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論述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

論述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

發布時間:2021-07-26 17:03:50

⑴ 有關國際經濟法中的知識產權擔保問題急求

不用負責。賣方僅對買方國家和訂立合同時知道的轉售國負責。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內售合同公容約

第四十二條
(1)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根據工業產權或其它知識產權主張
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但以賣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權利或要求
為限,而且這種權利或要求根據以下國家的法律規定是以工業產權或其它知識產權為
基礎的:
(a)如果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預期貨物將在某一國境內轉售或做其它使用
,則根據貨物將在其境內轉售或做其它使用的國家的法律;或者
(b)在任何其它情況下,根據買方營業地所在國家的法律。

(2)賣方在上一款中的義務不適用於以下情況:
(a)買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項權利或要求;或者
(b)此項權利或要求的發生,是由於賣方要遵照買方所提供的技術圖樣、圖案、
程式或其它規格。

⑵ 在國際貨物買賣中,賣方的權利擔保義務包括哪幾方面

權利擔保可以概括為所有權擔保和知識產權擔保兩個方面:1,所有權擔保:賣方保證對其出售的貨物享有完全的所有權,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如不存在任何未向買方透露的擔保物權等.2,知識產權擔保:賣方所音樂會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依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主張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如果買方接受貨物後,任何第三人通過司法程序指控買方所購的貨物侵犯了其知識產權,賣方應承擔代替買方辯駁第三人的指揮.
對知識產權擔保義務的限制.由於國際貿易中,貨物通常是銷往賣方以外的國家,特別是還有轉賣的情況,要求賣方了解所有國家有關的法律是不可能的,因此,公約對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進行了某些限制,主要表現在:地域限制;主觀限制.
買方的及時通知義務.即當買方已知道或理應知道第三方的權利或要求後一段合理時間內,應將此項權利或要求的性質通知賣方,否則就喪失了買方依公約本來可以得到的權利,即要求賣方承擔辯駁第三方的權利.

⑶ 法律問題:分析國際貨物買賣中,知識產權擔保問題,怎麼分析啊!不就是在什麼情況下免責之類的嗎

第四十一條

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權利或要求內的貨物,除非買方容同意在這種權利或要求的條件下,收取貨物。但是,如果這種權利或要求是以工業產權或其它知識產權為基礎的,賣方的義務應依照第四十二條的規定。

第四十二條

(1)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根據工業產權或其它知識產權主張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但以賣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權利或要求為限,而且這種權利或要求根據以下國家的法律規定是以工業產權或其它知識產權為基礎的:

(a)如果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預期貨物將在某一國境內轉售或做其它使用,則根據貨物將在其境內轉售或做其它使用的國家的法律;或者

(b)在任何其它情況下,根據買方營業地所在國家的法律。

(2)賣方在上一款中的義務不適用於以下情況(即免責問題):

(a)買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項權利或要求;或者

(b)此項權利或要求的發生,是由於賣方要遵照買方所提供的技術圖樣、圖案、程式或其它規格。

你要分析實際案例的話,可以補充問題,我幫你看看。

⑷ 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對賣方的品質擔保義務作了哪些規定

品質擔保義務是指賣方對其所售貨物的質量 、特性或適用性承擔的責任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35條規定,賣方交付的貨物應該符合合同的規定。交貨與合同相符的基本內容包括貨物數量、質量、規格和包裝四個方面相符,其中任何一方面不合格(不符),都構成交貨與合同不符,買方都可以以此為由,通知賣方,行使救濟權利。
貨物相符的首要依據或標準是銷售合同的規定,而事實上,即使是一些認真准備的合 同,也常常不能說明當事人對貨物最基本的期待和要求,所以立法者、法官不得不在法律或 判決中補充這方面的要求。實際上衡量貨物與合同相符還應該考慮到「任何慣例和習慣做 法」(公約第9條)。
除雙方當事人業已另有協議外,賣方出售的貨物還應符合如下品質擔保 義務:
(1)貨物適用於同一規格貨物通常使用的目的;
(2)貨物適用於訂立合同時曾明示或默示地通知賣方的任何特定目的,除非情況表明買方並不依賴賣方的技能和判斷力,或者這種 依賴對他是不合理的;
(3)貨物的質量與賣方向買方提供的貨物樣品或樣式相同;
(4)貨物按照同類貨物通用的方式裝箱或包裝,如果沒有此種通用方式,則按照足以促全和保護貨物的方式裝箱或包裝。否則,即為與合同不符。

⑸ 簡述《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中規定的賣方義務中的所有權擔保的含義

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的規定,其含義有三:

1、賣方應向買方擔保他確實有權出售該貨物。假如賣方將偷竊的東西賣給買方,則違反他對貨物的所有權擔保義務;

2、賣方應擔保貨物上不存在在訂立合同時不為買方所知的他人的權利,如抵押權、留置權等;

