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軟體版權的軟體版權條例
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八條規定「軟體著作權人享有下列各項權利:
(一)專發表權,即決屬定軟體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開發者身份,在軟體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對軟體進行增補、刪節,或者改變指令、語句順序的權利;
(四)復制權,即將軟體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五)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六)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軟體的權利,但是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目標的的除外;
(七)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軟體的權利;
(八)翻譯權,即將原軟體從一種自然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文字的權利;
(九)應當由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② 2007年不規范刊物有哪些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專業技術人員評職稱心切而正規期刊又容量有限的情況,未經國家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擅自設出版非法出版物,採用欺騙的手法,四處組稿、約稿,收取所謂「版面費」,攫取高額利潤。這些非法出版活動不僅破壞了出版管理制度,擾亂了出版物正常的市場秩序,也誤導和欺騙了社會公眾。而我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誤信這些非法刊物,不僅在經濟上承受了一定的損失,還浪費了我們的勞動果實,更進一步給我們自身和所在學校和單位的學術水平、學術地位和社會名譽造成了不利影響,所以我們發表學術論文應慎重選擇刊物。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對此加大了監管、查處和取締的力度,新聞出版總署和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至今已連續公布四批共169種被取締的非法報刊名單。
何為非法刊物
在我國,對包括期刊在內的出版物是實行審批制進行嚴格管理的。合法期刊是指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出版的期刊,它又分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兩種,正式期刊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和科技部嚴格審批,既有國際標准連續出版物號ISSN,也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國內外公開發行;非正式出版物一般只限於行業內部交流,不公開發行,其出版必須經過行政部門審核,並領取「內部報刊准印證」。除此之外,均屬國家查處和打擊之列的非法期刊。
一、非法學術期刊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第一,是假冒國內正規期刊的刊名、刊號和出版單位名稱,尤其是名社、名刊;有部分假冒期刊是以「增刊」、「合訂本」的名義出現的。
第二,是國內某些正規期刊社未經批准擅自編印所謂「論文集」,以「宣傳推廣本刊為名」,故意將本社社名和刊號混排其中,給讀者造成錯覺。
第三,是署名香港「某某出版公司」出版,或與國內某單位聯合主辦,編造所謂的「國內統一刊號」,如「CNxx-yyyy(HK)」或「CN(UK)xx-yyyy」等。為擴大「知名度」,這些非法期刊常常虛張聲勢,在刊名上冠以「中華」字樣。
第四是署名「某某學會」、「某某研究會」主辦,無刊號或杜撰刊號,未署出版單位名稱或杜撰某某編輯部等。
第五是僅有國際標准刊號,沒有國內統一刊號。
第六是偷梁換柱,將正規期刊的某些內容替換成自己撰寫或收集的文章,仍以原刊的刊名;期號、裝幀重新製版印刷。
第七是限於內部交流的連續性內部資料性出版物打著公開出版發行的旗號。
第八是版周期較短,往往是月刊,甚至是旬刊;刊物頁碼較多,一期刊登四五十篇甚至上百篇文章。
第九是稿時間較短,往往在幾天內就發刊載通知,有的甚至當天就回復。
除以上特徵外,由於不法分子追求利潤最大化,同時缺少正規的編輯人員,不按正規編輯程序操作,非法學術期刊絕大多數都粗製濫造,用紙較差,編排有誤,錯漏較多,只要仔細分辨,一般都可識別出非法學術期刊的真面目。對於以「香港某某出版公司國內組稿中心」名義有償約稿(為逃避管理部門追查,這些組稿中心常常通過「XXXX信箱」收稿),或打著「某某雜志」、「某某雜志駐某地記者站(工作站)」幌子主動上門收費組稿的;廣大作者更應多添幾分警惕;必要時,可向期刊上署名的出版單位(或主辦單位、編輯單位)所在地的出版行政部門咨詢。
