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教各位前輩啊,稿費和版稅有什麼不一樣
1、定義不同
版稅又稱版權使用費,是知識產權的原創人或版權持有人對其他使用其知識產權的人所收取的金錢利益。使用擁有版權、特許權、著作權、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的人士便可能需要付版稅。一般而言,為了能夠取得復制或演出作品的權利,即會支付給作品發明者或創作者款項作為版稅。
報紙創刊之後,作者向報紙投稿,所得到的報酬,便叫作「稿費」。那些文人把文章賣給別人所得到的報酬,都叫做「潤筆」。有些文人,還在各種文體上訂明報酬的數目,名叫「潤例」。
2、方式不同
一般來說,稿費按字數計算,版稅按印數計算。一次性付清稿費應該是指重印的時候不再付稿酬。買斷版稅准確說應該是買斷版權,也就是作者將作品的財產權完全轉讓,這與稿酬支付方式沒有必然聯系,看出版合同的約定了。版稅是由版權產生的權益,版權中的財產權部分可以被繼承。
3、功能作用不同
版稅不是稅收的一類。版稅是出版人給版權所有人根據其著作的銷售量給予的提純。這個提純就是版稅率,比如一般計算版稅時就是,版稅=銷售量*單價*版稅率。 所以只要作品暢銷,收益就越高。
稿費有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印數稿酬是根據印刷的數量來計算稿費。稿費這不會考慮銷量多少的問題。版稅更能將版權所有人的知識產權與市場結合,發揮最大效用。
② 版權稅是什麼意思
版稅是一種付酬方式,它是指著作權人因他人使用其作品而獲得的一定貨幣份內額。從廣義上說容,也有人將版稅視為稿酬的一種。版稅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出版版稅、上演版稅、錄製版稅、復製版稅和公共借閱版稅等種類。其中以出版版稅為主要的適用方式。版稅一詞是個舶來詞,是在20世紀初從英文單詞 royalty翻譯過來的。
③ 版權稅怎麼繳納的
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稿費,實際上包括了各種通過文字作品來獲得的報酬。不光是報紙書刊用的文字,也包括了詩歌、戲曲、影視、廣播等。
版權稅是出版方向作者支付報酬的一種形式。這裡面有一些模糊概念。包括國家出版局的文件。由於稅收只能由國家權力機關來徵收,所以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版權費。如果是稅,那一定是要上交國家的。從稿費中扣除的費用,則是出版方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替國家扣除的作者應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通常將稿費作為一次性收入,按其總額的20%代收上交稅務部門。以下是國家出版局關於稿費的有關規定,供您參考。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1999)第一條為保護文字作品作者的著作權,維護文字作品出版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文字作品的創作與傳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只適用以紙介質出版的文字作品。第三條除著作權人與出版者另有約定外,出版社、報刊社出版文字作品,應當按本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第四條支付報酬可以選擇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或版稅,或一次性付酬的方式。
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字數,以千字為單位向作者支付一定報酬(即基本稿酬),再根據圖書的印數,以千冊為單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即印數稿酬)。作品重印時只付印數稿酬,不再付基本稿酬。
版稅,指出版者以圖書定價×發行數×版稅率的方式向作者付酬。
一次性付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質量、篇幅、經濟價值等情況計算出報酬,並一次向作者付清。
④ 自己寫的書如何出版稿費與版權費一般怎麼算
出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常規出版,即免費出版;一種是自費出版。
常規出版:你向出版社或圖書公司投稿,如果稿件質量高,市場前景廣闊,出版社或圖書公司就會相中你的書,給你免費出版,還有一定的版稅可拿。自己又出了書,又通過出書賺了錢,圖書在全國發行又增加了自己的知名度,這是很令人羨慕的事情,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通過這種方式出書。
自費出書:顧名思義就是自己負擔出書所需要的所有費用,這主要針對一些稿件質量不是特別高,或者比較小眾,沒有市場前景,但作者本身又非常想出書的人。自費出書具體的操作方式就是,找一家能夠提供自費出書業務的圖書公司,雙方協商好出書的具體要求和價格,把稿子交給他們,剩下的事情就是等選題通過後雙方簽訂一個出版合同,然後付款,最後書出版出來以後,拿到自己想要的書。
⑤ 書籍出版的稿酬收入和版權收入有什麼區別
首先稿酬收入是指文字字數的收入,一般微乎其微,10萬字大概100元每月不斷更,20萬字內300元,容30萬字500元稿費,而VIP章節還有特定的稿費以點擊游覽來決定1000字點擊一次大概3分錢左右,那是和網站五五制的,而版權收入一般包含了稿費還有出版費,無線電子書之類也算,無線就是將網站中的VIP達到一定字數之後發布到無線上去,一般都是手機之類的電子工具,大概需要40萬字以上,這樣就有利於有更多的讀者了解到你的存在,至於出版的版權稅大概是13%上繳給國家,如果你是委託給網站幫忙做中介出版,那也要付給它一定的中介費。
⑥ 稿酬和版稅的區別 稿酬與版稅如何選擇
版稅是出版者在版權擁有者授權時所支付的版權使用費,出版人按照出售出版物內所得收入的約定百分比付給權利人容。而這個約定的百分數即是版稅率。
