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河道權屬如何劃分
河道權屬問題,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規定:
第十一條 河道堤防內的土地和堤防外的護堤地,無堤防河道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以下的土地,除土改時已將所有權分配給農民,國家未徵用,且迄今仍歸農民集體使用的外,屬於國家所有。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含縣級)水利部門直接管理的水庫、渠道等水利工程用地屬於國家所有。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內未經徵用的農民集體土地仍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八條 土地所有權有爭議,不能依法證明爭議土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屬於國家所有。
第二十二條 鄉(鎮)或村在集體所有的土地上修建並管理的道路、水利設施用地,分別屬於鄉(鎮)或農村農民集體所有。
(1)申請河道使用權的流程擴展閱讀:
河道兩旁土地所有權
河道堤防內的土地和堤防外的護堤地,無堤防河道歷史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以下的土地,除土改時已將權分配給農民,國家未徵用,且迄今仍歸農民集體使用的外,屬於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法》第二十條規定「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護堤地。無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根據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河道的具體管理范圍,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劃定。」
對一些在河道兩岸或灘塗中進行耕種的土地經常與國家河道管理體制發生沖突,所以對河道歷史最高洪水位以下的灘塗地,無論什麼理由都屬於國家所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可將該范圍內的土地承包給農民。
『貳』 自然河流可以辦理養殖證嗎
一、、自然河流可以辦理養殖證。
二、、凡是利用海域和內陸水域從事養殖生產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依法取得養殖證。
三、辦理養殖證條件:
1、國家對水產養殖海域和內陸水域實行養殖證制度。利用海域和內陸水域從事養殖生產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依法取得養殖證。
⑴全民所有的海域和內陸水域依照《漁業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確定海域和內陸水域養殖使用權;
⑵集體所有或者全民所有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海域和內陸水域,依照《漁業法》、《土地管理法》和有關土地承包經營的規定,確定海域和內陸水域養殖承包經營權;
2、對已養海域和內陸水域,符合養殖規劃並持有養殖證的,可簡化審核程序予以換證。尚未領取養殖證應盡快審核補發。
不符合養殖規劃但已持有養殖證的,限期予以調整。無證使用海域和內陸水域從事養殖生產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應當進行登記,限期拆除養殖設施。
3、使用海域和內陸水域從事養殖生產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叄』 自己修建河堤開發的河灘地辦證後的使用權50年應該怎麼使用
農民開墾種植的河灘地,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一條:河道堤防內的土地和堤防外的護堤地,無堤防河道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以下的土地,除土改時已將所有權分配給農民的以外,屬於國家所有,部分長期由農民集體使用的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僅擁有使用權,不擁有所有權等法律政策規定,對土改時已將所有權分配給農民和農村集體集體經濟組織長期使用的,並在農村土地承包時發包給農戶的承包地,應予以確權登記頒證。
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僅擁有使用權的土地,應按照家庭承包以外的其他方式承包土地進行確權登記頒證。
對除上述范圍外,農戶開墾耕種的河灘地屬於國家所有的,由國土資源部門依法予以處理。
『肆』 合法采砂如何申請
申請采砂證方法如下:
(一)審查階段
1、由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逐級報送審查,報審請示文應包含對采砂項目合法性、真實性審查及現場踏勘等有關情況的說明。
2、在長江河道采砂及其他河流保留區采砂應提交可行性論證報告,在其他河流可采區采砂應提交年度采砂實施方案。
3、工程性采砂項目的申請單位,一般為該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其中施工單位應當持中標通知書。其他單位或個人申請該工程項目采砂的,應持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的采砂委託書。
(二)批復階段
1、符合河道采砂規劃關於開采范圍、采砂控制總量、可采期等有關要求。
2、采砂可行性論證報告或年度采砂實施方案通過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審查。
3、符合要求的作業方式、采砂設備和采砂技術人員。
4、符合採砂船舶、機具數量及其采砂功率的控制要求。
5、采砂船舶、船員證書齊全,並按規定標明船名、船號。
6、近一年內沒有非法采砂記錄。
7、有降低或消除不利影響的安全保證措施。
8、申請單位有營業執照或單位成立批文。
9、采區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有專職監管人員及必要的監管設施、設備,建立了監管制度。
10、法律、法規和規章及審批機關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屬省級審批許可權范圍:本省境內長江河道采砂。
備註:在長江省際邊界重點河段采砂,以及因整修長江堤防進行吹填固基或者整治長江河道由長江委審批。
申請材料目錄如下:
『伍』 辦理河道清理需要哪些相關部門的手續
河道屬於水利部門管理,應該到當地水利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第二十四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禁止修建圍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種植高桿農作物、蘆葦、杞柳、荻柴和樹木(堤防防護林除外);設置攔河漁具;棄置礦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
在堤防和護堤地,禁止建房、放牧、開渠、打井、挖窖、葬墳、曬糧、存放物料、開采地下資源、進行考古發掘以及開展集市貿易活動。
第二十五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下列活動,必須報經河道主管機關批准;涉及其他部門的,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批准:
(一)采砂、取土、淘金、棄置砂石或者淤泥;
(二)爆破、鑽探、挖築魚塘;
(三)在河道灘地存放物料、修建廠房或者其他建築設施;
(四)在河道灘地開采地下資源及進行考古發掘。
