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既可以利用我國已經形成的眾多的名優特產,創建我國自己的世界品牌。又可以突破當今世界經濟強國以技術標准、專利技術等一系列措施所構築的貿易壁壘,從而提高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特別是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所以,大力宣傳知識產權保護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普及和提高全民的知識產權意識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
定 義
世界貿易組織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本協定的地理標志,是指下列標志:其標示出某商品來源於某成員地域內,或來源於該地域中的某地區或某地方,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徵,主要與該地理來源相關聯」。我國於2001年12月1日起開始實行的新《商標法》第十六條規定:「地理標志是指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
地理標志一般是由「地理名稱」和「產品名稱」組合而成,像「北京烤鴨」、「荔浦芋頭」、「景德鎮瓷器」、「吐魯番葡萄」、「陽澄湖大閘蟹」、「昌黎葡萄酒」等都是頗具地域特色的產品地理標志,這些優質產品不僅在我國人人皆知,而且還蜚聲海外。
在商品的貿易流通中,標有地理標志的商品。不僅能起到標示某種商品來源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還標示著這種商品恆定的質量、信譽、特徵和風格。
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地理標志是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它具有財產權的性質。地理標志作為一種自然和人文的資源,是歷史形成的,是稀缺的,也是不可再生的。地理標志的這種知識產權屬性,是它的本質屬性。所以說,地理標志既是商品產地的標志,也是商品質量的標志,更是一種知識產權。
對地理標志的保護是WTO知識產權協定的重要內容之一。WTO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明確指出,地理標志與商標、專利、著作權都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地理標志可以得到永久保護的法律屬性又不同於其他的知識產權。其他知識產權如專利、商標和版權中的財產權都有時間性的限制,權利人在法律賦予的保護期內具有專有權,但過了保護期限則該智力成果就進入公共領域,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無償使用。而地理標志則沒有時間方面的限制要求。
意 義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是WTO的重要協定之一,給予各WTO成員方以知識產權方面的保護是我們作為其成員必須遵守和履行的義務。為了與該協定保持一致,我們國家修改了《商標法》,將原產地名稱(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納入了法律的軌道。這是我國政府加大對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力度的新舉措,更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運做的具體表現.
地理標志是一項重要的知識產權.它作為一種無形的資產,其商業開發價值十分巨大,2004年8月10日,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關於運用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的報告》上批示「運用商標和地理標識促農增收是個好辦法」,要求切實抓緊落實。所以,大力宣傳知識產權保護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普及和提高全民的知識產權意識是一項意義重大而有益的工作。
首先,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既可以利用我國已經形成的眾多的名優特產,創建我們本國自己的世界品牌。又可以突破當今世界經濟強國以技術標准、專利技術、環保標准、反傾銷等一系列措施所構築的貿易壁壘,從而提高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特別是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其二,對地理標志的使用和保護,不僅給地方經濟注入了活力,而且還能夠為區域品牌產品的生產企業帶來核心競爭力和無限商機。如
「吐魯番葡萄」、「荔浦芋頭」,還有我們河北的「昌黎葡萄酒」等產品在申請和使用了「地理標志」後,其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國家工商局的統計數字表明,已經獲得地理標志注冊保護的農產品的收購價格普遍得到了上漲。
其三,加強對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將會規范和保障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秩序。這不僅有利於我國的貿易和投資得到公正的待遇,避免一些外國投機商人惡意搶注或假冒中國的知名品牌,保護我國正當的經濟利益,而且還可以有利地打擊某些國內企業假冒地理標志產品,以次充好、粗製濫造的非法行為。可以說,對於地理標志的保護工作,實際上也是對地理標志產品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和市場銷售情況的一種監督和控制。
其四,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可以把分散的農戶和小企業通過以地理標志保護這條知識產權為紐帶的方式聯系在一起,通過龍頭企業把他們連接到市場上去,使他們能夠有機會更多地分享地理標志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市場利益。這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增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措 施
1.
