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國務院關於公有房使用權

國務院關於公有房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1-07-29 02:43:55

⑴ 公產房子使用權問題

關於公產房的性質
所謂公產房,是我國特殊體制下遺留下來的產物,它是指公有住房,是相對於所有權屬於個人的私有住房而言的,一般個人只有承租權而沒有所有權。公房使用者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對公有房屋享有的佔有、使用、部分收益和有限制處分的權利。
按照產權人的不同又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直管公有住房,指由政府接管,國家出租、收購、新建、擴建的住房,大多數由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直接管理出租、修繕,少部分免租給單位使用的住房。
第二種是單位自管產。指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等單位所有的住房,俗稱企業產。
第三種公產房是行政事業單位作為產權人,分配或出租給單位員工居住使用的房屋。通常能上市交易的是前兩種,在北京交易時一般需要取得上市許可證。
公房產繼承中的法律問題
關於公產房能否繼承的問題,實踐中爭議很大,眾說紛紜,各執己見,很難統一 。公產房的這種特殊形態,是我國社會所特有的一種事物。現在公產住房的產權在法律上講是模糊的。司法實踐中對於許多問題是用政策性的臨時規定進行調整的,其合法性和合理性也存在矛盾。
從法律上講,公產房出租人與承租人的權利之間存在某種脫節的聯系,是一種不完整的不動產所有權,比如說,公產房的承租人可以通過租賃房屋獲得一定的收益,其承租人的繼承人當然也基於某種優先權繼續獲得房屋的租賃收益。
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產一般是公民死亡時遺留下來的的個人合法財產,對於公產房承租人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以並不在遺產范圍,依法不能繼承。
當然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於公產房的繼承問題出現較多的緩沖處理。現在許多認為公產房可以繼承的人認為住房是父母的辛勤勞動掙下來的,住房就是「遺產」,當然可由繼承人繼承。此種要求雖不合法,卻也符合我國現實的社會實際。
實踐中從社會安定、和諧的角度來考慮,一般來說可以變更承租人。建設部的《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規定:「住宅用房承租人在租賃期限內死亡的,其共同居住兩年以上的家庭成員可以繼續承租。」
從這些規定來看,公有住房承租權的取得是有一定法定條件的,特別是原承租人死亡時,承租權並不能像其他可繼承的財產權一樣適用《繼承法》的規定來繼承。但對於符合承租條件的承租人要變更承租人姓名延續承租的,經過住房部門同意是可以變更的。

⑵ 如何認定公房使用權,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一、 如何認定公房使用權
公有住房是指產權屬於房管部門所有的直管公房或產權屬於單位所有的自管公房。無論哪種形式的公房,傳統意義認為產權人對住房的所有權與實際控制權是分離的,其分得住房後,可以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下永久地居住使用,但只享有承租、使用和佔有權,而不享有交易、出租和處分權。
作為特定環境下形成的公有住房使用權,其法律性質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公有住房使用權是一種債權。可從以下兩方面予以佐證:從法律規定的權義看,出租人須將房屋交付承租人,保持租賃物符合居住條件,承租人須按期繳納租金,房屋所有權的變動不影響租賃等。這種公有住房使用權「乃系對於他人之物,得為使用受益之權利,並非如物權之直接支配其標的物之獨立的權利,而系從屬於租賃權之權能」這種權利更具有債權性質;從不動產租賃的立法看,公有住房使用權的法律屬性應屬於債權性質,由於「被賦予對抗力而成為近似於物權的權利」因此公有住房使用權似乎呈現出物權化特徵,然而,由於公有住房使用權的基礎法律關系仍然是一種契約關系,即承租人有交付房屋的請求權,出租人有租金之支付請求權,符合債權的一般特徵。故本質上,公有住房使用權為債權。國家作為公有住房的所有權人,授權有關的房管部門將公有住房出租給承租人使用,在國家和承租人之間形成的是一種租賃關系,現行法規如《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規定》也認定公有住房使用權是一種租賃債權。
二、 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一)低保福利住房。主要是政府部門對低收入家庭、享受國家最低保障的城市居民所給予的一種社會福利性住房。承租人只需給付象徵性房租即可使用該房屋,由此也稱之為「廉租房 」。
(二)單位福利性分房。企事業單位或國家機關根據職工的工齡、職務級別等諸多因素分配給職工一定面積的住房,職工與單位或國家房管部門之間建立房屋租賃關系,房屋所有權歸單位所有,職工享有承租使用權。單位福利性分配的房屋包括自管公房,也包括直管公房。自管公房的產權屬於單位,而單位有權分配的直管公房包括單位交由房管部門進行管理以及房屋調換後交由單位分配給職工的住房。
(三)因房屋拆遷取得的房屋使用權。在實行貨幣化拆遷之前,產生了大量的公有住房。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原所住房屋為公有住房,拆遷後所分房屋仍是公有住房;另一種是原所住房屋是私有住房,產權人放棄產權,調換分得公有住房。

