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會協商在創新社區治理中的重要意義有哪些
一、《關於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中明確了社區協商在創新社區治理中的重要意義:
1、加強城鄉社區協商,有利於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
2、有利於匯聚力量,推動各項政策落實;
3、有利於找到群眾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促進基層民主健康發展。
《意見》明確的協商主體既包括基層政府及其派出機關、村(居)組織、物業服務企業、第三方機構、基層群團組織等組織,也包括當地居民、非戶籍居民代表、相關專家學者、專業技術人員、老黨員、老幹部、群眾代表,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工作者等個體。
二、社區協商發揮的作用:
《意見》從議題、程序、效果三個層面對社區協商提出要求:
1、社區協商的議題需要廣泛徵集,社區協商的程序要嚴格規范,社區協商的效果要在規定期限內通過村(居)務公開欄、社區刊物、村(社區)網路論壇等渠道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2、對渠道、程序和公開度的強調,是實現有效協商的基本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社區中的各類主體聯系和整合起來,構建基層民主的協商平台,激發基層社會治理的活力。
3、對各類歷史遺留問題得不到解決、導致群眾負面情緒積壓的現實,創新設立「周周會」的社區議事協商平台,為老百姓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表達意見、排解情緒的渠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周周會」運作制度,每次「周周會」結束後,逐條梳理本周收到的訴求,當場明確責任部門、答復期限,提出辦理要求,確保每一條訴求都有明確的流轉方向,針對群眾訴求,跟蹤流轉,專題研討,答復辦理。
4、居委會推進的「三會一代理」制度,是對社區協商方式的一種探索。「三會」指的是決策聽證會、矛盾協調會、政務評議會。決策聽證會適用於涉及小區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由居委會召集各方利益代表,廣泛聽取意見。
矛盾協調會適用於涉及社區成員間的公益性、群眾性事務和各類重大糾紛,由居委會召集相關當事人進行協商解決;政務評議會是由居委會定期召集小區各方代表,對聽證會、協調會實施項目進行成效評估,對政府窗口單位、執法部門及服務行業、社會組織等履職情況進行綜合評定的會議。這項制度的推行,不僅解決了眾多社區治理問題,也鍛煉了社區各方民主參與的能力。
② 相關部門將如何維護網路音樂版權的秩序
據報道,近日,國家版權局約談境內外音樂公司及國內幾大網路音樂服務商,要求對網路音樂作品應全面授權、避免獨家授權,要求相關公司落實好主體責任,積極維護來之不易的網路音樂版權良好秩序,為廣大網民、聽眾更好地提供音樂服務。
購買音樂版權應當遵循公平合理原則、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不得哄抬價格、惡性競價,避免采購獨家版權。要積極促進網路音樂廣泛傳播,推動網路音樂作品轉授權,消除影響網路音樂廣泛授權和傳播的不合法、不合理障礙。
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帶領,積極探索建立良好的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的網路音樂版權授權和運營模式,共同推動網路音樂繁榮健康有序發展。
③ 應當如何維護原創音樂人該得到的版權收入
據報道,近日,國家版權局約談境內外音樂公司及國內幾大網路音樂服務商,要求對網路音樂作品應全面授權、避免獨家授權,要求相關公司落實好主體責任,積極維護來之不易的網路音樂版權良好秩序,為廣大網民、聽眾更好地提供音樂服務。
報道稱,版權局負責人表示,獨家授權這種模式並不是國際網路音樂行業的慣例,在國外唱片公司很少出現將整個曲庫授權給一家音樂平台獨家使用的情況,即使某張專輯在某個時段存在獨家授權,一般時間也較短,像中國這樣整個曲庫的獨家授權是不正常的。
為此國家版權局約談了騰訊、網易、阿里和網路等網路音樂服務商,要求他們要認真履行2015年《網路音樂版權保護自律宣言》的承諾,遵守著作權法律法規,抵制各類侵權行為,不得傳播未經權利人授權的網路音樂。要配合支持國家版權局的網路音樂版權重點監管工作,妥善處理相互之間的版權糾紛,優先通過協商、調解等方式解決版權爭端,依法維權。
購買音樂版權應當遵循公平合理原則、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不得哄抬價格、惡性競價,避免采購獨家版權。要積極促進網路音樂廣泛傳播,推動網路音樂作品轉授權,消除影響網路音樂廣泛授權和傳播的不合法、不合理障礙。
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帶領,積極探索建立良好的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的網路音樂版權授權和運營模式,共同推動網路音樂繁榮健康有序發展。
④ 關於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程序有哪些
一、總體要求
(一)重要意義。城鄉社區協商是基層群眾自治的生動實踐,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實現形式。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基層堅持有事多協商、遇事多協商、做事多協商,有效維護了群眾切身利益,促進了社會和諧與文明進步。當前,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化,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利益訴求更加多樣。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加強城鄉社區協商,有利於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有利於在基層群眾中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努力形成共識,匯聚力量,推動各項政策落實;有利於找到群眾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促進基層民主健康發展。
