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條件
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沒有明確規定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實質性條件,而僅僅是對作品的含義以及受保護的作品種類進行了規定,並明確排除了不保護的對象。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及相關理論,一般認為,作品要獲得著作權法的保護,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獨創性。
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對作品的定義,要構成作品,就必須具有獨創性。獨創性又稱原創性,是指作品是由作者獨立創作的,是作者獨立思考和勞動的產物,即在選擇和安排文字、情節、音符、顏色、畫面、造型等方面是作者獨立完成的而不是抄襲他人的。這就意味著,抄襲而成的作品,因不具備獨創性,所以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作品的獨創性是指作品表現形式上的獨創性,而不是指作品內容上的獨創性。一件作品,盡管其內容與其他作品相同,但只要其表現形式是由作者獨立創作而成的,即可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例如,張悲鴻獨立畫的馬與徐悲鴻畫的馬都同樣具有獨創性,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作品的獨創性不同於專利法上的創造性。作為發明取得專利權的實質條件之一,創造性是指該發明成果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是前所未有的,並且在技術上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而著作權法所要求的作品的獨創性是指作品系由作者獨立完成,是作者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成果。換言之,著作權法只要求作品是獨創的,而是否首創的則在所不問。據此,即使兩件作品內容完全一樣(當然,客觀上不可能存在兩件完全相同的作品),只要是作者獨立創作完成,兩件作品都可以獲得獨立的著作權。
2合法性。
作品僅有獨創性尚不足以使其獲得著作權的保護,作品要獲得著作權保護,還必須具有合法性。合法性是指作品的內容必須是合法的,沒有違反國家有關法律的規定。合法性並非作品的構成要素,但它是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前提條件。
《著作權法》第4條第1款規定: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此規定表明,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智力成果不但要具備作品的一般條件,而且須以合法性為前提,對於法律禁止出版、傳播的反動、淫穢作品,著作權法不予保護。
《著作權法》第4條規定的合法性僅指作品的內容本身應當是符合國家關於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不涉及作品是否侵犯他人的著作權的問題。一般認為,合法性不僅要求作品內容本身沒有反動、淫穢等內容,而且不能有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情況。如果作品完全是侵犯他人著作權而創作的,不僅不能享有著作權,而且應當承擔侵犯著作權的責任;如果作品中部分內容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而整個作品具有獨創性,可以就這些沒有侵權且具有獨創性的內容享有著作權。
【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第三條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條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
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Ⅱ 劇本版權保護的內容都有哪些
一、什麼是劇本?劇本是一種文學形式,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專根據屬劇本進行演出。與劇本類似的詞彙還包括腳本、劇作等等。它以代言體方式為主,表現故事情節的文學樣式。劇本是舞台表演或拍戲的必要工具之一,是劇中人物進行對話的參考語言。二、什麼是版權?版權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三、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類型有哪些?可以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包括小說、詩詞、散文、論文、速記記錄、數字游戲等文字作品;講課、演說、佈道等口語作品;配詞或未配詞的音樂作品;戲劇或音樂戲劇作品;啞劇和舞蹈藝術作品、繪畫、書法、版畫、雕塑、雕刻等美術作品;實用美術作品;建築藝術作品;攝影藝術作品;電影作品;與地理、地形、建築 、科學技術有關的示意圖 、地圖、 設計圖、草圖和立體作品。
Ⅲ 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條件有哪些
c歷法通用數表
依據如下:
第二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內論是否發表,容依照本法享
有著作權。
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作品,根據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
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
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
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
(四)美術、攝影作品;
(五)電影、電視、錄像作品;
(六)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
