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易雲音樂與全球音樂版權代理巨頭合作,這下不愁沒
依然愁
網易和QQ互相99%授權 還有1%。。。
『貳』 公證處能不能登記原創音樂版權
公證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公證是指對民事行為真實性、有效性作內出證明,公證可以有容效解決民事糾紛,公證書具有一定的證據效力,那麼公證處能不能登記原創音樂版權?公證處能不能登記原創音樂版權公證處能不能登記原創音樂版權依據作品自願登記試行辦法的規定,作品版權的登記機構是省、自治區、直轄市版權局或者國家版權局,而不是公證處。相關法律規定《作品自願登記試行辦法》第一條為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作品實行自願登記。作品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第三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版權局負責本轄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國家版權局負責外國以及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第四條作品登記申請者應當是作者、其他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和專有權所有人及其代理人。
『叄』 騰訊音樂第二季創收59億元,為什麼騰訊音樂買不到很多歌曲的版權
因為關於版權的問題就是誰先買就是誰的,所以有些不是騰訊的版權的歌曲的話在騰訊也是聽不了的。但是騰訊和其它的音樂app相比,它的版權是最多的,所以總體來說,還是騰訊最好,而且現在的騰訊是結合了兩個部分在一起,所以現在的騰訊相對於別的音樂app來說還是很難超越的。
所以就算是騰訊音樂沒有一些音樂的版權,但是它依然是音樂行業的巨頭,畢竟對於它們來說,有版權的人就是爸爸,所以網易雲也不得不妥協,不然我們在網易雲上面也會是很多歌曲都聽不了的,要是兩個沒有合作,那麼網易雲還是會和以前一樣,周傑倫還有五月天的歌都是聽不了的,所以可見版權的重要性。
『肆』 QQ音樂三大巨頭分別是誰
徐良。許嵩。汪蘇瀧
『伍』 2017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公布,哪些巨頭上榜了
在互聯網時代,市值已經替代收入或利潤,日益成為衡量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的最好標尺。今年以來,騰訊股價幾乎翻一倍,目前3.66萬億港元的市值已是中國乃至亞洲最高,前不久更是首次超過Facebook躍居全球第5。
21數據新聞實驗室選擇在上海、深圳、香港、紐約等全球15個交易所上市的所有中國公司,對它們的最新市值進行加總換匯計算,得出「2017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從結果來看,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工商銀行(5.890, 0.01, 0.17%)占據前三甲。本次榜單入圍門檻為市值306.72億人民幣(註:文中後續單位統一為人民幣),沃森生物(20.970, 0.68, 3.35%)排名第500位,剛好入選。
如果連續看這10年榜單變化不難發現,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板塊依然強者恆強。而騰訊以及阿里的興起,不僅是互聯網科技蓬勃發展的縮影,也是民企越來越來走舞台的一個體現。
『陸』 關於音樂版權
就說鄰接權吧,有些獨立廠牌和音樂家會委託別的唱片公司或者版權代理公司負責某個區域的發行,這導致很難確認版權所有者與代理方之間的具體授權情況,是否包括新媒體的授權應用、授權的期限以及授權的區域等等。要減少此類的版權糾紛問題,唯有盡可能理清楚源版權所有方和相應的版權證明文案。尤其是在國內,授權方提供的信息中往往會缺乏源版權所有方的信息。
說到詞曲著作權就更為復雜了,它應當包含100%的詞作者權利和100%的曲作者權利,這中間的詞作者和曲作者很可能分別簽約不同的音樂版權公司。而當歌曲被翻唱被改編後,又可能出現歌詞繼承作者和編曲者的權利,那麼權利就再次被分割。那麼最後的結果一首歌曲可能有數家版權公司按不同的版權比例控制,只要沒得到這數家版權公司的集體授權都不能算擁有完整的權利。
圖示的是EMI音樂版權公司在詞曲著作權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到表中所列的幾首歌曲詞曲控制比例均是不完整的。
