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森林法中的林地使用權可以轉讓是指

森林法中的林地使用權可以轉讓是指

發布時間:2021-07-28 09:00:52

『壹』 林權證流轉和轉讓有什麼不同

林權證可以流轉,但不能轉讓。

林地流轉必須遵照《森林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有關規定執行,按照《國家林業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林權登記發證管理工作的通知》(林資發〔2007〕33號)規定:

(一)林權登記發證的申請

  1. 依法獲得國有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的,由國有森林、林木、林地使用者申請林權登記;未確定使用權的,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登記造冊,不發放林權證書

  2. 2.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由農民集體使用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依法採取家庭承包或其他方式承包的,由承包方申請;承包後依法轉讓或者互換的,由新的承包方申請;未發包的,由集體所有者或依法使用國家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的集體使用者申請。

  3. 3.實施退耕還林的,由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申請並依法辦理土地變更手續和調整土地承包經營合同。

  4. 4.經依法處理的林權爭議,明確林權歸屬的,由林權權利人申請。

(二)林權登記發證的申請材料

  1. 林權權利人申請林權登記時,必須提交林權登記申請表,個人身份證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載明委託事項和委託許可權的委託授權書,申請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權屬證明文件,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規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有關文件。

  2. 2.林權發生變更的,林權權利人應當到初始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並提交林權登記申請表、原林權證、林權依法變更的有關證明文件。

同時規定: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把權屬證明文件是否合法有效以及申請人是否具有申請資格作為林權登記審查的重點。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有關規定,因農村集體林地承包經營權發生流轉,當事人申請林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時,對於以下幾種情形應當不予登記:

1採取轉讓或互換方式對林地承包經營權進行流轉,轉讓方未依法登記取得林權證,受讓方直接申請登記的。

2.採取轉包或出租方式對林地承包經營權進行流轉,原承包關系不變,受轉包方和承租方申請登記的。

3.沒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的農戶,將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受讓方申請登記的。

4.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的農戶,將通過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讓方式轉讓給非農戶,受讓方申請登記的。

5.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林地發包給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個人承包,若承包方不能提供該承包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的證明文件和當地鄉(鎮)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承包方申請登記的。

6.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依法採用其他方式承包後,經依法登記取得林權證,其林地承包經營權不是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受流轉方申請登記的。 7.其他不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申請林權登記條件的。

國有森林資源的流轉,在國務院未制定頒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流轉的具體辦法之前,受讓方申請林權登記的,暫不予以登記。

『貳』 哪些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根據《森林法》第十五條規定,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也可以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但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 (1)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 (2)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權。 (3)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採伐跡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 (4)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 如果按照上述規定轉讓、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的,已經取得的林木採伐許可證可以同時轉讓,同時轉讓雙方都必須遵守《森林法》關於森林、林木採伐和更新造林的規定。 除上述規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叄』 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的流轉有哪些限制條件

對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的有償轉讓,《森林法》、《土地承包法》等內規定了幾個容限制:(1)用途限制,即轉讓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後不得改變林地的用途,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防止森林資源因轉讓而減少。(2)經營限制,即轉讓雙方都必須遵守關於森林、林木採伐管理制度,防止在轉讓過程中森林資源受到破壞。(3)期限限制,流轉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proinsight-br>

『肆』 國家現行法律法規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流轉作了哪些規定

《森林法》規定,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權,用材林、內經濟林、薪炭林的採伐跡容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的使用權可依法轉讓。除此之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不得轉讓。目前國家尚未制定具體的流轉辦法,有的省份制定了地方性法規,可按照地方性法規進行流轉。 國家尊重森林經營者的經營目標,保障森林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但在林木採伐上有具體的法律和政策規定。按照《森林法》的規定,特種用途林中的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嚴禁採伐;除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外,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按照《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申請採伐林木者,需向當地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提交包括採伐的目的、地點、林種、林況、面積、蓄積、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內容的申請文件,由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按照法定的發證許可權,在批準的採伐限額和年度木材生產計劃內審核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

『伍』 《森林法》關於營造林木的所有權歸屬有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第三條:森林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國家所有的和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個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發放證書,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國務院可以授權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對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造冊,發放證書,並通知有關地方人民政府。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十五條: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也可以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但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

(一)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

(二)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權;

(三)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採伐跡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

