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產品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產品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21-07-28 02:26:56

1. 以下哪種行為屬於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如下: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客觀要件表現為未經權利人同意,侵犯他人專有權利,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其特徵表現為:

無權源

首先,行為人之行為無權源,即其行為未經權利人同意或授權。根據我國專利法、商標法的有關規定,專利和注冊商標可以通過合法的行使轉讓,權利人還可以同意第三人使用和享受該權利。因此,專利權人和注冊商標權人同意他人使用和享受該權利時,即使程序上不符合法律規定,也只是一般的違法行為,不成立犯罪。只有未經權利人同意,違背了權利人意願的行為,才可能是犯罪。當然上述行為往往有例外限制,如存在著作權的限制或強制授權等,即使行為人之行為未獲得權利人的同意也應視為有正當權源。

專有權利

其次,行為主要侵犯了他人的專有權利,在某些場合下則可能表現為對行政法規范的侵犯和違反。犯罪行為基本表現形式上,只能是作為,即行為人採取了積極的動作而違反刑法的規定。侵犯知識產權罪只能由作為構成,不作為不可能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最後,侵犯知識產權罪不屬於行為犯,而是結果犯。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從其危害結果和犯罪情節中表現出來。所以行為必須是違法所得數額較大、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特別嚴重情節。侵權行為未造成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就不構成犯罪。如「個人侵犯著作權犯罪違法所得2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較大, 違法所得10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巨大」。

主觀過失

行為人主觀過失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犯知識產權罪的行為表現方式因權利客體以及具體專門法律的規定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從宏觀分析,其仍具有共性,即其行為方式主要包括:

假冒行為

。所謂假冒行為,是指未經權利人同意或許可,第三人在其製品上標注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的專利標記、商標、名稱等。在我國刑法中主要是指假冒注冊商標(現行刑法第213條)、假冒專利(現行刑法第216條)、假冒他人署名(現行刑法第219條)。

非法出售

一種是指銷售「冒牌貨」的行為,即銷售未經許可而載有與受保護的商標、專利或實質相同的標志的任何相同物品。我國現行刑法第214條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即屬此類行為。另外一種是侵犯著作權的發行、出版、出售行為。如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發行其文字作品、電影、電視、錄象、計算機軟體以及其他鄰接權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非法製作

第一類是偽造、擅自製造行為。其表現為兩種方式:一是未經授權而製作;二是超越授權范圍而製作。如現行刑法中的第215條非法製造注冊商標罪等。第二類行為是非法復制行為,及未經權利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以印刷、復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等方式,重製他人作品。如我國現行刑法第217條侵犯著作權罪等。

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披露、使用商業秘密的行為。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犯罪對象的認定則較為復雜。其內容最終必須以知識產權法律的規定為基礎,並隨之變更而變更。所以各國此類犯罪的對象構成有所差異。我國刑法的規定基本上是採納了狹義的知識產權的標准,但同時又增加了包括商業秘密在內的部分廣義內容。但范圍仍十分有限。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對象構成較為豐富,其中某些規定值得我國立法借鑒:

其一,商標相鄰標志

。商標相鄰標志是指除商標以外的用來標志企業產品或服務的所有文字和圖形,其主要包括商品裝模、商號及原產地名稱等。相當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刑法中對商標相鄰標志的侵權行為均有明確的規定。例如,台灣刑法典很早就規定了妨害商標商號罪;下及偽造商標、商號罪、虛偽標記商品罪等4種犯罪。中國除對極少數酒類實行全包裝保護之外;其它的相鄰標志沒有專門的法律保護,只是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了侵犯商標相鄰標志如名稱、裝演等行為的民事責任,顯然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實,建議在進行刑事立法時,有關商標權侵權的犯罪一節應該相應地反映這一現實需要,使刑法內容進一步規范化。

其二,鄰接權

。我國對侵犯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犯罪化的立法與現有的相關民事法律立法並未銜接,因而,不能適應打擊該類犯罪行為的需要,而國外卻有相關立法,國外的相關立法值得我們借鑒。