要版稅合適還是要稿酬合適,這要取決於作者的知名度。當紅作家,他的知名度就高,那他就適合要版稅。小作家或者沒什麼名的作家就適合要稿酬。所謂稿酬,實際上是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字數,以千字為單位向作者支付一定報酬(即基本稿酬),再根據圖書的印數,以千冊為單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即印數稿酬)。作品重印時只付印數稿酬,不再付基本稿酬。所謂版稅,是指出版者以該書定價×發行數×版稅率的方式向作者付酬。版稅率應該是 3%——10%
⑦ 稿酬的稅收如何計算
我國的稅法規定,對於稿費或版稅收入的個人所得稅,其稅率規定為:稿酬所得適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
每次應繳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20%×(1-30%)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4000)-800
每次收入額(>4000)×(1-20%)
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的手續費。扣繳義務人可將其用於代扣代繳費用開支和獎勵代扣代繳工作做得較好的辦稅人員。但由稅務機關查出,扣繳義務人補扣的個人所得稅稅款,不向扣繳義務人支付手續費。
此外,本稅徵收適用殘疾人、烈屬、孤老、傷殘軍人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具體規定如下:
對持區、縣以上民政部門、殘聯有效證件的烈屬、傷殘軍人、孤老人員和殘疾人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可減征30%的個人所得稅。
每次取得的收入按如下規定確定:
(1)個人每次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書畫作品、攝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論出版單位是預付還是分筆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該作品後再付稿酬,均應合並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兩處或兩處以上出版,發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則可分別各處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2)個人的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應合並其因連載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為一次,按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其連載之後又出書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書後連載取得稿酬所得,應視同再版稿酬分次計征個人所得稅。
(3)作者去世後,對取得其遺作稿酬的個人,按稿酬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此外,如果讀者朋友還是不太明白的話,不妨參照如下更為白話的公式來進行計算:
稿酬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
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規定對應納稅額減征30%,計算公式為: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1-30%)
例:某人因一篇小說出版,獲稿費20000元,後又取得加印又得稿費10000元。
第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0×(1-20%)×20%×(1-30%)=2240(元)
第二次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0+10000)×(1-20%)×20%×(1-30%)-2240=1120
⑧ 自己寫的書如何出版,稿費與版權費一般怎麼算
自己寫的書可以和出版時合作出版,得到稿費和版權費。
圖書稿費常見的有版稅、千字稿酬、一次性付酬三種形式,它們的計算方法分別如下。
1.千字稿酬制
稿費=基本稿酬+印數稿酬-個人所得稅
其中
基本稿酬=Y元/每千字×千字
印數稿酬=印數(以千冊為單位)×基本稿酬×M%。
2.一次性付酬
這沒什麼說的,談好合同後按合同約定給錢完事,標准可參照千字稿酬中的基本稿酬計算,或者另行確定。
3.按效果付酬
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稿費支付方式也豐富化,目前市場出現的小說網,按讀者閱讀量支付稿費給作者,還有採取共享廣告費的模式支付稿費。
4.版稅制
稿費=圖書定價×版稅率×發行數(或實際銷售數)-個人所得稅
版權費俗稱版稅。是指使用某項電視節目或有關著作應付給權利所有人的一種費用。尤其是影視劇作品,在任何公開場合(例如車站候車室,購物超市大廳,禮堂...)進行影視劇的放映之前,都應注意它此時是否處於版稅保護范圍內,稍有不慎就可能招來商業糾紛。
(8)稿費和版權稅擴展閱讀:
出版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出版物凝結著人類的思想和智慧,集聚了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和社會實踐活動的經驗與成果,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出版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歷史。出版業的發展對社會的進步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出版對於社會的推動作用,歸根結底在於出版物積累了人類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先進的思想,並且加以擴大傳播。人們一經掌握科學技術知識和進步思想,就能使生產力得到提高,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⑨ 為什麼稿費交稅有11.2%,20%這么大的差別
