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圖書規避版權

圖書規避版權

發布時間:2021-07-29 08:33:53

❶ 淺析教輔出版單位如何規避教輔材料出版中的侵權問題

作者:浩宇出版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深入,新課標教材出現了多元化競爭競爭的局面,各教材出版社在自主投資完成教材的研發、創作、參與出版招標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教材出版單位的版權意識在不斷提高,從而引出教材出版單位與教輔圖書出版單位的侵權法律糾紛時有出現。 教輔圖書按組成元素來分,可以分為講解類、試題類、講練結合類和手冊類等;按使用功能來分,可以分為:同步類和復習類;還可以有其他一些不同的分類方法。 不同類型的教輔面臨不同的侵權法律風險;不同科目面臨的侵權風險也不一。下面我就不同科目不同類型的教輔圖書面臨的侵權法律風險程度,結合本人對前期發生的幾起法律侵權案件的處理情況,進行一番淺析。 在編排順序上與教材不同,其內容來源——屬公有領域范疇、且難被確認為教材出版者專屬,被訴侵權的法律風險就越小,反之,則風險越大。 具體而言,那些總復慣用書,專題類、手冊類等 ,比較容易做成,在編排順序上與某教材不同,其內容來源——可以盡可能做成公有領域范疇, 避開教材的獨創性部分, 故被訴侵權的法律風險就比較小; 而對於那些同步講解(講練結合)型教輔書,按照科目出版,與教材及教學順序完全匹配,對教學內容再現,進行詳細解釋、剖析、擴展並配以針對性訓練,從目前市場上所見的圖書內容來看,侵權的法律風險很大。其中英語類教輔對句子的重現及翻譯,切實侵害教材版權。而理科類教輔如果大量重現教材內容,也極有可能被判侵權,但是理科知識體系的具體內容相對英語而言獨創性更不易被確認,更易判斷為公有領域,所以理科同步類教輔的法律風險稍低於英語教輔。 筆者認為,教輔出版社應以法律為依據做好以下兩點准備:一是根據教輔圖書侵犯教材著作權的特點盡量規范編寫工作,檢視所出版圖書的著作權侵權隱患,注意不要再現教材中的獨創性內容,並避免對教材內容進行翻譯,有效規避法律風險;二是研究法律條文,做好與教材出版社談判的各方面准備工作,通過溝通和協商,解決雙方矛盾。(特此聲明:本文參考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王風雷老師文章)

❷ 請問歷史類的書籍怎樣才能規避版權問題

大眾化歷史故事很明顯不存在版權的,一本書如果80%的內容是紅紅的,那就很明顯有問題了,如果想要規避的話,剔除掉不存在版權的歷史故事(這個不用規避),就是把作者的一些個人觀點進行自我加工,改頭換面但不換意思,或者加註表明是引用,這樣應該好點

❸ 避免圖書版權糾紛應注意些什麼

您好!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回》第二十條答出版物侵犯他人著作權的,出版者應當根據其過錯、侵權程度及損害後果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出版者對其出版行為的授權、稿件來源和署名、所編輯出版物的內容等未盡到合理注意義務的,依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由以上規定可知,出版者應盡合理注意義務的范圍包括:出版者對其出版行為的授權、稿件來源和署名、所編輯出版物的內容等。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❹ 圖書編輯怎樣規避版權問題

我只是本科畢業,而抄且是學法律專業的。 其實很多做圖書編輯的並不是看你的學歷,如果做的比較好工資自然就高了。現在做圖書,基本都是拼的書稿。就是從網路或者其他書籍上摘抄需要的內容,再經過修改,做好規避版權的問題就夠了。所以這樣的工作也相對比較簡單,只要一本書目錄比較好,內容條理比較清晰就夠了,所以工資也不是特別高。基本就是底薪有一千多,就是固定這么多錢,然後再按照字數算錢,千字8塊9塊10塊不等,這就要看你做的質量怎麼樣了。有的兼職可能更高一點,但是沒有底薪,千字差不多15塊左右。 其實有時候學歷並不是很重要,最主要是看你的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還有你做的東西的難易程度。工資沒那麼高,不過要養活自己肯定沒問題的。 我能給你提供的只是我這幾年工作的公司的薪酬,還有些面試時候談的薪酬,其他的就不是很清楚了。據說做雜志比較賺錢,但是就是時間不很靈活,月底出新書的時候可能會連著幾天晚上加班,到新書出完了之後就很閑,不知道你是不是適應這樣的工作方式。我覺得這樣比較累,所以一直很排斥做雜志。