認真學習和研究《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借鑒國外在這方面的有益經驗,建立專門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機構,直接負責地理標志產品名稱的審核、注冊、管理和市場監督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WTO知識產權協定對我國特色產品的保護力度,增強我國地理標志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2. 制定地理標志產品的監督管理制度。使地理標志的商品不僅符合其地域條件,更應符合其傳統的特色和質量要求。確保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和信譽,使我們的地方特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暢銷不衰。
3.
加大對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由於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在我國起步較晚,部分企業和消費者對該制度的了解不多,我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運用廣播、電視、報刊、培訓班、法律知識考試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廣泛宣傳地理標志保護工作方面的知識,使人們認識到: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的作用是保護屬於當地人民的知識產權,直接受益的是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工作不僅能夠保護我們國家特色產品的品牌,而且能夠提高這些產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使我們國家在全球經濟大市場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② 秦皇島的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怎麼樣
河北科技師范大學(現在還是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坐落在風景宜人的著名旅遊城市秦皇島,北依綿延的燕山山脈,南臨渤海,東眺山海關,西望北戴河,自然與人文環境俱佳,實為理想的求學成才之地。現為本科一批院校。
科師大學前身創建於1941年,197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5年改建為河北農業技術師范學院,1999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首批職教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2003年更名為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是一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省屬本科師范院校。學院現有秦皇島、昌黎、歐美學院、開發區校區四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近2000畝,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億元,館藏圖書文獻120萬冊;現有專任教學、科研人員12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450餘人,擁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500餘人。學院面向全國25個省(市)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餘人。學校現有二級學院。
科師大學學院設有21個教學單位,4個碩士點,2個省級重點發展學科,44個本科專業,59個專科專業,涵蓋理、工、農、文、經濟、管理、教育、法學等8個學科門類。建有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9個研究所,45個專業實驗室和1個分析測試中心,120餘個教學實踐基地。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分別在學院設立了農村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
高度重視教學與科研工作。近年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0餘項。「十五」以來,學校先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779項,其中自然科學類499項,社會科學類280項;獲科研成果獎112項,其中獲國家級、省(部)級以上獎勵55項;發表學術論文4200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期刊收錄98篇;出版教材、著作230部。
十分重視科技成果轉化,並使之與科技扶貧、科教興冀緊密結合,積極服務地方區域經濟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農科優勢,不斷探索燕山開發整體思路。「十五」以來,學院就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新品種29個,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1項。其中,板栗新品種「燕龍」、西紅柿品種「冀東216號」等均獲得國家級成果轉化基金資助。
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文化交流與合作,先後同德、日、英、美、越、加拿大、義大利等20多個國家的18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關系。其中與加拿大麥荻森·海特學院合作建立的歐美學院已達5000人辦學規模,送出的留學生受到外方合作院校的好評。2007年10月,學院又與美國特洛伊大學合作建立了「特洛伊大學孔子學院」。
以「敏學、修身、樂業、創新」為校訓,致力於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5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等部門的表彰,學院連續15年被評為省級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連續6次獲省級科技文化藝術節優秀組織獎。近年來,學生獲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賽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2項,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全國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獲省級科技文化藝術節特等獎3項、一等獎17項。
