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李志版權官司

李志版權官司

發布時間:2021-07-27 22:08:29

① 如何看待《西遊記》原作曲許鏡清斥責譚維維改編沒有授權

我覺得許鏡清先生斥責得非常對!因為不管譚維維她們改編得好與壞,她們都必須要獲得原曲作者的授權才能改編吧,央視作為這么大的一個電視台,而且在這么重要的中秋晚會上,竟然沒有獲得原曲作者的授權就進行了這樣的改編,這種擅自改變的行為是非常蔑視著作權的行為,我覺得非常不合適。

所以不管是綜藝節目還是晚會,只要使用到了別人的歌曲都要告知別人,人家最起碼要有知情權吧,而且告知他們之後還要給他們相應的版權費之類的金錢報酬,希望國內的綜藝和比賽能規范這一些設計版權的行為。

② 中國好聲音歌手唱歌需要版權嗎

要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二條規定:

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他人已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因此,在唱歌類節目中,選手們演唱歌曲,需要向歌曲著作權人支付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八條規定:

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

在中國,有音著協幫助會員管理他們作品的版權,任何機構或者個人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音著協會員的作品時,只要向音著協交納費用即可。

(2)李志版權官司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組織章程》第八條關於協會的業務范圍:

1、為集體管理的目的進行音樂作品的登記和有關信息的收集;

2、就本協會管理的音樂作品的使用與使用者簽訂合同;

3、就本協會管理的音樂作品的使用向使用者發放許可證;

4、就本協會管理的音樂作品的使用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費

5、向音樂著作權人分配報酬;

6、為集體管理的目的與音樂作品的使用者協商使用費的標准;

7、對侵犯本協會管理的音樂著作權的行為向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行政處罰或提起法律訴訟及仲裁等;

8、促進中國大陸地區音樂作品在中國大陸地區以外受到保護以及外國(地區)音樂作品在中國大陸地區受到保護,並為此目的與外國(地區)同類機構簽訂相互代理協議;

9、發展與音樂作品使用者合作關系,促進音樂著作權保護水平的不斷提高,並積極向國家立法機關和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建議;

10、增進音樂著作權人對著作權保護的了解,為音樂著作權人提供有關的咨詢和法律服務;

11、促進音樂創作條件的改善並為此目的開展與音樂著作權人有關的獎勵和福利項目;

12、開展其他與協會宗旨一致的活動。

上述活動,均以協會的名義進行。

③ 毛不易侵權是怎麼回事 原創歌曲的版權需要維護

歌曲屬於作品,享有著作權的一般為詞作者和曲作者。翻唱是屬於適用作品的一種方式,需取得原作者的同意,否則構成侵權!涉嫌侵權的歌曲《關於鄭州的記憶》,是改編自李志的作品。

④ 歌曲的版權翻唱是如何收費的

要是徵得人家同意,在翻唱的時候,自己有公司的,公司來協商這個事情;要是沒有公司的,自己可以來協商這個事情。但是,這個費用問題,一直是內部協商的,沒有公開過,只要不是很離譜就是可以的。畢竟,很多人翻唱的時候,也是為了助興而已,例如王菲翻唱李健的歌曲,我覺得李健未必會跟王菲要錢,反而可能覺得是自己歌曲大火的一個方式呢!

翻唱歌曲,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註明人家的原創,自己是翻唱而已。這個是對原作者的尊重,也是對人家知識產權的尊重。我們國家現在在大力倡導尊重紙市場全,你覺得是不是翻唱算侵權嗎?

⑤ 娛樂圈中如果說要買音樂版權貴嗎

對的,很貴,音樂版權很貴的。版權稀缺的時代,內容版權只會越來越貴

但不管是網路的太合,騰訊的中國音樂集團還是阿里的阿里音樂,都在版權上沒有絕對的優勢,所以拿到錢的網易雲音樂有機會。而且網易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作為國內最大的獨立音樂人平台,網易雲音樂上聚集超過4萬的獨立音樂人,知名的比如前陣子爆紅的趙雷、陳粒、李志和好妹妹樂隊等。

