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為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程師,應該做些什麼工作
專利管理工程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月07日11:18 大洋網
「我」是誰?即使是國內一些高科技公司的研發骨幹也不知道。這得去問專門竊取別人專利的無恥之徒,當然,知識產權局也能具體定義「我」的身份。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幫助過許多研發人員將其研發成果申請為專利,有時,「我」也會站在法庭上為公司辯護,保護屬於公司的專利。這就是「我」,捍衛知識產權的戰將——專利 管理工程師!(有些也稱「知識產權管理工程師」)
「專利」,較為文雅的說法就是知識產權,這可是企業稱霸市場的「硬通貨」。在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希望為自主研發的成果申請專利。華為則是大陸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絕對老大,其2005年專利申請量達三千多件(日均近10件)。而「我」正是企業急需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幫助企業把技術發明轉化為專利。此外,外企在中國申請專利必須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定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這也給「我」的職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的空間。去年,中國的知識產權申請是47萬起,而和「我」一直捍衛知識產權的隊伍只有3000人,在廣東,「我」這支隊伍則顯得力量不足,僅有300人。有關專家說,在廣東,「我」這個行業1000人都不夠用!
在國內,專利行業被《中國知識產權報》稱作為我國專利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已經成為我國的「朝陽行業」。在上海及武漢,「我」還可以申請專業技術職稱系列,這樣,各企事業單位專利管理工作人員均可申報,從而成為「我」的兄弟姐妹。而由於「我」在市場上正逐漸變得緊俏,收入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如果你問起「我」在國內的出場費?一年最起碼也得要十萬元左右吧!
目前,科技廠商、律師事務所或專利代理機構都需要「我」擔任研發工程師與法務人員或律師之間的溝通橋梁。因此,在知識與能力結構上,「我」必須具備「技術背景+法律功底+外語水平+管理才能」。一般而言,理工科畢業的人較有機會加入「我」這行,經過培訓,他們也有機會成為專業的專利管理人員。
與過去相比,「我」們已不僅僅從事幕後輔助、咨詢工作,當面對專利訴訟時,「我」有時也必須站在法庭上為公司辯護,因此除了法律、研發的專業,談判技巧亦不可少。而隨著經驗與歷練的累積,並且在工作過程中,「我」始終與最先進的技術接觸,一點也不擔心年老體邁——知識結構老化、技術跟不上時代而被淘汰。相反,「我」這行是愈老愈吃香。
企業專利工程師一般是在企業從事知識產權工作的技術人員。
企業專利工程師不需要考取專利代理人資格,當然也有一些是有資格的。
主要工作是負責企業內部的專利檢索、專利申請、專利管理、專利戰略的制定和檢測專利是否被侵權。
㈡ 一國企說我適合做知識產權專員,大家幫忙以你們的經驗教教我這職場菜鳥,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一般企業法務部門的知識產權專員主要工作就是負責代表你們公司進行商標、專專利、著作權等知屬識產權方面的上報工作,也就是幫助你們公司申請你們的商標和專利等知識產權。
另外,還要對你們公司的各種商標和專利等情況進行及時的整理和維護,哪些需要續展了,哪些要交年費了,這些情況你要及時整理,並繳納,否則會導致你們的知識產權無效掉的。
還有就是要通過途徑,主要是在一些檢索網站上查詢新有的知識產權申請是否侵犯了你們的權力,要及時的針對這些採取應對措施。
㈢ 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如何開展
基本屬於零起點了:
1、了解企業的主要宗旨、發展方向、主打產品、主要市場、主要對手。
2、建立知識產權工作戰略規劃,制定知識產權年度工作計劃。(包括年度知識產權申請指標,年度費用預算,年度培訓情況以及相關市場調研之類的)
3、建立知識產權台賬:專利台賬、商標台賬(復雜一點的企業還有著作權台賬、知識產權糾紛台賬)
4、過程式控制制:主要是合同審核(不能讓企業在合同這塊吃虧,合同知識產權條款需要加上,比如勞動合同中的免責條款,采購合同中的免責條款,銷售合同中的銷售區域條款和嚴謹仿冒聲明等等,技術、開發合同要明確權利歸屬和利益分配,當然這塊實際中很少歸到知識產權口的,很多是法務部的人在做,但是他們不懂,需要知識產權部這邊跟他們說清楚),然後就是研發控制了,這個根據企業不同具體詳略不一,也不是幾句話說清楚的,另外你懂怎麼做,技術這塊兒不鳥你也沒辦法,管理是個協調的活
5、建立專利資料庫雛形(這塊兒需要市場這邊的配合,歸納幾個主要競爭對手,比如企業龍頭、區域領頭羊以及跟本企業接近的,然後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網站搜索其專利信息,注意有可能是經過變更名稱的,所以這個工作很容易遺漏,不規范一點的還容易用企業老總作為專利權人)
簡單來說,專利台賬是必須做的,申請、授權、交年費,這是基本的,做好這個,基本你知識產權工資就算沒白拿,對得起老闆了。至於前面所說的,我這里是以江蘇省的省標來做了取捨。知識產權工作分兩塊,基礎和戰略,基礎就是我們辦事員做的,也就是維護和信息搜集,戰略都是決策層做的,辦事員做了沒人聽也沒人敢用。
㈣ 想去企業做知識產權管理,經驗少,目前也很少有招聘,代理所倒是有些機會,是先去代理所干,還是等等企業
如果你對這個行業有興趣的話,早入行比較好,那邊有機會就先到那邊開始唄
㈤ 給企業專利工作的幾點建議
國家知識產抄權局曾經搞襲過一個「五個一工程」,即:企業在知識產權工作上,要有一個專門機構、一個專職的人員、一面專利牆、一筆專門的經費、一套專有的制度。應該說,除了一面專利牆以外,另四個一都是工作的基礎,專利牆則是結果的展示。多說一句,基礎的工作,本人認為應該是專利(知識產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