(七)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條
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
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第五條
本法不適用於: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
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Ⅳ 讓內容提供者「創有所得」!該如何保護創作者的音樂版權
隨著我國的社會的不斷發展,一些產業也跟隨著時代進行升級,而這些產業的升級,往往伴隨著大量的新技術和發明。娛樂文化產業的崛起,也伴隨著一些知識產權的紛爭,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又變成了一個新時代的新的議題。
一,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的保護歷史由來已久,只是由於我國前期的發展,並沒有太過於重視這樣的問題,而隨著我國產業的不斷升級進化,知識產權的問題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近年來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成果有了明顯成效。
Ⅳ 如何保護著作權
第一步,給劇本做版權登記,通過版權登記證書先確立版權歸屬,給劇本做初專步的保護。最好是屬每寫完一章劇本就先用時間戳做個確權,等劇本完結之後,再做個版權登記。我建議你在各省市的版權局做版權登記,首先在省市的版權局登記價格是免費的,其次在當地做提交材料之類的比較方便。
需要提交的材料如下:
按要求填寫完整的作品登記申請表
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權利歸屬證明
作品的樣本(可以提交紙介質或者電子介質作品樣本)
作品說明書(從創作意圖、創作過程、獨創性三個方面寫,並簽字)
登記周期:一般為1個月
注意:提交資料前最好了解清楚每一個資料的格式、要求、署名等細節,一旦有一份資料需要補正,就會耗費更久的時間,可能是2-3個月才能拿證。
第二步,劇本假如要賣給影視公司拍攝,需要簽訂合規的授權協議,包括授權的權利是什麼,期限有多久,授權范圍是什麼,並且明確授權到期後,影視公司若繼續拍攝需付出什麼條件,或者支付多少金錢。
Ⅵ 創作過程中也可以對作品進行版權保護
創作過程中也可以對作品進行版權保護?版權保護是激勵創新的基本手段,也是創新源動力的基本保障,是增強國家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那麼問題來了,創作過程中也可以對作品進行版權保護嗎?版權保護創作過程中也可以對作品進行版權保護嗎?版權作為知識產權中較為普遍的一種權利,以及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幾乎每一個人都會碰到。我們國家法律規定,公民法人的作品,無論是否發表,都享有作品版權,包括口述音樂,戲劇,文字,舞蹈,美術,攝影,電影等形式創作的作品。我國作品版權有一特徵,即作品創作完成版權即可生效。如何保全證據,通過固定證據來保護版權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創作過程中可以這樣進行版權保護創作作品往往需要一個反復漫長的過程,如果把創作過程中形成的手稿大綱,以及調查記錄,以及創作完成的部分內容通過保全證據的形式固定下來,今後就算作品沒有經過法定的登記,從未發表,在產生版權糾紛的時候也是可以贏得訴訟的關鍵證據。所以建議創作者最好通過保全證據來證明作者的完成時間和獨立完成的過程,公證證據,不但可信度高,證明力強,在訴訟中也無需其他證據,可以直接認定事實的證據,而且與其他信件,電子郵件以及時間戳的固定形式的手段相比,沒有泄露和丟失的風險。二、作品完成後應進行版權登記體現在創作作品完成之後。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取得版權後,一經發表,即有可能被他人侵權盜取使用,當版權人被人侵犯的合法權益以後,第一時間把侵權事實通過公證的形式固定。通過平台傳播人頭數,要求立刻刪除,減少對版權人的影響,有固定證據的公證書也可以進行維權賠償。隨著我國對版權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實踐中也有越來越多的版權人認識到公證在版權的權利認定,保障和維權方面的獨特作用,並且通過公正法律保障自身權益。創作過程中也可以對作品進行版權保護嗎?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是深圳市花蘑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16年在深圳成立,2017年獲中國主板上市公司朗科科技創始人天使投資,2018年6月獲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金蝶國際投資。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Ⅶ 思想內容能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問題,早已形成定論,即著作權法保護的是作品的表現形式,而不是思想。但本文作者認為,至少在一定前提下,思想內容也應該適當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作為一家之言,本刊刊發此文,旨在倡導學術交流之風。著作權法律制度的產生和發展大致經歷了與「出版特權」相聯系的保護階段、與「著作財產權」相聯系的保護階段、與「著作人身權」相聯系的保護階段和如今的著作權國際化保護階段。隨著著作權法律制度的不斷發展,對於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問題,學術界已經基本上形成定論,即著作權法保護的是作品的表現形式,而不是思想內容。但筆者認為,思想內容也應該成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內容,至少在一定情況下應該被納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即作品的表現形式和思想內容應該同為其保護對象。思想內容與表現形式的關系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保護對象是作品,即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可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需要具備兩個要素:第一,作品是人類的智力創作成果;第二,屬於作品范疇的並不是人類一切領域內的智力成果,而僅限於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之內。我國著作權法明確列舉了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築作品,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計算機軟體等八類作品,並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作為彈性條款,以適應著作權法的不斷發展,將應納入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均歸入其保護之中。