(四)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

依照前款規定轉讓、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的,已經取得的林木採伐許可證可以同時轉讓,同時轉讓雙方都必須遵守本法關於森林、林木採伐和更新造林的規定。

除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七條: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爭議,由當地縣級或者鄉級人民政府依法處理。

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解決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

第二十七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部隊營造的林木,由營造單位經營並按照國家規定支配林木收益。

集體所有制單位營造的林木,歸該單位所有。

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後、自留地、自留山種植的林木,歸個人所有。城鎮居民和職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內種植的林木,歸個人所有。

集體或者個人承包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後種植的林木歸承包的集體或者個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規定的,按照承包合同的規定執行。

(5)森林法中的林地使用權可以轉讓是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第三條:國家依法實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規定。

第四條:依法使用的國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按照下列規定登記:

(一)使用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以下簡稱重點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應當向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權;

(二)使用國家所有的跨行政區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權;

(三)使用國家所有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權。

未確定使用權的國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負責保護管理。

第五條: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單位和個人所有的林木,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林木所有權。

使用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

第六條:改變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使用權的,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森林、林木和林地權屬管理檔案。

第十五條:國家依法保護森林、林木和林地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經營者依法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用材林、經濟林和薪炭林的經營者,依法享有經營權、收益權和其他合法權益。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經營者,有獲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權利。

『陸』 生態林可以轉讓嗎

不可以轉讓。
生態林是指為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社會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體功能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主要包括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根據森林法第十五條規定,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也可以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但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
(一)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
(二)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權;
(三)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採伐跡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
(四)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
依照前款規定轉讓、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的,已經取得的林木採伐許可證可以同時轉讓,同時轉讓雙方都必須遵守本法關於森林、林木採伐和更新造林的規定。
除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柒』 哪些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可以轉讓

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也可以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專資、合作造林、經屬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但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
(一)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
(二)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權;
(三)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採伐跡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
(四)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
依照前款規定轉讓、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的,已經取得的林木採伐許可證可以同時轉讓,同時轉讓雙方都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關於森林、林木採伐和更新造林的規定。
除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捌』 有林權證是不是代表具有林地的使用權和林木的所有權

具體要看林權證的內容。

有林權證可能只有林地使用權而無林木所有權。一般情況下,林地使用權是隨著林木所有權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但也有存在林地使用權與林木所有權分離的情況,只有林地使用權,沒有林木所有權。

比如承包集體所有的林地進行林下林蛙養殖、野菜葯材栽植的,林地使用權歸承包人,而林地所有權仍歸集體所有。

杉木的砍伐期分為兩種:

1、杉木用材林採伐年齡,25年;

2、杉木工業原料林採伐年齡,15年。

一顆杉木要做到有效益,至少需要15年的時間。從利用價值角度講,25~30年的杉木最有利用價值,質量也是最好的。

註:不管什麼木材都需要砍伐證,獲批以後才能砍。

(8)森林法中的林地使用權可以轉讓是指擴展閱讀:

可以抵押的林權

1、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木所有權和使用權及相應林地使用權。

2、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採伐跡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

3、國家規定可以抵押的其他森林、林木所有權、使用權和林地使用權。

適合林權抵押貸款的情況

林權抵押貸款要重點滿足農民等主體的林業生產經營、森林資源培育和開發、林下經濟發展、林產品加工的資金需求,以及借款人其他生產、生活相關的資金需求。

如:正在經營一個農場,恰好今年樹種要進行更新,林下生態養殖規模也要擴大,而且還要完善園內的設施建設,但是手頭資金嚴重不足,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拿著林權證去申請林權抵押貸款,解除燃眉之急。

以前林農生產、創業需要資金,到金融機構貸款卻沒有抵押物,只能守著「青山過窮日子」,現在林權抵押貸款把林權證變成農民手中的「金鑰匙」,幫助農民把青山化為「金山銀山」,讓綠樹成為實實在在的 「搖錢樹」。

『玖』 林業用地可以轉讓嗎

根據《森林法》第十五條規定,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專讓,也可以屬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但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
(1)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
(2)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權。
(3)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採伐跡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
(4)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
如果按照上述規定轉讓、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的,已經取得的林木採伐許可證可以同時轉讓,同時轉讓雙方都必須遵守《森林法》關於森林、林木採伐和更新造林的規定。
除上述規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閱讀全文

與森林法中的林地使用權可以轉讓是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