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朱雪忠知識產權管理

朱雪忠知識產權管理

發布時間:2021-07-27 16:51:59

Ⅰ 我正在申請了一個專利,涉及軍隊的,問能不能變成國防專利

國防專利是指來涉及國防利益以及自對國防建設具有潛在作用需要保密的發明專利。因此國防專利是保密專利。如果你的發明符合國防專利的申請條件,就可以申請國防專利。國防專利只有發明專利,沒有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如果你的專利申請已經遞交國家知識產權局,並且是按照實用新型報的,如果不涉及國防利益,就不會在初審時,轉變為國防專利。
國防專利的申請費和年費都是由申請人交;國家對國防專利權人給予補償。國防專利機構在頒發國防專利證書後,向國防專利權人支付國防專利補償費,具體數額由國防專利機構確定。

Ⅱ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的學術研究、交流與人才培養

該中心在學術研究、交流與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以下主要成績:
1、中心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工作起步早,基礎扎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早在1986年即開設知識產權課程,並率先編寫了以「知識產權法」命名的法學教材。迄今為止,中心研究人員主編有「高等教育法學教材」、「司法部法學主幹課程統編教材」、「『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自學考試教材」、「『十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21世紀法學研究生參考書系列」等知識產權法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輔導書10餘部。2004年5月成立知識產權學院,2005年,中心承擔的知識產權法學課程被批准為國家精品課程,2006年單獨招收知識產權法學碩士和知識產權法學博士。此外,中心已經被批准為五個單獨招收知識產權碩士的機構之一,並將於2007年招生。
2、中心科研成果長久以來呈現數量多、質量高的特點。自80年代以來,中心承擔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軟科學基金項目」、「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資助項目」以及「司法部重點科研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知識產權課題以及政府、企業委託研究項目40多項,出版了《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中國知識產權法典化研究》、《知識產權協調保護戰略》、《知識產權基礎理論和前沿問題》、《西方諸國著作權制度研究》、《中國區域著作權制度比較研究》、《走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產權法》等學術著作40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刊物上共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中心許多研究成果都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曾獲得全國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獎、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湖北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政府獎)、武漢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獎勵40餘項。
3、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一貫注重理論研究與政策實踐相結合,注重理論研究成果向實踐層面的轉化,積極參與知識產權重大決策活動和社會服務活動。中心的許多科研成果都具有很強的社會實用性,對各級政府、企業制定知識產權政策和知識產權戰略具有相當的參考作用。
中心參與了我國「民法典」、「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以及「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草案的起草或咨詢論證工作,向有關部委及地方政府提交了多份建議報告,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僅自2004年以來,中心就為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國務院法制辦、湖北省保護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提交咨詢報告12份,上述部門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採納了中心提出的咨詢建議。現在,中心正積極參與《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第三次修改工作,承攬了2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研究項目。中心專職研究員吳漢東教授、曹新明教授、朱雪忠教授經過審定,入選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專家庫。中心還接受委託正在編寫《知識產權領導幹部讀本》,作為各級領導幹部和國有大中型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
2006年5月27日,中心專職研究員、主任吳漢東教授作為主講人之一,應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體學習上講解「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和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和制度建設」,胡錦濤總書記當場指示要按照授課的分析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培養。中心向國家保護知識產權辦公室提交的咨詢報告,也均有部分建議被採納。此次授課內容還得到國內外各大媒體的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法制日報」均作了報道,《法制日報》還連續三期推出訪談。日本《讀賣新聞》也對此給予高度評價,並有意推出專訪。
4、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是中心長期以來堅持的既定方針。同時,中心秉承著國際化的發展戰略,與國外(境外)有關機構和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在國內外產生深遠影響。
自2004年以來,中心每年至少推出一期知識產權論壇,目前已經舉辦四次,分別是:(1)2004年5月24至25日,「網路時代的著作權保護」國際研討會;(2)2005年4月22日至23日,「中國知識產權發展戰略」;(3)2005年6月18日至19日,「後TRIPS時代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與發展」(4)2006年5月13日至14日,「自主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四次會議皆有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我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學者、實務屆專家參加,編撰兩本研討會論文集,成為國內外學者切磋學問、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中心與日本文部省知識產權重點研究機構北海道大學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同時還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韓國等的10餘所學術機構、大學及實體保持著密切聯系,並廣泛開展了學術交流、互派訪問學者。同時,中心積極與國際頂級學者的對話。例如,德國馬普研究所主任Straus教授,是國際知識產權學術界公認的權威和頂級學者,他就曾經於2005年訪問中心並開設講座,被聘為中心兼職研究員,並欣然同意擔任中心創辦的學術刊物《知識產權年刊》的顧問,還在德國以英文為中心刊物撰稿。中心在迎進來的同時,還積極地走出去,參加國際重大學術會議。中心專職研究員多次出訪德國、法國、英國、美國、日本、前南斯拉夫、烏克蘭等國家和港澳台,參加國際學術會議30餘次,發表主題演講10多次。中心主任在2005年9月出席世界法律大會並發表演講。
中心在國外也有較大影響。中心在等東亞國家影響較大,日本文部省知識產權重點研究機構北海道大學曾多次邀請中心研究員參加日本知識產權研究課題。現在,隨著中心與歐美國家交流的增多,中心在日本、韓國、德國、美國、英國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如,德國馬普協會主動與中心合作,開展了中德知識產權的比較研究;英國的Wales Aberystwyth大學於2005年與中心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美國伊里諾易理工學院也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與中心達成合作共識。
5、中心研究人員長期致力於民商法和知識產權法教學。在本科生教育中,中心積極開發新課程、開設專題講座。截止2006年,本科生必修或者可以選修的知識產權課程包括:知識產權法學、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和知識產權實務等。同時,中心專職研究員還定期為本科生、研究生舉辦專題講座,創辦「知識產權三人行」特色講座並已經舉辦2次。此外,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校舉辦講座50餘次。在知識產權研究生人才培養方面,依託民商法學碩士點和博士點,已招收16屆碩士研究生和5屆博士研究生,2006年,又設立了獨立的知識產權碩士點,2007年獨立的知識產權博士點也將開始招生。培養過程中,中心積極吸納中青年教師和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參加重大項目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例如,由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教授及博士生、碩士生合著的《走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產權法》一書,就被評為2002年度武漢市科技進步獎。如今,中心已培養了為數眾多的優秀法學碩士和博士,這些畢業生已成為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高校和科研單位的業務骨幹或領導骨幹。此外,中心還接受境外留學生駐所學習、研究。目前中心接受日本北海道大學留學生3人,台灣地區留學生5人。