二、正規期刊所具備的特徵
第一,公開發行的正規期刊版權頁上有出版單位名稱(標明地址、電話),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國際標准連續出版物號,有承印單位名稱;通過郵局發行的還應有郵發代號;封面或封底有條碼、定價。
第二,"國內刊號"是"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的簡稱,即"CN號"。它是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分配給連續出版物的代號。國內標准刊號(CNxx—yyyy/z)由中國國別代碼「CN」、報刊登記號「xx-yyyy」和分類號「z」組成。其中「xx」為期刊出版單位所在地區代號,「yyyy」為出版管理部門分配的序號(期刊的序號范圍為「1000—4999」),分類號則是用以說明期刊所屬的主要學科範疇。如,「CN35-1169/C」。
"國際刊號"是"國際標准連續出版物號"的簡稱,即"ISSN號",由國際連續出版物數據系統設在各個國家、地區的機構負責分配。我國的報紙不使用"ISSN號",而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號"。國際標准刊號(1SSNxxxx-yyyy)由以「ISSN」為前綴的8位數字(兩段4位數字,中間以一個連字元「—」相接)組成。如「ISSNl234-5678」。
正式期刊均有一組由國際標准連續出版物號(ISSN)和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號)組成的中國標准連續出版物號(俗稱刊號),以規定形式在期刊顯要、固定位置標示。凡非法期刊都在刊號上有問題:要麼只有ISSN,而沒有CN號;要麼雖有CN號,但CN號存在問題。CN號實際上是出版許可號,國內每種正式期刊都有一個唯一的CN號。而ISSN是一個圖書館的檢索標志,不是出版許可,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是可以免費注冊的。因此,只有ISSN而沒有CN號的期刊肯定是非法出版物。另外,以書號ISBN出版連續出版物(即期刊)也是國家法律法規所禁止的,這類刊物也是非法期刊。
第三,作為內部交流用的連續性內部資料性出版物則應標明「准印證號」,只能用於免費交流,不得公開發行,不得標明定價。
非法出版物的刊號最常見的問題有這樣幾種:
1.在境外注冊刊號,在境內非法編輯、出版、印刷和發行,不標注國內統一刊號CN。
2.表面上既有國際標准刊號ISSN,又有國內統一刊號CN,所不同的是它的CN號後邊加括弧或綴有別的字母(如HK、NR、H),說明它是在港澳台地區注冊的,這類報刊如果在內地設立編輯部、記者站或辦事處進行出版、印刷和發行活動也是非法的。
3.假冒國內刊號,比如,CN後面的前兩位數(地區號)為00-10、16-20、大於66或者超過兩位數的,都是假冒的國內統一刊號,因為《中國標准連續出版物號》規定的地區號中沒有這些號;也有的是冒用其他已有的合法出版物的刊號。
4.一個刊號多個版本,比如,某大學學報,它的ISSN和CN都沒有問題,但每期學報都出版兩個或多個版本,其中只有一個版本是正式的、合法的、對外的、公開的,其它版本則是收費的、非發的、非公開的、只給作者收藏的,這種情況下,如果只看刊號,很難發現問題,只有對比它的幾個版本才能發現問題所在。
5.地區號與所在地區不吻合,即異地辦刊,或者說編輯部地址與CN後面的地區號不相一致——《中國標准連續出版物號》規定:題名不變,出版地改變,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要重新分配,即:連續出版物題名沒有改變,出版地從一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轉移到另一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應重新分配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如非法出版物《中國教育論壇》的CN號為43,應是在湖南出版的,若改在山東出版,應重新分配CN號,或者說,CN號的前兩位應改為山東的地區號37。六是地區號後面的「地區連續出版物序號」有問題,如,某非法出版物本是期刊,其地區連續出版物序號卻標注為0001,非法出版物《中國教育論壇》的地區連續出版物序號為7772,而按《中國標准連續出版物號》的規定,0001應該是「報紙的序號」,7772應該是「網路連續出版物的序號」,所以,這些所謂的教育類期刊肯定屬於非法出版物。
總而言之,是不是合法出版物,關鍵看它的CN號有沒有問題。例如,《中國教育教學》雜志,國內統一刊號為CN18-4258/H或CN13-4412/H。稍有常識的人就知道,我國內地根本就沒有18這個地區號,地區號13雖然有,但應該是河北的,該雜志在廣州、重慶、海口、雲南、海南設立編輯部,從事編輯、出版、發行活動,顯然是非法的!