長期以來,在各級黨和政府的領導、支持下,在為我國教育發展及地方建設服務的過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成功之路。從學院走出的9萬余名畢業生活躍在我國的各條戰線上,其中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包括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河北省省長特別獎獲得者、河北省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優秀大學畢業生、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等,有的還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科師大學高度重視教學與科研工作。近年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0餘項。「十五」以來,學校先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651項,其中自然科學類422項,社會科學類229項;獲科研成果獎105項,其中獲國家級、省(部)級以上獎勵49項;發表學術論文3390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期刊收錄69篇;出版教材、著作190部。
科師大學十分重視科技成果轉化,並使之與科技扶貧、科教興冀緊密結合,積極服務地方區域經濟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農科優勢,不斷探索燕山開發整體思路。開發區域逐步從燕山山麓擴展到山前平原、沿海灘塗,覆蓋冀東十幾個縣市。僅「十五」期間,學院就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新品種21個,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1項。其中,多抗節水小麥新品種3個、豌豆新品種5個、桃新品種3個。板栗新品種「燕龍」和西紅柿品種「冀東216號」均獲得國家級成果轉化基金資助。
科師大學於2001年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00年以來,學院連續三年畢業生一次簽約率達81%以上,多次被評為省級先進單位。隨著學院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學院考取研究生人數逐年增加,2003年以來近17%的統招畢業生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四十多所著名院校的研究生。專科生可通過專接本升入本科學習。2004年,專科生接本率達43%。
科師大學與英國、義大利、韓國等多個國家十幾所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為有志出國留學生打通了渠道;與加拿大麥荻森海特學院等知名國際公立院校合作辦學,並在秦皇島市高校園區獨立設置了可與加拿大優雅環境相媲美的歐美學院校區,移植歐美文化,嫁接北美教法,培育英語氛圍,使學生與國外領先教育零距離接觸,盡享不出國門留學之優惠,感受出國直通車之便捷。 河北科師大發展勢頭很好,天時地利人和,正向示範性大學邁進。
③ 哈博屬於哪個省市
我國現在沒有你說的這個地級市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④ 讀書節資料
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知識產權。每年的這一天,世界100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 。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讓讀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國際出版商協會在第二十五屆全球大會上提出「世界圖書日」的設想,並由西班牙政府將方案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後來,俄羅斯認為,「世界圖書日」還應當增加版權的概念。設立世界讀書日的建議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靈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聖喬治節」。另據圖書館雜志,世界讀書日來源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一個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於深山,勇士喬治隻身戰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徵。4月23日成為「聖喬治節」。節日期間,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居民有贈送玫瑰和圖書給親友的習俗。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1]
1997年1月,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廣播影視部、新聞出版社、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九個部委共同發出了《關於在全國組織實施「知識工程」的通知》
2004年,中國圖書館學會為了實施「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為宗旨的「知識工程」,在全國范圍內舉辦大型活動讓全國公眾都知道「世界讀書日」。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
「頌詩文 感古韻」迎「世界讀書日」
族的閱讀水平。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為禮儀之邦、文明古國,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我們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的民族,今天,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學習型社會的時代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營造一個書香濃郁的社會,閱讀作為推進社會發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崇尚讀書,才能讓民族的發展保持生命的活力,而我們作為未來的主人翁,作為建設學習型社會的中堅力量,我們的閱讀水平事關祖國的未來,事關民族的興衰。
