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篇關於侵犯著作權的案例及分析
首先你要清楚什麼要件才算侵犯著作權。
侵犯著作權的構成條件
著作權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情節嚴重的行為。我國《著作權法》第15條、第16條規定了15種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行為,但是根據本條規定,只有下列四種侵權行為可以構成本罪: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行為。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即指未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著作權人一般指作者,也可能是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根據《著作權法》規定,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享有著作權;演繹作品著作權由演繹人享有,合作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如其中的作品可以單獨或分割使用的,其作者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的導演、編劇、作詞、作曲、攝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其他權利由製片者享有,如果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其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任何未經上述人員同意而使用其作品的,均屬於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行為。
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復制是指以印刷、復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多份的行為;發行是指為滿足公眾合理需求,通過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眾提供一定數量的作品復印件。根據本條規定,復制與發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整體行為,應同時具備才構成本罪,如果僅僅具備其中一個方面的則不符合本罪行為特徵。當然不同行為人事先通謀而分別實施復制、發行的,屬於共同犯罪,仍然可以構成本罪。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行為
出版是指把作品編輯加工後,經過復制向公眾發行的行為。出版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復制發行。出版者出版圖書,一般需要經著作權人授權而取得對作品的專有出版權。專有出版權是指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的作品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地點以原版、修訂版方式製作成圖書並予以發行的獨占權利。它是一種與著作權有關的重要權益,同樣具有排他性,他人不得行使,否則構成侵權。
3、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行為
這是一種侵犯錄音錄像製作者著作鄰接權的行為。錄音錄像製作者即製作錄音錄像製品的人,由於他們不僅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付出了相當的獨創性勞動,對其製作的音像製品也依法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並獲得報酬的權利,他人未經許可復制發行其音像製品的,當然是對其權利的侵犯。
4、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行為
這是一種借他人之名非法牟利的行為。它不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 (主要是署名權),而且必然會影響他人美術作品的銷售,從而間接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同時這種行為還欺騙了社會公眾,對我國文化市場秩序具有相當的危害,因此應予以懲治。
值得探討的是,本條把「製作」與「出售」以頓號分開作並列規定是否意味著有其中之一行為即可構成本罪?我們認為,結合構成本罪的前面三種行為方式,此處應理解為「製作並出售」或「為出售而製作」才構成本罪,這樣其與「復制發行」和「出版」一樣作為本罪在客觀方面的行為表現之一才有其合理性。從主觀上看,也只有既製作並出售或為出售而製作才能表明行為人具有營利的目的。
根據本條規定,上述四種情形還必須是違法所得的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才構成本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樁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嚴重情節」:因侵犯著作權曾經兩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責任或者民事責任,又侵犯著作權的;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十萬元以上,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支十萬元以上的;造成其他嚴重後果或者具有其他嚴重。
B. 盜版書籍侵權的案例
盜版書籍的危害
一個人是否遵守法律,按法律辦事,與他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生活在實事求是,勤勤懇懇環境里的的孩子,必定遵守法律,如果環境相反,孩子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每到趕集的時候,集市上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人,簡直就是人山人海。我最愛去的攤子就是賣書的地方,那裡的書物美價廉。雜志,漫畫書,名著,作文書,……是應有盡有。一次,媽媽給了我二十元錢,讓我買書。我來到攤前一看,哇!《鐵道游擊隊》,這不正是書上「課外書屋」的推薦嗎?我拿起這本書愛不釋手,正想好好的看一看,可是我發現,「道」寫成了「到」,這讓人怎麼看哪?!分明就是盜版書,這種書不是不允許賣嗎?我把這些疑問告訴了書攤的老闆,老闆並沒有贊同我的說法,倒是怒氣沖沖的說:「哪裡來得小孩?要買書就快買,不買的話一邊呆著去!別妨礙我做生意!」可惜媽媽不在身邊,不然我就要和他評理。剛要離開時,我發現旁邊站著一個比我大不了多少的男孩,他拿著另一個書攤的書看的津津有味,我心想:哼!這邊的老闆太可惡了,大不了去那邊看。我大步邁向另一個書攤,定睛一看,這里的書都是什麼呀!有《壞蛋是怎樣煉成的》《風流少俠》《外國十大名妓》,這里不全是思想不健康的書嗎?這種書怎麼也有人賣!我望著那個男孩捧著的書,好奇心促使我彎腰去看書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居然是《艷女傳奇》。
那天,我什麼書也沒有買,因為一串串的問號總在我腦中回盪。這些書攤老闆真可惡,賣什麼書不能掙錢?非要賣一些對社會沒有用處的盜版書呢?這些做法都是違法的,這些書危害著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盜版書看得太多會使青少年經常寫錯別字,同時對青少年的思想有很多不良影響,如果青少年沉迷於這些書,很有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那樣會毀了一生的。
大家快行動起來吧!打擊盜版書籍,為了能讓青少年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拿起法律武器打擊違法行為,為青少年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
C. 關於侵犯著作權的一個案例
先從排除法的角度來說:作者對其作品享有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回作財產權,其中,改編權答便是作者著作財產權的一種,第三人若想改編作品,須經作者的同意並支付報酬,否則便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權。因此,電視台肯定侵犯了作者的改編權和支付報酬權,排除B和C,改編權屬於著作權的一種,侵犯了改編權當然就侵犯了著作權,因此排除B,所以選A。
為什麼沒有侵犯作者的發表權呢?發表是指將作品以印刷出版或其他形式大量的向不特定的人公布,該電視台雖然將該作品改編成題為《乾柴烈火》的情景喜劇已具備向不特定的人群公布這項條件,但是電視台發表的只是經過改編後的作品,並不是原作品的形式,因此沒有侵犯作者對其作品的發表權。
D. 侵犯著作權案例分析
甲作曲,乙填詞,屬於我國著作權法中的"合作作品".並且是一種"可以分割的內合作容作品".