首先,這兩個稅都是屬於"個人所得稅"范疇,並且是其中兩個獨立的征稅項目,就是說這兩個稅是分別有其專門規定的,不相互包含,也不能重疊,更不能混用。
另,版權就是著作權。而著作權屬於知識產權范疇,知識產權還包括專利權、商標權等等。
==========================稿費稅==================================
稿費稅在個人所得稅中是一個獨立的項目,法律條文上的正式用詞是「稿費所得」
說明:
稿酬所得具有特許權使用費、勞務報酬等的性質。在原個人所得稅和個人收入調節稅中,曾把稿酬所得列入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或投稿、翻譯所得。修訂後的《個人所得稅法》將稿酬所得單列為一個獨立征稅項目,不僅因為稿酬所得有著不完全等同於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和一般勞務報酬所得的特點,而且,對稿酬所得單列征稅,有利於單獨制定征稅辦法,體現國家的優惠、照顧政策。
相關法律條文:
稿酬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規定對應納稅額減征30%,計算公式為: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1-30%)
每次取得的收入按如下規定確定:
I、個人每次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書畫作品、攝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論出版單位是預付還是分筆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該作品後再付稿酬,均應合並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兩處或兩處以上出版,發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則可分別各處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II、個人的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應合並其因連載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為一次,按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其連載之後又出書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書後連載取得稿酬所得,應視同再版稿酬分次計征個人所得稅。
III、作者去世後,對取得其遺作稿酬的個人,按稿酬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例:某人因一篇小說出版,獲稿費20000元,後又取得加印又得稿費10000元。
第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0×(1-20%)×20%×(1-30%)=2240(元)
第二次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0+10000)×(1-20%)×20%×(1-30%)-2240=1120(元)
再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
1,一次收入在4000以下的,其中800元不需納稅,一次收入在4000以上的,其中的20%不用納稅
2,除掉免稅金額的就是需要納稅的部分,需要納稅的部分,稅率是20%,不過需要納稅的這部分又有30%可以不用納稅,就是說,其實需要納稅的部分只有其中的70%,這樣一來,稅率實際上就是14%。
3,但是為什麼又產生一個11.2%的稅率?這個實際上就是因為每次收入4000以下的,他的免稅金額是固定的800元,但是4000以上的,他的免稅額是稿費的20%,是浮動變化的,所以在相關公式驗算後,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他的實際稅率是11.2%。
所以最後的稅率就是: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他所需要交的稅是除去800元免稅金額後的14%
2,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他所需要交的稅是全部收入的11.2%
好,這是稿費稅,接下來是這個「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相關法律條文: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減除費用800元;
每次收入在4000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以下為特殊情況:
(1)對個人從事技術轉讓中所支付的中介費,若能提供有效的合法憑證,允許從所得中扣除。
(2)個人因專利權被企業(單位)使用而取得的經濟賠償收入(專利賠償所得),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3)對於劇本作者從電影、電視劇的製作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不再區分劇本的使用方是否為其任職單位,統一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繳個人所得稅。
