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權效力的排他效力
物權的排他效力指物權人對其公示的物權享有對抗一切第三人的絕對性權利,因此又稱排他權效力。前面講過物權與債權的性質不同,物權具有排他性,而債權不具有排他性,物權的排他性是物權與債權在性質上的根本區別之一。物權的排他效力的基本含義是在同一物之上不能同時存在兩個性質相互矛盾的物權。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基本含義:(1)同一物之上不能同時設立兩個所有權,無論該物被何人佔有,物之所有權只有一個。如有數個主體主張各自享有獨立所有權,則需通過一定法律程序確認所有權人。物之所有權只有一個,但同一所有權可為多個主體共有。在共有狀態下,亦只有一個所有權。(2)同一物之上不能設定兩種互相沖突的他物權。某些他物權彼此相容,可同時存在,如同一物之上可設定數個抵押權,也可設一抵押權,再設質權。某些則不相容,如同一物之上不能設定兩種皆以直接佔有為內容的他物權,又如不可在同一塊土地之上設定兩個土地承包經營權,亦不可在同一器物之上設定兩個質權。因此類物權,皆以佔有為內容,必產生排他性佔有。(3)物權人有權排出其他一切人對其物權的干涉妨礙。物權是對世權、絕對權,權利人之外的一切人都是義務主體,負有尊重他人物權,不幹涉不妨礙物權人自主行使物權的義務。物權人有權禁止和排除他人的任何方式的不當干預和妨礙並可請求法律的救助。
㈡ 物權效力的主要包括哪些
對於物權的效力,可以歸結為優先效力和物上請求權兩種,也可以歸結為四種,即再加上物權的排他效力和物權的追及效力。
㈢ 物權的效力
物權效力,是指大陸法民法理論對物權法律效力的概括。通常認為包括三方面:
(1)物權具有對世效力和排他效力,它僅憑借權利人的對物支配行為即可實現,並可排除第三人的不法干涉,它對權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具有普遍約束力。
(2)物權具有追及效力和歸一力,其標的物不論輾轉落入何人之手,物權人依法均可向實際佔有人主張權利,追索原物,以回復初始權利狀態。有學說認為,物權的排他力和追及力均應概括為物權的請求權效力。
(3)物權具有優先效力,在同一物上有數種權利並存時,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而行使的效力,有擔保債權具有優先於無擔保債權而行使的效力。
(3)簡述物權的排他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條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條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條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㈣ 誰能舉例說明物權的排他效力
物權排他效力是指同一標的物上,不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內容不相容的物權同內時存在,已容存在的物權,具有排斥互不相容物權再行成立的效力。
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同一標的物上,已有所有權存在的,不得再成立所有權。
2.同一標的物上不得有兩個以上都以佔有為內容的他物權存在。
例如,同一標的物之上只能成立一個土地承包經營權,而不得同時成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過,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一般可以同時並存於同一標的物上。用益物權一般是不動產物權,故其與擔保物權的沖突只能發生在不動產之上,而以不動產為標的物的擔保物權,如抵押權,一般都不以佔有為內容。
㈤ 物權的排他效力的概念和表現
所謂物權,是指權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而享受其利益的權利,其特徵包括直接支配性、排他性和優先性。
物權的優先效力分為兩種:一是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二是物權和債權的優先效力
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判斷以成立在先,權利在先為原則,以定限物權優於所有權,法定物權優於約定物權為例外.
表現:買賣不破租賃。
一、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具有直接支配性 承租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無須他人的意思或行為介入,對租賃物即可行使管領處分的行為,實現其權利。具體表現為承租人對租賃物使用收益的權利,對租賃物的改良權和轉租權。我國合同法第217條、225條規定了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使用收益,第223條、224條作了有關改良和轉租的規定。承租人享有的用益權、改良權和轉租權,能夠體現承租人對租賃物權利的物權特徵。 二、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具有排他性 承租人依租賃合同的約定佔有租賃物,是承租人支配租賃物的前提和基礎。佔有是對租賃物事實上的管領,佔有租賃物也為承租人支配租賃物提供了事實上和法律上的可能。佔有一旦存在,就應受到保護。所以出租人已經將租賃物依約轉移給承租人佔有後,就不得在租賃物上設立以佔有為權能的其他權利,這也表明該權利具有排他性。 三、承租人對租賃物的權利具有優先性。
㈥ 物權的排他效力與優先效力的區別及聯系。 求助法律高手,我希望能有人快速給我解答
排他復效力是指一物之上不得成制立兩個以上的所有權或不得成立兩個以上內容相互矛盾的物權,必須要排除一方的物權。優先效力判斷以成立在先,權利在先為原則。兩者區別在於優先權能排除多方面的物權相互矛盾,排他則要排除多方的物權矛盾,從而使得個人獲得物權最終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