Ⅲ 朱雪忠的社會活動

1、2000年1月-2月受日本海外技術者研修協會(AOTS)和日本發明協會(JIII)資助在日本特許廳、日本發明協會研究日本工業產權制度
2、2000年11月-2001年4月受中國——歐盟高等教育合作項目資助在德國聯邦國防軍大學研究「歐盟工業產權制度中的協調機制」
3、2002年6月-2002年11月德國工業產權與版權聯合會資助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知識產權研究所研究「基於遺傳資源所產生的知識產權利益分享機制」
4、2003年9月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資助參加在韓國召開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亞太地區知識產權教育研討會
5、2003年10月-2003年12月受德國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資助在德國聯邦國防軍大學研究「專利制度的國際協調及其對中國的影響與對策」
6、2004年8月應邀訪問了日本東北大學和日本特許廳,並作了「中國的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及其利弊分析」的演講

Ⅳ 有沒有知識產權保護的事例

華為事件的贏家是誰?
就這個事件而言,真正的贏家其實既不是華為也不是滬科,無論他們誰最後取得了官司的勝利。或許你覺得奇怪,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局面呢?其實很簡單,華為作為國內國際的一個知名公司,面臨這樣一個訴訟,本身就是對其企業形象的一個損害,更何況還有思科訴華為的事件在先,這對華為而言,即使贏得官司,負面的影響是深遠的。而對滬科而言,由於部分當事人已被羈押,問題肯定是可以最終水落石出的。但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研製出華為傾數千人之力的高端科技,多少聽來有點天方夜譚。稍微有點理性的人應該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奇跡是不可能這樣誕生的。
而由於滬科是被UT思達康收購的,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原來幕後的大鱷在這里。單憑滬科的實力又怎麼是華為的對手,因此才有撐腰的出現。收購後帶來的利益是必然的,而且也確實在有關項目中取得了勝利,這本身就是一種利益的攫取。借雞下蛋,這種做法多麼巧妙又富有創造力?但遺憾的是這無疑於嗟來之食,對自己,對他人難道不是一種傷害?隨著我國對知識產權的越來越重視,這樣的行為也必將被同行所不恥。
通過這次事件,我們很容易地就發現UT思達康的謀劃。收購滬科在光網路設備上可以用最短的時間獲得部分市場份額,並且利用這次事件還可以打擊華為。至於知識產權糾紛,即使敗訴,也是滬科所為,UT完全可以一推干凈。顯然,無論如何說,UT都是一個最大的贏家。從目前來看,這場官司是華為和滬科的官司,應該說和UT是沒有關系的,按照正常情況,UT是沒有必要攪到這場是非裡面來的,在一些情況不明的情況下,UT應該靜觀其變。但UT並沒有沉默,而是出來為這三個人說話,很容易讓人想到有某種商業利益在裡面。
UT是一家發展非常快的企業,發展快主要靠PAS產品,由於PAS產品目前在中國已經開始走下坡,UT迫切需要新的產品來支撐公司的發展,而光網路產品就是其中一項,光網路產品在中國一年的銷售約120億人民幣,UT有了這類產品,就可以實施產品的多元化和公司的持續發展,因此UT需要獲得光網路技術。收購滬科是UT的一項策略,可是在涉及到知識產權糾紛的時候,按照常規,UT本來應該向滬科索賠的,但UT並沒有這樣做,因此,也就不能不讓人揣度和思謀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門道了。
知識產權保護刻不容緩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數字信息的流通非常方便,成本很低,有時甚至不需要成本。如果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信息商品一旦被開發出來,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可以瞬間傳播到世界各地。因此,信息商品的產權比物質商品的產權更加難以確定和保護。尤其在近幾年關於知識產權的糾紛越來越多的時候,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就更顯得刻不容緩。
目前,高新技術產業在世界范圍內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這也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近幾年來,我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始終保持了高速度發展的態勢,充分體現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當前,我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已基本完成了創業階段主要任務,初步建立了適合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新型管理體制和市場推進機制。隨著全球性科技競爭和人才競爭的空前激烈,國家高新區將從主要依靠優惠政策逐步轉移到科技創新求發展的路子上,發揮在區域經濟中的輻射作用。而這就需要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做後盾,如果沒有這項制度做保護,創新發展談何容易?
在國家科教興國和促進科技創新政策的指導下,我國通過興辦科技工業園區,使高新技術產業迅速發展,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成就。以聯想、華為、中興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迅速崛起。但是我們對取得的成績應當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和世界上的發展國家相比,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總體上仍然還處在弱勢地位,要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營造出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其中包括建立一個完善和行之有效的知識產權制度。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已經建立起一個比較完善的現代知識產權制度,特別是在與高新技術產業有關的知識產權制度的建設方面,我國政府和立法機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但這還遠遠不夠,還應該不斷地加強,尤其是在出現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經時,一定要堅決打擊,決不姑息。