版權集體管理組織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下設了一非官方機構CISAC(國際作者作曲者協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Societies of Authors and Composers)。為了保障音樂創作者的知識權利不受侵犯,一些國家設立了音樂版權集體管理組織加入CISAC聯盟下,像中國的音著協(MCSC)、台灣的TMCS、香港的CASH、韓國的KOMCA和日本的JSRAC都屬於此類音樂版權集體管理組織。(大多數國家的版權集體管理組織官網都用的是org域名,音著協似乎比較特殊,但事實上它仍屬於非官方機構,只是有國家版權局的背景而已。)
詞曲作者和音樂版權公司以會員身份加入相應的版權集體管理組織,委託版權集體管理組織代收部分版權的版稅,版權集體管理組織則抽取一定的比例作為運營費用。不同的版權集體管理組織可以簽訂互為代表協議,如果日本的JSRAC與香港的CASH簽訂了互為代表協議,那麼CASH會員的作品在日本的部分使用版稅將有JSRAC代為徵收,反之亦然。
上面我強調了這些版權集體管理組織只是代為徵收部分版稅,因為它們大多隻代為徵收三項公共使用版權的版稅,包括公共表演權、公共廣播權和公共傳輸權。也有少部分例外的情況,如獨立的詞曲作者把所有的權利全部委託給集體管理組織。至於這三項權利具體的應用,像演唱會表演、電台播出、商場/超市/酒店/酒吧..的背景音樂等的使用版稅。所以目前在新媒體領域,詞曲著作權的版稅大多與版權集體管理組織關系不大。
版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方式也有其不科學的地方,因為像國內在版稅徵收的時候大多並沒按歌曲使用情況統計來徵收,這樣徵收的版稅在分配到詞曲作者或者版權公司時往往會成為一盤糊塗賬,最終詞曲創作者的利益就未必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明白了嗎?
『柒』 網易雲音樂正尋求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公司有什麼標准
只要企業擁有持續經營的能力,並且擁有穩定的客戶群,就可以申請上市。根據媒體報道,網易雲音樂正在准備上市,目的地就是港股。雖然網易雲音樂持續虧損,仍然沒有盈利,但這依舊沒有改變其上市的決心。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可以幫助網易雲音樂擴大其品牌影響力,獲得更多媒體的關注,另外一方面,募資也是很重要的,在線音樂行業虧損了這么多年,網易雲音樂即便背靠網易也有點撐不住,面對未來越來越激烈的版權競爭,網易雲音樂不得不提前上市,募集更多的資金,為未來的發展做好准備。
『捌』 蝦米關停,網易雲上市!中國音樂行業為何會步入寡頭時代
中國音樂行業進入寡頭時代,主要是因為版權被壟斷,用戶更加喜歡版權多的音樂軟體,其他音樂軟體無法盈利,不得不關停。
自從進入互聯網時代,人們聽音樂的方式發生了變化,人們漸漸從CD轉向了音樂軟體,習慣通過音樂軟體收聽音樂,蝦米音樂曾經在網頁時代非常火,但是隨著競爭加劇,加上智能手機的普及,錯過了版權布局的最好時期,以至於現在音樂軟體只有TME和網易雲音樂兩大巨頭。
隨著國家對版權的重視,加上市場進入寡頭時代,免費聽音樂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在用音樂軟體的時候會發現,自己以前聽的歌,如果自己不是會員,只能購買歌曲才能收聽。過去免費聽音樂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未來想要聽音樂,付費是大勢所趨。
中國音樂行業進入寡頭時代,和音樂版權被壟斷有很大關系。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玖』 香港電影電視音樂的版權歸屬和分成
版權的所屬,一般是公司和藝人雙方約定的。
比如很多好萊塢的大片中,演員版除了出演費用之外,還權帶部分版權分成的比例的。
你可以參考這個資料:http://wenku..com/link?url=_CWGh4ZyaWUiU9W0a_iy2MJz0Q3BEEPmjeIxD7vSB_
『拾』 騰訊音樂因為反壟斷被調查,禁止音樂版權壟斷,遭受損失最大的會是騰訊音樂嗎
其實音樂的版權這種東西如果說被壟斷了,有問題的應該是所有的音樂APP公司,因為對他們來說,音樂的版權是特別重要的,如果說出現了一系列壟斷現象,都得吃不了兜著走,騰訊音樂並不是國內最大的音樂平台,所以應該不會受到特別大的影響,但是這個消息好像是不太真實。
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度騰訊音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達到創紀錄的3100萬,同比增長33%;社交娛樂付費用戶數達1110萬,同比增長16.8%。目前,騰訊音樂總付費用戶數僅次於Spotify和Apple Music,已位居全球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