2009年4月23日是第14個「世界讀書日」,以「讓我們在閱讀中一起成長」為主題的「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活動在天津少兒圖書館啟動。 中國圖書館學會、少兒圖書館專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倡議全國各類圖書館,特別是公共圖書館、少兒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一起行動起來,開展「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活動,強力推進少年兒童閱讀推廣工作,爭取建立我國的少年兒童閱讀節,讓孩子喜歡閱讀、習慣閱讀,在閱讀中快樂,在快樂中成長。「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系列活動從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分6個階段推進:
天津舉行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主會場啟動儀式暨少年兒童閱讀高層論壇;
6月1日,在主會場廣州舉辦少年兒童閱讀年活動展示月,同時發布有關城市少年兒童閱讀調查報告,展示閱讀活動成果。
7月至8月,集中舉行各類閱讀年比賽活動;
9月至10月,在重慶和北京開展少年兒童閱讀年開放日活動,舉辦國慶60周年全國公共圖書館少兒科普活動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優秀科普圖書書目展;公布影響新中國60年三代人優秀讀物書目,公布部分閱讀調查結果;
2010年4月,在長沙舉辦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閱讀嘉年華活動,舉辦閱讀表演秀總決賽,頒發閱讀年活動各獎項,出版《全國少年兒童閱讀調查報告》。
2011年4月,在岳陽平江,加義鎮中心小學組織850名學生開展「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以世代傳承中華文化。
2012年5月,紀念第17個世界讀書日濰坊筆會開幕式在著名的「小戲之鄉」「書畫之鄉」「奇石之鄉」山東臨朐隆重舉行。第17個世界讀書日濰坊筆會是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悅讀天下全媒體策劃出版中心、濰坊富山集團、《悅讀》雜志等十餘家媒體聯袂舉辦的一次文學盛會。國務院新聞辦傳播網路中心副主任張偉先生,海納攜創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著名電信專家袁天沛先生,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張文寶先生,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柴志華先生,河北師范大學副校長陸均衡先生,中共臨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斌先生、臨朐縣東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孫傳坤先生、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悅讀天下全媒體出版策劃中心總編輯萬家超先生、山東富山集團總裁衣光欣先生以及全國各地文壇好手歡聚一堂。
⑤ 區塊鏈技術是什麼區塊鏈技術可能對我們生活產生哪些影響
區塊鏈技術對我們的生活暫時還沒有較大的影響,但是未來的影響估計很大
⑥ 求三星智力快車題目
三星智力快車試題(在線闖關的,只是部分,有些可能會重復)
1.《馬丁·伊登》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自傳體
對 錯
2.法國畫家莫奈屬於印象派。
對 錯
3.春秋時期「三家分晉」的三家是魏、蜀、吳。
對 錯
4.世界上最早的大學圖書館是拜占庭帝國哲學學院圖書館.
對 錯
5.地圖和星圖的方向是一致的。
對 錯
6.《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小說。
對 錯
7.歐佩克組織由亞洲產油國組成.
對 錯
8."胡服騎射"是秦始皇推行的改革措施。
對 錯
9.梅花在春天開花。
對 錯
10.公民都有服兵役的義務。
對 錯
11.細菌是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生物。
對 錯
12.珠算最適合做加法和減法。
對 錯
13.朱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對 錯
14.不銹鋼中含有鉻和鎳。
對 錯
15.我國最善於畫馬的現代畫家是齊白石。
對 錯
16.導彈最早使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對 錯
17.足球的球門柱必須是白色的。
對 錯
18.刀桿節是僳僳族的傳統節日。
對 錯
19.大慶油田是我國第一個石油基地。
對 錯
20.石英是純凈的二氧化硅晶體。
對 錯
21.世界最長的英雄史詩是古印度「摩可婆羅多」。
對 錯
22.我國最大的甘蔗生產基地在長江三角洲。
對 錯
23.紅糖比白糖營養價值高。
對 錯
24.乙烯是植物生長激素。
對 錯
25.所有松樹都四季常青。
對 錯
26.質子可以衰變成一個中子和一個正電子。
對 錯
27.鐵在空氣中的腐蝕主要是吸氧腐蝕。
對 錯
28.狼和狗的基因基本相同。
對 錯
29.霓虹燈的英文意思是氦燈。
對 錯
30.導電性最好的金屬是銅。
對 錯
1.我國第一條穿越沙漠的鐵路是包蘭鐵路。
對 錯
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是李白的詩句。
對 錯
3.「博鰲亞洲論壇」是中國的第一個永久性國際會議組織。
對 錯
4.小貓熊又稱小熊貓。
對 錯
5.煤氣的主要成分是氫。
對 錯
6.白細胞是白色的。
對 錯
7.甘油的化學名稱是丙三醇
對 錯
8.海水冰點比純水低。
對 錯
9.世界上出產新聞紙最多的國家是美國。
對 錯
10.河最大的支流是渭河。
對 錯
11.握手可以傳染艾滋病。
對 錯
12.蛋黃的密度比蛋白大。
對 錯
13.我國最大的仙鶴之鄉位於黑龍江扎龍。
對 錯
14.氣溫降低到0℃的時候地面的水開始結冰。
對 錯
15.氫氣可以用來冷卻。
對 錯
16.一場乒乓球比賽最多隻打21個球。
對 錯
17.在燃煤中加入熟石灰可以降低二氧化硫的污染。
對 錯
18.化學武器最早使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對 錯
19.油脂可以制肥皂。
對 錯
20.薩克斯為銅管樂器。
對 錯
21.我國最早建立的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
對 錯
22.錫制容器是無法在很冷的地方使用的.