❺ 什麼叫規避版權

朋友你問什麼叫規避版權?
答:我國現在有版權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都不能與法律相對抗,必須遵守法律,所說的「規避版權」就是不要觸犯版權。

❻ 出版圖書如何避免版權糾紛

引用較多時,應寫明詳細注釋和參考文獻,並通知原作者,支付相應報酬。書中若有圖片攝影作品,還要考慮肖像權問題。

❼ 我是圖書編輯新手,如何用搜集到的資料編書的同時適當修改規避版權問題啊其實就是想問怎麼規避版權問題

如果只是收集拼接,最多算得上是匯編作品,雖然你對該匯編作品有權,但是你行使這個匯編作品的時候還是會侵犯之前作品人的權益。除非自己吸收該知識以自己的話重新描述一遍,工作量會比較大。

❽ 圖書館數字版權風險規避

1.使用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和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世界范圍內,針對個人作品,國際公約規定的保護期一般是作者終生及其死後五十年;而以美國和歐盟成員國為代表的國家目前其對文學藝術作品等的版權保護期是作者終生及其死後七十年,特殊情形作品的版權保護期甚至更長。按照目前通行的著作權保護制度,在作者去世滿一定期間後,公眾就可以自由獲得其智力作品成果,作者的版權至少是其財產權利就到期了。當一件作品不再受版權保護時,就稱為進入了公共領域。公共領域也稱為公有領域,從廣義上講,凡法律未確立財產地位的作品,即使具有創造性,亦屬於共有領域,公眾可以自由使用,包括已過版權保護期的作品、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作者放棄權利的作品等。

2.利用版權的限制例外

為了有效平衡版權保護和作品利用之間的關系,版權在重視保護的同時還需要設立一些權利的限制和例外,這對於構建一個合理的法律制度意義重大。版權的限制與例外主要體現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方面。

合理使用,是指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的同意,也不向其支付報酬。合理使用是現代國家版權法中普遍採用的一項法律制度。版權公約中判斷合理使用的規則是「三步檢驗法」,最初採用的是《伯爾尼公約》中關於復制權例外的監測標准。

法定許可,是指著作權法給予作品使用者的一種特別許可,即可以不經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同意而使用其已發表的作品。依據法定許可而使用他人作品時,應當按照規定,向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支付報酬,並應當註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和出處。

3.對終端用戶盡到提醒義務

圖書館對外提供服務的數字資源,需要提供版權申明,即需要在網頁中醒目的位置做出標志,讓讀者了解具體的使用方法與使用范圍,並且嚴禁越權使用。

4.遵循合同中的「通知-刪除」原則

根據我國《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的處理侵權糾紛的「通知與刪除」簡便程序,圖書館如果存在侵權作品,接到版權人的通知後,應立即刪除涉嫌侵權的作品,否則將構成侵權。

❾ 如何防止侵犯版權

要防止侵犯復版權,至少應制該做到如下幾點:

  1. 要學習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只有具有強烈的法律意識,才能時時刻刻避免違法行為。

  2. 要尊重別人的辛勤勞動成果,不走捷徑和投機取巧,踏踏實實製作、出品、開發自己的版權產品或者作品。

  3. 在投入或者轉化為商業化之前,了解當前的版權情況,嚴格把關,特別是對借用、引用或者旁證的內容的核實,以免侵犯他人版權。

侵犯版權屬於違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閱讀全文

與圖書規避版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
馬鞍山市浩宇機械公司 瀏覽:139
馬鞍山寶龍華庭地基 瀏覽:324
著作權歸什麼部門管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