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助,關於著作權法的第三次修改
提問者應該是一題二問,所涉及問題應當是2014年6月6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專室關於公布《中屬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國務院法制辦)更詳細地請具體以國務院法制辦說明為准。
現在僅就關於網路著作權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國務院法制辦)說明有,供以參考:
將廣播權修改為播放權,適用於非互動式傳播作品,以解決實踐中網路的定時播放和直播等問題,將信息網路傳播權適用於互動式傳播作品;
為適應數字網路環境下海量使用作品的需要,為解決特定情況下,著作權人查找無果但仍需使用作品的實際,增加相關規定,允許使用者在向有關機構申請並提存使用費後以數字化形式使用作品。
為明確實踐中網路服務提供商的民事法律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增加網路服務提供商民事責任的規定。
等等,更詳細地請具體以國務院法制辦說明為准。
B. 什麼叫著作權權屬證明
著作權權屬證明指一切能夠證明著作權歸屬的證明材料。但實務上著作權權屬證明主要是內指著作容權登記證書等國家機關的登記材料。 提供著作權權屬證明,證明效力最高的一般是各級版權局辦法的著作權登記證書,除非有確切相反證據推翻的除外。 除此之外的證據如果能充分提交,也可以證明著作權的權屬。但這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因為作品的形式不同,證明方法也不同。比如攝影作品用底片或者數碼攝影的原文件。文字作品用手稿等等。
C. 渝作登字-2017-F-00232246 誰幫我查下是什麼著作權,是什麼內容
SightWords高頻詞英語卡登記日期: 2017-09-07 登記號: 渝作登字-2017-F-00232246創作完成日期: 2017-09-07 類別: 美術作品著作權人: 劉詩禹
D. 版權登記流程時怎樣的誰能申請作品登記
版權登記流程時怎樣的?誰能申請作品登記?版權就是著作權,一個作品自誕生之日起就自然擁有了著作權也就是版權,無論登記與否,作品的版權都受國家著作權法保護,那麼版權登記流程時怎樣的?誰能申請作品登記?版權登記流程版權登記流程時怎樣的?(1)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材料(2)登記機構核查接收材料(3)通知繳費(4)申請人繳納登記費用(5)登記機構受理申請(6)審查(7)製作發放登記證書(8)公告誰能申請作品登記?(1)作者,創作作品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2)其他著作權人,包括通過轉讓、承受、繼承等繼受取得著作權的權利人。申請人可直接申請登記或委託代理人辦理申請。版權登記流程時怎樣的?誰能申請作品登記?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是深圳市花蘑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16年在深圳成立,2017年獲中國主板上市公司朗科科技創始人天使投資,2018年6月獲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金蝶國際投資。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E. 關於停徵軟體著作權登記繳費的信息內容有哪些
軟體著作權登記可能是許多互聯網公司都不陌生的,特別是在網路文明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在2017年,我國版權保護中心發布了有關通告,對軟體著作權登記繳費的有關內容進行了修改。那麼現在又是如何規定的呢?小編為您整理了關於停徵軟體著作權登記繳費的信息內容有哪些?關於停徵軟體著作權登記繳費的信息內容有哪些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是指軟體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對於軟體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於一種民事權利,具備民事權利的共同特徵。著作權是知識產權中的例外,因為著作權的取得無須經過個別確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動保護原則。軟體經過登記後,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使用許可權和獲得報酬權。版權又稱為著作權,根據自願原則,對下列作品進行著作權登記:軟體著作權[1];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築作品;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此外還受理其他與著作權有關事項的登記;各類作品(計算機軟體除外)授權事項登記;錄音、錄像製品登記;其他與著作權有關的受國家版權局的指定,中心進行的登記等。作品登記不是著作權取得的必要手續。作品實行自願登記。作品無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但版權登記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能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作品登記機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版權局負責本轄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國家版權局負責外國以及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3月29日,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發布《關於停徵軟體著作權登記繳費有關事項的通告》,稱按照財政部《關於清理規范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20號)要求,自2017年4月1日起停止執收軟體著作權登記費。這意味著軟體著作權人為作品進行著作權登記將免費。《通知》稱,4月1日前已發放繳費通知書的登記、查詢申請,按現有程序辦理繳費手續後方可受理。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自4月1日起不再發放各登記、查詢申請的繳費通知書。登記、查詢申請材料符合受理要求的,發放受理通知書、予以受理。4月1日前已發放繳費通知書的登記、查詢申請,須在8月31日前辦理完畢繳費手續,逾期未交費的將終止辦理。