對 錯
23.大部分哺乳動物看到的都是黑白世界。
對 錯
24.人體最大的細胞是卵細胞。
對 錯
25.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傳染病的本質是寄生現象。
對 錯
26.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對 錯
27.近代西洋歌劇產生於維也納。
對 錯
28.民樂琵琶起源於我國。
對 錯
29.胰島素屬於激素。
對 錯
30.琵琶曲《十面埋伏》指的是垓下之戰的故事。
對 錯
⑦ 河北有核電站嗎,核電站一般找什麼樣的人
中國核電站分布圖 - 電站
海南
昌江核電站
海南核電項目位於海南島西海岸的昌江縣海尾鎮塘興村境內,頻臨北部灣。
廠址東北距詹洲市約70公里,東南距昌江縣城約30公里,西南距東方市約51公里;東北距海口市約160公里,東南距三亞市約150公里。
海南昌江核電項目由中核集團公司和華能核電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設,採用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以浙江秦山核電二期工程為參考電站,
一期建設兩台65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海南昌江核電項目總投資預計168億元。
昌江核電項目規劃建設4台65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擬採用由中核集團公司自主開發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
CNP600標准兩環路壓水堆核電機組,以中核集團公司旗下的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為參考電站。
工程分兩期進行建設,首台機組計劃於2014年底投入商業運行。該工程要在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達到70%的基礎上,
進一步提高設備國產化比例,以鞏固第二代改進型核電設備的國產化成果,降低製造成本。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自2008年1月完成了《海南昌江核電廠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
2月底召開了海南昌江核電廠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形成了初步審查意見,並進入了可行性研究階段。
2008年7月18日,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海南省昌江核電項目開展前期工作。
2009年3月30日,海南昌江核電站負挖工作正式開始。
浙江省
秦山核電站一期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位於杭州灣畔,一期工程是中國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
1985年3月澆灌第一罐核島底板混凝土,1991年12月首次並網發電,1994年4月設入商業運行,1995年7月通過國家驗收。
秦山核電站二期核電站
是建設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營的首座2× 60萬千瓦商用壓水堆核電站,於1996年6月2日開工,
經過近6年的建設,第一台機組於2002年4月15日比計劃提前47天投入商業運行。
秦山核電站三期(重水堆)核電站
採用加拿大成熟的坎杜6重水堆核電技術,建造兩台7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1號機組於2002年11月19日首次並網發電,
並於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業運行。2號機組於2003年6月12日首次並網發電,並於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業運行。
三門核電站
位於浙江南部,2004年7月一期工程建設獲得國務院批准。這是繼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之後,
獲准在浙江省境內建設的第二座核電站。三門核電站總佔地面積740萬立方米,可分別安裝6台100萬千瓦核電機組。
全面建成後,裝機總容量將達到1200萬千瓦以上,超過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
一期工程總投資250億元,將首先建設兩台目前國內最先進的100萬千瓦級壓水堆技術機組。
三門核電站最快將在2010年前後發揮作用。
廣東省
大亞灣核電站
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開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兩台單機容量為984MWe壓水堆反應堆機組先後投入商業營運。
嶺澳核電站
一期工程於1997年5月開工建設。它位於廣東大亞灣西海岸大鵬半島東南側。
嶺澳核電站是「九五」期間我國開工建設的基本建設項目中最大的能源項目之一。
嶺澳核電站(一期)擁有兩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業運行,2004年7月16日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目前正展開二期工程建設。
陽江核電站
陽江核電有限公司是中國廣東核電集團的成員單位,於2005年2月23日正式注冊成立,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平鎮,
是國家十五計劃的重要能源項目之一,規劃建設六台百萬千瓦級或更大容量的核電機組。按照國家核電發展規劃,
陽江核電站將採用國際最先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並作為我國核電自主化依託項目進行建設。
台山核電站
台山核電站位於廣東省台山市赤溪鎮,是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在廣東省內開工建設的第四座核電站。
一期工程建設兩台EPR三代核電機組,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機組。
2008年8月26日,一期工程核島負挖正式開始,標志著我國首座採用EPR三代核電技術的核電站進入主體工程開工前的准備階段。
福建省
寧德核電站 2008年2月8日開工建設。