2. 哪些行為屬於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感謝感謝,非常感謝。我說怎麼一直沒有生意,原來是我考試沒過的原因。太感謝了,我一直想通過,但那些題沒一個是會做的。挺你。

3. 淘寶店鋪里,鏈接所售商品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會受到怎樣的處理

侵犯知識產權來,是指用戶發生以下自涉嫌違反《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
(一)有確切證據證明賣家出售假冒商品且情節特別嚴重的,每次扣四十八分;
(二)有確切證據證明賣家出售假冒商品的,每次扣十二分;
(三)同一賣家在三天內被同一權利人投訴所發布或使用的商品、信息、店鋪名、會員名等涉嫌侵犯其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的視為一次投訴 ,投訴成立的,每次扣四分。

4. 明知對方產品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仍然購買怎麼辦

明知對方的產品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仍然購買,要看購買方的購買目的是什麼,如果是自己使用的話,不構成侵權行為,而如果購買後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進行製造、銷售,則可以構成侵權行為,追究其相應的侵權責任。
我國的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包括著作權法 、專利法 、商標法等。
例如,我國《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或者銷售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或者銷售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5. 以下哪些行為屬於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關於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目前的著作很少從總體方面進行研究,而對各類具體侵權行為的描述散見於諸法論述之中.對於侵權行為的指向,或者說侵害對象,學者們有不同觀點.有的學者強調,侵權行為表現為擅自使用他人的知識產品.根據這一主張,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是指「未經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許可,又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擅自利用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的行為」;[ix]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即是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使用其注冊商標或將該商標的主要部分用作自己的商標,從而造成商標混同,欺騙消費者的行為.[x]有的學者則強調,侵權行為本質上是擅自利用他人的專用權利.他們認為,侵犯著作權,是指「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外,擅自使用其著作權的行為」;[xi]侵犯專利權,即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行為」;[xii]侵犯商標權,是指「不法侵害他人注冊商標權」的行為.[xiii]筆者認為,凡違反法律規定而損害知識產品所有人專有權利的行為,均為侵犯知識產權.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侵權行為主要表現為對享有專有權利的知識產品的擅自使用,但對該知識產品的擅自使用並不包容所有的侵權行為.例如,在著作權領域,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行為,依法構成對著作權的侵犯.由此可見,侵權行為並非都是直接作用於他人的著作權作品,即是說,它是擅自行使他人的「權利」,而不是使用他人的「作品」.又如,專利權領域中,專利權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而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技術的行為;商標權領域中,經銷明知或者應知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等.該類行為屬於間接侵權行為,雖不因使用知識產品而直接侵權,但因積極誘導或促使他人實施直接侵權,而損害了他人專有權利.因此,就侵害對象而言,將侵權行為表述為「擅自行使或利用知識產品所有人專有權利」,較之「擅自使用受法律保護的知識產品」這一說法更為確切.
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屬於非法事實行為.在現代民法學說中,學者們主張依事實行為理解侵權行為的性質,認為禁止性規范應「著重違反行為之事實行為價值,以禁止其行為為目的」;[xiv]甚至主張一切違法行為「恆為特定事實行為」.[xv]依筆者之見,侵犯知識產權行為與知識產品創造行為同為事實行為,但其性質不同,前者為非法事實行為,後者為合法事實行為.[xvi]在此,筆者擬就侵權行為具有的事實行為一般特徵作如下概括:第一,侵權行為不以意思表示為構成要件,是一種客觀行為,即業已實施並在客觀上對外界造成影響與後果的行為;第二,侵權行為的法律後果依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發生,不反映行為人追求之直接目的,不存在行為人所預期之意思效力;第三,侵權行為因符合法定事實要件而成立.所謂「未經授權,又無法律許可,擅自行使或利用他人專有權利」,即是侵權法規定的構成要件.因此該行為在本質上是一種法律構成行為.由於其行為內容非法,該行為在法律事實類別中又屬於一種非法事實行為.
侵犯知識產權行為,與一般侵權行為有著相同的法律性質,又有著相似的法律後果.但由於其侵害對象不同,侵犯知識產權行為表現出自己獨有的基本特徵:
1.侵害形式的特殊性.在侵權行為中,對於財產所有權的侵犯主要表現為侵佔(即非法佔有他人所有物的行為)、妨害(致使所有人無法充分行使權利的行為)和毀損(侵犯他人所有物使其遭受滅失或損壞的行為).這些行為往往是直接作用於客體物的本身(如將他人的財物毀壞、對他人財物強占),與客體物之間的聯系是直接的、緊密的;侵權行為的具體表現內容,涉及到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各個方面.對於知識產權的侵犯則主要表現為剽竊、篡改和仿製.這種侵權行為作用於作者、創造者的思想內容或思想表現形式,與知識產品的物化載體無關.例如,非法將他人創作的字畫攫為己有,它涉及的是物體本身,即創作的物化載體,該行為應視為侵犯財產所有權的行為;如果行為人雖未佔有這一字畫,但擅自將其翻印出售,則該行為涉及的是無形財產.