競爭是創新的一種首要驅動力,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就是鼓勵競爭。中國IT產業要獲得進一步的發展需要創新,必須保證創新企業的市場利益,同時也要給技術跟進者留下合法地利用已有技術成果的餘地,從而形成良好的競爭環境,促使企業不斷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對於企業本身來說,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是利用知識產權增強市場競爭力,如果對知識產權不能得到切實的保護,那麼企業的創新將很難落到實處,不勞而獲投機取巧的問題更會接踵而來,華為事件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事態的發展以及最終的調查必然會水落石出。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夠避免發生類似的關於知識產權的案件。
卡拉OK用MTV版權收費
2006年11月9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的規定,國家版權局對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和中國音像集體管理協會(籌)上報的《卡拉OK經營行業版權使用費標准》予以公告。根據該標准,卡拉OK經營行業以經營場所的包房為單位,支付音樂作品、音樂電視作品版權使用費,基本標准為12元/包房/天(含音樂和音樂電視兩類作品的使用費)。根據全國不同區域以及同一地域卡拉OK經營的不同規模和水平,可以按照上述標准在一定范圍內適當下調。該標準的出台,揭開了卡拉OK版權收費的序幕,意味著卡拉OK不再有「免費午餐」。
、五教授公益請求宣告飛利浦一項DVD專利權無效
2005年底、2006年初,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張平、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陶鑫良、同濟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單曉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朱雪忠、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徐家力等五位知名教授針對3C專利池中以飛利浦公司為權利人的「編碼數據的發送和接收方法以及發射機和接收機」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19951924133)分別於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
2006年12月10日,五位教授與飛利浦公司簽署聯合聲明,飛利浦最終決定將該項專利從3C DVD專利聯營許可協議之專利清單中撤出,並表示對此項中國專利不再主張權利,五位教授同意撤回對該項專利的無效宣告請求。該案的和解有助於推動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構建,對我國企業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上海宣言》倡導各國攜手應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
2006年3月31日至4月1日,公安部、國家保知辦在上海聯合舉辦「2006中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論壇」。來自國際刑警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歐盟,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日本等國的300餘名國內外代表參加了論壇,一致通過了《2006中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論壇上海宣言》,倡導各國執法機構、工商界更加緊密地聯合起來,共同制定更加適宜的合作策略和計劃,攜手應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這一全球化問題。
中國政府對全國保護知識產權工作進行全面規劃和統一部署
200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保護知識產權行動綱要(2006-2007年)》(國辦發 〔2006〕22號),全面規定了近兩年全國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要求、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等。根據綱要的統一部署,各地紛紛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方案,全國保護知識產權工作呈現新的局面。
2006年2月,國家保知辦聯合公安部、信息產業部、商務部、文化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版權局、食葯監局、知識產權局和國務院法制辦等11個部門以及高法院、高檢院發布《2006′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明確我國2006年保護知識產權的具體工作任務。該計劃涉及立法、執法、機制建設、宣傳、培訓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企業自律、為權利人提供服務和專題研究等9個方面內容,共160項措施。截至2006年底,這些計劃全部得到執行,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好評。