企業在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①應納稅所得額=應稅項目收入總額一800(或收入總額×20%)
②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③個人稅後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實際上做成跟稿費稅那樣的公式的形式就是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應稅項目收入總額-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應稅項目收入總額×(1-20%)×20%】
例一:宋某經某專利事務所介紹,將其擁有的某項專利權授予某工廠使用,使用費為240 000元,同時按協議向專利事務所支付中介費36 000元。問應該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解答:按照規定,對於個人從事技術轉讓中所支付的中介費,若能提供有效合法的憑證,允許從其所得中扣除。則公司在支付該特許權使用費時應當代扣個人所得稅稅額為:
應納稅所得額=240 000-240 000×20%-36 000=156 000元
應納稅額=156 000×20%=31 200元
在具體進行會計核算時,公司應當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240 000
貸: 現金 208 800
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31 200
所以說,這個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與作者緊密相關的,就是其中的有關著作權的部分,但是這個部分明確的寫著「不包括稿費」,通俗一些將,就是:
只有關於單行本,周邊,改編影視劇等牽扯到版權轉讓跟版權代理這種牽扯到「著作權的使用權」的行為所獲得的報酬,才適用於這個特許權使用費。
特許權使用費的稅率就是固定的20%,當然他也分4000元以上跟以下兩種演算法,但是因為沒有稿費稅的那個30%的免徵額,所以算起來沒那麼麻煩,但是為了更直觀明了,還是列一下:
1,總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他所需要交的稅是除去800元免稅金額後的20%
2,總收入超過4000元的,他所需要交的稅是全部收入的16%
==================最後很羅嗦但是依然要強調的總結===========================
最後的簡潔版結論就是:
1,作品連載所得的每期的稿費,是按照稿費稅來算的,即是
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他所需要交的稅是除去800元免稅金額後的14%
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他所需要交的稅是全部收入的11.2%
2,單行本,周邊,改編影視劇等牽扯到版權轉讓跟版權代理所獲得的報酬,按特許權使用費交稅,即是:
總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他所需要交的稅是除去800元免稅金額後的20%
總收入超過4000元的,他所需要交的稅是全部收入的16%
ps:千萬記得,這兩個稅裡面都是有免徵的那部分錢的,別甲方一說扣20%你就真認為就是扣20%了!!
pss:如果看到上面稿費稅裡面的那個例子的,可能會產生疑問,因為那個例子是小說出版,置換成漫畫之後就等於單行本出版,為什麼這個小說出版是稿費呢?對於這點我也有疑問,但是目前無解,從兩個稅的條文來看,我只能說,究竟適用稿費稅還是特許權使用費,還是得看你合同上是怎麼寫的,一般來說,漫畫合同中牽扯到單行本的這些,都是屬於版權代理。
psss:因為並不是專業的稅務或者法律工作者,所以以上結論未必完全正確,但是相關法律條文的確是這么規定的,而且作為一個漫畫編輯我平時給作者開稿費也是按照這個稅率走的。
相關稅法條文:
個人所得稅法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補充~勞務報酬===============================
剛才askask跟我提了一個說是非正式出版社不能申報稿費稅的現象,搜了大半天沒找到相關條文規定;根據個稅法中的相關條文,如果不能申報稿費稅的話,只有另一個項目的范圍適用,就是勞務報酬,所以這里把勞務報酬的相關條文補充一下: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每次勞務報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減去800元的費用;每次勞務報酬收入超過4000元的,用收入減去收入額的20%。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的稅率。
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要實行加成徵收辦法,具體是:一次取得勞務報酬收入,減除費用後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做成表格狀就是:
級數 每次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20 000元部分 20
2 超過20 000 至 50 000元部分 30
3 超過50 000元部分 40
通俗的來說,就是:
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他所需要交的稅是除去800元免稅金額後的20%
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他所需要交的稅是全部收入的16%
所以從稅率上講,基本是跟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一樣。但是勞務報酬有個特殊的一次收入畸高的情況,需要逐級增稅,不過一般來講,漫畫作者每次稿費的收入很少有過2萬的,所以這個就暫時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