F. 怎麼區分銷售侵權復製品罪與侵犯著作權罪
您好!銷售侵權復製品罪,是指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權、專有出版權的文字作品、音樂、電視、電視、錄像、計算機軟體、圖書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行為。侵犯著作權罪,是指以營利為目的,違反著作管理法規,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二者在定義上有著很大的相似性,也有以下區別:
(1)主體要件不同。銷售侵權復製品罪的主體只能是侵權復製品製作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或單位,侵犯著作權罪的主體一般是製作者,有時可能是與製作者通謀的發行者或銷售者。
(2)犯罪客觀方面不同。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銷售侵權復製品且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行為;侵犯著作權罪的行為方式則可以是復制發行或出版,也可以是製作、出售,且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就構成犯罪。在實踐中,行為人如果實施侵犯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行為構成犯罪,又銷售其製作的侵權復製品而且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後一行為屬於刑法理論上的不可罰之事後行為,對其只以侵犯著作權罪論處,而不能再定一個銷售侵權復製品罪而實行數罪並罰;如果行為人銷售的侵權復製品並非其本人製作的侵權復製品,其兩個行為又符合構成犯罪的數額或情節要求的,則應對其定兩個罪實行數罪並罰;如果銷售侵權復製品的行為人事先與侵犯著作權罪的行為人通謀的,對其應以侵犯著作權罪論處,這屬於共同犯罪問題。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G. 2017關於北京市軟體著作權登記和流程有哪些
你好,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是指軟體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對於軟體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於一種民事權利,具備民事權利的共同特徵。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中的例外,因為著作權的取得無須經過個別確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動保護」原則。軟體經過登記後,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使用許可權和獲得報酬權。
申請軟體著作權的官方的費用是300元每件,如果是多個著作權人同時申請一個軟體著作權需要副本的話每個副本50,是一次性的費用不需要每年交費
可以自己辦理或者找代理公司辦理,找代理機構辦理需要代理費500-800元不等
登記流程:
1)填寫軟體基本信息採集表;
2)提供部分源程序(電子版):您提供該軟體的WORD電子版部分源程序(前2000行和後2000行,共計4000行,最後一頁為軟體退出部分代碼);
3)提供手冊(電子版):根據軟體的不同類型,需要您提供WORD版軟體使用操作手冊或者軟體設計說明書;
4)報送審查;
5)版權中心復審:初審通過受理後審查31-35個工作日,約45-50天左右出審查結果並公告;
7)公告發證;
填寫申請表
《計算機軟體登記申請表》填寫指南
(一)軟體名稱欄:
1.全稱:申請著作權登記的軟體的全稱。各種文件中的軟體名稱應填寫一致。
2.簡稱(沒有簡稱不填此欄)。
3.分類號:按照國家標准GB/T13702和GB/4754中的代碼確定的分類編號。
4.版本號:申請著作權登記的軟體的版本號。
(二)開發完成日期欄:指軟體開發者將該軟體固定在某種有形物體上的日期。
(三)首次發表日期欄:指著作權人首次將該軟體公之於眾的日期。發表是指以贈送、銷售、發布和展示等方式向公眾提供軟體。未發表的軟體不填此欄。
(四)軟體開發情況欄:(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1、獨立開發:即單獨開發的軟體。
2、合作開發:指由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作開發的軟體。填此項同時應提交合作開發合同。無合作開發合同的,申請者應提交相關情況說明。
3、委託開發:指委託開發的軟體。應提交標明著作權歸屬的委託開發合同。無委託開發合同的,應提交相關證明。
4、下達任務開發:指由國家下達任務開發的軟體。應提交項目任務書或合同。無項目任務書或合同,應提交相關證明。
(五)原始取得權利欄:原始取得權利指獨立開發軟體取得的權利。填寫的內容應與上欄提供的證明文件證明的事項一致。選擇此欄的,不填寫繼受取得權利欄。
(六)繼受取得權利欄,在三種繼受的方式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原始取得權利的不填寫此欄):
