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識產權保護期是多久
《商標法》第二十三條,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核准之日起算。另外該法對續展也作了專規屬定。《商標法》第二十四條,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期滿前六個月內申請續展注冊;在此期間未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給予六個月的寬限期。寬限期仍未提出申請的,注銷其注冊商標。
2. 知識產權是作者的生命年限加幾年
中國專利可以分為三類,它們的使用年限各有不同:
一、發明:發明是指對產回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答出的新的技術方案。法定保護期為20年,
二、實用新型: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法定保護期為10年。
三、外觀設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法定保護期為10年。
以上介紹專利使用年限,需要說明的是三種專利使用期限均從申請日起計算,並且到期不能續展。而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專利權在期限屆滿前終止:
3. 知識產權的時限是多少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不同種類的知識產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保護期限是不同的。
1、著作權 《著作權法》
第二十條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條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2、專利權 《專利權法》
第四十二條 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第四十三條 專利權人應當自被授予專利權的當年開始繳納年費。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專利權在期限屆滿前終止:
(一)沒有按照規定繳納年費的;(二)專利權人以書面聲明放棄其專利權的。
3、商標權 《商標權法》
第三十七條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核准注冊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八條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期滿前六個月內申請續展注冊;在此期間未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給予六個月的寬展期。寬展期滿仍未提出申請的,注銷其注冊商標。
每次續展注冊的有效期為十年。
續展注冊經核准後,予以公告。
4. 請問,近三十年間,中國原創的發明有什麼
自1985年4月1日至今,我國專利法實施走過30年歷程。30年來,我國專利數量實現歷史性跨越,專利結構不斷優化,專利競爭力長足進步,專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數量跨越增長
專利法實施以來,我國專利申請受理量連攀新高,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受理三種專利申請1545.5萬件,共授權三種專利872.9萬件。
30年間,我國專利申請受理量保持了高速增長,2014年專利申請累計受理量超過1500萬件大關。令人振奮的是,我國發明專利專利申請量依次實現了對歐、韓、日、美的超越,2011年達到了52.6萬件,歷經16載,一躍成為世界發明專利申請第一大國。2012年7月,我國發明專利累計授權量突破100萬件,僅耗時27年,成為世界上實現這一目標最快的國家。
截至2014年底,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已達到4.9件,比「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高出了1.6件。我國有效發明專利中,國內專利為70.8萬件,佔比接近60%,專利優勢明顯。
結構不斷優化
專利法實施以來,我國專利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日益穩固。
30年間,發明專利申請國內比重由不足五成提升為近九成,發明專利授權國內佔比已接近70%。2011年,有效發明專利國內所佔比重首次超過半數,實現了國內發明專利申請、授權和有效量相對國外在華量的全面超越。
同時,2014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中職務申請比例提高到81%;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比例達到90%;國內有效發明專利中職務發明比例上升至90%。30年間,職務發明創造已由專利法實施之初的不足半壁江山,發展成為專利事業發展中的絕對力量。
30年來,國內企業累計提交發明專利申請209.6萬件(截至2014年底),占國內累計發明專利申請的54%;國內企業發明專利累計授權44.9萬件,占國內發明專利累計授權的50%。近年來,國內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始終保持高速增長,2014年,我國國內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占國內總量的比例分別達到61%和56%,我國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日漸突出。
實力長足進步
2014年,我國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達到2.5539萬件,佔全球總量的12%,自加入《專利合作條約》以來始終保持高速增長,世界排名已上升至第3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穩居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世界前三。我國創新主體海外專利布局能力顯著加強,為我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之中,2014年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高於國外來華發明專利擁有量的有22個,比2006年的7個增加了15個,在所有35個技術領域中,國內所佔比重均有所提高,我國在占優領域繼續擴大領先優勢,在相對劣勢領域與國外的差距不斷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