Ⅳ 朱雪忠的人物經歷

朱雪忠,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具有工學學士和碩士、管理學博士學位,具有中國律師資格和專利代理人資格,同濟大學知識產權法方向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法研究會理事、中國高等學校知識產權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理事長、Licensing Executives Society International 和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中國會員、武漢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等;兼職專利代理人和律師。曾在日本特許廳、日本發明協會、德國聯邦國防軍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知識產權研究所等從事知識產權研究。

Ⅵ 朱雪忠知識產權管理課後案例分析答案

你他媽的,怪不得沒人回答你,是飲料頭像太齷齪了

Ⅶ 有沒有知識產權保護的事例拜託各位大神

華為事件的贏家是誰? 就這個事件而言,真正的贏家其實既不是華為也不是滬科,無論他們誰最後取得了官司的勝利。或許你覺得奇怪,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局面呢?其實很簡單,華為作為國內國際的一個知名公司,面臨這樣一個訴訟,本身就是對其企業形象的一個損害,更何況還有思科訴華為的事件在先,這對華為而言,即使贏得官司,負面的影響是深遠的。而對滬科而言,由於部分當事人已被羈押,問題肯定是可以最終水落石出的。但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研製出華為傾數千人之力的高端科技,多少聽來有點天方夜譚。稍微有點理性的人應該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奇跡是不可能這樣誕生的。 而由於滬科是被UT思達康收購的,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原來幕後的大鱷在這里。單憑滬科的實力又怎麼是華為的對手,因此才有撐腰的出現。收購後帶來的利益是必然的,而且也確實在有關項目中取得了勝利,這本身就是一種利益的攫取。借雞下蛋,這種做法多麼巧妙又富有創造力?但遺憾的是這無疑於嗟來之食,對自己,對他人難道不是一種傷害?隨著我國對知識產權的越來越重視,這樣的行為也必將被同行所不恥。 通過這次事件,我們很容易地就發現UT思達康的謀劃。收購滬科在光網路設備上可以用最短的時間獲得部分市場份額,並且利用這次事件還可以打擊華為。至於知識產權糾紛,即使敗訴,也是滬科所為,UT完全可以一推干凈。顯然,無論如何說,UT都是一個最大的贏家。從目前來看,這場官司是華為和滬科的官司,應該說和UT是沒有關系的,按照正常情況,UT是沒有必要攪到這場是非裡面來的,在一些情況不明的情況下,UT應該靜觀其變。但UT並沒有沉默,而是出來為這三個人說話,很容易讓人想到有某種商業利益在裡面。 UT是一家發展非常快的企業,發展快主要靠PAS產品,由於PAS產品目前在中國已經開始走下坡,UT迫切需要新的產品來支撐公司的發展,而光網路產品就是其中一項,光網路產品在中國一年的銷售約120億人民幣,UT有了這類產品,就可以實施產品的多元化和公司的持續發展,因此UT需要獲得光網路技術。收購滬科是UT的一項策略,可是在涉及到知識產權糾紛的時候,按照常規,UT本來應該向滬科索賠的,但UT並沒有這樣做,因此,也就不能不讓人揣度和思謀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門道了。 知識產權保護刻不容緩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數字信息的流通非常方便,成本很低,有時甚至不需要成本。如果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信息商品一旦被開發出來,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可以瞬間傳播到世界各地。因此,信息商品的產權比物質商品的產權更加難以確定和保護。尤其在近幾年關於知識產權的糾紛越來越多的時候,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就更顯得刻不容緩。 目前,高新技術產業在世界范圍內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這也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近幾年來,我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始終保持了高速度發展的態勢,充分體現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當前,我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已基本完成了創業階段主要任務,初步建立了適合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新型管理體制和市場推進機制。隨著全球性科技競爭和人才競爭的空前激烈,國家高新區將從主要依靠優惠政策逐步轉移到科技創新求發展的路子上,發揮在區域經濟中的輻射作用。而這就需要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做後盾,如果沒有這項制度做保護,創新發展談何容易? 在國家科教興國和促進科技創新政策的指導下,我國通過興辦科技工業園區,使高新技術產業迅速發展,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成就。以聯想、華為、中興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迅速崛起。但是我們對取得的成績應當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和世界上的發展國家相比,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總體上仍然還處在弱勢地位,要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營造出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其中包括建立一個完善和行之有效的知識產權制度。