最近,一批非法出版物,為了繼續欺騙廣大教師,又採取了一些更隱蔽的辦法。如,有些在境外注冊在境內編輯、出版、發行的非法出版物,在通聯地址上做文章:只留下電子信箱,不標注具體的編輯、出版、發行單位和地址;還有些在境外注冊在境內編輯、出版、發行的非法出版物,掩耳盜鈴地自稱經過什麼省什麼部門批准,在境內發行等等。這都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動向。
6.不要認為在國家合法出版物上刊登徵文啟示或者廣告的,就是合法出版物。也不要相信那些打著某些名人顧問、某些大單位聯辦、協辦、支持、贊助旗號的,就是合法出版物。事實上,許多人和單位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這么一家報刊,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和單位本身就是所謂的「報托」。
7.如果實在拿不準某種報刊是不是合法出版物,建議你根據報刊的版權標記向為它提供CN號的省級新聞出版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咨詢。例如,非法出版物《中國教育論壇》的CN號為CN43-7772/R,編輯部在濟南。如果你拿不準它是不是合法出版物,可以打電話咨詢湖南省新聞出版局(43是湖南的地區號)或者山東省新聞出版局(因為編輯部在山東),當然,也可以上網查詢。
8.有些非法出版物雖然標注有CN,但卻沒有在所在地區注冊登記,這種情況下,單從CN號上是看不出什麼問題的,但如果所發文章的作者局限於某個地區,文章質量很低、篇幅相近、篇目很多、雜志很厚,也值得懷疑。比如,《中國教育探索》雜志的CN號為CN11-4461/I,郵發代號為2-871,編輯部地址在北京,自稱「中國教育學會主管」、「中國報刊出版社主辦」,郵政編碼是北京的,電話也沒有問題,該雜志還聘請季羨林、李燕傑等作顧問,徐岩作主編。但仔細研究它的第一期就會發現:它發的文章幾乎都是山東濟寧、棗庄、臨沂部分區縣中小學教師的文章;所發文章質量不高、篇幅相近、篇目很多、雜志很厚——有拿錢發文章的嫌疑;上網查詢發現它的徵稿啟示屬於「明碼標價」:「字數要求控制在2000字左右,確需要增加篇幅者,另行商定。為給廣大投稿者一個發表的空間,凡發表的論文均視篇幅長短收取一定的版面費。」咨詢北京新聞出版局,答復是「未在我局注冊」;查它的ISSN、CN、郵發代號,竟然同非法出版物《中國關注》一模一樣!可見,它雖然偽裝得很好,但卻還是地地道道的非法出版物!
DM是什麼?近年來行業內還興起了一類以DM之名行期刊之實的違規出版物。DM是英文Direct Mail Advertising的簡稱,意為「直接郵寄廣告或直投廣告」,它的法定稱謂為「固定形式印刷品廣告」,需經工商部門批准並接受其管理。國家工商總局於2004年11月30日發布的《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對此種形式廣告有明確的管理規定,如規定應在每期DM廣告首頁頂部位置標明DM廣告名稱、廣告經營者名稱和地址、登記證號、期數、發布時間、統一標志「DM」;DM廣告名稱應當由以下三部分依次組成:廣告經營者企業名稱中的行政區劃+企業字型大小+「廣告」字樣;DM廣告不得使用主辦、協辦、出品人、編輯部、編輯、出版、本刊、雜志、專刊等容易與報紙、期刊相混淆的用語;廣告經營者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廣告。而事實上,市面上幾種由廣告公司承辦的所謂「商情」「價格」「市場」類刊物,封面標識不規范,內容上設有各式各樣的欄目,有的還有「協辦」、「主編」、「編委」,已完全演變為非法刊物,屬於新聞出版部門有權查處的對象。
另外,一些群眾在查詢報刊是否為正式出版物的同時,十分關心報刊級別問題,諸如是國家級的還是省級的?是不是核心期刊等等。就此問題,我們曾在相關的報刊上作過解釋。總署除對優秀報刊進行評選表彰外,沒有為報刊劃分過級別,新聞出版行政部門也沒有評選、認定過核心期刊。
③ 我國法律中關於著作權保護期的規定有哪些
我國法律中關於著作權保護期的規定有哪些著作權保護期的規定 我國法律中關於著作權保護期的規定有哪些?在我國,對於不同作品其著作權的保護期也不盡相同。目前《著作權法》對保護期作出以下規定,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國法律中關於著作權保護期的規定有哪些。著作權保護期的規定著作權保護期的規定之人身權(1)我國《著作權法》第20條對著作人身權保護期限作了規定,即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2)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與作者的人身聯系最為緊密,即使是作者死亡後,他人也不得侵犯。(3)法人或其他組織作品的著作人身權,同法人或其他組織享有。(4)享有著作人身權的法人或其他組織變更、終止時,其著作人身權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其他組織進行保護;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著作人身權則由國家主管部門保護其不受侵犯。著作權保護期的規定之財產權一、 一般作品的著作財產權保護期(1)公民的作品著作財產權保護期。絕大多數國家著作權法均規定,公民的作品的著作財產權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50年。(2)法人作品和職務作品的著作財產權保護期。對於法人或其他組織作品的保護,大多數國家規定作品保護期為50年,但也有一些國家規定的保護期少於50年。
④ 誰有著作權法的相關資料
