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交付完成物權轉移

交付完成物權轉移

發布時間:2021-07-28 17:18:20

① 特殊動產的物權轉移問題: 1、買賣合同司法解釋有:出賣人將標的物交

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動產和不動產物權轉移的不同主要在於產權轉移的要求或時間不版同:權不動產物權是否發生轉移應以產權登記為准;動產則在交付後產權即發生轉移。《物權法》第十四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第二十三條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② 交付作為動產物權變動的要件

依照我國法律的規定,不動產的轉讓一經辦理登記手續,便發生該不動產的所有權轉移的法律後果。即未經登記的不動產物權變動以及未經交付的動產物權變動,不發生物權之得失變更的法律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可見,我國物權法實質上是採取登記要件主義作為一般原則,而登記對抗作為特別例外的規定。登記要件主義成為我國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基本原則,本條確定了登記作為一般性的強制性,雖然沒有使用「必須登記」的說法,但是規定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的除外,所有的不動產物權變動都必須採取登記方式。該條說明登記要件主義是物權變動的一般原則。

(2)交付完成物權轉移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中明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

對於當事人應否享有物權或者應否取得物權,應由民事法律或其他法律、法規所規定,登記機關無權決定。因此,登記行為不是一種行政許可行為(行政審批行為)。不動產物權登記與不動產(尤其是土地)的行政管理性質上非屬同一,兩者必須分開。

③ 簡易交付,佔有改定,指示交付,擬制交付,所有權都分別在什麼時候轉移啊

簡易交付,物權變動的合意成立時,視為交付,所有權轉移。也就是說在甲乙達成合意以前,東西已經在乙手上了。

佔有改定,在物權讓與的合意成立時,視為交付,所有權轉移,受讓人取得間接佔有。也就是說雖然甲乙達成了物權轉移的合意,但標的物仍然在甲手中。

指示交付,出讓人將其對於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受讓人,以代替交付,所有權轉移。也就是說標的物不在甲手,也是甲指示第三人把標的物交於乙。

擬制交付,出讓人將標的物的權利憑證(如倉單、提單)交給受讓人時候,所有權轉移。

(3)交付完成物權轉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二十三條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十六條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第二十七條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

④ 指示交付什麼時候所有權轉移,什麼時候風險轉移

不動產所有權的轉移適用登記主義,不動產自登記之日所有權發生轉移。注意:對於航空器、船舶、車輛,它們屬於動產,但因其價值較大,可移動,故法律對其所有權轉移做出了登記的規定,如車輛,以登記為權利公示方法,其所有權就不能隨交付而轉移,必須辦理所有權人的變更登記。

動產:買賣合同生效→交付=風險轉移;不動產:買賣合同生效→(交付)佔有=風險轉移。



(4)交付完成物權轉移擴展閱讀

指示交付發生時,所應交付的標的物是在買賣雙方以外的第三人的實際佔有中的,此時轉讓人為完成交付,會將其對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該受讓人,以代替標的物的實際交付。

例如:出賣人將已經出租的標的物或由他人保管的標的物出賣的,可將對承租人的租賃物返還請求權或將對保管人、倉儲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買受人,以代標的物的實際交付。比較常見的指示交付是將提單、倉單交付給買受人,以代替貨物的實際交付,其中交付提單、倉單的情況,又被稱為擬制交付。

當事人也可以通過指示交付設立質權。《物權法》第26條規定:「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⑤ 指示交付物權變動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指示交付物權變動的時間是通知到達第三人時物權發生變動。

1、合同簽訂時合同即生效,但是物權並未發生轉移,因為物權的變動,根據物權公示原則,動產應交付。而交付的種類中有一種為指示交付,即所有權人指示第三方交付的行為。所以要在通知了第三方後指示交付完成,此時所有權才轉移。

2、根據《物權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二十六條的規定,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3、指示交付即動產由第三人佔有時,出讓人將其對於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受讓人,以代替交付。指示交付的成立須具備兩個條件:(1)是當事人須有轉讓所有權的合同。(2)是讓與人應當將所有權轉讓的事實通知標的物的實際佔有人。特點是買賣在前,交付在後,他人交付。

(5)交付完成物權轉移擴展閱讀:

指示交付與其他交付方式有什麼區別:

1、簡易交付:是指受讓人已經佔有動產,如受讓人已經通過寄託、租賃、借用等方式實際佔有了動產,則於物權變動的合意成立時,視為交付。

特點:交付在前,買賣在後。亦即買賣之前已經交付(佔有)

2、佔有改定:即動產物權的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特別約定,標的物仍然由出讓人繼續佔有。這樣,在物權讓與的合意成立時,視為交付,受讓人取得間接佔有。

特點:買賣在前,交付在後,本人交付。

3、指示交付:即動產由第三人佔有時,出讓人將其對於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受讓人,以代替交付。

特點:買賣在前,交付在後,他人交付。

⑥ 什麼是物權交付

所謂交付是指移轉佔有,即將自己佔有的物直接移轉與他人或以回其他替代方式如移轉答所有權憑證而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事實行為。但僅僅從佔有轉移的角度並不能完整地理解交付的意義,由於我國採取了債權基礎行為+事實行為的交付的動產物權變動模式,導致必須從債的合意與事實行為交付二者結合的角度來理解交付。也只有這樣,從能夠區別合同法中的交付與物權法中的交付。
對於不動產而言,同樣存在交付的問題,但是,由於不動產的物權變動原則依據法律的強行性要求——登記而發生,所以,交付的法律意義在不動產中越發顯得不重要了,而且由於不動產在物理空間上不能發生移動,所以,不動產的交付多表現為將不動產的鑰匙或者其他象徵管領的標識轉讓給他人。

⑦ 什麼是物權轉移具體內容

物權包復括所有權、佔有權制、使用權、處分權,物權的轉移也包括所有權的轉移,最常見的就是買賣東西,所有權的轉移方式有三種,簡易交付,指示交付,佔有改定。使用權的轉移就是出租房子啦,房子還是我的,但是別人在用。佔有的轉移就是質押啦,東西是我的,但是放到我的債權人那保管,他是不能用的,用了就要給我錢喲。處分的話就是抵押啦,房子是我的,但是屆期不還款,債權人有權把我抵押給他的房子賣掉的。

閱讀全文

與交付完成物權轉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