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已經建立起一個比較完善的現代知識產權制度,特別是在與高新技術產業有關的知識產權制度的建設方面,我國政府和立法機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但這還遠遠不夠,還應該不斷地加強,尤其是在出現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經時,一定要堅決打擊,決不姑息。 競爭是創新的一種首要驅動力,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就是鼓勵競爭。中國IT產業要獲得進一步的發展需要創新,必須保證創新企業的市場利益,同時也要給技術跟進者留下合法地利用已有技術成果的餘地,從而形成良好的競爭環境,促使企業不斷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對於企業本身來說,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是利用知識產權增強市場競爭力,如果對知識產權不能得到切實的保護,那麼企業的創新將很難落到實處,不勞而獲投機取巧的問題更會接踵而來,華為事件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事態的發展以及最終的調查必然會水落石出。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夠避免發生類似的關於知識產權的案件。 卡拉OK用MTV版權收費 2006年11月9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的規定,國家版權局對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和中國音像集體管理協會(籌)上報的《卡拉OK經營行業版權使用費標准》予以公告。根據該標准,卡拉OK經營行業以經營場所的包房為單位,支付音樂作品、音樂電視作品版權使用費,基本標准為12元/包房/天(含音樂和音樂電視兩類作品的使用費)。根據全國不同區域以及同一地域卡拉OK經營的不同規模和水平,可以按照上述標准在一定范圍內適當下調。該標準的出台,揭開了卡拉OK版權收費的序幕,意味著卡拉OK不再有「免費午餐」。 、五教授公益請求宣告飛利浦一項DVD專利權無效 2005年底、2006年初,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張平、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陶鑫良、同濟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單曉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朱雪忠、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徐家力等五位知名教授針對3C專利池中以飛利浦公司為權利人的「編碼數據的發送和接收方法以及發射機和接收機」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19951924133)分別於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 2006年12月10日,五位教授與飛利浦公司簽署聯合聲明,飛利浦最終決定將該項專利從3C DVD專利聯營許可協議之專利清單中撤出,並表示對此項中國專利不再主張權利,五位教授同意撤回對該項專利的無效宣告請求。該案的和解有助於推動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構建,對我國企業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上海宣言》倡導各國攜手應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 2006年3月31日至4月1日,公安部、國家保知辦在上海聯合舉辦「2006中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論壇」。來自國際刑警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歐盟,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日本等國的300餘名國內外代表參加了論壇,一致通過了《2006中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論壇上海宣言》,倡導各國執法機構、工商界更加緊密地聯合起來,共同制定更加適宜的合作策略和計劃,攜手應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這一全球化問題。 中國政府對全國保護知識產權工作進行全面規劃和統一部署 200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保護知識產權行動綱要(2006-2007年)》(國辦發 〔2006〕22號),全面規定了近兩年全國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要求、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等。根據綱要的統一部署,各地紛紛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方案,全國保護知識產權工作呈現新的局面。 2006年2月,國家保知辦聯合公安部、信息產業部、商務部、文化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版權局、食葯監局、知識產權局和國務院法制辦等11個部門以及高法院、高檢院發布《2006′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明確我國2006年保護知識產權的具體工作任務。該計劃涉及立法、執法、機制建設、宣傳、培訓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企業自律、為權利人提供服務和專題研究等9個方面內容,共160項措施。截至2006年底,這些計劃全部得到執行,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好評。
採納哦

