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知識產權制度如何鼓勵創新
這里簡要論及這種安排。
理論基礎
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智力成果,本身具有公共性,它是人類知識財富的組成部分,給予創作人以專有權,在某種意義上會妨礙知識的傳播和創新。但事實上,知識產權制度,恰恰是促進文化藝術和科學進步的法律安排。這些體現在知識產權私權利創設的基本理念上。
著作權著作權法目的是促進思想的創作和傳播,它給著作權人的只是對思想表達方式的專有權,而不是思想的專有權。著作權法禁止他人對表達思想的特有形式的復制行為,但不禁止他人獨立表達同樣的思想。禁止人們表達同樣的思想有違憲法的基本原則:言論自由。
專利法專利法目的保護的技術發明人對專利技術專有實施權,但以公開其技術內容為條件,這樣公眾仍然可以知悉和獲得,並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在某種意義上,專利權也可以理解為對專利技術內容的「壟斷」,但專利法對於專利(尤其是發明專利)設置將較高的門檻必須滿足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相反,著作權法對於一切思想表達均予以保護,僅存在惟一標准,獨創性。即只要是作者獨立完成的作品,就取得著作權,予以保護。
商標法,基本上不存在鼓勵創新問題,因為它保護的客體的價值依賴於企業商譽,而不智力創造。
這里必須提一下商業秘密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或公平競爭法),因為這兩項制度實質上起到一個保護前三項制度難保護的具有創造性和(或)商業性價值的東西/信息。例如,商業秘密中商業方法需要多具有創造性。
㈡ 如何加強原始創新,爭取更大的知識產權
您好,原始創新包含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原理性主導技術等創新成果。原始性創新意味著在研究開發方面,特別是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領域取得獨有的發現或發明。原始性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是最能體現智慧的創新,是一個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貢獻的重要體現。 為了加強原始創新,爭取更大知識產權,一般認為可從以下四點著手:
1)挖掘和吸取中外創新文化的精華,張揚創新精神和激勵創新英雄人物的產生,從政策制定、制度建設、經營理念、法律法規、文化環境等方面營造有利原創精神、行為、成果產生的社會環境,讓創新具有廣闊的生長空間和肥沃的生長土壤。
2)樹立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新觀念,大力開展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研究生教育創造力開發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活動,把創造力的培養作為檢驗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從娃娃開始,從教育入手研究和探索增強我國原始性創新能力的途徑。
3)崇尚科學精神、原創精神,規范知識產品市場行為,制定原始性創新的支持和獎勵政策,進一步完善科研體制,各級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大力培育創業服務中心和創新市場,用市場機制促進創新行為的產生,使原始性創新具有良好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
4)在政策上和資金上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傾斜,鼓勵企業研製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市場上為其大開綠燈,用經濟運行規律和經濟體制形成原始性創新產品和創新技術從產生到獲益的良性循環機制。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㈢ 保護版權有利於創新嗎
版權保護起來了才會有效的制止抄襲、復制、侵權等等現象。好的作品會給原創作者帶來名譽和利益,讓作家燃起創作的激情,才會有更多的創新。
版權保護的重點是證明:什麼人在什麼時間擁有什麼作品,只要原創作者能提供這樣的證據就能保護自己的版權。現在每個地級城市基本上都有版權局,你可以通過版權局對你的作品進行版權登記證書的申請來保護自己的版權。不過通過版權局來申請版權登記證書一般要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而且要交幾百塊錢的費用。
我推薦你使用由聯合信任時間戳服務中心簽發的可信時間戳服務,他能方便快捷的證明你是自己作品的版權人,
現在申請,即時生效!!!