所以有時候有錢不一定能買到版權,音樂版權有很多東西要考慮,但是版權一定不便宜。

⑥ 《明日之子》侵權,音樂節目該如何處理歌曲版權問題

2018年6月30日首播的第二季《明日之子》里,有一位叫邱虹凱的選手唱了李志的《天空之城》,得到了幾位導師的認可。

問題出在,《明日之子》並沒有得到李志團隊的授權。
這不是《明日之子》節目組第一次侵權了。今年1月20日《明日之子》巡迴演唱會洛陽站,毛不易在未取得授權的情況下翻唱了李志的作品《關於鄭州的記憶》。1月23日,李志在微博發聲:「毛不易老師的喜愛心領了。也鄭重提示下,在商業演出中改編翻唱是需要獲得著作權人的許可。而本團隊從未就翻唱事宜被毛不易或團隊或演出主辦聯系過。經紀人正在尋求律師意見,希望有個合理的解釋。」
毛不易隨後在微博上回應:「謝謝老師,已經立即處理,這件事我會全程本人監督,不會讓任何音樂人的利益受損。」

而僅僅半年之後,《明日之子》再次發生侵權事件。李志在微博上公開發文譴責,並提出賠償三百萬元。

目前事情還在進一步發酵中。
來說說電視節目應該如何處理節目中用到的歌曲的版權問題。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任何電視節目在製作過程中以任何方式使用音樂作品,都應當事先取得授權。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就擅自在節目中使用其作品,就是侵權行為。
但在實際應用當中,具體情況卻又很復雜。
而僅僅半年之後,《明日之子》再次公然侵權(而且受害者還多了堯十三和樹子),你知道李志為什麼這么憤怒了吧。
所以李志要求毛不易的經紀公司哇唧唧哇對年初《明日之子》演唱會的侵權行為進行賠償,是合情合理的。
對於哇唧唧哇以及《明日之子》本身倒沒什麼可說的,不論是第二季節目還是第一季的演出,侵權行為都是明顯而確鑿的。這種行為所隱含著的對音樂的蔑視,讓人無比心寒。(截止本文發布時騰訊已經在和李志團隊接洽了但哇唧唧哇仍然沒有任何回應)
對於這樣的企業我們也能理解(畢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咱們一樣愛音樂對不?),在商言商嘛,打官司維持自己的正當權益就好了。這次先開價三百萬,再不長記性下次就開一千萬。

⑦ 李志曝錄音解決問題了嗎

7月6日,李志放出與《明日之子》方關於侵權一事的錄音視頻。

7月3日,歌手李志發文就《明日之子》第二季未經授權翻唱本人歌曲進行指責,並提出索賠300萬,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此後,毛不易方曾發表聲明表示拒絕惡意捆綁,希望大家更多的關注音樂人們原創作品,提高全民的版權意識,理智對待。

來源:中華網

⑧ 版權,版權,引起多少爭議

前兩周,馬頔在微博上維權,「聲討」新出爐的「好聲音」冠軍張磊,稱其版比賽要唱、商演權要唱,這種「侵權」行為何時休?這件事讓外界再次關注起獨立音樂人的版權問題。
這並不是一個新話題。而在音樂版權貌似越來越「值錢」的今天,獨立音樂人能得到什麼?他們的維權環境有改善嗎?維權這個事的意義又僅僅在「錢」嗎?
如今在國內獨立音樂圈裡,最有版權意識的音樂人個體,是李志,而擁有最多獨立音樂版權的公司,是摩登天空。近日,南方都市報專訪李志經紀人遲斌、摩登天空的老闆沈黎暉,以及曾為一些獨立音樂人處理過版權問題的資深樂評人張曉舟。或許從李志這些年的維權經歷,以及摩登天空處理在線版權的態度上,我們大概能判斷得到,今天的獨立音樂版權究竟有何價值。
https://www.douban.com/note/522870645/