3、賣方應向買方擔保第三者對其提交的貨物不提以侵權或其他類似理由提出合法要求。例如賣方出售的貨物及其使用不得侵犯第三者的專利權、商標權等。

(5)論述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擴展閱讀:

所有權擔保的類型有:

①買賣式擔保。指債權人與債務人用附條件買賣的方式將擔保物的所有權移轉於債權人,以保證債權人債權實現的擔保方式。

在買賣擔保中,債權人(信用授與人)借支付買賣標的物價金的名義將信用授與債務人,而債務人(信用接受人)則借出賣人的名義將擔保物的所有權移轉於債權人作為履行債務之保證,待所附條件成就後,債務人再回復標的物的所有權。

在買賣式擔保中,買賣標的物發揮著擔保物的作用,買賣只是假借的形式,實質是通過附條件買賣的形式來實現信用之授與,並給信用授與人(貸款人)收回貸款提供可靠的物質保證。

買賣式擔保,根據買賣所附條件的不同,還可以分為附解除條件的買賣式擔保與附買回條件的買賣式擔保。附解除條件的買賣又稱活賣,是指在買賣中為出賣人保留返還價金,解除買賣合同,回復標的物所有權之權利的買賣。

假藉此種買賣方式實現的擔保就稱為附解除條件的買賣式擔保。附買回條件的買賣,是指在買賣中為出賣人約定按原價格或雙方另外協商的價格買回出賣物之權利的買賣。假藉此種買賣方式實現的擔保,就稱為附買回條件的買賣式擔保。

②讓與式擔保。指以讓與標的物所有權作為債務履行之擔保。讓與式擔保的作用與買賣式擔保完全相同,其區別僅僅在於讓與式擔保讓與標的物所有權的方式不是買賣,而是其他形式。讓與式擔保根據讓與標的物所有權的方式的不同,又分為附條件的讓與擔保與信託式讓與擔保。

附條件的讓與擔保包括附停止條件的讓與擔保和附解除條件的讓與擔保。附停止條件的讓與擔保,是指以債務到期不履行作為停止條件(又稱延緩條件)而將擔保物之所有權讓與債權人的擔保。

在附停止條件的讓與擔保中,債務人於債務成立時將擔保物交付債權人佔有,但仍保留標的物的所有權,如債務人按期履行債務,有權取回擔保物,如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債務,擔保物的所有權即移轉於債權人。

⑹ 簡述各國及《公約》對賣方品質擔保義務的規定

《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公約》中規定的賣方的權利擔保義務:
按照合同及有關法律的規定交付貨物,移交一切與貨物有關的單據並轉移貨物所有權。賣方交付的貨物必須與合同所規定的數量、質量和規格相符,並須按照合同所規定的方式裝箱或包裝。該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權利或要求(包括知識產權的權利要求)。貨物所有權自貨物交付時起轉移,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

⑺ 什麼是賣方的權利擔保義務

賣方的權利擔保義務:就是指在國際貨物買賣中,賣方保證對其所交付的貨物享有合法的權利,他可以出賣這些貨物。他出賣這些貨物,沒有侵害任何第三人的權利,因而第三人不能就該項貨物提出任何權利或要求。《公約》簡稱之為「第三方要求」。

