作畫展,並義賣三毛原作及各種水彩、素描、寫生畫,籌款創辦「三毛樂園」,收容流浪兒童。 張樂平創造的經典形象「三毛」1950年,張樂平擔任上海美術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以後長期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並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常務理事、顧問,中國文聯委員,全國政協委員等。五、六十年代,張樂平創作了大量的時事漫畫,名重上海灘。在此期間,張樂平除創作單幅漫畫外,系列漫畫計有:《二娃子》、《萌萌與菲菲》、《百喻經新釋》、《胡大生活漫記》、《父子春秋》、《我們的故事》、《好孩子》、《寶寶唱奇跡》、《小咪畫傳》、《小蘿卜頭》等。三毛系列漫畫計有:《三毛翻身記》、《三毛日記》、《三毛今昔》、《三毛新事》、《三毛迎解放》等。 張樂平在《小朋友》、《兒童時代》等刊物上長期為兒童作畫,並經常深入 學校及少年宮等兒童活動場所輔導小朋友,曾幾次榮獲「全國先進兒童工作者」稱號。 張樂平的藝術生涯是多姿多彩的。除了畫漫畫,他的年畫、插圖、速寫、素描、水彩畫、剪紙、國畫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例如,他的年畫曾在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會上獲得一等獎」。1977年6月1日,三毛闊別十年後,以系列漫畫《三毛學雷鋒》形象復出。以後,張樂平又創作了《三毛愛科學》、《三毛與體育》、《三毛旅遊記》、《三毛學法》等系列連環漫畫。1983年,文化部在北京舉辦《三毛流浪記》原稿捐贈授獎儀式,原稿由中國美術館收藏。同年,這位令人尊敬的「三毛之父」再次榮獲「全國先進少年兒童工作者」稱號。1985年,榮獲首屆中國福利會「樟樹獎」。1983年起,張樂平患嚴重帕金森氏症病,創作遇到極大困難,但仍在「救災義賣」等活動中,用顫抖的手堅持作畫。平時仍關心著我國的漫畫事業和青少年教育事業。1985年,《漫畫世界》刊物在上海創刊,張樂平任主編。1986年,創作最後一套連環漫畫《人到老年》。1989年,以「三毛」為筆名的台灣著名女作家陳平千里來滬尋父,被傳為文壇佳話。張樂平晚年為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傾注了巨大的熱情。1991年以《我的「女兒」三毛》一文,榮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海峽兩岸情」徵文特等獎。1991年4月4日,在《解放日報》上發表最後一幅漫畫作品:「貓哺鼠」。1991年冬,張樂平決定將《三毛從軍記》原稿捐獻給上海美術館。1992年1月23日,在上海華東醫院因吸入性肺炎病情惡化。1992年9月27日下午6時,在上海華東醫院與世長辭,享年82歲。 1992年9月28日 「三毛之父」張樂平逝世 1992年9月28日晚六時整,白色床單輕輕蓋住了他的臉,悲哀籠罩整個病室。漫畫家、「三毛之父」張樂平在上海走完了人生82個年頭。《三毛從軍記》、《三毛流浪記》、《三毛迎解放》、《三毛學雷鋒》、《三毛愛科學》等等,他創作的三毛形象,走進千家萬戶,深受中國幾代讀者的喜愛。 張樂平,1910年11月10日生於浙江海鹽,。青年時曾當學徒,並學習月份牌年畫,後靠畫廣告為生。亦創作漫畫。1937年參加抗日漫畫宣傳隊直至抗戰勝利。1946年在上海參與發起上海美術作家協會和上海漫畫家協會。1949年後,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解放日報社、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任專業畫家。80年代後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漫畫世界》主編。其漫畫以政治諷刺見長。1935年起創作了長篇連環漫畫《三毛》,以三毛這一典型形象深刻表現了舊中國流浪兒童的苦難生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在讀者中產生了強烈反響。以後又被改編成電影故事片、木偶片。1949年後還畫了三毛在新時代的經歷系列畫集,共出版10多部三毛形象的漫畫集。
❾ 漫畫《三毛流浪記》的作者是
張樂平
張樂平(1910年11月10日-1992年9月27日),男,浙江嘉興市海鹽人,畢生從事漫畫創作,畫筆生涯達60多個春秋。1949年後,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解放日報社、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任專業畫家。
80年代後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漫畫世界》主編。其漫畫以政治諷刺見長。1949年後還畫了三毛在新時代的經歷系列畫集,共出版10多部三毛形象的漫畫集。
他所創作的三毛形象,婦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譽為「三毛之父」。 三毛之父張樂平(①漫畫「三毛」形象的創作者;②作家「三毛」陳懋平的乾爹),是中國當代最傑出的漫畫家之一。
拓展資料:
《三毛流浪記》是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先生的漫畫名作,出版於2012年6月。講述了孤兒三毛的辛酸遭遇,他沒有家,沒有親人,無家可歸,衣食無著,只有與他命運相同的流浪兒關心他,給他溫暖。
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漫畫,早在1935年就問世了。盡管是博人一粲,但還是受到了讀者的歡迎。抗戰勝利後,三毛漫畫又在上海的《大公報》連載,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戶曉,並成為了當時多數中國窮苦兒童命運的象徵,有較強的社會諷喻和批判意義。
❿ 三毛流浪記的漫畫作者是誰
張樂平,海鹽人,畢生從事漫畫創作,畫筆生涯達60個春秋。他所創作的三毛形象,婦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譽為「三毛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