要談到思想內容可否成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問題,首先必須明確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的關系。作品的思想內容是指作者藉助作品所反映的觀點、概念、原理、方法、步驟或客觀事物、事件以及其他題材和主題等;而作品的表現形式是指作者通過作品表達某種思想、某項內容時,所採取的各種表現手法、技巧等客觀形式的總和,它具有客觀性。我們知道,作品是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的統一,作品的思想內容是純主觀的東西,它必須藉助一定的表現形式才能夠被人們所感知,否則就更不可能涉及到保護的層面上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表現形式只是對作者作品的思想內容的反映,缺乏思想內容的表現形式沒有存在的基礎,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作品因而也空洞、毫無價值,即表現形式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筆者認為,思想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應該成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理解。著作人身權與思想內容保護
假如我們不將作品的思想內容作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就可能出現一些難以解釋的問題,比如對演繹作品有關內容的理解。演繹作品是對原創作品的再創作,在這個過程中,演繹作品的著作權主體必須依法保證原創作品的完整性不受破壞,原創作品的著作權主體擁有保護作品完整權,即其依法享有保護原創作品在形式、內容、作者創作意圖等方面不受歪曲和篡改的權利。如果演繹者對原創作者創作意圖的理解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出現在其再創作的成果中表現出來完全背離原創作者意志的作品內容,直接或間接地歪曲或篡改了原創作品,也就傷害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很可能會損害作者的形象。由此可見,這裡面也就間接地體現了將思想內容列為著作權法保護對象的必要性。
我們可將此進一步上升到著作人身權保護的層面上來。世界范圍內著作權法律制度的產生和發展大致經歷了與「出版特權」相聯系的保護階段、與「著作財產權」相聯系的保護階段、與「著作人身權」相聯系的保護階段和如今的著作權國際化保護階段。其中與「著作人身權」相聯系的保護階段產生於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對著作人身權的保護,是對著作權保護的完善。德國啟蒙思想家康德等人認為,作品首先是作者人格的反映,在著作權中,人格權是首要的,而財產權次之。事實上,對著作財產權的保護在某種層面上說,既是對作者勞動成果的肯定,也是對作者人身權的尊重,著作人身權具體反映在作者的著作權利中,其中尤為重要的就是作者的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這正是為了維護作者在思想內容方面所享有的著作權利。可見,從著作人身權方面來考慮,也應該將思想內容納入著作權法的保護之中。
另外,我國著作權法有對作品保護的限制性規定,明文規定對違反善良風俗、反黨、反社會等作品,以及那些法律、法規以及其他相關的官方文件及其譯文,公用歷法,數學公式等一些不適宜用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不予保護,而這些規定正是從該類作品的內容上加以考慮的,既然可以從作品的思想內容角度上來排除對其的保護,那麼為什麼著作權法就不能對作品的思想內容進行保護呢?這顯然也是無法解釋的。作品獨創性與思想內容保護
其次,這涉及到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來理解作品的獨創性。作品的獨創性是指作品由作者獨立構思所完成,作品的內容或者表現形式完全或基本上不同於他人已經發表過的作品。筆者認為,作品的獨創性應該不僅僅是指表現形式的獨創性,還應包括作品思想內容上所具有的獨創性。作者通過對素材的選取,從總體上進行構思,並且加入自己的思考,滲入自己的理解、思想感情,這樣才形成了其獨到的東西,才使得其所創作的作品具有了自身的價值。
比如,關於抗日,作者既可以選擇南京大屠殺等題材來表達對日本侵華暴行的譴責,也可以選取抗戰斗爭的題材,來表現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作品在思想內容上具有獨創性,作者需要根據其所要創作作品的思想內容方面考慮,從而決定以何種表現形式來表現作品,具體的就表現在對素材的取捨等諸多方面,形成具有獨創性的表現形式。因而,只保護表現形式,不保護作品的思想內容,難免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從著作權法上的獨創性和專利法上的新穎性的關繫上來考慮,著作權法調整的是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而專利法的調整對象則是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它們的調整范圍是不同的。專利法上的新穎性強調的是創新性,並要求在水平上有所提高,那麼為什麼著作權法就不能要求作品的思想內容具有新穎性呢?這里的新穎性強調的是作者創作作品角度的獨到性,也就是他所創作作品的思想內容一定程度上應該與眾不同,不應該是他人作品內容的簡單重復,即使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演繹作品的創作者往往在對原創作品的表現形式進行改變的同時,也會滲入其自己的觀點、思想等。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同時它又具有獨立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基於同一客觀事物產生的意識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對同一題材、同一內容,不同的作者會產生不同的思想感情,會有獨到見解,其作品也可能會反映出不同的思想。軟體著作權與思想內容保護
