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如何推進創新和知識產權的保護
提高我國專利保護水平和能力的對策及措施
專利制度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並服務於市場經濟。要提高我國企事業單位專利保護的水平和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企業真正成為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獨立法人,成為市場的主體,只有這樣,專利保護才能成為廣大企業自身的一種內在需求。在目前我國正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較大幅度地提高我國企事業單位專利保護的水平和能力,以適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形勢,應當採取以下幾方面的對策和措施。
(一)盡快改變對科技成果的評價體系,制定有利於促進專利保護的政策措施。目前,國家對科技成果管理與鼓勵措施的許多方面,重點仍停留在鼓勵技術發明上,而非發明創造的商品化、產業化方面。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在鼓勵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加強技術創新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和政策,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一些配套措施仍還不夠完善,只有將專利作為評價科技投入產出的一項重要指標,並將專利獎酬機制在實踐中認真貫徹落實,才能真正實現與國際的接軌,才能真正推動技術發明的產業化。
(二)各級政府要制定切實措施,引導和推動國有企事業單位制定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使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使一切可以取得專利等知識產權保護的技術,及時取得國內外專利保護,形成市場競爭優勢,最大限度地減少轉軌過程中因專利保護不充分、不及時而造成的高新技術的流失。
(三)要充分重視專利信息的傳播與運用,在科研過程中充分重視專利信息的檢索,以避免重復研究,提高研究起點和水平;在技術進出口過程中重視專利信息的檢索,以避免吃虧上當和侵犯專利權;在制定企業、行業、國家科技發展政策的過程中,重視專利信息的研究和分析,以制定正確的科技政策。
(四)國家以及地方和企事業單位應建立重大技術項目的專利申請基金和開發實施基金,對一些關系國家重大利益,特別是具有良好國外市場前景的高新技術項目,從資金上給予保障和扶持。
(五)要加大專利等知識產權宣傳工作和專利保護的力度,大力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特別是科技、經濟、貿易和各級政府領導同志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大專利保護力度和行政處罰力度,給專利權人以切實有效的保護。
『貳』 什麼是文化產業發展與保護的重要法律制度
你的意思是什麼法律法規能保護產業文化么? 如果是指這方面的話,這范圍很大的,現在一個大的企業注重的還是知識產權的保護
『叄』 當前我國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依據和法律保障有哪些
要做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取消和下放與促進創業密切相關的審批事項,降低市場准入門檻,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推進投資創業便利化,營造有利於創業的良好環境;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依法懲治違法行為,保護知識產權,建立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動力,鼓勵創新創造;推進投融資體制、稅收、流通體制等領域的改革,進一步打開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閘門,對擴大就業起到「推進器」、「容納器」的作用。
二是要加大創業資金支持,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各類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作用,整合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完善市場化運行長效機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創業資金支持體系。
三是要健全有利於創業的政策制度,落實和完善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的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資金補貼、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於創業的新機制。
四是搞好創業培訓和服務,推動高校普及創業教育,支持各類培訓機構開展創業培訓,運用社會各類資源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加強跟蹤扶持,使更多的勞動者敢創業、能創業、創成業。
五是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和創業服務,努力擴大創業規模,提高創業比例。
六是開展創建創業型城市活動,健全組織領導、政策支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考核評價體系,不斷優化創業環境。加大創業宣傳,弘揚創業精神,營造寬容失敗、敢於開拓的氛圍,形成全社會競相支持創新創業的生動局面。
『肆』 論述 為什麼知識產權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前提
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知識產權」、「文化產業」。所謂知識產權,又稱智力成果權、知識財產權,是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是指專利權(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權(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源名稱等)、著作權(版權),也可以分為著作權、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權和商標權。所謂文化產業,是指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在美國一般叫版權產業,在英國叫創意產業,其實國外的叫法更體現了其知識產權的特徵。
文化產業歸根結底是內容產業、知識產業,其核心是智力創意、創造,其成果體現就是版權。如果沒有版權這個核心的東西,文化就無法產業化,就沒有所謂的文化產業。如迪斯尼系列作品、好萊塢的電影,如果沒有版權,就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會發展到今天還不衰。
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必須要走產品化、商品化的道路。走這樣的道路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要有標記、要創品牌。文化產品的產業化成果就是文化商標權的專屬和擁有。如夢工廠、迪士尼等世界著名文化品牌。
文化的產業化發展除了版權、商標權外,還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撐。沒有技術支撐,文化就無法與現代科技相融合。如蘋果電腦、蘋果手機。一方面是技術推進了文化與新科技的融合,另一方面,是文化與新科技的融合,進一步推動了文化和科技的發展。如紙的發明成為圖書這種文化成果的載體,後來有了膠片、磁帶、光碟、網路等這樣的載體,這些載體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這種技術與文化融合的成果就是專利權的專屬和擁有。
文化產業要發展,就必須走文化產權化的道路。沒有法律對這種無形的文化產權進行確認和保護,文化就無從產業化,文化產業就無從發展。
『伍』 文化產業侵權的標準是如何界定的要怎麼處理
網路保護的力度因國而異。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路信息交流和聯系進一步加強,跨國著作權糾紛時有發生,各國之間關於著作權保護的溝通和共識逐步加強。各國在版權保護方面的合作有望通過建立國際組織、完善司法規定、達成國際公約等方式展開。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可以按照權利人侵權造成的復製品發行減少額或者侵權復製品銷售量與權利人單位利潤的乘積計算。發行量減少難以確定的,按照侵權復製品的市場銷售量確定。債權人的實際損失或者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者職權確定賠償數額。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綜合考慮工種、合理的使用費、侵權的性質、後果等情況。
『陸』 知識產權對創新驅動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科技創新成果的法律體制,通過法律的手段嚴格保護創版新者的市場利潤,從而可以權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創新成果進行產業轉移和市場轉化的法律機制,通過法律的手段嚴格保護創新者的成果交換,從而可以促進創新成果向產業轉移,讓科技創新的資源在市場中得到合理高效的配置。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科技創新成果進入百姓生活的法律制度,通過法律的手段嚴格保護創新者的市場交易,從而可以促進創新成果推進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讓科技創新的效能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活小康的美好場景中得到真正體現,從而進一步傳播了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堅定了創新驅動發展的信念,提高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效率。可見,知識產權制度是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關鍵,抓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就是抓創新驅動發展,抓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就是保護科技創新成果、激發科技創新熱情。
『柒』 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被侵犯有哪些例子
您好,例如:2007年2月,韓國唯美德娛樂有限公司訴上海盛大網游《傳奇世界》侵權一案最終達成無條件和解,唯美德承認盛大擁有《傳奇世界》的著作權,盛大承認唯美德和Actoz雙方共同擁有《傳奇》的著作權。
據悉,2003年,唯美德起訴盛大自主開發和運營的網路游戲《傳奇世界》涉嫌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稱《傳奇世界》有多處抄襲唯美德開發的《傳奇》游戲,侵犯了原告對其產品擁有的專有權,因此,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權游戲《傳奇世界》的運營,並銷毀有關數據、資料,停止相關產品的宣傳、銷售,關閉《傳奇世界》網站,公開賠禮道歉,承擔相關訴訟費用。盛大則認為,早在《傳奇》游戲進入中國之前,盛大已經在著手准備網路游戲的研發,而且《傳奇世界》的編程語言、源代碼、文化背景等,都和《傳奇》相去甚遠。
具體的,您可以去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查找更多的案例。網址為http://www.sipo.gov.cn/albd/2008/200807/t20080714_411347.html
『捌』 知識產權保護對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意義
yiyizhong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