⑤ 國家版權局約談境內外音樂公司是為了什麼
9月13日,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就網路音樂版權有關問題約談二十餘家境內外音樂公司以及國際唱片業協會等相關協會主要負責人。圖片來源:國家版權局網站
據國家版權局網站消息,13日,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約談了20餘家境內外音樂公司以及國際唱片業協會等相關協會主要負責人,要求音樂授權公平合理,避免授予獨家版權。
版權管理司負責人強調,希望各音樂公司遵守版權法律法規和國際條約,依法行使和維護權利,抵制各種音樂侵權行為。要促進網路音樂全面授權、廣泛
傳播,採取符合市場規則和國際慣例的授權模式,避免授予網路音樂服務商獨家版權;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則,不許可、縱容、挑動網路音樂服務商哄抬授權價格、惡
性競爭;要支持版權集體管理組織依法行使權利,保障音樂權利人特別是詞曲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授權音樂作品應當權屬清晰、鏈條完整;要探索建立更加良好有效
的網路音樂版權授權、合作和運營模式,維護網路音樂版權良好秩序,為廣大網民、聽眾更好地提供音樂作品和服務,推動網路音樂產業繁榮發展。
有版權就會涉及利益,這是一個艱難的道路。
⑥ 如何發揮集體協商促進男女平等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集體協商制度,集體協商制度是職工代表與企業代表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保險福利、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的制度,它是法律賦予職工的一項實質性制度。集體協商制度既是初次分配領域平衡勞動關系雙方利益關系的重要機制,也是預防和化解勞動關系矛盾的有效途徑。自從有了集體協商,職工代表發揮先行者的作用。深入一線職工隊伍中,廣泛宣傳、發放資料、傾聽心聲、耐心講解、收集反饋信息。這些工作沒有白白付出,而是獲得了豐碩的成果。通過集體協商,職工的工資有了標准化的增長,福利保障也是穩中有升,休息時間更加科學安排,女職工的利益也等到保障。而這些職工權益都是通過集體協商獲得的,所以我們說,集體協商不僅僅是看上去美,實際上也很美。
⑦ 三方協商機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協商機制是哪個級別的
協商勞動關系三方機制是國際上許多市場經濟國家的通行做法,實踐證明這一機制能夠緩解勞資矛盾、穩定勞動關系,能夠維護和職工的合法權益,對於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借鑒國際經驗,通過、工會、組織建立三方協調機制已成為保障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必然選擇。我國於1990年批准了《三方協商促進國際勞工標准公約》,並逐步在法律層面上對三方機製作出了規定。2001年10月27日新修正的工會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各級人民勞動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工會和方面代表,建立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系方面的重大問題。在我國,三方協商機制是由代表的勞動行政部門、代表職工的工會組織和代表的某些代表組織組成。具體說,處理勞動爭議的三方協商機制中的「三方」是指以下三方:
1.代表。我國工會法和勞動法中都明確規定三方協商機制中的代表是勞動行政部門。一直以來,我國參加國際勞工大會的代表也是勞動行政部門。因此,處理勞動爭議的三方協商機制中的代表理應由勞動行政部門擔任。
2.職工代表。由於三方機制協商勞動關系方面的重大問題,例如處理勞動爭議的重大共性問題,往往會超出具體的范圍。在這種情況下,代表職工參加三方協商機制的是全國總工會和各級地方總工會。
3.組織代表。由於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影響,的所有制形式和組織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代表的各種組織也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是由經貿委代表組織。之後,全國各地建立了聯合會(家協會),不過當時該組織代表的是國有。隨著各類新建的迅猛發展,代表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級工商聯組織逐步完善,此外個體經營者協會、青年家協會、女家協會、民間的商會等紛紛成立,作為一方代表,它們都可以成為三方協商機制的一方。
⑧ 關於國家版權局跟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國家版權登記中心的關系
您好,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是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直屬事業單位(正局級),中版國版權保護中心是國家權設立的綜合性的著作權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機構,根據經國務院批準的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改革機構方案,行使部分原來由國家版權局行使的職能。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的直屬事業單位,成立於1998年9月,系獨立法人單位。
作為國家設立的版權公共服務機構,中心在貫徹實施著作權法律,實施著作權行政管理制度,實施國家版權戰略,發展並完善我國版權公共服務體系,保護著作權人合法權利,促進各類作品的創作與傳播,服務相關版權產業的健康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