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作權轉讓費用:著作權轉讓的稅收標准及特許權使用費指什麼
著作權抄的對象是作品,作品的作者卻不一定是享有著作權的人,有可能是法人或其它組織。著作權可以通過繼承、轉讓、買賣、贈送等手段獲得。那麼著作權轉讓費用是多少?著作權轉讓的稅收標準是如何規定的呢?著作權轉讓費用:著作權轉讓的稅收標准及特許權使用費指什麼《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第(六)款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同時條例還明確規定,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規定,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拍賣取得的所得,應以其轉讓收入額減除 800元(轉讓收入額4000元以下)或者20%(轉讓收入額4000元以上)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1-20%)×20%。另外,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對若干項目免徵營業稅的通知》(財稅字〔1994〕002號)的規定,個人轉讓著作權,免繳營業稅。
2. 什麼是特許權使用費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二十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七)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2、特許權使用費指使用其它經濟單位所有的專利權、商標權、版權或類似的專有權利的付款。它是作為財產收入的一種支付,而不屬於商品經營的支付。因使用其他單位的專有資產所發生的費用支付,只能由使用這項資產所取得的財產收入來彌補。
3、一般說來,特許權利費是指為獲得使用以下權利而支付的費用:
與製造被估貨物有關的專利、設計、圖樣、工序和訣竅等;
與被估貨物的出口銷售有關的商標、注冊設計等;
與被估貨物的使用有關的著作權、版權等。
(2)版權和特許權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以通知的形式(國稅函[2009]507號),明確了下列四類使用費,不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一、是單純貨物貿易項下作為售後服務的報酬;
二、是產品保證期內賣方為買方提供服務所取得的報酬;
三、是專門從事工程、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相關服務所取得的款項;
四、是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類似報酬。
3. 特許權費和特許權使用費有什麼區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版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權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特許權費,可以理解為特許經營某種商品或服務收取的費用,例如奧運特許商品,收取特許權費,特許經營商按照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向奧組委支付特許權費。
特許權費的比例一般為商品零售價的5-15%。屬於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特許權費,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
4.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與特許權費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我國個人收入調節稅的一項應稅收入。即指單位和個人因提供或轉讓各種專利權、專有技術、版權、商標權等給他人使用所取得的收入。
特許權費,可以理解為特許經營某種商品或服務收取的費用,例如奧運特許商品,收取特許權費,特許經營商按照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向奧組委支付特許權費。
2、特點不同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單位和個人所擁有的特許權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用以為自己服務謀取利益,只有當特許權所有者同意轉讓或允許使用,並在支付一定使用費後,才能使用。
特許權費:比例一般為商品零售價的5-15%。屬於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特許權費,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屬於提供初始及後續服務的特許權費,在提供服務時確認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確認:
1、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轉讓所有權,二是轉讓使用權。在財務上,無論是轉讓其所有權,還是轉讓其使用權,所取得的收入均應作為企業的銷售收入處理。
2、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確認,應於特許權已經轉讓,同時收訖價款或取得收取價款的憑據時確認收入的實現。
(4)版權和特許權擴展閱讀:
1、會計規定
會計准則規定使用費收入應按有關合同協議規定的收費時間和方法確認。不同的使用費收入,收費時間和收費方法不同,有一次性收回一筆固定金額的情況,如一次收取若干年的場地使用費。
在協議規定的有效期內分期等額收回的情況,如合同規定在使用期內每期收取一筆固定的金額;還有分期不等額收回的情況,如合同規定按資產使用每期銷售額的百分比收取使用費等。
如果合同、協議規定使用費一次支付,且不提供後續服務的,應視同該項資產的銷售一次性完成,一次性確認收入;如果提供後續服務的,應在合同、協議規定的有效期內分期確認收入。
如果合同規定分期支付使用費的,應按照合同規定的收款時間和金額或合同規定的收費方法計算的金額分期確認收入。
2、稅法規定
《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人的實現。這也是權責發生制的例外情形。
5. 版權與著作權在稅法上的區別
你好,著作權就是版權。作者個人獲得金額超過一定范圍是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印花稅應該是要交的。希望能幫到你!