對於可分割的合作作品,合作者不僅對作品享有共同著作權,而且分別地對自己創作的部分單獨享有著作權.(比如乙可以把歌詞單獨抽出來,當作詩歌發表)但是,在行使單獨的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這里乙未經甲的同意,擅自使用合作作品.侵犯了甲的著作權.本案應當支持甲的訴訟請求.
E. 舉出幾個計算機軟體使用上侵犯版權的例子
還不給積分!!誰給你這個回答就是笨蛋了 我要說了我就是誹謗別人侵權了
F. 有沒有一些侵權行為的案例
倪XX、王X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侵害名譽權糾紛案
一、事實概要
原告到被告下屬的超級市場購物,被告工作人員懷疑二原告偷拿東西,於是在公眾場合訓問二人,並根據市場內所貼無效公告,對被告進行搜查,未查到任何屬於市場所有的東西。原告起訴被告侵犯其名譽權。
二、裁判要旨
首先,公民或法人行使某一「權利」如果沒有法律的依據或者不符合法律的規定,都不能自認為有權利行使這樣的行為。法律從未賦予市場工作人員有盤 問顧客和檢查顧客財物的權利,因而被告無權張貼要求被告將自己的提包打開供被告工作人員查看的公告。
盡管此公告張貼在市場門口,但由於它沒有法律依據,因而是無效的,顧客有權不執行公告的規定。其次,被告工作人員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在公眾場合用帶有貶義的話語詢問原告是否偷拿東西,並根據市場內所貼 無效公告對原告的包裹、衣服等進行搜查。
上述行為足以使原告感到自己的社會地位已遭貶低,而且也實際影響了對二原告的品德、聲望、信用等方面的社會評價。
原告的名譽因此而受到損害。被告的工作人員是在工作崗位上履行被告為其規定的工作職責時對二原告實施侵權行為的,因此,其侵權民事責任應由被告承擔(依據 民法通則第43條)。
三、法院判決(處理)及適用的法律
在法院查清事實、分清是非後,雙方自行和解。被告願向原告表示歉意並向兩原告各支付1000元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原告撤訴。
(6)侵犯版權設計專有權案例擴展閱讀:
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發生後,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構成要件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二、受害人的過錯
受害人的過錯,是指受害人對侵權行為的發生或者侵權損害後果擴大存在過錯。
三、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所實施的不超過必要限度的行為。
四、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而不得已採取的致他人較小損害的行為。
五、受害人的同意
受害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在侵權行為或者損害後果發生之前自願作出的自己承擔某種損害後果的明確的意思表示。
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一)過錯責任原則
(二)無過錯責任原則
(三)公平責任原則
G. 關於侵犯著作權的案例分析
1、李復某說法不合法。根制據《著作權法》第二條:「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故李某抗辯理由不成立。 2、李某侵犯張某著作權。適用於《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剽竊他人作品的」侵權情形(李某未經張某許可,原封未動照搬其作品,用於商業活動)。 3、李某的商標專用權有效期為2002年2月10日至2012年2月09日止享有商標專用權(李某勝訴); 商標被撤銷、不保留申請記錄,不享有商標專用權(李某敗訴,商標被商評委撤銷)。
H. 專有出版權的案例
假冒「金龍魚」食用油案
程×雄、程×忠兄弟未經授權,於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期間,擅自生產假冒「金龍魚」食用油(貼上假冒標識出售),生產和銷售案值達145萬多元。東莞市人民法院於2006年2月21日依法對程×雄、程×忠兄弟,分別作出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和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的判決。
此案被告制售假冒知名產品,數量巨大,具備犯罪要件,法院因此追究其刑事責任。
銷售《無極》等盜版音像製品案
2006年7月31日,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在東莞某音像製品店,現場查獲包括《無極》、《千里走單騎》、《七劍》等涉嫌盜版音像製品110張(盒)。經調查證實,店主袁某明知是侵權盜版音像製品仍進行銷售,侵犯了著作權人合法權益。文化行政部門依法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沒收其非法音像製品,並吊銷《音像製品經營許可證》。侵犯「National」「Panasonic」商標案