我國著作權法是將計算機軟體作為其保護作品中一類的,但是,假如我們不把思想內容作為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在保護計算機軟體方面就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著作權法只保護形式不保護思想內容,體現在軟體上,就是只保護軟體的源程序及文檔,不保護軟體的演算法及處理問題的構思和方法,而軟體的精華和價值卻主要體現在軟體的演算法及處理問題的構思和方法上。著作權法只保護形式,這就使得人們基於同一思想卻用不同的程序語言和運算技巧編寫同一運行環境下實現同一功能的程序的行為,無法被認為是侵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必須藉助其他的法律、法規來加以保護,這樣就會導致對計算機軟體保護的鬆散,同樣不利於對它的保護。可見,在這個意義上,將思想內容作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也具有必要性。思想自由與思想內容保護
對將思想內容作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的一個責難就是,思想是自由的,若將思想內容納入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會導致對人們思想自由的限制。那麼,這種結論是不是必然成立呢?恐怕不盡然。我們常說對某一事物的限制,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其自由,在這里也正是這個道理。假如我們一味地追求所謂的思想自由,就可能導致自由的泛濫,人們可以濫用他人的思想,甚至導致歪曲和篡改,以至對他人的人格造成傷害,我們所要保護思想自由也自然成為空談。著作權法賦予著作權主體以保護作品完整性的用意也正在於此,我們只有通過對思想自由進行一定程度地限制,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應將思想內容作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當然,這也不能是絕對的保護,因為在保護的同時我們還應尊重著作權法的基本原則;並且,對作品思想內容的保護,同樣也不意味著當有人用某一題材創作作品時,其他人就不得再利用該題材創作自己的作品,允許對同一題材進行不同的創作,在同一題材上存在多個著作權,只要不同的作者在該題材中滲入了自己的思想,創作出了具有獨創性的東西。因而,將思想內容作為著作權的保護對象也是應該加以限制的,它更多的是從作者自身來考慮,更多的保護的是作者自己的創意、作者自己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內容,也即作者自己的東西。另外,對作品思想內容的保護,也不一定必然地體現在財產上,它更多地應是強調對作者人身權的保護。背景資料
我國著作權法保護思想的表現形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我國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
作品是通過一定的智力活動而產生的智力成果,非機械記錄、通用表達成果。作品所反映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必須是文學、藝術或科學領域內的。文學作品主要是用語言來表達作者思想的作品;藝術作品是指藉助於其他道具以塑造形象來表達作者思想的作品;科學作品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作品,是指表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或技術經驗及生產工藝方法和技能等內容的智力創作成果。
作品應具有獨創性,即作品必須是作者獨立的智力創作,不是抄襲他人的。著作權保護作品的形式(即思想的表現形式),而不保護作品的內容(即思想本身),因此著作權對作品內容並不要求必須具有新意,只要是作者自己創作的,也即作者在掌握一定素材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創作技巧,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融匯進去,以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獨創性是判斷一作品是否可受著作權保護的核心標准。
1、財產權方法在創意上建立財產權的方法來保護創意的方法,就是創意保護的財產權理論。財產權理論為創意的創造者提供未經創意人許可,就不能使用或披露該創意的專有權。2、准合同或不當得利方法
在英美法中,准合同、不當得利和恢復原狀被交叉使用。准合同大體和大陸法系的不當得利相當。在准合同方法下,法院考慮很多事實,包括創意的性質、雙方的關系和交易、公共政策考慮以及雙方的預期。法院並不要求特定的關系或秘密的披露,而要求新穎性和具體性。3、合同方法(包括明示合同和默示合同)
合同方法是創意保護的最有力和在實踐中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它不服從和准合同或財產權理論一樣的政策考慮。對思想的壟斷將預先排除,對科學和技術中的進步的恐懼在明示合同下是不存在的,因為合同僅僅約束當事人而使他人能免費使用該創意。4、信任關系方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方法