《著作權法》第九條 著作權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著作權法》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中國的著作權制度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著作權一般被習慣稱呼為版權,凡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也依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在中國境外發表的作品,根據其所屬國與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 在中國,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符合著作權保護條件的作品,通常是能以某種物質復制形式表現的智力創作成果,因此不排除對未被有形載體固定的口述作品的保護。而不像英美法那樣要求作品必須固定在有形載體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不適用於(見第五條):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
香港的版權制度
香港法例 第528章為版權條例。版權條例第183條規定,政府享有所有香港法例的版權。 根據香港法例,任何人藏有侵權物品作業務用途(包括售賣、發布、出租、在企業或機構使用)屬於犯罪,可被入獄四年及每項侵權物品罰款五萬港元。而為業務目的,藏有製造侵權物品的器材,可被入獄八年及每項侵權物品罰款五十萬港元。過去十年來,有不少人因為發布或售賣侵權物品而被判入獄。 在香港,侵犯版權是嚴重的情形,香港的國際聲譽因此受損。盡管香港政府不斷提高侵權的刑罰,在過去十年來,盜版情況未能徹底解決,於1995年至2000年期間,售賣盜版物品(特別是電腦軟體、音樂和電影光碟)的店鋪成行成市,之後因為香港執法部門的掃盪行動和互聯網的非法下載興起,售賣盜版物品的店鋪有所下降。 香港政府為打擊企業上的侵權行為,於2001年4月1日開始,凡在知情情況下,在業務上使用盜版物品(包括軟體、音樂、錄像),無論僱主及雇員,屬犯罪行為。多年來,有數間公司東主因為在業務過程中使用盜版軟體而被判罰款或緩刑。雇員可以以侵權物品由僱主提供作免責權,但雇員如果在知情下,管理或安裝侵權物品,或在家居電腦中使用侵權物品作業務工作,仍屬犯罪。 由於當時香港經濟處於低迷,而且軟體業一直被微軟所壟斷,所以引起了不少回響。法例生效前,有搶購正版軟體的現象,軟體售價亦一度提高,引起了中小企業的不滿,微軟和其他軟體公司受壓後,答應為中小企業提供優惠。同時,自由軟體(包括GNU/Linux操作系統和基於的文書軟體)因條例生效而受到重視。 香港政府在2007年開始草擬修改版權條例,使條例正式擴大應用至互聯絡侵權行為,目前仍在咨詢階段。 台灣於2003年實施類似的條例。
澳門的著作權制度
澳門第43/99/M號法令就是規范著作權的法令。該法令第六條官方作品規定: 一、官方作品不受保護。 二、官方作品尤其指協約文本、法律及規章之文本、各當局所作之報告或決定之文本,以及該等文本之譯本。 三、如在上款所指之文本中包括受保護作品,則有關之公共機關得在其職責范圍內使用該受保護作品,而無須經作者同意,且不因該使用而給予作者任何權利。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一部分,它是按法律自動產生的。一旦侵犯將會受到法律的處理和巨額的賠償金!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侵犯哦!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辦法 2002年2月20日國家版權局令第1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為促進中國軟體產業發展,增強中國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鼓勵軟體登記,並對登記的軟體予以重點保護。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軟體著作權登記、軟體著作權專有許可合同和轉讓合同登記。 第四條 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人應當是該軟體的著作權人以及通過繼承、受讓或者承受軟體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軟體著作權合同登記的申請人,應當是軟體著作權專有許可合同或者轉讓合同的當事人。 第五條 申請人或者申請人之一為外國人、無國籍人的,適用本辦法。 第六條 國家版權局主管全國軟體著作權登記管理工作。 國家版權局認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為軟體登記機構。 經國家版權局批准,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可以在地方設立軟體登記辦事機構。 第二章 登記申請 第七條 申請登記的軟體應是獨立開發的,或者經原著作權人許可對原有軟體修改後形成的在功能或者性能方面有重要改進的軟體。 第八條 合作開發的軟體進行著作權登記的,可以由全體著作權人協商確定一名著作權人作為代表辦理。著作權人協商不一致的,任何著作權人均可在不損害其他著作權人利益的前提下申請登記,但應當註明其他著作權人。 第九條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應當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交以下材料: (一)按要求填寫的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二)軟體的鑒別材料; (三)相關的證明文件。 