㈣ 著作權的概念和特徵是什麼
著作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著作財產權是無形的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識所產生之權利,故屬知識產權之一種,包括重製權、公開口述權、公開播送權、公開上映權、公開演出權、公開傳輸權、公開展示權、改作權、散布權、出租權等等。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在保障私人之財產權利益的同時,須兼顧文明之累積與知識之傳播,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屬著作權所要保障的對象。
他的原則有(一)保護作者權益為核心的原則
作者是從事創造性智力勞動的勞動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他們的創造性智力勞動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法律的保護。由於作者是作品賴以產生的源泉,沒有作者,無從談起作品的利用和傳播,更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科學的建設。所以維護作者的合法權益,就是保護創作的源泉。只有作者的權益得到充分有效的保護,才會激勵人們的創造熱情,使社會獲得生產精神財富的重要源泉。因此,著作權法在調整作者和使用人乃至公眾利益的關系中,將維護作者的權益置於首要和核心的地位。維護作者權益在著作權法中主要體現在維護著作權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對侵害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各種侵權行為給予制裁。
(二)鼓勵作品傳播的原則
廣泛深入地傳播作品,使之滿足社會公眾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創作的根本目的。作品的廣泛傳播離不開大眾媒體和傳播者的勞動。傳播雖然不直接創作作品但也需要付出投資和一定程度的創造性勞動,才能使作品以一種恰當的形式表現出來為公眾所接受和使用。傳播媒體和傳播者的投入及產生的合法權益不應被忽視。他們的勞動成果受到應有的保護是著作權制度不可缺少的內容。隨著技術的發展,傳播手段越來越先進、便捷,各種新的傳播媒體層出不窮。從古代的活字印刷到現代的靜電復印、激光照拍、電子掃描,從最初的文字傳播、現場表演到現在的廣播電視聲像傳播、錄音錄像製作及再現,以至於發展到通過國際互聯網進行的文字圖像聲音的傳播。著作權法律制度對各種傳播媒體的合法權益給予積極保護,不僅是對作品的創作和傳播的有力保證,同時也是著作權制度自身不斷發展和完善,以適應新技術飛速發展,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體現。我國著作權法調整廣義的著作權關系,第4章專章規定了作品傳播者的權利,包括表演者的權利、錄音錄像製作者的權利、廣播電視組織的及出版者的權利,從而體現了我國著作權法鼓勵作品傳播的立法原則。
(三)作者利益和公眾利益協調一致的原則
文學藝術作品作為人類精神文化財富的一部分,具有較強的承襲性。任何作品都離不開對前人優秀文化成果的繼承和借鑒。人類文學藝術本身就是在繼承、創新、發展的基礎上積累起來的。因此,作者對其創作成果充分享有人格權、財產權的同時,不能將權利的行使絕對化,以至於妨礙了社會文化藝術和科學事業的進步。另外,從作品的傳播和使用來看,作者、作品傳播者與廣大群眾之間產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涉及到各個主體的利益。著作權法不僅要鼓勵優秀作品的創作與傳播,而且要鼓勵公眾學習知識,了解信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這就需要法律對公眾利用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提供便利條件。因此,著作權法在保護作者和作品傳播者利益的同時,還要對他們的權利進行一些必要的限制,以平衡作者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關系。這一原則在著作權立法中,通過作品的合理使用、法定許可等規定而得以體現。
㈤ 專利權的創造性,著作權的獨創性,商標權的顯著性三者區分
一、著作權與商標權的主要區別;
(1)原始權利產生的途徑不同;1,著作權在作者的作品創作完成之後,即依法自動產;2,商標權在我國實行的是注冊在先原則,只有經過最;
(2)保護的對象和范圍不同;1,著作權的對象是作者所創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2,商標權的對象是以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構成的注;對商標權的保護范圍以核准注冊的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
(3)法律要求的保護條件不同;
二、著作權與商標權的主要區別
(1) 原始權利產生的途徑不同
1,著作權在作者的作品創作完成之後,即依法自動產生,而不需要經過任何主管機關的審查批准。
2,商標權在我國實行的是注冊在先原則,只有經過最先申請注冊並獲主管機關的審查核准後,才能取得商標專用權。
(2) 保護的對象和范圍不同
