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年租賃合同滿後,補充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補充協議與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在當事人雙方簽署的合同中約定的條款,雙方都應該嚴格遵守;
2、如合同已經到期,則合同已經終止。由於合同履行中存在的問題也是按原合同執行。如甲方在合同到期後用非書面的形式解釋以前合同的條款,使乙方在不太知情的情況下答應,這一點是不具備法律效應的。因為,首先合同已經結束,不存在合同條款的延展性,如果有延展性,也應該在合同到期前雙方書面進行重新約定和明確,其次,用電話錄音的方式,目前在人民法院審理的時候,如上述案是不能被法院採信作為依據的;
㈡ 合同補充協議其中一條無效條款打官司策略
屬於排除合同一方權益的格式條款,對方必須要盡到合理提請說明義務。
㈢ 購房合同的補充協議列出:商品房屋面使用權屬於開發商所有。是否有法律效力
購房合同的補充協議列出:商品房屋面使用權屬於開發商所有,這樣的約定是不合理的。不過雙方簽字就具有法律效力。
㈣ 買了電梯公寓,看見補充協議裡面有一條,非頂樓業主自動放棄樓頂的使用權。請問這樣的補充協議有效嗎這
屋頂屬於共有面積,如果頂樓業主想單獨使用,需要其它共有人同意,開發商無權分專配樓頂使用權,如果在其屬它共有人未同意的情況下私自搭建,可以找房管局和城管投訴,要求拆除。如果樓頂無任何人使用,出現樓頂滲水,開發公司質保5年,5年後可以動用維修資金,如果有業主使用,那麼誰使用誰負責。
㈤ 買的一樓帶院子的房子,院子作為贈送沒有在合同里提及,只在戶型圖里有標記,請問這樣具有法律效力嗎
1.具有一定效力。
日後如若產生糾紛,戶型圖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2.首先,合同里沒約定院子,但戶型圖里有,是符合法律要求的,算是合同約定的內容。 其次,現在實務中有很多公攤部分的面積,讓開發商以贈送的名義送給業主,其實這部分屬於公共使用部分,開發商在這里玩了個心眼;如果到時房證上沒有院子的面積,可以要求開發商賠償,具體的賠償方式可以協商,也可以訴訟;也可以解除合同,如果符合解除合同的條件。
㈥ 地下室補充協議有法律效力么
要以協議內容是否與原合同沖突來定:
1、補充協議是對原合同的補充或者變更,一般要明確約定,如果補充協議條款與原合同不一致或發生沖突時,應當以補充協議為准,協議有法律效力。
2、原合同明示不得變更的條款,補充協議中對該條款發生的變更則不發生法律效力。
原則上,補充協議的生效以補充協議條款約定的條件為准。例如,如果補充協議約定簽字並蓋章生效,那麼就必須是兩者均具備時才能生效。
如果補充協議未明確約定生效條件,那麼就應該參照《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即表示,如果公司未加蓋公章,僅憑雙方的授權代表或法定代表人的簽字,補充協議也能生效。
(6)補充協議中小院使用權有效嗎擴展閱讀:
案例:未達成補充協議仲裁條款無效
某貿易公司與某罐頭生產廠家發生合同糾紛,兩公司在合同中訂有:「雙方若在合同履行中發生糾紛應協商解決。若不能協商解決則任何一方有權要求仲裁。」貿易公司遂向公司所在地河北省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而罐頭生產廠家則向公司所在地天津的法院起訴。
事後,仲裁委員會受理該案後作出了裁決,罐頭成產廠家不服,遂以原仲裁協議無效為由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基層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就本案,仲裁委員會受理該案的做法是否正確呢?
仲裁說法:
1、本案中的貿易公司與某罐頭生產廠家之間的仲裁條款沒有約定仲裁委員會,當事人應當補充協議。若達成補充協議,則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該案,不能通過訴訟來解決。如果達不成仲裁補充協議,則仲裁委員會不能受理,只能通過訴訟解決。
2、如果罐頭生產廠家不服仲裁裁決,應當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法院申請撤銷。此外,若當事人達成補充協議,則仲裁條款有效,該仲裁裁決不能撤銷。本案的當事人並未達成補充協議,因此仲裁條款無效,裁決可以撤銷。
㈦ 一樓帶院的需要簽補充協議嗎
如果不是封閉的院子應屬於公共部位,不能簽訂協議給你。
封閉的院子可以簽訂補充協議。
㈧ 關於房屋買賣合同中房屋交付的補充協議
建議單獨再簽定一份房屋租賃協議,如果有中介參與最好,這房子以你的名義租給他,因為買賣合同的補充協議是為了補充買賣合同的相關內容,既然都談好價格,再簽定份租賃合同比較穩妥,最好有中介,第3方合同也是保障你們的權益,相關程序詢問當地中介。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