6. 特許權費與特許權使用費有什麼區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版其他特許權的使權用權取得的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特許權費,可以理解為特許經營某種商品或服務收取的費用,例如奧運特許商品,收取特許權費,特許經營商按照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向奧組委支付特許權費。特許權費的比例一般為商品零售價的5-15%。屬於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特許權費,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
7. 特許權應該怎樣評估,有人知道嗎
產品-商標特許的主要特徵:
(1)授權的主要內容以產品商標、標志、產品銷售方法和服務方法等知識產權為主,同時加上產品的分銷權及其他特許人許可的專屬權利。
(2)此類特許經營中維系特許人與受許人關系的重要紐帶是產品供應和產品價格。受許人獲利的主要來源是單件產品的進銷差價。
(3)特許人一般都是將成品或半成品銷售給受許人的產品製造商,對受許人產品的分銷價格以及內部經營管理一般沒有嚴格要求。受許人在其運作過程中仍保持其原有的商號,單一的或在銷售其他商品的同時銷售特許人生產並取得商標/標志所有權的產品。受許人在銷售產品的同時,還負責向客戶提供售前和售後服務,並有義務維護特許人的商標、標志等不受侵犯。
經營模式特許(business format franchise)是指受許人完全按照特許人設計好的全套經營模式來開展經營活動的特許經營類型。典型案例包括麥當勞、肯德基和假日酒店等企業的特許經營。
經營模式特許的主要特徵:
(1)授權的主要內容是特許人設計好的一整套經營模式和產品的分銷權以及其他特許人許可的專屬權利。
(2)受許人獲利雖與單件產品的進銷差價有關,但更加依賴於特許人設計並提供的經營模式。
(3)特許人通常是那些擁有比較全面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對受許人的內部運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實行統一管理,具有高度的控制力。受許人經營一個或多家單店,完全以特許人的形象在公眾中出現,並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有形商品的零售服務或提供其他無形服務。受許人不僅有義務維護特許人的商標/標志等知識產權不受侵犯,還有義務服從特許人的統一管理。
按來源分為法定特許權(專營權、生產許可證、進出口許可證、資源性資產開采特許權)、約定特許權(獨占許可、獨家許可、普通許可)和政府特許權(上已述及)。
按授予方式不同分為一般特許經營、委託特許經營、發展特許經營和復合特許經營。
5 特許權評估方法選擇
5.1 特許權評估特點
時效性——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以一定的物質和技術為基礎,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他的價值與剩餘的許可有效期限密切相關。
轉讓的限制性——與其他無形資產相比,在轉讓時有較強的限制性。有一些不能轉讓,如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煙草專賣經營許可證和准運證,不能轉讓的就不能評估其價值;可以轉讓的也往往有期限和區域的限制。
8. 管理型和特許權組織有什麼關系
光立顯和特許圈組織有什麼關心?他們是管理者,給特許的這些人呢?他們有另外定的這個規章制度。
9.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著作權區別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中,包括兩個所得,其中稿酬所得不按照特許權的使用費所的征稅,而是按照稿酬所得征稅。
稿酬所得:
(一)范圍: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包括作者去世後,財產繼承人取得的遺作稿酬。
(二)性質:稿酬所得具有特許權使用費、勞務報酬等的性質。
(三)對報刊、雜志、出版等單位的職員在本單位的刊物上發表作品、出版圖書取得所得征稅問題
1.任職、受雇於報刊、雜志等單位的記者、編輯等專業人員,因在本單位的報刊、雜志上發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屬於因任職、受雇而取得的所得,應與其當月工資收入合並,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除上述專業人員以外,其他人員在本單位的報刊、雜志上發表作品取得的所得,應按「稿酬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2.出版社的專業作者撰寫、編寫或翻譯的作品,由本社以圖書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費收入,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一)范圍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二)根據稅法規定,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的所得,對於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屬於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所得,故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取得特許權的經濟賠償收入,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賠款的單位或個人代扣代繳。
(三)2002年5月1日起,編劇從電視劇的製作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不再區分劇本的使用方是否為其任職單位,統一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如其他有關法規與本規定不符的,應按本規定執行。
10. 老師;特許權費和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別是什麼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特許權費,可以理解為特許經營某種商品或服務收取的費用,例如奧運特許商品,收取特許權費,特許經營商按照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向奧組委支付特許權費。特許權費的比例一般為商品零售價的5-15%。屬於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特許權費,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