6. 擁有外觀專利的產品會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么

什麼叫申請了知識產權,商標、專利、高新等等等等都屬於知識產權范圍,知識產權是一個統稱,不是一個資質!
那要區別你們的情況而論,你申請了外觀,你的外觀可能不侵權,但是如果你的技術,或者商標還是有侵權的可能,這只是說可能,因為我還不知道你們的情況。知識產權每項申請都有不同的用處,各個用處保護不同的點所以這個你要搞清楚了!一個有潛力的企業一定要弄明白這方面,要不然遲早有一天要吃虧的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7. 什麼叫做商品侵權(知識產權侵權,圖片發布侵

商品侵權的關鍵點:未經授權、使用他人知識產權用於謀利。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式:
1、未經允許擅自盜用他人的商標、專利。
2、出售的商品在外觀、包裝上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3、未經允許擅自盜用他人企業名稱、品牌以裝修店鋪。
4、未經允許擅自在商品中使用他人圖片,侵犯肖像權、圖片所有權的(針對企業)。
提交舉報,請您提供:被舉報人QQ號,相關的商品鏈接、營業執照(須有效年審期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書、版權證明文件及其他工作人員要求您提供的文件等,如舉報圖片發布侵僅,可提供原始圖片證明(時間戳等,肖像權人--模特的身份證明,雙方合同等以證明侵犯其肖像權),工作人員將根據您提供的情況盡快確認。
處罰細則:
侵犯第三方知識產權, 是指除「出售假冒商品」行為以外的其他侵犯第三方合法知識產權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侵犯第三方合法擁有的注冊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及專利權的行為。每次扣 25分(注意:品牌商僅授權銷售商品,未明確授權使用品牌商的圖片、或將經授權商品的商標用於商業宣傳,易導致消費者對商品來源造成混淆誤認的,仍然構成 侵權)。包括但不限於下述情形:
2.1賣家在所發布的商品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對商品的文字描述、圖片或所使用的店鋪名、域名等信息中侵犯第三方合法知識產權。
2.2賣家出售仿冒他人注冊商標,易使消費者混淆誤認的商品的。
2.3賣家出售侵犯他人專利權的商品的。
2.4賣家出售的商品涉嫌侵犯第三方合法知識產權的其他行為。
2.5 賣家通過拍拍平台所施行的其他侵犯第三方合法知識產權的行為。
同一權利人在3日內對同一賣家的投訴視為一次投訴。

8. 鏈接所售商品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這幾天怎麼了,我在網路知道上已經回答了很多人提問的類似問題。
都是淘寶銷售商品被別人投訴侵權了。
你應該分析別人的權利保護范圍、你的產品,看下是否真的侵權,然後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或者申訴,或者主動下架,或者尋求和解,或者無效別人的知識產權。
如果不明白,可以進一步問我,或者私信你的電話給我。
我有為客戶處理淘寶投訴的經驗。

9. 如果產品被投訴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了,咱們應該怎麼辦

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用了別人申請專利的瓶形,想了解這個問題目前的處理情況

閱讀全文

與產品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
馬鞍山市浩宇機械公司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