1,著作權的對象是作者所創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是有形資產。 對著作權的保護范圍是指這些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
2,商標權的對象是以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構成的注冊商標,屬無形資產。
對商標權的保護范圍以核准注冊的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 ⑶權利內容不同。著作權是一體兩權,人身權與財產權。商標權只是財產權。
⑷法律要求的保護條件不同
著作權要求作品具有獨創性,原創性。
商標權要求商標具有顯著性。
⑸ 保護的目的不同
1,著作權保護目的在於鼓勵有益於社會的作品創作和傳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和繁榮。
2,商標權保護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生產者保證商品質量和維護商標信
譽,以保障消費者的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公平競爭。
(6)國家主管機關和適用法律不同
我國《著作權法》是管理著作權的基本法律。國家版權局是主管全國著作權的管理工作。
我國《商標法》是管理商標的基本法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是主管全國商標注冊和管理的工作。
三、著作權與專利權、商標權同屬知識產權,它們之間有許多相同之處。 ①它們的客體都是無形的財產; ②這些對知識產品的專有權利都是法律所賦予的; ③它們都具有專有性、地域性和時間性特徵。
著作權與專利權的不同
(1)取得權利的方式不同
專利權只有當專利申請人向國家專利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並經該機關審批核准後,方能產生。
著作權採取自動產生的原則,作品創作完成之後,即依法自動產生,而不需要經過任何主管機關的審查批准。
(2)客體不同
專利權的客體是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解決某一實際問題的新的技術方案,發明,設計,實用新型。
而著作權的客體是文學、藝術和科學著述創作的客觀表達形式。
(3)權利的保護期限不同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的保護期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均為10年,自申請之日起算。
而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作品的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死後50年。
⑷保護條件不同。
著作權要求作品具有獨創性,原創性。
專利權要求發明創造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⑸適用領域不同
著作權適用於文學、藝術領域,專利權適用於工業生產領域。
㈥ 知識產權和著作權是一個概念嗎兩者有區別嗎
第一,保護的對象不同。著作權保護的是供人們欣賞、學習和閱讀的作品,如小說等;商標內權保護的是用於區容別不同生產經營者和不同商品的商品和服務標記,如海爾等商標。第二,保護的條件和要求不同。《著作權法》可以保護兩部主題相同的作品,只要這些作品具有獨創性。但《商標法》不會保護在同一種或同一類商品上的兩個相同的商標。第三,權利產生方式不同。著作權通常自動產生,不必經過任何登記或審查程序;商標則必須依法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進行審查後授予合法申請人。
㈦ 著作權作品的獨創性與專利技術創造性標准有何差異
1)兩者的保護對象不同
著作權所保護的並非作品的思想內容,而是表達該思想內容的具回體形式。專答利權則不同,專利法所保護的是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的發明創造,它拋開表達形式而深入到技術方案本身。
(2)兩者的保護條件不同
著作權並不要求保護的作品是首創的,而只要求它是獨創的。而對於同一內容的發明,專利權只授予先申請人。這是「獨創性」與「首創性」即兩者保護條件的差異。
3)兩種權利產生程序不同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著作權均伴隨著作品的創作完成而自動產生,無須履行任何注冊登記手續。而相同內容的幾項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排斥了其他有相同創造成果的人享有相同權利的可能性,所以必須採取國家行政授權的方法確定權利人。專利權的產生需要專利機關的特別授權,經過申請、審查、批准、公告,頒發專利證書等程序才能產生。
(4)兩者的適用領域不同
著作權所保護的作品主要涉及文學、藝術領域。而專利權主要發生在工業生產領域,與產品的技術方案息息相關。
㈧ 如何寫版權作品獨創新
版權作品就是要有新穎性和獨創性,可以根據作品本身的特點和獨特處來寫。
㈨ 軟體著作權在創新性企業評價體系中重要嗎
對於軟體開發者來說,辦理軟體著作權登記雖然不是國家強制的政策,但是軟體辦理了登記,它的百利而無一害的。
㈩ 創新創業軟體著作權是什麼類別
還真沒聽說過,軟體著作權是軟體作者享有的版權,保護的是軟體代碼,需要到版權保護中心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