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土地使用權無形資產中國會計視野

土地使用權無形資產中國會計視野

發布時間:2021-07-28 00:39:40

1.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應如何確認

根據《來企業會計准則第源6號--無形資產》第七條規定: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因此,補繳土地出讓金,應當計入「無形資產」科目。
補繳土地出讓金時:
借: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處置時,補繳土地出讓金,應當不予進行無形資產攤銷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二十二條規定: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應當將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因此,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
借:銀行存款
借:累計折舊
借: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借:營業外支出(或貸:營業外收入)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應交稅費

2. 土地使用權屬於無形資產那它怎樣攤銷

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而仍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
由於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所以2010年之前未攤銷的要補上 如果從2011年1月1日開始算,年限為45年8個月,軟體中沒有的科目可以自己增加 攤銷時按使用部門或者作業的成本分攤:
借:在建工程/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製造費用/
貸: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一般按照一下順序:
1、按照合同規定收益年限(法律並無規定); 2、按照法律規定有效年限(合同並無規定); 3、按照收益年限與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年限(合同與法律均有規定); 4、不超過10年(合同與法律均無規定)。 土地使用權的攤銷年限應以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為攤銷年限。
《企業會計制度》明確規定的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的計算,雖然說可以不理它,按照10年進行攤銷,但是在年終匯算清繳的時候一樣會按照20年的攤銷年限進行審核,多攤銷的部分要進行納稅調整的。 具體的賬務處理:
借:管理費用----攤銷 (20年攤銷)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可以在年底一次攤銷當年應攤銷的無形資產。
購入土地使用權,並在該土地上建造的房屋在會計處理時應分別作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核算,並分別進行攤銷和計提折舊。直接購入有土地使用權的房屋時,無法分清土地和房屋的價值的,只能作一項固定資產核算,能分清的也分別核算。土地使用權的攤銷按土地購買時確認的使用年限平均攤銷,未規定或無法確定使用年限的視同無限期使用,不用攤銷。
土地使用權與長期待攤費用都是用來歸集費用的,歸集後再進行分攤,而且二個費用最終都是分攤到管理費用科目。 土地和房產一定要分開計提,你做個電子的明細表,把土地和房產分開。年限也不一樣,房產可以按20年計提的,土地使用權按使用權證上的剩餘年限攤銷。
按照稅法的規定,如果是單獨購入的土地,做為無形資產核算.實際上購入的是土地的使用權,會有一個證的.按照證書的註明的使用年限(一般是70年),減去購入前的年限,就是購入後的可使用年限.以這個可使用年限做為攤銷年限. 如果連同地上建築物一起購入的,如果可以分清土地與建築物的價值的,應分別做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核算.如果無法分清或無法確定土地價值的,則將土地連同建築物做為一個整體,合並按固定資產核算,按照地上建築物的可使用年限進行折舊處理。
無形資產一般無殘值,按年限平均攤銷。 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應當別開進行攤銷和折舊。(土地使用權和建築物各自算各的,當成兩個不同的資產處理) 例外情況:1房地產開發企業,相關土地使用權計入所建造的房屋成本。2企業外購建築物,土地使用權與建築物確實無法分離的,將土地使用權按固定資產處理。

3. 土地使用權是不動產還是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是企業的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專自用地上建築物時,土屬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而仍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3)土地使用權無形資產中國會計視野擴展閱讀

土地使用權使用的處理:

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的,其相關的土地使用權的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企業外購房屋建築物所支付的價款中包括土地使用權以及建築物的價值的,一般應當對實際支付的價款按照合理的方法(例如,公允價值相對比例)在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之間進行分配;確實無法在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之間進行合理分配的,才全部作為固定資產核算。

4. 耕地佔用稅是計入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 - CPA業務探討 - 中國會計視野論壇 —專...