Ⅷ 專利價值評估指標體系與專利質量之間的關系

在專利價值評估研究中,如何建立科學的專利價值評價指標體系及評估模型已成為目前理論界和實務界探討的熱點。通常將影響專利價值的因素歸為四大類:技術因素、市場因素、競爭因素和法律因素,通過對
諸影響因素及作用機理的分析,建立專利價值評估指標體系及分析模型,代表了專利價值評價的主要研究方法。然而,目前指標法所建立的專利評價指標體系多數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或由於指標難以獲取而缺乏
數據支持,基本上不具備可操作性。因此,如何針對專利評價指標體系建立有效分析模型是有待進一步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專利技術價值、市場價值和權利價值3個維度,嘗試建立具備實務可操作性的專利價值評估指標體系,以技術價值評價指標為基礎,建立專利技術質量評價模型,並首次對大樣本和真實專利數據進行專利技術質量評價,同時採用韓國三星公司42項核心專利為對比樣本,提供了一種實務可操作的、定量化評價專利技術質量的方法和工具。
1、專利價值評估指標體系及模型研究綜述
1.1專利價值評估指標體系及模型
美國知識產權咨詢公司CHI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聯合開發了全球第一個專利指標評價體系,用於評價公司或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產權綜合實力,並以此指標體系為基礎來評價公司的無形資產價值。
CHI專利評價指標包括專利數量、專利平均被引用數、當前影響指數、技術實力(專利數量×當前影響指數)、技術生命周期、科學關聯性和科學強度(專利數量×科學關聯性)7個指標。其中,技術實力和科學強度指標是復合指標。在CHI專利評價指標的基礎上,研究者對專利價值評估指標體系進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可概括為兩大研究路線:①專利價值影響因素及作用機理。大量研究表明,影響專利價值的變數主要有:專利生命周期、專利保護范圍、專利創造性、專利可替代性、專利研發投入、專利權人特徵、專利法律特徵等。上述研究針對影響專利價值的單一變數和多變數,分析了各種變數對專利價值的影響機理,然而並未以多變數為評價指標建立具體專利價值評估模型;②專利價值評價指標及模型。基本思路是從影響專利價值的四大要素:技術、市場、競爭和法律出發,構建專利價值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模型計算方法主要採用專家打分法、層次法、決策樹法以及模糊綜合評價法等。萬小麗和朱雪忠從技術、市場和權利角度構建專利評價指標體系,共包含17個評價指標,利用層次法和模糊綜合理論建立評價模型。2012年,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中國技術交易所聯合出版的《專利價值分析指標體系操作手冊》,從專利法律價值、技術價值和經濟價值角度建立專利價值分析指標,共包含18個評價指標,並通過專家打分法計算專利價值度(0~100)。然而,上述專利評價指標體系均存在多數指標難以量化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從定性角度來研究專利價值。
了解更多可咨詢撰撰網

Ⅸ 西南政法大學的知識產權法怎麼樣

西政今年開設了知識產權班,明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這個事國家重點社科項目的!具體怎麼樣不是很清楚,但是學校很重視。民商法學院有不少好的研究知識產權的老師。
總體上,西政的訴訟法很強,刑訴和民訴都非常的好,另外經濟法全國排名第一的。
最後一句,我是西政的學生,以上說法比較客觀
還有,中南的你們太、、、、、、、、、、、、
簡單放一個年輕老師的資料
曹興權,1971年7月出生於四川蓬安。2000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法學院,獲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獲民商法學專業商法方向博士學位。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公司法研究。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商法教研室教師,於2 004年、2007年分別晉升副教授、教授。 長期從事民商法的教學與研究,對公司法、合同法、金融法的理論與制度實踐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公開發表論文2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公司法現代化:方法與制度》(法律出版社2007)、《保險締約信息義務制度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參編教材4部;主持或參研國家、省部以上課題7項。 在教學中,極力推崇法律實踐教育,努力踐行「法律學習生活化、基本理論通俗化」的理念,引MBA案例進入課堂教學,推行以「學生參與的全面性、教學開展的組織性、教學內容的系統性」為特徵的「實踐教學課堂化」的實踐教學模式。 2005年獲霍英東基金青年教師獎教學類三等獎;2005年獲西南政法大學優秀教師獎;2007年獲西南政法大學師德先進個人獎。

Ⅹ 2011年華中科技大學考研(市場營銷)

一、由於市場營銷屬於企業管理的一個研究方向,所以你要看企業管理專業在各校的排名。

二、由於專業排名包括師資力量、科研成果等方面,但是排名稍後的未必老師水平就差,科研成果少的未必帶的學生就差,所以希望你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慎重考慮。

三、有些學校一個導師帶n多個學生,有些學校只允許帶一兩個。所以除了名氣之外,還得看效率和質量。

四、可以與校方聯系,郵購專業課資料;至於公共課資料可以到附近書店購買。

五、2010年華科大的管理學最低要求:總分345 英語53 政治53 數學90 專業90
2010年華科大的經濟學最低要求:總分330 英語45 政治45 數學90 專業90

最後,附上相關的信息:

①09年企管專業排名:

1 A++ 西安交通大學
2 A++ 浙江大學
3 A++ 清華大學
4 A++ 北京大學
5 A++ 武漢大學
6 A++ 南京大學
7 A++ 中國人民大學
8 A+ 上海交通大學
9 A+ 中山大學
10 A+ 復旦大學
11 A+ 廈門大學
12 A+ 上海財經大學
13 A+ 天津大學
14 A+ 華中科技大學
16 A 南開大學
15 A 四川大學
17 A 東南大學
18 A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9 A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 A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1 A 吉林大學
22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3 A 南京農業大學
24 A 北京師范大學
25 A 湖南大學
26 A 同濟大學
27 A 武漢理工大學
28 A 中南大學
29 A 中國農業大學
30 A 大連理工大學
31 A 暨南大學
32 A 華中農業大學
33 A 東北財經大學
34 A 山東大學
35 A 華南理工大學
37 A 西南交通大學
36 A 蘇州大學
38 A 東北大學
39 A 華東師范大學
40 A 中國礦業大學

②2010年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生入學考試考生參加復試分數線基本要求,點擊http://www.hustzs.cn/GradAdmission/Show.asp?id=589查看。

③2010年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簡章(摘選)

管理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創建於1979年,經歷了由最初的工程經濟系、管理工程系、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到管理學院的發展歷程。
學院現有在讀學生5000餘人,其中本科生1200餘人,碩士研究生(含MBA)1600餘人,博士研究生260餘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2100餘人。學院擁有一支深諳世界先進管理理念、熟悉中國企業發展經驗的優秀師資隊伍。現有教師122人,其中88餘人擁有博士學位。教師結構為教授34人(含26位博士生導師),副教授54人。學院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和企業家為兼職教授。
學院現有生產運作與物流管理系、管理科學與信息管理系、工商管理系、財務金融系、會計系、財政金融管理系、科技管理與知識產權系7個系;擁有行政辦公室、教學管理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校友聯絡中心、MBA教育中心、EMBA教育中心、高級管理人員培訓中心、信息中心、圖書館等9個管理服務部門;有現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電子商務中心(校級)、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校級)、南亞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校級)等24個研究單位。學院承辦的《管理學報》學術期刊,創刊僅3年,2007年就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認定為期刊源。
學院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並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會計學」、「技術經濟及管理」、「知識產權管理」和「經濟法」學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工商管理(MBA/EMBA)」、「工業工程」、「工程管理」等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務管理」、「財政學」、「會計學」、「物流管理」」等7個本科專業和1個「工商管理」雙學位專業。2002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為首批EMBA試點單位。2000年,我校MBA在由國務院學位辦和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舉辦的前兩批試點院校MBA合格評估中排名第七;2001年,在由全國學位和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首次開展的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我院"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評估排名第九。
作為實力雄厚的科學研究和管理咨詢機構,學院先後承擔國家、省(部)級和企業合作的研究課題800多項;近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近百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招投標項目1項;出版專著、教材和譯著等二百餘部,發表論文4000餘篇。由於在863/CIMS的研究中成果突出,1999年作為學校的參加單位之一,獲得CASA/SME頒發的"大學領先獎"。
學院積極開展為社會服務的管理咨詢與培訓項目,其領域涉及國家、地區和行業的發展規劃、企業戰略、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投資決策、質量管理等等,已經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學院的雄厚實力和發展前景同樣為優秀企業所關注,百威啤酒武漢分公司、香港渝振集團、華為科技、金蝶國際、漢光高速、用友軟體、珠海宏橋等知名企業紛紛與學院建立合作基地,或捐款支持學院發展。學院的一批教授被一些大型、知名企業聘為顧問或獨立董事。
學院擁有可以與國外商學院媲美的教學辦公設施。2007年一幢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現代化教學管理大樓投入使用,多功能報告廳、多媒體教室、多功能語音室、多功能計算機教學室、案例討論室等均裝備觸摸屏式電腦控制台、數碼投影儀等先進的智能化教學設施。每位教師均擁有個人工作間,連接寬頻和有線網路。學院與美國Anheuser-Busch公司共建的"安海斯-布希圖書館"是目前國內最有特色的管理圖書館。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正在努力開創具有國際水平的管理教育事業,培養具有全球戰略眼光、有膽略、思路寬、善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管理人才,取得高水平、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致力於創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管理學院。

學科專業名稱及代碼、
研究方向 指導教師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300管理學院 114
030107經濟法學 ①101 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203 日語
③303 數學三
609 法學綜合
④850 經濟法
( 201、203 選一)
( 303、609 選一)
01 高技術法 0402劉 平
0840楊為國
0891餘 翔
02 知識產權法 0840楊為國
0891餘 翔
1084朱雪忠
1817袁曉東
2350蔣遜明
03 競爭法 1084朱雪忠
2350蔣遜明