寧德核電站由中廣核集團控股建設和運行,一次建設4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是目前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自主化、
國產化程度最高的核電站,設備國產化比率將超過80%。
福清核電站 2008年11月21日開工建設。
福建福清核電項目已列入國家中長期規劃,將連續建設6台機組,總投資近千億元。
首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將於2013 年建成投產。工程採用二代改進型成熟技術,綜合國產化率達到75%。
山東省
海陽核電站
海陽核電項目確定為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託項目,採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核電技術,
一期工程將建設兩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
規劃容量為六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並留有擴建條件,分三期實施;
一期工程擬於2010年開始發電。海陽核電站全部建成之後,將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核能發電項目。
華能石島灣核電廠
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廠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0 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是在由清華大學自主設計、
建造和運營的1 萬千瓦高溫氣冷實驗堆的技術基礎上建設的。
一期工程規劃建設一台20 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機組,計劃於2009 年9 月開工建設,2013 年11 月投產發電。
江蘇省
田灣核電站
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廠區按4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規劃,並留有再建2至4台的餘地。
一期建設2台單機容量106萬千瓦的俄羅斯AES-91型壓水堆核電機組,設計壽命40年,年平均負荷因子不低於80%,
年發電量為140億千瓦時。工程於1999年10月20日正式開工,單台機組的建設工期為62個月,分別於2004年和2005年建成投產。
遼寧省
紅沿河核電廠
2007 年8 月18 日,第二座採用自主品牌核電技術CPR1000 的核電站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正式開工建設。
其中,一期工程計劃投資260億元,規劃建設2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
一期工程竣工投產後,年發電量可滿足兩個中等城市一年的用電需求。工程建設工期為6年。
湖南省
桃花江核電站
湖南桃花江核電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5月21日,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華潤電力工程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湖南湘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控股。
項目於2006年5月開始啟動,於2008年2月1日正式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批復。
廣西省
防城港核電站
防城港核電廠一期工程位於防城港市港口區光坡鎮東面約8km處的光嶺至山雞啼一帶,廠址東臨欽州灣,西為老虎港,
地處欽州灣盆地西北邊緣。項目規劃建設六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一次規劃,分期建設,
一期工程建設兩台百萬千瓦級機組,採用二代改進型(CPR1000)技術路線,總投資約690億元人民幣。
由中廣核集團公司與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廣西投資集團公司共同投資,其中中廣核佔61%,廣西投資集團公司佔39%。
中廣核集團為主負責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目前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在南寧已經成立。 [5]
⑧ 溫鐵軍是個什麼樣的人
姓 名:溫鐵軍
性 別:男
出生日期:1951年5月
職 稱:研究員
職 務:中宏網首席經濟學家,《中國改革》《改革內參》雜志社社長兼總編
工作單位:《中國改革》《改革內參》雜志社
研究領域:國情與增長、農村產權問題、鄉鎮企業與小城鎮發展
個人簡歷:
溫鐵軍,男,漢族,祖籍河北昌黎,1951年5月出生於北京。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科研處長,學術委員會委員。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79-83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本科學習期滿,獲法學士學位。
1987年公派赴美國密執安大學社會調查研究所(ISR)和世界銀行進修,獲抽樣調查專業結業證書。1991年,自費公派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並到康奈爾大學和南加州大學講學交流,其間參加密執安大學夏季學院量化分析培訓,獲ICPSR(國際社科聯)頒發的統計分析專業結業證書。
1995-99年,在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和經管學院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96年7月-97年2月通過碩士研究生必修課考試和教委外語統考後轉修博士課程,1998年7月修滿學分通過各科考試獲得博士論文答辯資格。
