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自己有專利,為什麼別人還告我侵權
被告專利侵權不要急,要知道專利法中對專利權的保護具有雙重性,在這種情況下有四種權利可以使用:
1.先用權,要知道專利法中對專利權的保護具有專利法第六十二條規定有五種情況不視為侵權行為。其中一種情況就是,在專利申請日之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行為不視為侵權。這就是先用權原則,其目的在於保護先使用人就一項發明創造所作的工業投資不致於造成浪費。
如果發明創造是由先使用人自己獨立完成或合法取得,並且與專利權人無關的話.那麼在被控侵權時,就可提出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或僅在原有范國內繼續製造使用行為的舉證。這樣就可以利用專利法中的先用權原則保護自己企業的利益。
2、撤銷請求或無效宣告請求
為了糾正授予專利權工作中的錯誤,維護公眾應有的正當權益,專利法中設置了授權後的行政撤銷程序和無效宣告程序。如果專利權人擁有的專利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五條的規定:
(1)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即沒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
(2)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即沒有新穎性、創造性。均可提出撤消請求或無效宣告請求。被控侵權一方大多都會採取這一行動以扭轉自己的被動局面,使侵權糾紛轉變為專利權是否有效的糾紛,從而使自己由被告變為原告。經審查,若請求理由成立,則專利權會被視為自始即不存在。
3.友好協商
在一般情況下,專利權人在發現他人的侵權行為之後,均採取先禮後賓的方式。首先通知侵權企業,說明自己專利被侵犯的情況,並要求進行協商。侵權企業在經過專利調查後如果確認事實存在,最明智的解決方法就是同意談判,並爭取與專利權人簽訂實施許可合同.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自己的損失。
4.交叉許可
交叉許可也稱為互惠許可或互換許可。對方實施自己技術的行為。就是當事人雙方以價值大體相當的技術互相許可,如果本企業對一項他人的專利技術作出了改進,並且改進後的技術較改進前的技術先進,並被授予一項新的專利,但該項專利的實施有賴於改進前的專利技術的實施,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引起專利糾紛,本企業應主動與改進前的專利權人簽訂交叉許可合同。
㈡ 如果圖片沒有版權,公眾號用了會不會被告侵權
這種未經允許使用他人作品的行為,構成了對著作權的侵犯,具體而言是復制權和信息專網路屬傳播權。
但是這種侵權是不告不理的,需要對方去起訴、申請仲裁等。而且這種損害賠償數額一般也很小,畢竟僅僅是一張照片。但是如果對方起訴,法院還是會判決侵權方停止侵害、刪除照片,並給予適當的賠償(如果存在損失)。
㈢ 做了版權登記,還會被告商標侵權嗎
泓翎科技回答: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版權和商標權是兩種不同的權利,版權登記了與會不會被告侵犯商標權是沒有關系的,侵犯了商標權的,就會被告侵犯商標權。
侵犯注冊商標權行為認定或者判定的過程,有三個基本步驟可以驗證:
確認自己注冊的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這是認定你的商標侵權與否的最根本的條件和依據。
確定自己被控侵權的具體對象:
(1)自己所持有的商標;
(2)自己商標所使用的商品。
確認被控侵權是哪一點後,有利於我們為下一步商標權的保護范圍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十分的重要,不亞於第一點中的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是認定是否侵權的另一個關鍵性因素。
將自己被控侵權對象與其進行對比,認定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自己被控侵權所使用的商品與其使用的商品是否是同一種類的或者相類似的。
通過以上三個基本步驟,就能認定自己是否構成商標侵權了!
望採納
㈣ 為什麼沒版權,不怕被告嗎
證明版權歸屬最好還是去登記一下,雖然作品登記不是著作權取得的必要手續。作品實行自願登記。作品無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但版權登記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能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作品登記機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版權局負責本轄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國家版權局負責外國以及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版權登記流程提交作品——版權委託書——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交費——受理——審查——證書(三十個工作日 )申請登記所需材料申請作品登記應當提交的文件包括:(1)身份證明和提供表明作品權利歸屬的證明(如:封面及版權頁的復印件、部分手稿的復印件及照片、樣本等)。(2)其他著作權人還應出示表明著作權人身份的證明(如繼承人應出示繼承人身份證明;委託作品的委託人應出示委託合同)。(3)專有權所有人應出示其享有專有權的合同。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內容:1、作品登記表(一式兩份)2、作品登記申請書3、版權代理委託書4、權利保證書5、作品創作說明書6、法人作品:1.營業執照復印件(a4)2.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a4)非法人單位:身份證復印件(a4)7、登記作品復印件、權利歸屬證明(或協議書)。8、美術作品登記應提交155*115(mm)作品復印件一式二份。9、計算機軟體登記材料: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表.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轉讓、專有許可合同登記申請表.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變更或補充登記申請表。
㈤ 影視版權侵權真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嗎
任何侵犯版權的行為都是應該制止的。我國著作權法專對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屬利的賠償有明確法律依據。
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第五十條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權利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如能提供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㈥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抄襲有版權的作品會被告嗎
造成的危害結果不大的話,一般來說是不構成犯罪的。
㈦ 被告侵權會有什麼處罰
可參閱以下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㈧ 有了專利證書還能被告侵權問題
首先,我想勸樓主:出了事情應該想著怎麼解決,而不是心煩急躁的懷疑專利制度;你更應該心平氣和的學習、了解並運用專利制度,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比如,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是初審制度,有證書並一定不代表什麼的。
其次,樓主應該多利用周圍的智腦,為自己的事業添磚加瓦。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你提到第一次起訴後,你的產品做了技術更改並申請了專利,但3個月後又被告了。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我認為:你首先還沒弄明白原告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到底是什麼,所以沒有進行有效的迴避設計,導致了你即使更改了技術還是侵權的事實。假若你在第一次遇到起訴時,找專利代理人或懂專利的律師咨詢合作,按理說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
再次,即使發生了侵權,那應該積極應對。為什麼我這么說呢?如果第一次起訴時,你真的只賣了一台,這台機器的售價多少?賠償額難以達到60多萬的。你說你只賣了一台,那你需要相關的證據給法院的,比如,你就是一個注冊資金10W的公司,你把財務報表、最近3年年度納稅記錄等提供給法院,,,法院是不可能隨便給你判賠償額60多萬的。
恰好我在順德,樓主如果不介意,可以把你的聯系方式發到我信箱,我可電話或當面跟你溝通,或許能夠幫到你!我郵件是:[email protected] 知識產權楊律師
㈨ 假如在自己的出版物中有別人寫的東西,但已經註明是別人的,還會被告侵犯版權嗎
要看別人寫的東西佔你篇幅的多少來定。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