⑶ 公有住房出售政策有哪些規定

公有住房的承租使用權與因房屋租賃合同而取得的房屋普通使用權有著以下不同的區別。
第一,公有住房使用權的存續具有永續性。公有住房使用權不受期限限制,租期屆滿後自然續期,非因特定事由,房管部門不得終止公有住房租賃合同。承租人死亡的,其配偶、子女、父母等還可以申請繼續承租公有住房。這樣,承租人對公有住房就獲得了永久性的佔有和使用權,這與一般的私有房屋租賃是明顯不同的。
第二,公有住房使用權因其租金遠低於市場租金水平,因而具有高度的價值性。公有住房的租金由政府統一規定,公有住房人繳納的公有住房租金基本只用於房屋維修的成本費用支出,房管部門並不從公有住房租金中經營獲利。這與一般的私有住房租賃存在本質不同。
第三,公有住房使用權的取得需要支付對價,遇徵收時可以獲得補償。公有住房雖然租金低,但其最初取得使用權卻需要支付其他對價,初始投入成本巨大。公有住房承租權的取得或是因計劃經濟時代作為實物工資的一部分分配給承租人,或是公有住房政策改革後,由承租人通過市場置換(使用權有償轉讓)等途徑從前手承租人處出資購得。公有住房雖名義上屬於公有,但其絕大部分價值構成卻應歸承租人享有。當公有住房遇徵收時,按照有關徵收政策,被徵收公有住房補償金額的大部分應給予公有住房承租人。
第四,公有住房使用權可轉化為完全所有權。按照現行公有住房政策,直管公有住房的使用權人只需支付很小的價款,即可購得公有住房所有權。該購房資格只有承租人才具有,非承租人不能以如此低廉的價格購得公有住房的所有權。
第五,公有住房使用權具有實質上的可處分性。按照現行的公有住房政策,承租人在向房管部門備案後不僅可以將公有住房以市場價格對外轉租,而且承租人還可以通過置換的方式以市場價格將公有住房使用權轉讓。上述區別說明,公有住房使用權具有迥異於一般私有房屋租賃使用權的性質,其所具有的永續性、支配性、可轉讓性等特徵,使其在性質上更接近於物權而非債權。雖然公有住房使用權實質上具有用益物權的特徵,但由於我國《物權法》沒有將其規定為法定的用益物權種類,受物權法定原則的制約,將公有住房使用權界定為用益物權,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難以獲得法理上的有力支撐。鑒於此,應將公有住房使用權界定為一種高度物權化了的特殊債權。[上述內容來源於奚曉明、韓延斌、王林清著:《房地產糾紛裁判思路與規范指引》(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版,第915-917頁]
信息來源:大眾家園網

⑷ 公房的使用權

去世了是繼承!你要表達的是繼承的意思!
根據公有住房使用權的性質,可以作為遺產進行繼承。無論是基於單位分配而獲得的公房使用權還是通過市場交易而取得的使用權,均應允許繼承。

所以是可以跟該為其他人的!

⑸ 公有住房的使用權是否可以轉讓

所謂「公有住房來使用權」是指通自過福利分配所取得的對國家或是國有單位所有的房屋以低於市場價租賃並使用的權利。之所以有這樣的福利分房,其實是國家或是單位對承租人住房消費的一種補貼,也體現了承租人勞動的價值。因此,「公有住房使用權「針對的對象一般是具有針對性的,大部分為在單位工作一定年限的職工,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權享有這樣的住房補貼。

⑹ 請問誰有以前北京關於公有房屋使用權方面的法律法規材料

給你一個案例吧:你這案子,要看具體的情況,建議拿著相關手續、合同、證件,具體咨詢律師。
房管所擅自收回公房 賠償房客11萬

作者:徐濤律師

直管公房由於原住戶長期空關,且欠交租金,房管所擅自收回且另行安排,後承租者據此獲得了拆遷補償。事後,原住戶將改制後企業的主管單位、承繼單位以及承租者一起告上法庭,索賠16萬余元。推薦閱讀:
購買「已購公房」注意事項
分析公房買賣是否有效