1、繼承是指通過繼承取得著作權。應提供合法的繼承證明,如經過公證的遺囑或法院判決書等。
2、受讓是指經過原著作權人轉讓取得著作權。應提供明確轉讓事項的轉讓合同或法院判決書。
3、承受是指法人或其他組織發生變更和終止,而由其他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享有軟體著作權的情況。申請者應提供合法的承受證明,如工商變更登記證明和法院判決書等。
(七)權利范圍欄:權利范圍是指著作權人取得的權利是全部還是部分。取得部分權利的,應當註明具體權項,選擇填寫如修改權、復制權、發行權和信息網路傳播權等或其他權利。
(八)軟體用途和技術特點欄:
1、軟體用途和技術特點欄(需要說明以下五點)
a.登記軟體的適用行業和用途、主要功能的簡要說明(不超過600字)
b.登記軟體的開發和運行的硬體環境(機型及CPU)、軟體環境(操作系統、支持軟體的名稱及版本號)、分類號(查我方提供表)、軟體版本號(若不是原始版本號如,V1.0,還要提供原始版證明,見我方提供的證明);
c.登記軟體的編程語言及版本號,程序量(總條數)
d.登記軟體的創作目的、主要功能和技術特點
e.登記軟體的零售價或者報價
f.軟體的全稱(所有文件統一名稱)、開發完成日期、發表(公開)日期;申請人、版權所有人及其地址,前2人若不是同一人,說明關系;
g.著作權利范圍:全部還是部分(如修改權、復制權、發行權等部分權利)。
h.簽署委託代理書(我方提供)。
i.注意:源程序或文檔中不要出現外國公司名和人名。
(九)申請者欄:
1、個人申請者:除填寫各項內容外,應提交身份證(或其他身份證明如護照等)的復印件。
2、法人申請者:名稱欄應填寫單位全稱。身份證件號欄應填寫企業法人登記號或事業法人代碼證書號,同時加註聯系人的姓名、電話。應提交企業法人登記證書或事業法人代碼證書的復印件。
3、法人分支機構和法人內部組成部分應由法人開具證明。
(十)代理者欄:
1、個人代理者:除填寫各項內容外,應提交與軟體申請者簽定委託代理授權書。
2.法人或其他組織代理者申請者:名稱欄應填寫單位全稱。身份證件號欄應填寫企業法人登記號或事業法人代碼證書號,在電話欄中加註聯系人的姓名。應提交與軟體申請者簽定的委託代理授權書。
(十一)軟體鑒別材料交存方式欄,鑒別材料是指軟體程序和文檔。交存方式有三種選擇:
1、一般交存:提交源程序和任何一種文檔前後各連續30頁。整個程序和文檔不到60頁的,應當提交整個源程序和文檔。一般情況下,程序每頁不少於50行,文檔每頁不少於30行。選擇一般交存不再填寫本欄其他內容。
2、例外交存:在欄中三種情況中選擇一種,並提供相應材料。
3、封存:分為封存源程序和封存樣品兩種。選擇封存源程序的,應填寫頁數。選擇封存樣品的,應提供光碟。
(十二)申請人保證聲明欄:申請人應認真核對申請表格各項內容、應提交的證明文件和鑒別材料是否真實,符合申請要求;明確因提交不真實的申請文件所帶來的法律後果。核實無誤後,個人申請者簽名或者加蓋名章;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者,由單位加蓋公章。簽章應為原件,不得為復印件。
鑒別材料
軟體著作權登記的鑒別材料包括程序和文檔的鑒別材料。
程序和文檔的鑒別材料應當由源程序和任何一種文檔前、後各連續30頁組成。擬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整個程序和文檔不到60頁的,應當提交整個源程序和文檔。除特定情況外,程序每頁不少於50行,文檔每頁不少於30行
證明文件
1.作為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人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身份證明;
2.擬辦理軟體著作權登記的軟體,有著作權歸屬書面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的,應當提交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
3.經原軟體著作權人許可,在原有軟體上開發的軟體辦理軟體著作權登記,應當提交原著作權人的許可證明;
4.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人是權利繼承人、受讓人或者承受人的,申請人應當提交權利繼承、受讓或者承受的證明。
軟體著作權登記鑒別材料的例外交存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可以選擇以下方式之一對鑒別材料作例外交存:
1.擬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軟體源程序的前、後各連續的30頁,其中的機密部分用黑色寬斜線覆蓋;2.擬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源程序連續的前1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50頁;
3.擬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目標程序的前、後各連續的3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20頁。
4.擬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軟體文檔作例外交存的,參照前款規定處理。
封存
軟體著作權登記時,申請人可以申請將源程序、文檔或者樣品進行封存。除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人或者司法機關外,任何人不得啟封。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H. 單位可以作為著作權的作者嗎麻煩告訴我
按相關法律規定,單位是可以擁有著作權的,也可以作為作品的作者。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十一條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