120100▲管理科學與工程 ①101 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3 數學三
④851 運籌學(二)
852 管理經濟學
( 851、852 選一)
01 工程管理 0452魯耀斌
1346黃衛來
1456周水銀
02 管理系統模擬 1347胡 斌
1806傅小華
2075龔曉光
03 金融工程 0153龔 朴
1951薛明皋
2140何旭彪
04 商務智能與電子商務 0008蔡淑琴
0452魯耀斌
0561石雙元
0940張金隆
1344韋司瀅
1348馬輝民
1661趙學鋒
1662鮑玉昆
1663詹文傑
1808程海芳
1809方凌雲
2906王 侃
05 生產運作管理 0094崔南方
0480馬士華
1456周水銀
1810徐賢浩
2306李昆鵬
2805李志純
2807李永泉
2907李建斌
06 網路優化決策 0820楊 超
1346黃衛來
2137楊 珺
2805李志純
07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0094崔南方
0434劉志學
0480馬士華
1660林 勇
1662鮑玉昆
1808程海芳
1811王海軍
2041王 林
2136徐 和
2137楊 珺
2306李昆鵬
2806鄒旭霞
2807李永泉
2907李建斌
08 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 0008蔡淑琴
0434劉志學
0820楊 超
0940張金隆
1346黃衛來
1663詹文傑
1807張千帆
2111黃 威
09 信息管理與知識管理 0008蔡淑琴
0452魯耀斌
0561石雙元
0940張金隆
1344韋司瀅
1347胡 斌
1348馬輝民
1661趙學鋒
1807張千帆
1808程海芳
1809方凌雲
2111黃 威
2906王 侃

120201會計學 ①101 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3 數學三
④898 會計學
01 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 1549袁建國
1813郭 煒
1886張兆國
2855劉 煒
02 審計學 1670陳 敏
2352楊清香
03 現代管理會計 1454祝 焰
1671岳愛真

120202企業管理 ①101 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3 數學三
④851 運籌學(二)
852 管理經濟學
( 851、852 選一)
01 財稅金融管理 0386劉 華
0665王 韜
1664鄭長軍
1812陳平路
1815張克中
2354陳衛華
2586羅 光
02 財務與金融 0153龔 朴
0669王向陽
0686王宗軍
0738夏新平
1453王詩才
1947李靜遠
2138汪宜霞
2585楚 鷹
03 公司治理 0686王宗軍
1812陳平路
04 企業戰略管理 0610田志龍
0686王宗軍
0714杜蘭英
2042朱穎俊
2074高勇強
2112張 婧
2114常亞平
2129景奉傑
2135賀遠瓊
2808楊 治
05 人力資源管理 0193胡 蓓
0363廖建橋
0426劉英姿
0714杜蘭英
1455周二華
1885龍立榮
2042朱穎俊
2134張鵬程
2141劉智強
2808楊 治
06 市場營銷管理 0276李長江
0610田志龍
0714杜蘭英
0731吳兆龍
0910雲 虹
2074高勇強
2112張 婧
戴 鑫
2114常亞平
2129景奉傑
2135賀遠瓊
2139閻 俊
07 企業會計與稅收籌劃 0386劉 華
0665王 韜
1343周仁俊
1669鄭紅霞
1672劉 芳
1812陳平路
1815張克中
2587張 睿

120204技術經濟及管理 ①101 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3 數學三
④851 運籌學(二)
852 管理經濟學
( 851、852 選一)
01 技術創新管理 0496聶 鳴
0686王宗軍
1143楊宏進
1145趙付民
1563王婭莉
1667李順才
1668曹 勇
1816夏若江
2351彭宜新
02 技術經濟評價理論與方法 0686王宗軍
1667李順才
03 創業管理與風險投資 1451買憶媛
1667李順才
04 企業技術進步與投資決策 0686王宗軍
1450林 鏑
05 科技戰略與政策 0496聶 鳴
1143楊宏進
1145趙付民
1450林 鏑
1563王婭莉
1668曹 勇
1816夏若江
2351彭宜新

120220知識產權管理 ①101 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3 數學三
④899 知識產權
01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 0402劉 平
0840楊為國
0891餘 翔
1084朱雪忠
2350蔣遜明
02 知識產權戰略 0402劉 平
0840楊為國
0891餘 翔
1817袁曉東
03 知識產權公共政策 1084朱雪忠
1817袁曉東
2350蔣遜明
04 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 1668曹 勇

閱讀全文

與朱雪忠知識產權管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