⑨ 拋棄版權怎麼樣

知識產權出版社出了一本叫《拋棄版權》的書,一如當年布爾迪厄通過電視屏幕批判電視一樣,看似奇怪,實則無奈。和無數人造物一樣,在其被創造出來後反而成為限制創造者自身的鎖鏈,版權也是其中一個。 對於版權,普遍認為它的存在能夠保證其所有者,即文學、音樂、電影等文化品的創作者的經濟利益,以確保其能夠繼續進行文化創作。根據作者引用的數據,美國的版權收益中90%都被大型的文化企業所佔有,而作者本身所獲的僅有10%,而且能夠獲得這10%人也只是眾多的文化作者中極少部分。 客觀而言,在網路時代里,文化產品的共產主義已經基本實現了,基本上任何的音樂、電影、圖書都可以被免費的找到,新浪愛問、蝦米、電驢成了共產主義實現的幾面旗幟,加之中國從來也沒有一個完善的版權制度和法律規約,即使習慣了版權的谷歌音樂盒,也推出了僅在大陸地區的提供免費下載的版本。在這樣的媒介文化環境之下,很難想像重建一套版權制度。沒有人願意辛苦奮斗幾十年而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感覺。 本質上而言,所謂版權其實是一種所有權,而這所有權背後最重要的其實是經濟權力,即作者有權獲得因自己的作品而產生的經濟利益。而作為特殊的產品,文化產品本身還擁有另外一層重要的屬性,即其文化屬性。毋庸置疑,任何一位作者都希望有更多的人讀到、看到和聽到自己的作品。比如現在這篇文章,越多的讀者會帶給作者越多的無法衡量的成就感,現在自然想不到版權一說,但如果這篇文章能帶來經濟利益時,版權意識自然產生。 李志在自己的官網上提供了他所以的音樂下載,同時提供了自己的賬號供願意付錢的下載者付款,大概算了一下,網上實時數字加起來連一張專輯的製作費用都不及。無數次聽他在演出時說到因為製作費用而入不敷出,而不得不飛人式地各地演出。這似乎是現在無數的音樂人和作家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看看韓寒寫給李彥宏的公開信便可窺其一斑。 版權沒有問題,因為其本質是一種保護和尊重文化創作的制度,文化共享似乎也沒有問題,因為其是一種基本的民主權利。問題在於在版權與文化共享之間存在著大問題,即文化共享在現實上導致了作者的權利受損,尤其在中國當下的文化環境之下,任何堅持反對盜版和免費下載的觀點或人都會被網眾嗤之以鼻。問題似乎僵持在了這里,如何尋找出一個良性的商業模式和系統循環成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當下之急。 從文化品的消費者下手似乎已經被實踐證明無效,而制度和法律的建設在一個制度法律作為點綴的環境中也無甚意義。筆者看來,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可以參照傳統媒體的生存方式,即以商業力量的介入來承擔起文化品創作的成本。電視、電台和報紙都是這樣一種運作方式,即通過節目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同時把注意力作為商品出售給廣告商,於是商業資本便成為媒體運營的主要資源。文化品類似於媒體節目,網路是其主要的媒介,而網路對注意力的吸引的重大力量也顯而易見,於是商業力量便成為解決這一困境的唯一可依靠的外部力量。 亞馬遜的kindle推出了兩個版本,廣告版和非廣告版,兩者的差價由廣告商來承擔;apple store 和安卓應用很多是和企業聯合,由企業提供資本創造,最終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李志在他的跨年演唱會上也為老羅英語提供了廣告616161616161很多行業已經有了類似的舉措,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同時需要轉變的,還有關於文化品消費的觀念,文化品能直接帶來經濟效益的時代已經過去。曾經一切的實體都被零一代碼所取代並極易獲取,作品的首次消費主要在文化層面, 主要的效果是作者的名聲,而二次消費才會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網路中無數的歌手和作者的成名之路便是這樣的途徑。就獨立音樂而言,就像邵夷貝在歌里也唱道,在獨立音樂新紀元里:「寫歌是習慣,唱歌是人權,功利性越來越不明顯,藝術的聖殿,不再是特權,因為它不賺錢,搞音樂是一種冒險,理想主義的春天。」在這樣一個生態之下,傳統的音樂文化與消費的觀念自然需要轉變的調整。 拋棄版權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文化的創造成為一項受人尊重和嚮往的事情,讓更多有能力有想法的人願意用心創造,而經濟的保障應該成為第二考慮的因素。 不以黃金為貴的時代,才是黃金時代。知識受到尊重的時代,便是知識的黃金時代。

⑩ 音樂綜藝節目為何版權糾紛頻發

北京7月5日消息,音樂人李志發文,直指綜藝節目《明日之子》第二季未經授權就翻唱了他的歌曲,並提出索賠300萬。此前,在2017《明日之子》巡迴演唱會時,李志就曾因毛不易演唱歌曲未獲授權,而在微博抗議。

這並不是第一個出現版權糾紛的音樂綜藝節目,《跨界歌王》《歌手》《中國新歌聲》等都曾發生過侵權事件。音樂綜藝節目侵權頻頻發生,是難獲授權還是版權意識差?創作者又該如何維權?

隨後,《明日之子》的出品方之一哇唧唧哇公司發表聲明,表示「文靜」並非其工作人員,《明日之子》第二季音樂版權由出品方統一負責,相關歌曲版權早已在節目開播前就與版權方進行溝通,雙方也已達成共識。

此聲明遭到李志質疑,他表示,開播前並沒有任何人跟他溝通。

閱讀全文

與李志版權官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