X公司在某開發區征了300畝地建造廠房,總計支出14,410萬元,其中土地出讓價款4,500萬元,另外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耕地佔用稅、耕地復墾費、契稅及其他相關稅費等630萬元,廠房建造工程9,000萬元,道路60工程萬元,圍牆工程20萬元,噴泉假山景觀工程100萬元,樹木綠化工程100萬元;廠房有效佔地160畝,其它為廠區道路、綠化帶、圍牆和露天廣場佔地。對這些支出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公司財務人員發生了爭議。 1、張會計認為,應當將上述支出全部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後轉入「固定資產」科目下的「房屋類」明細科目14,410萬元,按照房屋的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 2、王會計認為,應當將上述支出中的土地出讓價款4,500萬元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按照土地使用權年限進行攤銷;剩餘9,910萬元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後轉入「固定資產」科目下的「房屋類」明細科目,按照房屋的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 3、李會計認為,應當將上述支出中的土地出讓價款4,500萬元和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耕地佔用稅、耕地復墾費、契稅及其他相關稅費等630萬元,合計5130萬元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按照土地使用權年限進行攤銷;剩餘9280萬元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後轉入「固定資產」科目下的「房屋類」明細科目,按照房屋的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 4、趙會計認為,贊同李會計對土地使用權的會計處理,但建議應當將剩餘9280萬元在程完工後轉入「固定資產」科目下的「房屋類」明細科目9,000萬元、「道路」60萬元、「圍牆」20萬元、「噴泉假山」100萬元、「樹木」100萬元。對房屋、道路、圍牆、噴泉假山、樹木按照不同的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 5、田會計認為,同意趙會計對土地使用權及房屋、道路、圍牆、噴泉假山等工程的會計處理,但認為趙會計將樹木綠化成本100萬元單列為「固定資產-樹木」科目並按照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的做法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的規定,鑒於該企業系工業加工企業,雖然響應政府號召為創建園林式工廠植樹綠化支出100萬元,但該支出也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的規定,建議按照現行通行的做法將該樹木綠化工程支出100萬元在工程完工後列入或通過長期待攤列入「管理費用」科目。 二、相關思考 1、《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與新《企業會計准則》關於房產價值構成的差異: 《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本制度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小企業會計制度》在「無形資產」會計科目使用說明中亦明確規定「購入的土地使用權,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並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待該項目開發時再將其賬面價值轉入相關在建工程。」 《<企業會計准則第6 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在「六、土地使用權的處理」中規定:「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但改變土地使用權用途,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應當將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與建築物應當分別進行處理。外購土地及建築物支付的價款應當在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企業(房地產開發)取得土地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由此可見,非房地產開發企業其房屋建築物的賬面價值在《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中包含了土地使用權的價值,而在新《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中不包含土地使用權的價值,由此會導致實施從價計征的房產稅稅額前者高於後者,如採納張會計的觀點比王會計的觀點導致企業每年多交納房產稅:(原值14,410萬元-原值9,910萬元)×80%×1.2%=43.2萬元。顯然,如因執行會計標準的不同而導致企業房產稅稅負的不同有失稅法的公平原則,需要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對實行從價計征的房產稅的原值構成做出統一明確的新規定,以確保稅法的公平原則。當然,目前非上市公司只能按照相關規定選擇其適應的一種會計標准執行。 2、《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因此李會計認為,企業為取得該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相關稅費630萬元應當計入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 而王會計認為,《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在「在建工程」科目的賬務處理中指出「三、企業在建工程發生的管理費、征地費、可行性研究費、臨時設施費、監理費及應負擔的稅費等,借記本科目(待攤支出),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在《企業會計准則講解(2006)》(P68頁)指出「征地費是指企業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建設用地發生的青苗補償費、地上建築物、附著物補償費等。企業為建造固定資產通過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土地出讓金不計入在建工程成本,應確認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那麼企業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除土地出讓金以外的其他稅費是否計入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在新《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及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的講解中並未提及。《企業會計制度》(P21頁)規定「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中,還應當包括企業為取得固定資產而交納的契稅、耕地佔用稅、車輛購置稅等相關稅費」。因此王會計認為,企業支付的除土地出讓金以外的其他稅費計入在建工程成本,不計入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 由此可見,上述王會計的觀點比李會計的觀點會導致企業「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少計列630萬元,而「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多計列630萬元。當然,由此會導致企業在房屋使用期內每年交納房產稅的差異:630萬元×80%×1.2%=6.048萬元。 3、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企業會計將廠房與道路、圍牆、樹木綠化等工程成本統一計入了「固定資產」科目下的「房屋類」明細科目,加大了房屋的原值,造成企業多計算交納房產稅,如按上述李會計的觀點比趙會計的觀點造成企業每年多交納房產稅:(原值9280萬元-原值9,000萬元)×80%×1.2%=2.688萬元。 4、工業企業在建造廠房的過程中須按照園林法規的相關規定進行一定的植樹、植草等綠化工程,以凈化和美化環境。該植物不能直接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和企業建造的噴泉假山景觀的作用類似,雖系公益性生物資產,但《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指出其規范的是農業包括種植業、畜牧養殖業、林業和水產業企業的生物資產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並不規范工業企業的植樹綠化工程支出。在現實中一般工商企業的植樹綠化工程支出在企業建造廠房中發生時多數企業計入了在「建工程」即廠房的價值,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發生時計入「管理費用」科目。那麼,您認為,田會計的觀點如何呢? 總之,目前企業會計人員處在新舊會計標準的並存、更替、變化期。上述三種會計標准在現實中並存,雖某一企業只能按照相關規定擇一執行,但一些會計人員既未完全忘記老標准,又未吃透新准則,在實際處理中職業判斷發生了混亂,導致房屋價值構成存在差異,不僅影響企業交納的房產稅稅額,而且影響企業的房屋折舊費計提額,進而影響企業的其他相關經濟指標的正確反映。那麼,您認為企業在征地、建造廠房的過程中發生的上述支出,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既合規又有利呢?國家財稅部門是否有必要進一步統一規范房屋價值的構成?