第二十六條根據堤防的重要程度、堤基土質條件等,河道主管機關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河道管理范圍的相連地域劃定堤防安全保護區。在堤防安全保護區內,禁止進行打井、鑽探、爆破、挖築魚塘、採石、取土等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動。
第二十七條禁止圍湖造田。已經圍墾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進行治理,逐步退田還湖。湖泊的開發利用規劃必須經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
禁止圍墾河流,確需圍墾的,必須經過科學論證,並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也對河道管理作出了規范。
『陸』 河道管理審批流程復雜麻煩,有快速錄入的方法嗎
這個的話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你必須一步一步的,按照那個程來走
『柒』 農村耕地改造成河道需要審批流程
必須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土地置換。一般只有在建設項目實在無法避開基本農田的情況下,將土地性質變更為商業用地或建設用地後,才能使用現在耕地差不多都是基本農田了,不是你想干什麼就能幹什麼用的,如果需要蓋房,而且都是跟著項目走的,不過如果理由是蓋祠堂的話是不會給批復的,向國家申請土地置換
『捌』 河道所有權在那個部門
國務院水利行政主來管部門源是全國河道的主管機關。 各盛自治區、直轄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該行政區域的河道主管機關。河道所有權屬於國家所有。
河道權屬問題,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規定:
第十一條 河道堤防內的土地和堤防外的護堤地,無堤防河道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以下的土地,除土改時已將所有權分配給農民,國家未徵用,且迄今仍歸農民集體使用的外,屬於國家所有。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含縣級)水利部門直接管理的水庫、渠道等水利工程用地屬於國家所有。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內未經徵用的農民集體土地仍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八條 土地所有權有爭議,不能依法證明爭議土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屬於國家所有。
(8)申請河道使用權的流程擴展閱讀:
根據《物權法》第十八條:
野生動物資源,無線電頻譜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文物,屬於國家所有。
依照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鐵路、公路、電力設施、電信設施和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屬於國家所有。
對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財產,只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取得所有權。
『玖』 辦理河道采砂許可需要哪些材料
申請時應提交以下材料:
1、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申請書(一式三份);
2、建設項目所依據的文件;
3、建設項目涉及河道與防洪部分的方案;
4、建設項目佔用河道管理范圍內灘地情況及建設項目的防洪標准與防洪措施;
5、建設項目對河勢變化、堤防安全、河道行洪、河道水質的影響以及擬採取的措施;
6、對於重要建設項目,建設單位還應編制洪水影響評價報告;(出具單位:企事業單位或個人)
(9)申請河道使用權的流程擴展閱讀:
一、辦理條件
本級行政區域內申請河道采砂的單位或個人;河道管理范圍內有關活動不對河道防洪、河勢穩定、河水水質構成影響;不妨礙河道防洪工程安全及其日常管理工作;有影響的,能夠通過採取補救措施解決。
二、辦理流程
辦理流程
受理—審查—決定
辦理地點:行政服務中心,辦理單位:兵團水利局建設與管理處
二、辦理地點
行政服務中心
三、辦理時限
20個工作日
四、辦理機構
水利局
五、辦理費用
不收費
『拾』 如何申請河道采砂許可證
申請采砂證方法如下:
(一)審查階段
1、由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逐級報送審查,報審請示文應包含對采砂項目合法性、真實性審查及現場踏勘等有關情況的說明。
2、在長江河道采砂及其他河流保留區采砂應提交可行性論證報告,在其他河流可采區采砂應提交年度采砂實施方案。
3、工程性采砂項目的申請單位,一般為該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其中施工單位應當持中標通知書。其他單位或個人申請該工程項目采砂的,應持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的采砂委託書。
(二)批復階段
1、符合河道采砂規劃關於開采范圍、采砂控制總量、可采期等有關要求。
2、采砂可行性論證報告或年度采砂實施方案通過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審查。
3、符合要求的作業方式、采砂設備和采砂技術人員。
4、符合採砂船舶、機具數量及其采砂功率的控制要求。
5、采砂船舶、船員證書齊全,並按規定標明船名、船號。
6、近一年內沒有非法采砂記錄。
7、有降低或消除不利影響的安全保證措施。
8、申請單位有營業執照或單位成立批文。
9、采區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有專職監管人員及必要的監管設施、設備,建立了監管制度。
10、法律、法規和規章及審批機關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屬省級審批許可權范圍:本省境內長江河道采砂。
(10)申請河道使用權的流程擴展閱讀:
采砂許可證規章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國家實行河道采砂許可制度。河道采砂許可制度實施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在河道範圍內采砂,影響河勢穩定或者危及堤防安全的,有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劃定禁采區或規定禁采期,並予以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取土、淘金、棄置砂石或者淤泥,必須報經河道主管機關批准;涉及其他部門的,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批准。
2008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水利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明確「長江宜賓以下幹流河道采砂管理體制按《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其他河道采砂管理的職責分工是:水利部對河道采砂影響防洪安全、河勢穩定、堤防安全負責、
國土資源部對保障河道內砂石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負責,交通運輸部對河道采砂影響通航安全負責。由水利部牽頭,會同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負責河道采砂監督管理工作,統一制定河道采砂規劃和計劃。河道采砂的水上執法管理,要充分發揮交通運輸部門執法機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