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其中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發表回權屬於著作人身答權,該權利由作者終身享有,不可轉讓、剝奪和限制。所以,如果作品本身是自己的,即使你轉讓了著作權,以上權利你還是仍然享有的。
② 著作權中的發表權可以多次使用嗎
一、什麼是發表權
發表權,又稱公表權,屬於著作人身權,指作者享有將作品公回之於世的權利。發答表權的內容,包括發表作品與不發表作品兩方面的權利。
發表作品權,含何時發表、何地發表、以何種方式發表作品。出版、公演、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都是發表的形式。不發表作品權,指作者對其作品享有不公開的權利。
二、發表權可以多次使用嗎
發表權,又稱公開發表權,指的是著作權人有權選擇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公開發
③ 著作權中的發表權可以被繼承嗎
發表權屬於人身性權利,不可以被繼承。只有著作權中的財產性權利才能繼承。
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第十九條著作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其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
④ 著作權中發表權與發行權的區別
發表權,是指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是著作人身權的一種,不可轉讓。回發表權是一次性權利,答作品一旦發表,發表權即行消失,以後再次使用作品與發表權無關,而是行使使用權的體現。
發行權,是指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是著作財產權的一種,可以轉讓並獲得報酬。
⑤ 著作權中的發表權可以轉讓嗎發表權侵權如何認定
著作權中的發表權可以轉讓嗎?發表權侵權如何認定?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於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著作權受到法律保護,那麼著作權中發表權轉讓可以嗎,關於發表權侵權如何認定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著作權中的發表權可以轉讓嗎?著作權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其中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發表權屬於著作人身權,該權利由作者終身享有,不可轉讓、剝奪和限制。所以,如果作品本身是自己的,即使你轉讓了著作權,以上權利你還是仍然享有的。發表權侵權如何認定?發表權是作者享有的最重要的著作人身權,作者將作品創作完成後,如果不行使其發表權,則其他任何著作人身權或著作財產權均無從行使。然而,為什麼許多立法例,包括《伯爾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公約》,均未規定發表權?這是由發表權的特殊性質決定的。發表權是屬於著作財產權與著作人身權交錯領域里的權能,任何利用未發表作品的決定,都意味著必須做出發表該作品的決定,故英美法系國家通常將發表權作為使用專有權來保護 ,使之包含於財產權權能當中。由於發表權的行使往往與作者的聲望和名譽密切相關,涉及到作者的人身權利,故我國著作權法將發表權作為著作人身權而不是作為著作財產權來保護。正因為發表權是屬於著作財產權與著作人身權交錯領域里的權能,故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作者的發表權與其他著作人身權即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限不同,其他著作人身權的保護期限是永久的、不受限制的,而發表權的保護期限與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相同。由於發表權的保護期限不是永久的,故在判斷某一行為是否侵犯作者的發表權時,必須先確定該行為是否發生在發表權的保護期限之內,這是必須考慮的首要因素。其次,發表權的本質特徵在於將尚未發表的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開,因此,只要某一作品受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凡未經作者的許可,將其尚未發表的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開的行為,均將侵犯作者的發表權。關於著作權中的發表權可以轉讓嗎?發表權侵權如何認定?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專業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⑥ 關於著作權中的「發表權」是不是一個作品一旦被發表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 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⑦ 著作權中的發表權可以繼承嗎
公民的著作權是著作權人依法對科學研究、文學藝術諸方面的著述和製作等所享有的權利。著作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部分。
人身權是指:發表權,即通過出版、上演、放映、錄音等方式發表著作人的作品;署名權,即在作品上署真名、筆名、其他名稱;維護作品完整權,即任何單位在採用作品時未經著作人同意一般不得對原作進行增刪和改動。這些權利隨著著作人的死亡而消滅,不能繼承。
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是指,著作人在他人依合同利用其創作成果(包括出版、上演、改編、翻譯、錄音、錄像等)時取得報酬的權利。作者死後,其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可以依法繼承。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公民死亡後,其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在法律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的規定轉移。按照《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的保護期限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的50周年。因經繼承人繼承著作權的,可以享有50年的著作權。對於作者沒有發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沒有明確表示不發表,作者死亡後的50周內,其發表權可由繼承人或受遺贈人行使,沒有繼承人又無人受遺贈的,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所有人行使。例如,金某是知名作家,有很多作品。1995年,金某因病去世,其生前完成一部小說但還來不及發表。金某的繼承人可以授權他人使用金某作品,也可代金某行使其小說的發表權,並繼承對其發表作品及再版取得的收益,直至2045年為止。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為著作權人時,其財產權利不屬於公民個人,也不能作為遺產被繼承。
⑧ 著作權的發表權是如何規定的
著作權的發表權是如何規定的?發表權,也稱公開作品權,指作者對其尚未發表的作品享有決定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是著作權法中規定的著作權中的一項權利。那麼我國法律中著作權的發表權是如何規定的?著作權的發表權根據中國《著作權法》的界定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各國立法中關於發表一詞的用法包括披露、發表、決定發表、向公眾提供、傳播、告知等,是指作品已經向不特定的人公開,使不特定的多數人知悉作品的內容。至於公眾是否實際知悉或關注被公開的作品,則無關作品是否發表。發表權是一次性行使的權利。司法實踐中,盡管作者未將作品公之於眾,但有下列情形的,推定作者同意發表其作品:一、著作財產權轉移應當推定作者已經行使了發表權。發表權通常不可能單獨行使,需要和其他著作財產權的任何一種一起行使。二、作者許可他人使用其未發表的作品,三、作者將其未發表的美術作品原件所有權轉讓給他人。(美術作品原件所有人享有展覽權,展覽行為必然附帶發表,所以推定已經行使了發表權)著作權的發表權是如何規定的?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⑨ 知識產權法,著作權與發表權的區別
著作權包含人身權和抄財產權兩方面。
(一)在財產權方面,有(1)自己使用並禁止他人使用作品的權利。對作品的使用方式包括:復制、發行、出租、展覽、放映、廣播、網路傳播、攝制、改編、翻譯、匯編。(2)收益權——獲得報酬的權利或許可權。(3)處分權。
(二)在人身權方面,有四項權利: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
發表權只是著作權的人身權的一方面。發表權是指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發表權包括:(1)作者有權決定作品發表或不發表,何時何地發表以及什麼形式發表。(2)作者有權禁止他人發表作品。
需要說明的是,在著作權的具體權能中,發表權非常特殊。因為其只能行使一次,作品一旦發表就進入了公共領域,就不再存在公開與不公開的問題,因此也就不存在侵害其發表權的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未經作者許可,第三人擅自將其作品予以公開不構成作品的發表,此時的作品仍然作為未發表作品予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