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著作權》法第16條第2款內容是什麼
著作權第十六條:
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著作權法為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鼓勵有益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根據憲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1990年(庚午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5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4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3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2012年3月《著作權法》的第三次修改草案發布,目的在於徵集法律界專家、學者的意見。
㈡ 2011年司考,法學專業,關於司考用舊書的問題,急~
我是法學2011的應屆畢業生,今年第一次參加司法考試,所以很理解你現在的心情。
首先,我想先鼓勵一下你,法學基礎的厚薄只是能否通過的一個很小的因素,平時專業課學得再好也不代表他就能通過司法考試,最終的成功貴在你的堅持和勤奮。你的底子再不好,你也是法律專業的,起碼的法律意識和思維是有的,所以復習起來不會像「非法」的那麼困難,要看到自己的優勢啊~
三大本,我真的不建議你一頁頁的看,因為枯燥的很,你可以把它當做「字典」來使用。我當時也是心血來潮買的09年的,但一眼沒看,我覺得對於自學能力不強或者沒有耐心的人來說,從三大本學起是出力不討好的。另外09年的三大本卷二的刑法總論部分「三階層」理論已經回到了「四要件」說,如果你堅持要看的話,一定要注意這部分的變動。總體來說,三大本中卷一還是比較有用的,有精力和時間的話,可以讀讀。
萬國的專題講座已經被眾合的專題講座所取代,正如你說萬國以前很多赫赫有名的老師已經集體出走,自辦了眾合,以前的專題講座基本都是這些出走的老師編寫的,所以要買2010年眾合教育出品的專題講座。這套書在考生間的口碑很好,不必贅言,已經是干到不能再乾的硬貨,值得一讀,但是其中編者有悖於司法部的觀點,千萬不要去鑽牛角尖哦~估計2011版的得4月份出吧,2010版的也不耽誤看。我今年就用的09的。
再就是真題,真題你得做上幾遍,我用的是張能寶的《司法考試歷年試題及考點歸類精解》,我們學校參加考試的同學基本是人手一套,現在2011版已經出了。這套真題的解析總體不錯,我沒看到2011版的,但是2010版的還是有一些紕漏的,比如說知識點更新後的答案沒有被校正,有的解析沒有切中知識點等,所以建議你可以再選購一份套題,結合著看。
有些人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建議復習司法考試要從三大本開始,是很不負責任的,三大本固然是好,但是試問有幾個人能堅持著讀下來呢?既然樓主是法學專業的,基礎已經有了,不妨下一些萬國和眾合的音頻來聽,非常有助於你的司法考試復習,這一點請你堅信!!!
如果樓主從現在開始准備的話,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了,每天保持一定量的時間學習,我們大三上學期的課出奇的多,而且花樣疊出,所以嚴重的影響了我的司考准備,導致最後放棄了很多知識點,完全焦頭爛額……不過重者恆重,要謹記於心哦~
有問題可以給我留言~fighting!
㈢ 有關著作權法的選擇題。。
B
合作作品著作權的歸屬及行使
合作作品的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回。如果合作作品不答可以分割使用,如共同創作的小說、繪畫等,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人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
如果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如歌曲,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㈣ 司考的著作權法的問題
沒有明確規定的時候,應該可以按照美術作品來認定。
㈤ 很難的一道關於著作權的司法考試題 請高手指點 急~~
1.侵權;音樂家,歌手,某唱片公司;
2.侵權;音樂家,歌手,某唱片公司;
3.侵權;音樂家,歌手,某唱片公司;
4.侵權;音樂家,歌手,某唱片公司。
cd/vcd只是表現形式不同,不影響其侵權行為。
㈥ 關於著作權法,試題。
商場侵犯的是音樂作品作者的表演權,通過機器設備公開播放表演者表演作品的錄音錄像製品,是屬於機械表演范疇,而本商場通過錄放設備播放音樂CG盤,所以侵犯了音樂作品作者的表演權(機械表演),故選C
㈦ 求論文!! 著作權法不保護國家考試真題!及相關材料!
你這是在找槍手啊!能出多少錢啊,據說網上有很多槍手。
①試題可否說是「歷法、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試題作為出題者依據科學事實或其他種種作品分析歸納創新而得,期間必不可少會涉及歷法、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等,當然這些只能作為試題的組成部分,而不能與試題本身所混淆,由此試題不應屬於著作權法條5條所規定之內容。
②對於「法無明禁止即自由」分析法是否會違背立法本意?