信任(秘密)關系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實際上是性質上相同的法律,信任(秘密)關系即我國法律所稱的商業秘密。在美國,對於創意保護來說,相對於前述的幾種保護方法,信任(秘密)關系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是較弱和不太確定的。5、著作權方法這是一種在著作權法框架內保護創意的方法,創意一旦獲得著作權法保護,那麼其獲得的權利將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權利。因此,這是一種對創意人最為有利的創意保護方法。但這種創意保護理論面臨著巨大的障礙:一是傳統著作權法上的一項重要原理「思想/表現兩分」的障礙;二是創意著作權保護對傳統著作權法的沖擊。因為在美國法律中,以某種有形形式固定是受保護的條件之一,因此美國不保護沒有以有形形式固定下來的舞台表演、口述作品等。而創意本身則不一定已經以某種有形形式固定下來的。
近年來,因法人作品與職務作品認定不清引發的署名權糾紛屢見不鮮,各地司法實踐中掌握標准也不盡一致,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因此,依據法律判定法人作品與職務作品,將充分有效地保障創作者的署名權和其他合法權益,有利於調動著作權人的創作積極性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Ⅷ 什麼樣的作品能申請版權保護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
「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
解釋:
著作權法上所稱的「作品」是一個嚴格的法律概念,只有符合著作權法作品構成條件的「作品」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應具備如下條件:
(1) 作品應表達作者的某一思想和情感,而且能夠讓讀者體會出其中作者要表達的意思。作品要求是通過一定的智力活動而產生的智力成果,非機械記錄、通用表達成果。(比如機械錄制下某段聲音的錄音製品,不屬於「作品」;再如一收錄全市醫院電話的電話簿,如僅是按筆劃順序或拼音順序排列,則不能成為受著作權保護的匯編作品。)
(2) 作品所反映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必須是文學、藝術或科學領域內的。在這里,文學作品主要是用語言來表達作者思想的作品;藝術作品是指藉助於其他道具以塑造形象來表達作者思想的作品;科學作品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作品,是指表述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或技術經驗及生產工藝方法和技能等內容的智力創作成果。
(3) 具有獨創性:即作品必須是作者獨立的智力創作,不是抄襲他人的。著作權保護作品的形式(即思想的表現形式),而不保護作品的內容(即思想本身),因此著作權對作品內容並不要求必須具有新意,只要是作者自己創作的,也即作者在掌握一定素材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創作技巧,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融匯進去,以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獨創性是判斷一作品是否可受著作權保護的核心標准。
(4) 必須以某種特定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形式能夠予以復制。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要求能以一定的形式固定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上,才能被人們感知,也才能被利用和傳播,從而實現其社會價值,也才能使作者通過作品的被利用而獲得財產價值。這一點從另一方面說明著作權保護的是思想的表現形式而不是思想本身。著作權不保護一個攝影創意,但保護根據該創意而拍攝完成的攝影作品。
我國著作權法保護哪些作品?
《著作權法》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1、 文字作品;
2、 口述作品;
3、 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4、 美術、建築作品;
5、 攝影作品;
6、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7、 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 計算機軟體;
9、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什麼樣的作品不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權法》第三條:
一、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保護。
二、不適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1、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
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2、時事新聞;
3、 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三、已過保護期的作品。
解釋:
這類作品盡管具備「作品」特徵,但這類作品都是需要盡快為社會廣為所知的,要求鼓勵傳播和宣傳,如予以保護將會有損社會公眾利益,因此法律規定不享有著作權。
各國著作權法都對作品的使用權及獲得報酬權規定的保護期限,超過法律規定的保護期後,作品便為全社會所公有,任何人可自由使用而不須徵得原作者同意及支付報酬。但作者對作品享有的署名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是永久的。在使用作品時,仍需署作者的名字,並保護作品的完整。
Ⅸ 哪些作品可以受到版權的保護
作品來,是著作權法的客體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影的方式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上述范圍內的作品,應符合以下三個要素,才能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一、須有文學、藝術或者科學的內容;
二、須有獨創性;
三、須能以物質的形式固定下來。
作品必須符合以上三個要素,否則不成其為作品。
Ⅹ 在某部文字著作上在創作圖文內容是否侵犯版權或者著作權
這個是屬於侵權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