溫鐵軍1983年畢業分配到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研究室。1985年末調入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聯絡室從事農村調查研究工作。1987年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正式組建後調入,1988年任監測處副處長,1993年任調研處長,1995年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1998年試驗區辦公室機構變動,調任農研中心科研處長,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秘書長。
主要研究課題與成果包括:國情與增長、農村產權問題、鄉鎮企業與小城鎮發展、農村政治體制與稅費改革、農業的穩定性等問題。曾經獲國務院農研中心、國家體改委、國家科委等中央五單位聯合頒發的「農村改革十周年優秀論文獎」、農業部農研中心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獎勵,1998年獲國務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證書。
⑨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以前叫什麼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坐落在風景宜人的著名旅遊城市秦皇島,北依綿延的燕山山脈,南臨渤海,東眺山海關,西望北戴河,自然與人文環境俱佳,實為理想的求學成才之地。
學院前身創建於1941年,197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5年改建為河北農業技術師范學院,1999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首批職教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2003年更名為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是一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省屬本科師范院校。學院現有秦皇島、昌黎、歐美學院、開發區校區四個校區,其中秦皇島校區為主校區,分為南校區(通常說的秦皇島校區就是指的這個)和北校區(以前的燕大繼續教育學院,與主校區後門有一路之隔,在主校區北面,故名為北校區)。校園佔地面積近2000畝,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此處數據為收購燕大繼續教育學院之前所得,最新數據暫無來源--bfing標注);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億元,館藏圖書文獻140餘萬冊;現有專任教學、科研人員12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480餘人,擁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500餘人。學院面向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人。
學院設有16個二級學院和3個教學系(部),有4個碩士點、47個本科專業,59個專科專業,涵蓋理、工、農、文、法、教育、經濟、管理等8個學科門類。現有2個省級重點發展學科、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建有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9個研究所,45個專業實驗室和1個分析測試中心以及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北戴河集發觀光園等60個教學實習基地,120餘個教學實踐基地。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分別在學院設立了農村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學院高度重視教學與科研工作。近年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0餘項。「十五」以來,學校先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900餘項,獲國家級、省(部)級以上獎勵66項;發表學術論文5000餘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期刊收錄150篇;出版教材、著作260部。
學院十分重視科技成果轉化,並使之與科技扶貧、科教興冀緊密結合,積極服務地方區域經濟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農科優勢,不斷探索燕山開發整體思路。開發區域逐步從燕山山麓擴展到山前平原、沿海灘塗,覆蓋冀東十幾個縣市。僅「十五」期間,學院就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新品種21個,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1項。其中,多抗節水小麥新品種3個、豌豆新品種5個、桃新品種3個。板栗新品種「燕龍」和西紅柿品種「冀東216號」均獲得國家級成果轉化基金資助。
學院於2001年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00年以來,學院連續三年畢業生一次簽約率達81%以上,多次被評為省級先進單位。隨著學院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學院考取研究生人數逐年增加,2003年以來近17%的統招畢業生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四十多所著名院校的研究生。專科生可通過專接本升入本科學習。2004年,專科生接本率達43%。
學院與英國、義大利、韓國等多個國家十幾所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為有志出國留學生打通了渠道;與加拿大麥荻森海特學院等知名國際公立院校合作辦學,並在秦皇島市高校園區獨立設置了可與加拿大優雅環境相媲美的歐美學院校區,移植歐美文化,嫁接北美教法,培育英語氛圍,使學生與國外領先教育零距離接觸,盡享不出國門留學之優惠,感受出國直通車之便捷。
⑩ 商標注冊自己注冊好 還是找代理機構注冊好
各有利弊吧
商標注冊自己注冊風險大 在查詢商標的時候 判斷近似性困難 而且提回交的資料不允許有一點錯誤答 如果有一個字錯了 那麼也是有可能被駁回的 但是自己注冊有個優點 那就是省錢
找代理公司可以降低商標注冊的風險 商標注冊下來的機率比自己注冊高 可是需要繳納500-1000的代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