第十條 軟體的鑒別材料包括程序和文檔的鑒別材料。 程序和文檔的鑒別材料應當由源程序和任何一種文檔前、後各連續30頁組成。整個程序和文檔不到60頁的,應當提交整個源程序和文檔。除特定情況外,程序每頁不少於50行,文檔每頁不少於30行。 第十一條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應當提交以下主要證明文件: (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身份證明; (二)有著作權歸屬書面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的,應當提交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 (三)經原軟體著作權人許可,在原有軟體上開發的軟體,應當提交原著作權人的許可證明; (四)權利繼承人、受讓人或者承受人,提交權利繼承、受讓或者承受的證明。 第十二條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可以選擇以下方式之一對鑒別材料作例外交存: (一)源程序的前、後各連續的30頁,其中的機密部分用黑色寬斜線覆蓋,但覆蓋部分不得超過交存源程序的50%; (二)源程序連續的前1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50頁; (三)目標程序的前、後各連續的3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20頁。 文檔作例外交存的,參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 軟體著作權登記時,申請人可以申請將源程序、文檔或者樣品進行封存。除申請人或者司法機關外,任何人不得啟封。 第十四條 軟體著作權轉讓合同或者專有許可合同當事人可以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申請合同登記。申請合同登記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按要求填寫的合同登記表; (二)合同復印件; (三)申請人身份證明。 第十五條 申請人在登記申請批准之前,可以隨時請求撤回申請。 第十六條 軟體著作權登記人或者合同登記人可以對已經登記的事項作變更或者補充。申請登記變更或者補充時,申請人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按照要求填寫的變更或者補充申請表; (二)登記證書或者證明的復印件; (三)有關變更或者補充的材料。 第十七條 登記申請應當使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制定的統一表格,並由申請人蓋章(簽名)。 申請表格應當使用中文填寫。提交的各種證件和證明文件是外文的,應當附中文譯本。 申請登記的文件應當使用國際標准A4型297mm X 210mm(長X寬)紙張。 第十八條 申請文件可以直接遞交或者掛號郵寄。申請人提交有關申請文件時,應當註明申請人、軟體的名稱,有受理號或登記號的,應當註明受理號或登記號。 第三章 審查和批准 第十九條 對於本辦法第九條和第十四條所指的申請,以收到符合本辦法第二章規定的材料之日為受理日,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二十條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應當自受理日起60日內審查完成所受理的申請,申請符合《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相應的登記證書,並予以公告。 第二十一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登記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一)表格內容填寫不完整、不規范,且未在指定期限內補正的; (二)提交的鑒別材料不是《條例》規定的軟體程序和文檔的; (三)申請文件中出現的軟體名稱、權利人署名不一致,且未提交證明文件的; (四)申請登記的軟體存在權屬爭議的。 第二十二條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要求申請人補正其他登記材料的,申請人應當在30日內補正,逾期未補正的,視為撤回申請。 第二十三條 國家版權局根據下列情況之一,可以撤銷登記: (一)最終的司法判決; (二)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第二十四條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可以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撤銷登記。 第二十五條 登記證書遺失或損壞的,可申請補發或換發。 第四章 軟體登記公告 第二十六條 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任何人均可查閱軟體登記公告以及可公開的有關登記文件。 第二十七條 軟體登記公告的內容如下: (一)軟體著作權的登記; (二)軟體著作權合同登記事項; (三)軟體登記的撤銷; (四)其他事項。 