⑻ 對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中賣方知識產權擔保的理解

所謂賣方知識產權擔保,是指在貨物買賣法律關系中,賣方有義務保證,對於其向買方交付的貨物,任何第三方不能基於知識產權向買方主張任何權利或要求。
由於知識產權具有無形性、地域性、獨占性等特點,其權利人的專有權被他人侵犯的機會和可能性比物權等權利大的多。一旦第三人對賣方交付的貨物基於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提出權利或要求,買方對貨物的使用或轉售就會受到干擾,因為第三人可能向法院申請禁令,禁止買方使用或轉售貨物,而且還會要求買方賠償因侵權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所以規定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對保護買方的利益非常必要。《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42條規定了賣方的知識產權權利擔保義務。
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及其責任限制
《1》根據《公約》第42條(1)的規定,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根據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 主張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但以賣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權利或要求為限,而且這種權利或要求根據以下國家的法律規定是以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為基礎的:(a)如果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預期貨物將在某一國境內轉售或做其他使用,則根據貨物將在其境內轉售或做其他使用的國家的法律;或者(b)在任何其他情況下,根據買方營業地所在國家的法律。
《2》大多數法律體系??如果不是全部的話??都規定了賣方有知識產權擔保的義務。在國內法,這種規定是合適的。侵犯知識產權的責任最終由貨物的生產者承擔。法律允許賣方在承擔責任後再向生產者追究責任。
但是在國際貨物買賣中,賣方不可能在同樣的程度上對所有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負責。首先,由於知識產權具有地域性、時間性的特點,知識產權在各國的存在狀況各不相同,而幾乎所有的侵權行為都是發生在賣方所在國之外,所以不能期望賣方對知識產權在其他國家的情況有完全的認識。其次,貨物在哪使用或轉售是由買方決定的,買方既有可能在締約前也有可能在締約後作出這種決定。而且,轉買人也有可能將貨物帶至第三國使用,這些都不是賣方所能決定的。
所以,42(1)對賣方對買方承擔的貨物不存在任何第三人基於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提出權利或要求的責任進行了限制。該目的通過指明由哪個國家的工業產權法或其他知識產權法決定賣方是否違反了他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達到了。如果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預期貨物將在某一國境內轉售或做其他使用,根據貨物將在其境內轉售或做其他使用的國家的法律,或在任何其他情況下,根據買方營業地所在國的法律(營業地的確認須依據公約第10條的規定),第三人對貨物存在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或要求的,賣方就違反了他根據公約所負的義務。
《3》第三人的任何權利或權利要求
大部分國內法在規定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時,通常要求第三人提出的權利或權利要求是有一定根據的,如美國的UCC2-312(3)就規定任何第三人提出的權利要求必須是公正的(「rightful」)。但是公約對此沒有限定,第42條規定:如果第三方基於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對貨物提出任何權利或權利要求,賣方都要對此對買方負責。也就是說,不管第三方的權利要求是否正當、有根據,只要第三方基於工業產權或其他知識產權對貨物主張權利和權利要求,賣方就違反了他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原因在於一旦第三方對貨物提出要求,直到該爭議解決,買方一直要面對訴訟和對第三方承擔責任的可能。必須對買方不因購買貨物而引來訴訟的合理期望加以保護 。就算賣方能夠斷言第三方的權利要求是沒有根據的,或者對一個誠實信用的賣方來說,根據適用的准據法,他提供的貨物並不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權利,賣方依然要對買方承擔違約責任,因為不管是在哪種情況第三方都有可能提起訴訟,而這對買方來說是既費時又費錢的,而且不管哪種情況,都會對買方使用或轉賣貨物造成遲延。這些都是賣方引起的,應該由賣方消除。
根據秘書處評論,這條並不是說每次第三方對貨物提出微不足道的權利要求時,賣方就要承擔違約責任。而是說應該由賣方承擔向買方證明該權利要求是微不足道的證明責任,直到買方滿意。(此時,根據公約71條,買方可以中止履行義務如果他有合理根據認為賣方將不履行大部分重要義務。)如果買方認為該權利要求並不是微不足道的,賣方就必須採取適當的措施使貨物免受這種權利要求的困擾。(雖然賣方最後通過訴訟可能能成功地將貨物從這種權利要求中解脫出來,但是對買方來說,訴訟很少能在一段合理的時間里結束。如果訴訟不能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結束,賣方必須要麼替換貨物,要麼使第三方放棄權利要求,要麼對買方因此要求所遭受的任何潛在損失提供充分的補償。)否則,買方可以依據第45條的規定主張權利。
最後,第三人的權利要求只要以某種方式表明其存在即可,不要求該權利要求以特定方式提出,或者第三人向買方提起訴訟。
(四)目的國: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預期貨物將轉售或使用的國家
與本條的其他很多詞一樣,「預期」這個詞也是含義模糊、需要解釋的。不同的學者對該詞的理解各不一樣。但是有一點共識就是「當事人雙方所預期」並不意味著要有一個書面合同存在,雖然書面形式的存在更有利於事後發生糾紛時的舉證。 所謂的「預期」只需要雙方當事人對可能性有所考慮就行,即當事人之間存在著合意,相互之間對於貨物將轉售或使用的國家意思上有所交流。當然,這種合意不以書面為要式,口頭形式也可以。按照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或約定,行為也可以達成合意。
公約條款中對「國家」使用的是「State」這一單數形式,並且公約條款規定知識產權根據的法律是某一轉售國或使用國的法律,或任何其他情況下,買方營業地所在國家的法律。從公約的用語和表述可以看出,公約旨在把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限定在一個國家的范圍內,而不是要求賣方在轉售國、使用國和買方營業地所在國三個范圍內承擔知識產權擔保義務。
如果在合同訂立時雙方當事人預期貨物將在A國轉售,但是最後貨物被買方在B國轉售,應該以哪個國家的法律作為認定知識產權的根據?秘書處評論對此做出了明確的答復:如果雙方當事人預期貨物將在一個特定的國家使用或轉賣,即使最後貨物是在一個不同的國家使用或轉賣,這個特定國家的法律仍然適用。 需要注意的是: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通常會包含禁止貨物再出口的條款, 通過這個條款賣方可以保護自己受到來自未預期國家的要求的困擾。

⑼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關於賣方對貨物的擔保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貨物必須有賣方享有貨物的所有權。
他人不可以在買方地區提出有關的知識產權異議。

閱讀全文

與論述賣方的知識產權擔保義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