案例
孟某原系蘇州勝利無線電廠職工,1992年單位分房入住桃花塢大街216號公房,領取了《蘇州市直管公有住房租賃證》,租賃面積為37.93平方米,租賃期限為1997年8月5日至2000年12月31日。1999年,原告搬離後,該房空關。2004年1月,孟某發現該房已被拆遷,兒媳沈某從虎丘區動遷辦借出桃塢房管所於1999年8月18日出具的情況說明一份,內容為「桃花塢大街216號原住戶孟某該房因長期空關,而且長期不付房租,該房於1999年2月收回另行安排」。實際上,桃塢房管所於1999年3月還收取了孟某交納的租金。2001年1月,桃塢房管所另行安排他人何某承租該房,後該房被拆遷,何某的女兒趙某領取了拆遷安置補償款64221.71元,並獲得定銷商品房准購證,趙某持有該准購證,以每平方米1890元的價格購買了官瀆花苑57.08平方米的定銷商品房一套。
為此,孟某將蘇州市金閶區房產管理局、古城置業公司以及趙某告上了法庭,要求被告賠償原告財產損失165920.51元。
法院另查明,桃塢房管所1993年更名為蘇州市桃塢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該公司於2004年9月26日被吊銷營業執照,被告蘇州市金閶區房產管理局為該公司的主管單位;被告古城置業公司系蘇州市桃塢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轉制設立。審理中,經原告申請,法院委託房地產評估咨詢公司進行了評估,桃花塢大街216號直管公房總價為116300元。
本案中,原、被告雙方的爭議焦點為:
原桃塢房管所收回原告承租的直管公房是否侵害了原告的財產權。
原告主張,公房制度是一種特殊時期、特殊性質的房屋分配製度,職工必須符合一定的工齡、貢獻、家庭條件,經所在單位綜合評議後才可獲得公房承租權,承租公房實際上是享受社會福利,不同於一般私房租賃。桃塢房管所未經合法程序收回原告承租的公房,並將該房分配給他人,致使原告未能享受到本應得到的拆遷利益,同時導致原告存放在屋內的傢俱等物品滅失,侵犯了原告的財產權,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蘇州市金閶區房產管理局、古城置業公司認為,原告將該房長期空關,且到1999年2月欠租超過了6個月。桃塢房管所收回房屋的行為符合《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江蘇省城鎮房地產管理暫行辦法》規定。
法院認為,原告提供的交納租金憑證證明桃塢房管所於1999年3月收取了原告交付的租金,顯然與其聲明相矛盾。被告古城置業公司主張桃塢房管所1999年8月18日出具的材料是發給原告的一份通知,告知原告已經收回房屋,但該材料的文義並不能反映其是一份通知,先收回房屋後通知當事人也不符合一般程序,故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桃塢房管所向原告發過解除合同的通知。桃塢房管所在未解除合同的情況下,單方收回房屋,構成違約,應當對原告承擔繼續履行租賃合同的責任,但因房屋已被另行出租並在拆遷中拆除,致使合同不可能繼續履行,由於公房使用權已經具有市場價值,若合同繼續履行原告本可將之用於市場交換而獲得市場價值,故在履行不能的情況下,桃塢房管所應當賠償原告公房使用權的現行市場價值,而這也相當於公房使用權的有償收回。法院最後判決被告蘇州市古城房地產置業有限責任公司一次性賠償原告孟某116300元,同時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⑺ 關於公有住房的法律問題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住房公積金制度實際上是一種住房保障制度,是住房分配貨幣化的一種形式。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國家法律規定的重要的住房社會保障制度,具有強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單位和職工個人必須依法履行繳存住房公積金的義務。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以及單位為其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實行專戶存儲,歸職工個人所有
法律政策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規范和方便職工使用住房公積金,根據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住房公積金支取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市級行政區域內住房公積金的支取管理。
第三條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管理中心)負責全市住房公積金的支取管理。

⑻ 公家房住夠多少年在法律上有使用權

公家的房屋分配給個人居住的,從居住入住時就具有居住使用權,但是住多少年都是只有使用權,而且要服從分配政策的約束。這與住了多少年沒有關系。

⑼ 公房使用權能否轉讓

公房使用權可以有限制的轉讓。

公房是指公有住房,是相對於全部權屬於個人的私有住房而言,是指由國家以及企事業單位興建、銷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產權歸國家、單位,國家和單位通過適當收取租金或者無償的方式提供給職工或者居民使用。

根據《物權法》、《合同法》的規定,公房使用權可以轉讓,但不得損害產權人的利益。因為使用權人與產權人屬於合同關系,使用權人轉讓使用權,應當徵得所有權人同意。

(9)國務院關於公有房使用權擴展閱讀:

公房的概念:

公房也稱公有住房,國有住宅。它是指由國家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投資興建、銷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產權(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歸國家所有。目前居民租用的公有住房,按房改政策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售公有住房,一類是不可售公有住房。上述兩類房均為使用權房。

相關法律規定:

《物權法》

第三十九條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合同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
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
應當賠償損失。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⑽ 關於公有住房的租憑權和使用權的問題!!!急

如果你家的房產屬於公租房,你們家就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
該房屋由你爺爺承租,承租時有你姑姑等人是事實,因此,當時他們都有使用權無疑。
現在,該房屋已經由你母親承租,換句話說就是你母親是唯一的承租人,你兩個姑姑在當初沒有提出異議(二年內),就視為已經放棄使用權,現在,除非你爺爺的單位不讓你母親承租,否則,你母親有繼續承租的權利,其他的人是無權干涉的。
法院的判決應該是錯誤的,你們可以上訴或者申訴,

閱讀全文

與國務院關於公有房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