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設計作品版權的問題
海報上的元素是他人的,版權也是他人的,這是匯編作品。你只有匯編的著作權版,沒有作品使用權,因此你這權作品的著作權保護很微弱,你使用它要徵得原作品者的同意。
解釋:
匯編作品的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由於匯編權是作者的專有權利,因而匯編他人受版權法保護的作品或作品的片段時,應徵得他人的同意,並不得侵犯他人對作品享有的發表權、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得報酬權等著作權。
所以購買你版權的人使用你的海報設計,也要徵得原作品人的同意,否則是侵權。
⑵ 委託創作的設計作品著作權如何約定
1、委託作品,是抄指受託人根襲據委託人的委託而創作的作品。一般來說,雙方當事人會約定,受託人創作完成作品後應當提供給委託人使用,而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范圍和方式使用並向受託人支付報酬。
2、實踐中,認定委託作品時需要注意,如果受託人接受了委託但是沒有進行創作活動,比如甲公司委託乙公司繪制用於裝飾的油畫,乙公司又將此作為工作任務交由職員丙完成,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作品就不宜認定為委託作品。丙創作的油畫應作為職務作品處理。
3、還有,如果委託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又存在勞動法律關系,這時委託作品容易被誤認為職務作品。
4、區分二者的關鍵在於:委託作品的受託人從事創作是在履行與委託人達成的民事合同,通常是委託合同或者承攬合同;而職務作品的作者進行創作是為了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下達的工作任務,也就是在履行作者在該法人或者該組織中應當履行的職責。
⑶ 比賽作品的版權歸屬問題,主辦方的版權聲明有效嗎
您好!關於作品的版權歸屬,需要符合以下法律規定。主辦方的版權聲明起到強調說明作用,其說明內容需要與事實和法律相符。
《著作權法》第十一條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第十二條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第十三條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第十四條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第十五條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第十六條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第十七條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
第十八條美術等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作品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作品原件的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第十九條著作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其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
著作權屬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後,其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由國家享有。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⑷ 參賽作品著作權歸主辦方完整享有,合理不
呵呵,這個來問題問的很好。
看來樓源主也大致了解過著作權法,即保護形式,不保護思想內容。
不過理解的還不夠深,著作權法只對工藝美術作品中具有創造性的造型或美術圖案進行保護。
即然保護的是圖案,那麼你在動畫中,不經著作權人允許就使用這個圖案,應當認為是侵權的。
所以建議樓主三思而後行,除非這個大賽的獎金夠高,不然因此失去該卡通形象的著作權得不償失。
⑸ 關於比賽、作品、及使用權
沒有問題 合理
a條款為違約責任條款 規定取得利益權利的期限並無不當
b條款為取得完整著作權的約定 即轉讓著作權 該參賽事項權利義務明確 可視為要約 承諾人作出承諾即使得合同成立 應當受到合同限制 除非能夠說明該條款顯示公平或其它使合同無效、可撤銷的理由 否則應當履行合同
取得著作權後 該主辦方可以任意行使修改 匯編 許可他人使用 獲利等權利 除署名權等人身權外 作者不得主張其它權利
⑹ 關於平面設計作品的著作權問題
從事情本身來說很明顯是張某侵犯著作權
在網路時代,信息復制和傳播的速度非常之快,著作權人對復制和傳播媒體的控制有難度。作品一旦經過多個渠道廣泛流傳,要證明原始作者的身份就有一定困難,因此,主動申請著作權登記是證明自己著作權人身份的好辦法。從以上材料看到由於設計委託方和設計者沒有直接接觸,而是由中間方進行協調,如果委託方知情的情況下,那麼二者共同構成了侵犯著作權。如果不知情,那麼委託方也間接的構成了侵犯,而且張某也同時涉嫌商業欺詐行為,所以不管結論如何,委託方都會嚴肅的對待此次事件。
所以沒有必要採取什麼過激的行為,直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類似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記得保護好自己的著作權,設計一定要簽訂合同
⑺ 素材經過PS修改,參加比賽,會存在版權問題嗎
看情況而定!一般自己原創設計的占整體的90%應該沒問題(個人認為哦)!嚴格來說參加比賽是要自己原創設計的!要不然搞個比賽幹嘛呢?
⑻ 設計比賽作品一獲獎、著作權和使用權就歸主辦方所有呢!請問這樣合法嗎!
這要復看舉行比賽時的相關制文件(或其他文字材料),如果其中有獲獎作品的著作權和使用權歸舉辦方所有的說明條款,你參加了且沒有其他異議就標志著你認可該條款,根據《合同法》舉辦方不違法。如何沒有,同時也沒有和參加者有另外的協議,舉辦方違法。
⑼ 設計比賽,在徵稿期公布參賽者作品,是否犯法
投稿的作品舉辦方有處分權的,除非你在投稿的時候註明。不過作品本來就是給人看的啊,公布了也沒什麼損害,如果他們沒署你的名,那就是侵權了。
⑽ 列舉設計著作權作品形式及著作權的內容
您好!
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
根據《著作權法》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