有些學者提出這種分析思路會造成著作權客體的極度膨脹,甚至會違背立法本意,這種看法的確是有道理的,隨意擴大立法范圍,顯然會造成對法律立法本意的誤解,造成對立法精神的反面理解,但是筆者所提的觀點是在特定條件,特定前提下所適用的,這一條件即是從著作權這一權利的法理解釋角度針對特定對象即本文所論述的試題所提出的,並非肆意擴大著作權客體范圍,而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今後遇到類似問題自然可以作出其他的分析。
作品在著作權法中的定義是很明確的,它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式復制的智力創作成果。由此定義可以看出,判斷試題是否可以成為作品應符合以下幾個條件:1、試題應當具有獨創性。通說認為,只要是自己的腦力成果,不是抄襲、剽竊他人的作品就應當是具有獨創性的,所以試題作為出題者經過一定的勞動創作而得一般都是具有獨創性,這也是判斷試題是否為作品的基本特徵,當然在此應當說明的是並非所有的試題都有獨創性,缺乏獨創性的試題自然不是作品,不會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甚至還有可能構成侵權行為,2、作品應具有可復制性,顯而易見試題為了滿足一定目的需要是可以進行復制的,當然這里的復制不同於產品的製造,作品的復制是對構成作品的非實用符號的復制。可以說每一種作品都是由一系列的符號構成,試題同樣也不例外,3、作品應當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現。這體現了著作權法中與獨創性緊密相關的一個原則「思想與表達的二分原則」,這里的表達也可理解為作品的形式,顯然試題體現了出題者對題目類型,難易的考慮,而所出之題則是這種思考的表現,這一特徵也說明了著作權法保護的應該是作品的表達,也就是試題的本身,至於出題者的思路也就難以作出保護了。
經上述分析,可以發現試題是符合著作權法中規定的作品基本特徵的,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試題應受著作權法保護是有依據的,也有學者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試題的必要條件作了具體歸納:1、具有獨創性;2、具有法定的表現形式之一;3、未受法律禁止出版,傳播;4、不屬於著作權法第五條所列的類別。
考卷、題庫簡言之即為試題的集合,從性質上講可以屬於資料庫,在實踐中,一般而言應當將考卷、題庫歸入匯編作品加以保護,因為試卷或題庫是對試題的編排,整理和選擇,這一過程是符合我國著作權法第十四條要求的作品獨創性的。
很遺憾,這篇文字的觀點是試卷受到著作權保護,提供給你是希望你能夠在裡面發現觀點上的錯誤,並且提出反駁的觀點。
㈧ 著作權法第11條第二款與第16條第一款的規定有什麼區別
你舉的那個例子作者應該是甲所在的單位。按照第11條的規定,因為這項宣傳工作是由甲所在的單位所主持的,代表的也是單位的意志(甲是按照單位所擬的提綱寫的文章),並且由單位來承擔宣傳所產生的責任。第11條不是我們所謂的「職務作品」,「職務作品」體現的不是單位的意志。在這樣的情況下,真正創作完成作品的自然人對作品沒有任何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權利,包括署名權。而16條的第一款所規定的情形是「一般職務作品」,這與11條做大的區別就是體現的不是單位的意志,而是作者自己的意志,這種情況下作品的著作權歸作者而非單位所有,只是單位可以優先使用就是了。例如,中學教師為備課所撰寫的教案,雖然也屬於為了完成學校交付的授課任務而創作的作品,但教案體現的是教師自己的意志,也不需要學校為此進行特定投資,所以屬於一般職務作品,教案的著作權歸該教師所有,學校只是有個優先使用權罷了。
----------------------------------------------------------------------
LS的朋友一知半解= =第16條第2款是作者享有署名權和獲得獎勵的權利,第1款作者享有的是完整的著作權,不僅僅是署名權。
㈨ 司法考試 著作權法
著作權法 08年5分自 07年7分 06年6分 05年3分
商標法 08年3分 07年4分 06年3分 05年4分
專利法 08年4分 07年3分 06年1分 05年1分
專利法有修改,所以今年分值應該會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