第五章 費用 第二十八條 申請軟體登記或者辦理其他事項,應當交納下列費用: (一)軟體著作權登記費; (二)軟體著作權合同登記費; (三)變更或補充登記費; (四)登記證書費; (五)封存保管費; (六)例外交存費; (七)查詢費; (八)撤銷登記申請費; (九)其他需交納的費用。 具體收費標准由國家版權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規定並公布。 第二十九條 申請人自動撤回申請或者登記機關不予登記的,所交費用不予退回。 第三十條 本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各種費用,可以通過郵局或銀行匯付,也可以直接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交納。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規定的、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指定的各種期限,第一日不計算在內。期限以年或者月計算的,以最後一個月的相應日為屆滿日;該月無相應日的,以該月的最後一日為屆滿日。屆滿日是法定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為屆滿日。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郵寄的各種文件,以寄出的郵戳日為遞交日。信封上寄出的郵戳日不清晰的,除申請人提出證明外,以收到日為遞交日。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郵寄的各種文件,送達地是省會、自治區首府及直轄市的,自文件發出之日滿十五日,其他地區滿二十一日,推定為收件人收到文件之日。 第三十三條 申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延誤了本辦法規定或者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指定的期限,在障礙消除後三十日內,可以請求順延期限。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由國家版權局負責解釋和補充修訂。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⑤ 在香港用emule或者其它p2p軟體下載電視劇違法嗎
肯定違法,但我都有下過很多,也沒太大問題,就是emule超級慢,不如訊雷。
pplive壓根兒就看不了,我還在郁悶中。。。。
⑥ 從2007年開始內地去香港還需通行證嗎
還是需要的。
根據資料:
「個人旅遊」
內地廣東省及23個城市(即是上海、北京、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寧波、台州、福州、廈門、泉州、天津、重慶、成都、濟南、瀋陽、大連、南昌、長沙、南寧、海口、貴陽及昆明)的居民,如欲以個人身份來港觀光旅遊,必須取得由內地有關公安機關所簽發的《往來港澳通行證》和可供一次或兩次有效的「個人旅遊」簽注
如果你是上述地區的居民,可以向當地單位辦《往來港澳通行證》,否則只能參加「團隊旅遊」了!「團隊旅遊」:
內地居民如欲來港觀光旅遊,可參加由內地旅行社所營辦的「香港游」旅行團。參加「香港游」旅行團的團員必須取得由內地有關公安機關所簽發的《往來港澳通行證》和「團隊旅遊」簽注。而「香港游」的團員須遵從「隨團來,隨團去」的原則。
如果你只拿護照,可列入[過境],根據香港入境條例,http://www.immd.gov.hk/zhtml/hkvisas_9.htm#transit
10.經香港過境往來另一國家或地區的中國護照持有人,可於每次入境時獲准在港逗留七天而毋須事先取得進入許可,但他們必須符合一般的入境規定,包括持有前往目的地的有效入境證件及經確認事先已預訂前往海外的續程車/船/機票。
如果設計行程,建議到[香港旅遊發展局]的網站瀏覽一下:
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c/index.jsp
香港旅遊發展局的官方網站,可以幫您了解香港。
網站內容包羅香港旅遊資訊,如:購物血拚、美食餐飲、觀光/旅行團、酒店/旅館/飯店/住宿、地圖、親子活動、文化活動/藝文節目、節日慶典、歷史文化、傳統風俗、都會風采、海港風光、郊野景緻……這樣對你該有幫助!
希望合用。
⑦ 怎樣才能合法擁有版權
需要完成版權的申請和認定,才能擁有合法版權。
1、材專料要求:
申請作品屬著作權登記應當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1)按要求填寫完整的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3)權利歸屬證明;
(4)作品的樣本(可以提交紙介質或者電子介質作品樣本);
(5)作品說明書(請從創作意圖、創作過程、獨創性三方面寫,並作者簽字);
(6)委託他人代為申請時,代理人應提交申請人的授權書;
(7)代理人的身份證明。
2、辦理步驟:
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材料--登記機構核查接收材料—通知繳費—申請人繳納登記費用—登記機構受理申請—審查—製作發放登記證書—公告。
3、辦理時限:
登記機構受理登記申請後50個工作日辦理完成。需要補正材料的,申請人自接到補正通知書後兩個月內完成補正,登記機構自收到符合要求的補正材料後40個工作日辦理完成。
⑧ 香港版權條例的幾個問題
registrable designs
注冊的外觀設計
pre-1973 drawings
1973年以前的圖紙
⑨ 在香港非法下載現在是否有刑事責任
香港對版權的保護非常的重視
建議你還是謹慎為妙 不要有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