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賠償金及其扣稅問題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2001-9-10 財稅[2001]157號)之規定:「一、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② 侵權國外專利賠償一筆錢需要代扣代繳稅金么
根據專利法上的規定,要使用他人的專利,就要先取得對方的同意,沒有得到允許就用的會被認定為侵權。並且,侵犯他人專利,給他人造成權利損失的,需要承擔侵權損害責任,賠償損失。那麼,主張他人侵權時,需要先確定專利侵權的賠償金額。
他人有專利侵權行為時,法律上明確規定了按以下計算損害賠償金:
1、專利權利人因被侵權所遭受的實際損失;
2、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
3、不確定損失和利益的,就用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合理倍數,一般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1至3倍合理確定賠償數額;
4、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沒法確定,又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的,那麼就用法定賠償金。
並且,賠償金的數額一般在人民幣50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確定賠償數額,最多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
另外,司法實踐中還根據以下確定專利侵權賠償數額:
1、以權利通常、合理的轉讓費、使用費、等收益報酬作為標准進行賠償;
2、以專利權利人被侵權產品在侵權期間銷售額下降或減少的數額乘每件權利產品利潤之積,作為賠償額;
3、以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實施侵權行為所獲扣除稅收等合理成本的全部利潤,作為賠償額;
4、以權利人每件權利產品合理的平均利潤或該行業該產品的每件平均利潤,與侵權人侵權產品數量之積作為賠償數額;
5、專利權利人為調查和制止侵權行為而支出的合理費用,包括律師代理費、權利人為購買侵權商品(證據)的支出、為收集證據而作的證據保全公證費用、為審查證據購買的設備、消除侵權影響費(廣告)、合理的差旅費等可計算在賠償費用內;來源於武漢律師:網頁鏈接
6、侵權行為人所獲得的利潤作為賠償數額計算。
最後,如果是較大的專利侵權糾紛,給專利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侵權人依法要承擔較多的賠償的,那麼建議在協商不成的時候及時起訴法院處理,並且專利侵權較為專業,還建議可以在必要時找個專業的知識產權律師介入處理。
③ 賠償金要交稅嗎
不需要,如果是指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即賠償金,是免徵稅的。
法律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第一條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公司補償金不用交個人所得稅。
參考免納個人所得稅項目: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10、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准免稅的所得。
④ 賠償金要如何扣稅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第二條: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於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⑤ 公司賠償金是否需要扣稅及如需要該怎麼扣
達到征稅標準的話,應該交稅的。
⑥ 知識產權維權案件賠款,要報稅嗎
參考一下國稅函[2000]257號:
你省「三相組合式過壓保護器」專利的所有者王某,因其該項專利權被安徽省電氣研究所使用而取得的經濟賠償收入,應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賠款的安徽省電氣研究所代扣代繳。
申報方法參考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
第八條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稅款: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居民個人辦理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應當依法計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收入額,並入年度綜合所得計算應納稅款,稅款多退少補。
當然,因為個稅法近期新修訂了,國稅函[2000]257號是否適用你的情形,最好再跟當地稅局確認一下。
⑦ 關於賠償金是否要交個人所得稅的問題
不需要交的。
⑧ 賠償金需要繳稅嗎
樓主,你好。關於勞動者所得的經濟補償是否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中有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以上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