2006年6月30日,市工商局查獲了東莞市石排某塑膠加工廠受他人委託代加工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National」、「PAN-SONIC」、「PAN-SONIC」、「SQN鄄NY」牌收音機等一批。市工商局認為,當事人已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責令其立即停止侵權,並給予罰款50000元的處理。
侵權線連接器專利權案
東莞市莫仕連接器有限公司於2001年9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線連接器(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並於2002年8月獲得專利權。2005年,該公司發現東莞長安某端子製品廠和東莞某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許可,製造、銷售線連接器產品,侵犯了自己的專利權。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認為,被請求人生產、銷售的兩產品已進入請求人專利的保護范圍,因此,東莞長安某端子製品廠和東莞某電子有限公司的行為構成了侵權。
侵犯「票單自動錄入」發明專利案
王某於2004年4月獲得「櫃台票單自動錄入方法和系統」的發明專利授權。2005年,他發現在未經授權情況下,東莞市某公司所經營的「某百貨公明店」、「某百貨黃江店」等上十間商場,在銷售散裝商品過程中所使用的系統與自己的發明專利一致。王某於是請求廣東省知識產權局查處該侵權行為。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多次調解,於今年4月達成和解協議。被請求人向請求人王某支付專利許可使用費,以普通許可的方式取得實施該專利的授權。
侵犯「中域」馳名商標案
2005年,廣東中域電訊連鎖有限公司起訴深圳市某實業有限公司商標侵權。稱該公司批發的「中域」牌手機玩具,在顯眼處印有或貼有「中域ZHONGYU」商標。
法院最終認定原告的商標為馳名商標,因此對其進行跨類保護。深圳某公司構成對原告商標權的侵害。該案的判決,開創了東莞市人民法院馳名商標司法認定先河。今後,如果涉案商標曾經被認定為馳名商標,且對方當事人認可該商標可以繼續作為馳名商標的,法院將不再審查,直接將其作為馳名商標予以保護。
侵犯「國泰」名稱及商標案
原告廣東國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是本地知名企業,其擁有的「國泰GUOTAI」文字商標於2003年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被告東莞國泰大廈開發有限公司等單位開發的「國泰大廈」,寫有「國泰中心」的大型橫幅廣告牌,樓內亦設有「國泰中心管理處」及「國泰中心售樓處」。原告認為「國泰大廈」名稱與原告的注冊商標造成公眾的混淆誤認,構成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法院一審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在大廈外牆使用「國泰」文字並賠償原告50萬元。
「明和」不正當競爭案
東莞祥和公司與明和公司法定代表人均為黃某,黃某系「明和電子廣場」注冊商標的注冊人。明和公司登記開辦東莞市塘廈明和電腦批發市場,由黃某與被告黎某、林某共同經營。2006年3月間,黎某、林某開始籌辦另一電腦市場「明和森達電腦城大朗店」。
原告黃某認為,被告電腦城使用的「明和」字樣侵犯了原告的商標權,侵犯了原告開設的兩個電腦城的企業名稱權及原告的商業信譽,構成不正當競爭。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不構成商標侵權,但其行為屬不正當競爭。
侵犯「老夫子」專有出版權案
原告吉林攝影出版社稱其「享有《老夫子》、《老夫子魔界夢戰記》漫畫圖書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專有出版權」,被告東莞書商余某等銷售盜版《老夫子》等圖書,侵犯了原告的專有出版權,遂將余某等40餘人(或單位)起訴至東莞市人民法院。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余某等銷售的《老夫子》等書,並非吉林攝影出版社出版,屬非法出版物。被告的銷售行為,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發行行為」(即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復製件的行為),因此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專有出版權,依法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I. 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有哪些舉例說明
製作盜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