5. 土地使用權在無形資產中核算

先增加無形資產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應交稅費——應交土地增值稅支付時借:應交稅費——應交土地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6. 土地使用權屬無形資產還是固定資產

我國企業及個人所擁有的是土地的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因為土地的所有內權歸國家和集體所容有。
所以在我國所說取得土地,都是取得使用權,應作為無形資產入賬,而無形資產不計提折舊,應該是攤銷無形資產的價值。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無形資產的價值攤銷,按你們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年限進行攤銷,攤銷採用的方法一般為直線法,即:每年攤銷的無形資產的價值=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價值(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使用年限
攤銷入賬時做如下分錄:
借:管理費用-土地使用權攤銷
貸:累計攤銷

7. 土地使用權是無形資產嗎

無形資產,指企來業為生產商自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
無形資產可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
所以土地是無形資產!

8. 土地使用權是記入無形資產嗎

應當對土地使用權正確地進行界定確認,分別在「固定資產—土地」和「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中單獨核算。界定確認的標准:一是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時間,看是在實施現行會計制度之前或之後;二是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代價,看取得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或是無償的。具體操作如下:

不論實施現行會計制度前後,凡是屬於行政無償劃撥給事業單位的土地使用權,一律納入固定資產核算,記入「固定資產—土地」科目;事業單位在現行會計制度實施之前購得的土地使用權,應當作為固定資產核算,記入「固定資產—土地」科目;事業單位在現行會計制度實施之後,因征地而支付的補償費,雖然作為固定資產核算,但是不能單獨作為土地價值入賬,應當計入與土地有關的房屋、建築物等附著物的價值內,記入「固定資產—房屋建築物」科目。

事業單位在現行會計制度實施之後購得的土地使用權,應當作為無形資產核算,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進行無形資產核算時將取得時所發生的一切支出,作為土地使用權成本;事業單位在現行會計制度實施之後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時,支付的出讓金要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單位原先通過行政劃撥方式獲得的土地使用權,沒有入賬核算,在將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和投資,按照規定補繳的土地出讓金作為無形資產入賬,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

9. 土地使用權屬於無形資產么

除房地產開發企業外,土地使用權是屬於無形資產的。

閱讀全文

與土地使用權無形資產中國會計視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